题名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書寫與文化記憶

并列篇名

Historical Writing and Cultural Memory in Chūnqiū and Zhànguó Period

DOI

10.6342/NTU201901894

作者

蔡瑩瑩

关键词

歷史書寫 ; 文化記憶 ; 敘事 ; 體裁 ; 出土文獻 ; historical writing ; cultural memory ; narrative ; genre ; excavated texts

期刊名称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9年

学位类别

博士

导师

李隆獻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春秋戰國時期各類傳世、出土歷史散文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其可能的撰作群體與文化淵源,體裁特質與敘事藝術,以及相關讀者/使用者對重要史事之接受、應用與意義。 文化記憶是關於一群體之起源、價值觀、認同的重要內容,其形式或媒介可表現為儀式、節慶、紀念物、口傳或文字經典等。就本文研究的時代言,歷史書寫堪稱最為顯目而重要的文化記憶表現形態。傳統歷史經典如《春秋》、《左傳》、《國語》等,莫不成於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近年出土文獻大量現世,各種語類文獻、短篇事例、編年紀等材料,也為此時的歷史書寫勾畫了更完整的知識圖景。本文關注議題主要有三: 首先,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書寫淵源於史官文化,但並不限於史職而開放給了更廣義的知識階層,則吾人如何理解此類撰作的文化背景與可能的作者群?本文將討論春秋戰國所見各種「史」職相關敘事,分析各種「史官故事」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進而探討其與當時士階層的互動關係。 其次,春秋戰國時期成熟而勃發的書寫文化,對於當時歷史書寫的架構、內容與意義,造成何種影響?本文將探討歷史書寫的基礎架構—紀年法,比較傳世、出土所見各種紀年形式在運用方式、意義的異同。進一步,則針對各類歷史敘事體裁,就其修辭效用、敘事藝術進行分析,透過傳世、出土文獻的對讀,以及不同體裁的相互對照,反思傳統史學「記言」與「記事」分類的效用與意義,同時也呈現每種歷史敘事如何融會不同素材,並展現各自獨特的編纂目的與歷史觀點。 最後,春秋戰國時期不僅有豐富的歷史書寫,引用歷史典故之風氣亦極盛,換言之,若說歷史書寫是保存文化記憶的重要媒介,那麼時人廣泛應用此一媒介,又形成了什麼樣的記憶文化?本文將分析策士、諸子對「過去」如何重構、運用,並嘗試論述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敘事與士文化的關聯。

英文摘要

On the topics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 in early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d the authorship, forms, and narratives of historiography through transmitted and excavated texts, as well as the citation, interpretation, debating about historical anecdotes in the essays of Pre-Qiń strategists and philosophers. Based on the materials, method and former research of early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introduced in Chapter I, the main research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subtopics of the authors, the texts and the readers of the Chūnqiū and Zhànguó historiography. Firstly, chapter II investigated three distinct types of historiographer: the historian family, the recorders of divination, and the‘heroic historian’; and indicated the latent conflict between ritual and rhetoric revealed in the ‘narrative of historiographers’. Also, applying the idea of ‘author-function’, this dissertation argued that despite the decreasing status and power, the historiographers gain the initial ‘author’ image by defencing their writing. Secondly, chapter III to V analyzed the genre and narrative of different historiography. Chapter III examined and compared the chronological forms in the transmitted and excavated texts, as well as the issue of cultural memory and identity politics implied i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s. Approaching by the case study of the ‘Jin conquered the Yu and Guo’, chapter IV observed how single anecdote display diverse utilities and meanings when it compiled into ‘records of the event’ and ‘records of discourse’, which traditionally composed the main categ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ontinuing the observation of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chapter V compared the dissimilar compilation, viewpoint,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represented in the ‘conflicts of Wú and Yuè’ of Zuǒzhuàn, Guóyǔ, and the Qinghuá Bamboo Slips respectively. Thirdly, chapter VI considered the aspect of the reader who recited, reused and even reformed historical anecdotes. By discussing the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reflectivity toward history embodied in the discourses of the Zhànguó strategists and philosophers, this study deliberated on the feature and forming of cultural memory of anci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参考文献
  1.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67。
    連結:
  2. 一、古典文獻
  3. 經部
  4. (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20年(1815)阮元江西南昌府學開雕之《十三經注疏》本,1976年。
  5.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20年(1815)阮元江西南昌府學開雕之《十三經注疏》本,1976年。
  6. 漢.韓嬰著,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20年(1815)阮元江西南昌府學開雕之《十三經注疏》本,1976年。
  8. 漢.戴德撰,方向東集解:《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9. 漢.董仲舒著,蘇輿校訂:《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0.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20年(1815)阮元江西南昌府學開雕之《十三經注疏》本,1976年。
  11. 晉.杜預:《春秋釋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12. 唐.陸淳:《春秋集傳纂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13. 宋.家鉉翁:《春秋詳說》,清.徐乾學輯、納蘭成德校訂:《通志堂經解》第24冊,臺北:大通書局影印清康熙十九年刻本,1969年。
  14. 元.趙汸:《春秋師說》,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6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15. 明.郝敬:《春秋直解》,《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萬曆郝氏《九部經解本》,2003年。
  16. 清.李調元:《左傳官名考》,《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23冊。
  17. 明.姚舜牧:《春秋疑問》,《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35冊。
  18. 清.李貽德:《春秋賈服注輯述》,清・王先謙編,王進祥重編:《重編本皇清經解續編》冊15,臺北:漢京出版社,1990年。
  19. 清.馬驌著、徐連城點校:《左傳事緯》,濟南:齊魯書局,1992年。
  20. 清.顧棟高著,吳樹平、李解民點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重印。
  21. 清.毛奇齡:《春秋毛氏傳》,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7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22. 清.程廷祚:《春秋識小錄》,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8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23.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24. 【日】竹添光鴻:《左氏會箋》,臺北:古亭書屋影印明治44年(1911)日本明治講學會重刊本,1969年。
  25.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年。
  26.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年。
  27. 漢.趙岐章句,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1976年。
  28. 清.王引之著,虞思徵等校點:《經義述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29. 清.朱彝尊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點校:《點校補正經義考》第六冊,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
  30. 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31. 史部
  32.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3.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第2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34. 漢.班固著,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35.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影印北京中華書局本,1974年。
  36.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37. 清.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38. 范祥雍訂補:《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9. 清.馬驌著、王利器點校:《繹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40.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41.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2. 三國吳.韋昭解,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3. 清.董增齡:《國語正義》,四川:巴蜀書社影印光緒庚辰【1880年】章氏式訓堂精刻本,1985年。
  44. 清.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45.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年。
  46. 漢.劉向輯錄、范祥雍箋證:《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7. 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匯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48. 何建章:《戰國策注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49. 【日】橫田惟孝:《戰國策正解》,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
  50. 後漢.趙曄著:《吳越春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51. 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2.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53.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54. 漢.宋衷註,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55. 清.永瑢、紀昀等著:《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56. 子部
  57. 王天海校釋:《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8. 佚名撰,傅亞庶校釋:《孔叢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59. 漢.劉向編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60. 漢.劉向編著,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61. 宋.程頤、程灝:《二程全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庫備要》本據江寧刻本校刊,1976年。
  62.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63. 陳奇猷集釋:《韓非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64. 漢.劉安編著,張雙棣校釋:《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65. 清.孫詒讓詁、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66.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7.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68. 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69. 曹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70.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71. 宋.洪邁著,夏祖堯、周洪武點校:《容齋隨筆》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
  72. 明.郎瑛:《七修類稿》,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73. 清.何焯著、崔高維點校:《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74. 集部
  75. 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76. 宋.朱熹:《楚辭集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宋端平刻本,1953年。
  77. 元.楊維楨《東維子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78. 明.楊慎:《升菴集》,《文津閣四庫全書》集部六,別集類五,第1275冊,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79. 清.汪中著,田漢雲點校:《新編汪中集》,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
  80.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1. 清.姚鼐著,劉季高標校:《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82. 清.崔述著,顧頡剛編定:《崔東壁遺書》,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83. 劉師培著,錢玄同編次,鄭裕孚總校:《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84. 二、近人專著
  85. 于景祥:《歷史變革時期的文體演進─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體流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
  86. 于雪棠:《先秦兩漢文體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87.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增訂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88.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89.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
  90.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91.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年。
  92.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93. 王叔岷:《史記斠證》,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83年。
  94.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95.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黃俊傑教授指導,《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之七十六,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
  96. 文史哲編輯部編:《疑古與走出疑古》,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97. 中國簡牘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簡牘集成・河北省、安徽省(上)卷》第18冊,蘭州:敦煌文藝,2005年。
  9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99.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0.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101. 北京商務文史哲編輯部編:《疑古與走出疑古》,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102. 江淑惠:《齊國彝銘彙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之84,1990年。
  103. 朱希祖:《汲塚書考》,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104. 朱淵清:《書寫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05. 朱曉雪:《包山楚簡綜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6.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07. 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108.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8年。
  109. 李銳:《同文與族本—新出簡帛與古書形成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
  110. 李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111. 李學勤:《李學勤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112.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
  113.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4.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長春:長春出版社,2007年。
  115.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
  116. 李宗侗:《史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1974年。
  117. 李澤厚:《說巫史傳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118. 李均明、劉國忠、劉光勝、鄔文玲:《當代中國簡帛學研究(1949-200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119. 李隆獻:《晉文公復國定霸考》,《文史叢刊》78,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8年。
  120. 李隆獻:《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121. 李松儒:《清華簡《繫年》集釋》,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122. 李守奎:《古文字與古史考──清華簡整理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123. 李守奎:《清華簡《繫年》與古史新探》,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124.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
  125. 巫鴻著,柳揚、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想像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126. 吳良寶:《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127. 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128. 何晉:《戰國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29. 何志華等主編:《先秦兩漢典籍引經叢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2012年。
  130. 何志華等主編:《荀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先秦兩漢互見文獻叢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131.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1992年。
  132. 沈頌金:《考古學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133.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134.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135. 杜維運、黃進興、陳錦忠等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至三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1980年。
  136. 余嘉錫:《古書通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3年。
  137.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138.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2年。
  139.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年。
  14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141. 周進集藏,周細良整理,李零分類考釋:《新編全本季木藏陶》,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142. 周鳳五:《朋齋學術文集:戰國竹書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143.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144. 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37》,2009年。
  145. 邵東方:《竹書紀年研究論稿》,新北市:Airiti Press,2009年。
  146. 季旭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147. 侯文學,李明麗:《清華簡《繫年》與《左傳》敘事比較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148. 侯文華:《先秦諸子散文文體及其文化淵源》,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149. 俞志慧:《古「語」有之:先秦思想的一種背景與資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150.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151. 荊州博物館編著:《荊州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15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12年。
  153. 馬楠:《清華簡《繫年》輯證》,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154.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155. 夏德靠:《先秦語類文獻形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156. 耿相新:《中國簡帛書籍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157. 高佑仁:《清華伍:書類文獻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158.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15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160.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161.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162. 孫適民、蔣玉蘭著:《中國古代士文化與知識分子現代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3. 倉修良著:《章學誠和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64. 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65. 陳夢家:《尚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66.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辰文化,2006年。
  167.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辰文化,2005年。
  168. 陳致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上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69. 陳致主編:《簡帛.經典.古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70. 陳致宏:《語用學與左傳外交辭令》,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71.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172. 陳偉主編,彭浩、劉樂賢等撰著:《秦簡牘合集:釋文注釋修訂本(壹)・睡虎地秦墓簡牘》,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
  173. 陳偉:《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174. 陳偉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175.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176.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177. 陳學霖:《劉伯溫與哪吒城:北京建城的傳說》,臺北:東大出版社,1996年。
  178. 陳松長等:《岳麓書院藏秦簡的整理與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
  179. 許倬雲:《西周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年。
  180. 許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與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1. 許兆昌:《《繫年》、《春秋》、《竹書紀年》的歷史敘事》,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182. 曹錦炎:《吳越歷史與考古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83. 曹峰:《楚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研究》,臺北:臺灣書房,2010年。
  184. 梁啟超著,吳松等點校:《飲冰室文集點校》,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5. 張岩:《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86. 張政烺:《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87. 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188.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
  189.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1990年。
  190.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191. 張以仁:《國語左傳論集》,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192. 張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文化,1994年。
  193. 張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194. 張高評:《左傳文章義法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195.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196. 張顯成:《簡帛文獻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97.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書店,1997年。
  198. 張培瑜:《中國古代曆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2007 年。
  199.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出版社,1986年。
  200.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年。
  201. 張懷通:《逸周書新研》,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202. 張鴻愷:《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203. 張彥修:《縱橫家書:戰國策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204.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205.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七)》,上海:中西書局,2010-2017年。
  206. 湖北省京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207.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一)-(七)》,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208. 單育辰:《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209. 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一個批判性的探討》,臺北:三民出版社,2006年。
  210. 黃銘崇主編:《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211. 黃懷信:《逸周書源流考辨》,陝西: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
  212. 程水金:《中國早期文化意識的嬗變—先秦散文發展線索探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213. 彭雅玲:《史通的歷史敘述理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214. 過常寶:《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215. 過常寶:《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體及話語方式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16.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217. 傅榮賢:《出土簡帛與國早期藏書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
  218. 華喆:《禮是鄭學:漢唐間經典詮釋變遷史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219.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220.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221.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臺北:臺灣商務,2002 年。
  222. 楊慶中、廖娟編:《疑古、出土文獻與古史重建》,桂林:灕江出版社, 2012年。
  223.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合著:《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14年。
  224. 葉國良:《居愚居文獻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225.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226.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227.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228. 臧克和:《簡帛與學術:中西學者視野中的出土文獻與文化資源》,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229. 鄭良樹:《戰國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230. 鄭良樹:《韓非之著述及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231. 鄭有國:《簡牘學綜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232. 趙輝:《先秦文學發生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33. 趙奉蓉:《逸周書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234. 趙靜蓉:《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235. 裴登峰:《戰國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236.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237. 蒙文通:《古族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238. 蔡麗利編:《楚卜筮簡文字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
  239. 蔡瑩瑩:《敘事、論說與徵引—論《左傳》《國語》的典故運用》,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李隆獻教授指導,2013年;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
  240. 賴建誠:《年鑑學派管窺》,臺北:左岸文化,2003年。
  241.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
  242. 劉成榮:《左傳的文學接受與傳播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243.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44. 劉光勝:《清華簡《繫年》與《竹書紀年》比較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245. 劉起釪:《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246. 劉傳賓:《郭店竹簡文本研究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247. 劉莉、陳星燦:《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248.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出版社,1986年。
  249. 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250. 駢宇騫:《簡帛文獻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251. 謝保成主編:《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252. 謝保成:《中國史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253.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年。
  254. 鍾柏生等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出版社,2006年。
  255. 魏慈德:《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4年。
  256.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257.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
  258. 譚家健:《先秦散文藝術新探》,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259. 羅家湘:《逸周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60. 蘇建洲、吳雯雯、賴怡璇編著:《清華二繫年集解》,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261. 顧頡剛等編著:《古史辨》,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262. 【德】恩斯特‧卡西爾著,黃龍保等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263. 【德】雷德侯著、張聰等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264. 【德】阿斯特莉特・埃爾,馮亞琳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265. 【德】揚.阿斯曼著,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與政治身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266. 【德】阿萊達.阿斯曼:《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267. 【德】羅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著: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Los Angeles: UCLA,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2006.中譯本為吳長青等譯:《宗子維城:從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國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268. 【法】馬克・布洛克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269. 【美】海登.懷特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臺北:麥田出版,1999年。
  270. 【美】海登.懷特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71. 【美】海登.懷特著,董立河譯:《話語的轉義》,北京:大象出版社,2011年。
  272. 【美】艾蘭:《世襲與禪讓: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273. 【美】倪德衛著,楊立華譯,邵東方校訂:《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臺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
  274. 【美】夏含夷:《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75. 【美】夏含夷:《興與象:中國古代文化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76. 【美】夏含夷:《重寫中國古代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77. 【美】James Phelan、Peter J. Rabinowitz主編,申丹等譯:《當代敘事理論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278. 【美】班大為著、徐鳳仙譯:《中國上古史實揭密:天文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79. 【美】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280. 【美】雷斐德著,王瑩譯:《農民社會與文化:人類學對文明的一種詮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281. 【美】柯馬丁著,劉倩譯:《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國的文本與儀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282. 【美】李惠儀:The Readabilit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中譯本由文韜、許明德翻譯:《左傳的書寫與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
  283. 【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2版。
  284. 【英】凱斯.詹京斯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臺北:麥田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285.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286. 【日】新城新藏著、沈璿譯:《東洋天文學史研究》,臺北:中華學藝社,1933年。
  287. 【日】高木智見著,何曉毅譯:《先秦社會與思想:試論中國文化的核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288. 【日】內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289. 【日】增淵龍夫著、呂靜譯:《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290. Assmann, Jan,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 Religion and cultural memory.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91. Assmann, Jan, Cultural Memory and Early Civilization: Writing, Remembrance, 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292. Chen, Jack W. and David Schaberg ed., Idle Talk: Gossip and Anecdote in Traditional China, Berkeley: Global, Area, and International Archiv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4.
  293. Erll, Astrid and Rigney, Ann ed., Mediation, Remedi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Memory.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09.
  294. Erll, Astrid and Ansgar Nünning ed., Gedächtniskonzepte der Literaturwissenschaft: Theoretische Grundlegung und Anwendungsperspektiven.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10.
  295. Els, Paul van and Sarah A. Queen ed., Betwee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necdotes in early China.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7.
  296.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97. Mark Edward Lewis.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China,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298. Pines, Yuri. Foundations of Confucian thought: intellectual life in the Chunqiu period (722-453B.C.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299. Schaberg, David. A Patterned Past: Form and Though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00. Sanders, Julie. Adaptation and Appropriation (The new critical idiom), London;New York : Routledge, 2006.
  301. 三、學位論文
  302. 古育安:《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的初步研究—以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與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蔡哲茂教授指導,2018年。
  303. 李其道:《史官創作與先秦散文的發展》,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院碩士論文,趙輝教授指導,2011年。
  304. 李宥婕:《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子犯子餘》集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蘇建洲教授指導,2018年。
  305. 何家歡:《清華簡(柒)《越公其事》集釋》,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系碩士論文,張振謙教授指導,2018年。
  306. 孫剛:《東周齊系題銘研究》,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馮勝君教授指導,2012年。
  307. 高榮鴻:《上博楚簡論語類文獻疏證》,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林清源教授指導,2013年。
  308. 曹方向:《上博簡所見楚國故事類文獻校釋與研究》,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論文,李天虹教授指導,2013年。
  309. 張倩:《《左傳》徵引古文獻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杰文教授、姜濤教授指導,2012年。
  310. 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李零教授指導,2002年。
  311. 趙苑夙:《上博簡楚王「語」類文獻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林清源教授指導,2013年。
  312. 鄭吉雄:《龔自珍尊史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博士論文,何佑森教授指導,1996年。
  313. 賴國棟:《歷史記憶研究─基於20世紀西方歷史理論的反思》,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于沛教授指導,2009年。
  314. 劉嬌:《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內容重復出現現象的研究—以出土簡帛古籍為中心》,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裘錫圭教授指導,2009年。
  315. 衛松濤:《新泰出土陶文及相關問題研究》,山東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論文,任相宏教授指導,2006年。
  316. 四、期刊論文
  317. 丁波:〈百年來先秦史官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2004年第1期,頁10-16。
  318. 丁波:〈試析春秋戰國之際史官群體的演變分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2年第6期,頁93-110。
  319. 于省吾:〈鄂君啟節考釋〉,《考古》1963年第8期,頁442-447。
  320. 于省吾:〈陳喜壺銘文考釋〉,《文物》,1961年第2期,頁35。
  321. 于文哲:〈清華簡《楚居》中的山與神〉,《中國文化研究》,2013年秋之卷,頁65-71。
  322. 《文物》編輯部:〈座談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1974年第九期,頁45-57。
  323. 牛鴻恩:〈《戰國策》等書「詩云」臆測〉,《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6年),頁51、95-96。
  324. 王和:〈《左傳》材料來源考〉,《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2期,頁16-25。
  325.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頁6-19。
  326.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頁136-147。
  327.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第91期(1993年),頁40-49。
  328. 王勝利:〈包山楚簡曆法芻議〉,《江漢論壇》,1997年第2期,頁58-61。
  329. 王長豐、喬保同:〈河南南陽徐家岭M11新出阝化夫人 鼎〉,《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頁10-11。
  330. 王長豐、郝本性:〈河南新出「阝化夫人 鼎」銘文紀年考〉,《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頁69-75。
  331. 王紀錄:〈論「史鈔」〉《史學史研究》2016年第3期,頁1-12。
  332. 牛鵬濤:〈清華簡楚居的記史特徵〉,《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4年7月第4期,頁30-33。
  333. 白於藍:〈郭店楚墓竹簡考釋(四篇)〉,《簡帛研究二〇〇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192-198。
  334. 石小力:〈清華簡第七冊字詞釋讀札記〉,清華大學出土文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十一輯)》,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頁242-247。
  335. 安志敏:〈陳喜壺商榷〉,《文物》,1962年第6期,頁21-23。
  336. 朱曉海:〈論清華簡所謂《繫年》的書籍性質〉,《中正漢學研究》,2012年第2期,頁13-44。
  337. 李零:〈讀簡筆記:清華楚簡《繫年》第一至四章〉,《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6卷第4期(2016年7月),頁168-176。
  338. 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上〉,《文物》,1959年第7期,頁50-54。
  339. 李學勤:〈論葛陵楚簡的年代〉,《文物》2004年第7期,頁67-70。
  340. 李學勤:〈論包山楚簡魯陽公城鄭〉,《清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哲學版)》,2004年第3期,頁31-32。
  341. 李學勤:〈清華簡〈楚居〉與楚徙鄩郢〉,《江漢考古》2011年第2期,頁108-109。
  342. 李學勤:〈由清華簡《繫年》論《紀年》的體例〉,《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12年,頁42-44。
  343. 李守奎:〈論《楚居》中季連與鬻熊事蹟的傳說特徵〉,《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第26卷),頁33-39。
  344. 李守奎:〈〈越公其事〉與句踐滅吳的歷史事實及故事流傳〉,《文物》,2017年第6期,頁75-80。
  345. 李隆獻:〈《春秋》始於魯隱公探義〉,韓國「中國學會」《中國學報》,頁67-87,1996年8月。
  346. 李紅岩:〈史鈔及其與中國傳統史學之普及〉,《河南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頁86-88。
  347. 阮芝生:〈論吳太伯與季札讓國〉,《臺大歷史學報》第18期(1994年12月),頁1-38。
  348. 林曉平:〈春秋戰國時期史官職責與史學傳統〉,《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1期,頁59-69。
  349. 邴尚白:〈楚曆問題綜論〉,《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1999年,頁146-187。
  350. 武家璧:〈包山楚簡曆法新證〉,《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6卷第1期,1997年,頁28-34。
  351. 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
  352. 宋華:〈試析淅川徐家嶺M11「阝化夫人 」小口銅鼎〉,《華夏考古》,2013年第3期,頁82-84。
  353.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調文物保護辦公室等:〈河南淅川縣徐家嶺11號楚墓〉,《考古》2008年第5期,頁41-48。
  354. 范常喜:〈清華簡《越公其事》與《國語》外交辭令對讀札記一則〉,《中國史研究》,2018年第1期,頁201-203。
  355. 胡平生:〈阜陽漢簡〈年表〉整理札記〉,原載《文物研究》總第7輯(1991年12月),收入氏著:《胡平生簡牘文物論集》(臺北:蘭台出版社,2000年),頁294-312。
  356. 俞志慧:〈《國語》〈周、魯、鄭、楚、晉語〉的結構模式與相關問題研究〉,《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35-63。
  357. 馬承源:〈陳喜壺〉,《文物》,1961年第2期,頁45-46。
  358. 徐蜀:〈史鈔的起源與發展〉,《史學史研究》1990年第2期,頁51-54。
  359. 郭沫若:〈關于鄂君啟節的研究〉,《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4期,頁3-7。
  360. 郭靜云:〈商周文獻中歷史觀念形成脈絡考〉,《歷史人類學學刊》第8卷第2期( 2010年10月),頁1-86。
  361. 郭靜云:〈由商周文獻試論歷史時間觀念之形成〉,《師大歷史學報》第42期, 2009年12月,頁1-20。
  362. 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紀南松柏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四期,頁24-32。
  363. 陳偉:〈清華大學藏竹書繫年的文獻學考察〉,《史林》,2013年第1期,頁43-48。
  364. 陳偉:〈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考析〉,《江漢考古》,1994年第4期,頁67-71。
  365. 陳建:〈記憶史與心態史〉,《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頁15-17。
  366. 陳松長:〈岳麓書院所藏秦簡綜述〉,《文物》2009年第3期,頁75-88。
  367. 陳夢家:〈史字新釋〉,《考古》,1936年第2期,頁7-12。
  368. 陳桐生:〈商周史官文化向戰國士文化的轉變及其對說理散文的影響〉,《文史哲》第3期(2008年),頁110-118。
  369. 陳懷邦:〈對陳喜壺一文的補充〉,《文物》,1961年第2期,頁36。
  370. 陳昭容:〈從古文字材料談先秦的盥洗用具及其相關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4分,2000年,頁857-932。
  371. 陳久金:〈關於歲星紀年若干問題〉,《學術研究》,1980年第6期,頁82-78。
  372. 陳民鎮:〈《繫年》「故志」說—清華簡《繫年》性質及撰作背景芻議〉,《邯鄲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12年,頁49-57。
  373. 陳其泰:〈《國語》的史學價值和歷史地位〉,《中國史研究》,2015年第2期,頁5-22。
  374. 商艷濤:〈略論先秦出土文字材料中的大事紀年〉,《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第1期,頁83-88。
  375. 曹旅寧:〈睡虎地秦簡《編年記》性質探測〉,《史學月刊》,2010年第2期,頁29-33。
  376. 許兆昌:〈略論周代史官宗教思想的「人文」取向〉,《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2002年3月,頁112-119。
  377. 許兆昌、齊丹丹:〈試論清華簡繫年的編纂特點〉,《古代文明》第6卷第2期,2012年,頁60-66。
  378. 張錚:〈湖南慈利出土楚簡內容辨析〉,《求索》2007年第6期,頁188、212-213。
  379. 張政烺:〈利簋釋文〉,《考古》1978年第1期,頁58-59。
  380.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義」在言外—比事見義與《春秋》學史研究〉,《文與哲》第25期(2014年12月),頁77-130。
  381. 張高評:〈書法、史學、敘事、古文與比事屬辭:中國傳統敘事學之理論基礎〉,《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期,(2017年1月),頁1-33。
  382. 張素卿:〈《國語》的「語」:形式與內容—從評析〈祭公諫穆王征犬戎〉出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創刊號(1999年),頁1-22。
  383. 張培瑜:〈試論《左傳》《國語》天象紀事的史料價值〉,《史學月刊》2009年第1期,頁68-78。
  384. 張慶偉:〈史鈔淵源考略〉,《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年第2期,頁135-137。
  385. 張新科:〈史官文化與唐前史傳散文〉,《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1999年9月),頁109-115。
  386. 張新科:〈先秦兩漢時期史傳文學的嬗變軌跡〉,《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0年6月),頁108-115。
  387.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概述〉,《文物》,1985年第1期,頁9-15。
  388. 梁靜:〈《上博六・景公瘧》重編新釋與版本對比〉,《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1期,頁70-81。
  389. 馮時:〈化阝夫人 鼎銘文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2009年第6期,頁64-66。
  390. 馮時:〈〈鄭子家喪〉與《鐸氏微》〉,《考古》2012年第2期,頁76-83。
  391. 程蘇東:〈寫鈔本時代異質性文本的發現與研究〉,《北京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頁148-157。
  392. 程蘇東:〈基於文本複雜形成過程的先唐文獻研究—以《漢書·五行志》為個案〉,《求是學刊》,2014年第5期,頁157-160。
  393. 彭剛:〈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史學理論視野下的「記憶的轉向」〉,《史學史研究》,2014年第2期,頁1-4。
  394. 彭裕商:〈禪讓說源流及學派興衰—以竹書〈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為中心〉(《歷史研究》,第3期(2009年),頁 4-15。
  395. 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第1期,頁13-44。
  396. 黃盛璋:〈關於陳喜壺的幾個問題〉《文物》,1961年第2期,頁36-37。
  397. 黃德寬:〈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概述〉,《文物》,2017年第9期,頁54-59。
  398. 黃景春:〈文化記憶理論對「軸心時代」的二度消解—兼談新儒家的「新軸心時代」設想〉,《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2018年9月),頁48-52。
  399.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1928年10月),頁3-10。
  400.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石板村36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90年第10期,頁37-47
  40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縣石板村戰國墓》,《考古學報》1995年第2期,頁170-207。
  402. 楊博:〈試論新出「語」類文獻的史學價值—借鑒史料批判研究模式的討論〉,《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年第2期,頁101-107。
  403. 楊博:〈裁繁御簡:《繫年》所見戰國史書的編纂〉,《歷史研究》,2017年第3期,頁4-22。
  404. 趙平安:〈《楚居》的性質、作者及寫作年代〉,《清華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第26卷),頁29-33。
  405. 趙爭:〈長沙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研究綜述〉,《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8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72-74。
  406. 鄭伊凡:〈再論包山簡「魯陽公以楚師後城鄭之歲」─兼談楚簡大事紀年的性質〉,《江漢考古》2015年第2期,頁64-70。
  407. 鄭吉雄:〈論章學誠的「道」與經世思想〉,《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頁303-328。
  408. 鄭杰文:〈禪讓學說的歷史演化及其原因〉,《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頁26-40。
  409. 鄧喬彬:〈簡論先秦歷史散文的文化特性〉,《暨南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頁69-74。
  410. 劉全志:〈論清華簡繫年的性質〉,《中原文物》2013年第6期,頁43-50。
  411. 劉釗:〈出土簡帛的分類及其在歷史文獻學上的意義〉,《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頁67-72。
  412. 劉信芳:〈新蔡葛陵楚墓的年代以及相關問題〉,《長江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5-8。
  413. 劉信芳〈關于雲夢秦簡編年記的補書續編和削改等問題〉,《江漢考古》1991年第3期,頁79-84。
  414. 劉彬徽:〈楚國紀年法簡論〉,《江漢考古》1988年第2期,頁60-62。
  415. 蔡瑩瑩:〈《左傳》《易》例重探─兼論先秦《易》說的特色與價值〉,《中國文學研究》第35期,2013年1月,頁1-58。
  416. 蔡瑩瑩:〈《清華簡.繫年》楚國紀年五章的敘事特色管窺〉,《成大中文學報》第55期,2016年12月,頁51-94。
  417. 趙輝:〈先秦諸子散文的“史”體性質及淵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11年1月。
  418. 閻鴻中:〈義例、名教與實錄─劉知幾史學思想溯義〉,《臺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頁77-122。
  419. 謝保成:〈中國史學起源問題之一─殷周之史由不記事到史書編纂〉,《炎黃文化》,總第8輯。
  420. 謝保成:〈對史學史中「史」、「史官」認識之澄清〉,《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4期,頁93-99。
  421. 謝科鋒:〈郭店簡〈窮達以時〉與《荀子》對讀札記三則〉,《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4卷第10期(2013年10月),頁54-58。
  422. 韓高年:〈三代史官傳統與古史傳述方式〉,《社會科學戰線》,2002年第4期,頁143-149。
  423. 韓高年:〈春秋時代的文章本体觀念及其奠基意義〉,《文學評論》,2012年第4期,頁10-18。
  424. 魏慈德:〈《清華簡.繫年》與《左傳》中的楚史異同〉,《東華漢學》第17期,2013年,頁1-48。
  425. 簡欣儀:〈徐家領〈阝化夫人 鼎〉再探〉,《雲漢學刊》,第26期,2013年,頁1-25。
  426. 羅新慧:〈《容成氏》、《唐虞之道》與戰國時期禪讓學說〉,《齊魯學刊》2003年第6期,總177期,頁104-107。
  427. 羅新慧:〈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與《左傳》─兼論戰國時期的史學觀念〉,《史學史研究》,2009年第4期,頁10-17。
  428. 蘇建洲:〈上博四《昭王毀室》“ ”字試解〉,《出土文獻》第十二輯,2018年,頁100-105。
  429. 戴麗娟:〈法國史家的記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思想史》第3期,(2014年9月),頁198-202。
  430. 柯塞(Lewi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第91期(1993年),頁20-39。
  431. Assmann, Jan, and Czaplicka, John.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New German Critique, No. 65, Cultural History/Cultural Studies (Spring - Summer, 1995), pp. 125-133.
  432. Butterfield, Herbert “The History of the East”, History, Vol.47, Issue160, January 1962, pp. 157-165.
  433. Chang, K. C. “Archaeology and Chinese Historiography.” World Archaeology 13, no. 2 (October, 1981), pp. 156-169.
  434. Els, Paul van. “Tilting Vessels and Collapsing Walls—On the Rhetorical Function of Anecdotes in Early Chinese Texts”, ExtrêmeOrient, Extrême-Occident, 34 (2012), pp.141–166.
  435. Falkenhausen, Lothar von. “On the Historiographic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rchaeology.” Antiquity no. 67.257 (1993), pp. 839-849.
  436. Gossman, Lionel “Anecdote and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Vol. 42, No. 2 (May, 2003), pp. 143-168.
  437. Vogelsang, Kai. “From Anecdote to History: Observations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Zuozhuan,” Oriens Extremus, Vol. 50 (2011), pp. 99-124.
  438. 五、專書論文與會議論文
  439. 王志平:〈郭店簡〈窮達以時〉校釋〉,《簡牘學研究》第三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頁56-66。
  440. 王紅星:〈包山簡牘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兼論楚曆沿革〉,湖北省京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附錄二十〉,頁521-532。
  441. 王仲孚:〈從禪讓到世襲—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大轉折〉,收入氏著:《中國上古史論文集第二本》,臺北:蘭臺出版,2004年,頁159-166。
  442. 王貴民:〈說 史〉,胡厚宣等:《甲骨探史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頁303-339。
  443. 王長豐:〈河南新出阝化夫人 鼎銘文記載歲星太歲紀年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九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11-33。
  444. 李學勤:〈天人之分〉,鄭萬耕編:《中國傳統哲學新論—朱伯崑教授七十五壽辰紀念文集》,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9年,頁239-440。
  445. 李家浩:〈讀郭店楚墓竹簡瑣議〉《郭店楚簡研究》,《中國研究》第二十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頁343-344。
  446.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頁493-496。
  447. 李濟:〈中國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問題〉,原刊於《民主評論》第5卷第4期(1954年),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頁81-87。
  448. 李濟:〈再談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頁88-97。
  449. 阮芝生:〈論"禪讓"與"讓國"—歷史與思想的再考察〉,《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頁485-51。
  450. 沈剛伯:〈說「史」〉,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頁7-16。
  451. 林素清:〈從包山楚簡紀年材料論楚曆〉,《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四,1997年,頁1099-1121。
  452. 胡適:〈說「史」〉,《大陸雜誌》第17卷11期(1958年),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頁1-6。
  453. 孫飛燕:〈論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的創作意圖、主旨及思想〉,鄔文玲主編:《簡帛研究》2017秋冬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頁31-43。
  454. 馬雍:〈讀雲夢秦簡《編年紀》書後〉,中華書局編輯部:《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頁14-37。
  455. 陳昭容:〈漢字起源與先秦漢字文化圈形成的初步探索〉,黃銘崇主編:《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頁111-164。
  456. 陳劍:〈郭店簡〈窮達以時〉、〈語叢四〉的幾處簡序調整〉,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頁316-322。
  457. 陳偉:〈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補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4-22。
  458. 勞榦:〈史字的結構及史官的原始任務〉,《大陸雜誌》,第14卷第3期(1957年),頁1-4。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頁30-40。
  459. 張素卿:〈「觀射父論絕地天通」探義〉,《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
  460. 張春龍:〈慈利楚簡概述〉,艾蘭、邢文主編:《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頁4-11。
  461. 裘錫圭:〈說《盤庚》篇的“設中”—兼論甲骨、金文“中”的字形〉,宣讀於復旦大學主辦「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10月14-15日。
  462. 楊希牧:〈再論堯舜禪讓傳說(一)〉,陶聖希主編:《食貨月刊》復刊第7卷,1978年,頁297-307。
  463. 蔡瑩瑩:〈捃摭春秋:由傳世出土文獻的「同文」與「挪用」現象再思先秦時期的歷史書寫〉,宣讀於第七屆臺大成大東華三校論壇「漢學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2019年5月24-25日。
  464. 趙平安:〈清華簡第七輯字詞補釋(五則)〉,《出土文獻》第十輯,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4月,頁138-143。
  465. 鄭吉雄:〈先秦經典「中」字字義分析—兼論〈保訓〉「中」字〉,陳致主編:《簡帛‧經典‧古史》,頁181-208。
  466. 劉彬徽:〈從包山楚簡紀時材料論及楚國的紀年及楚曆〉,湖北省京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附錄二一〉,頁533-547。
  467. 劉彬徽:〈葛陵楚墓的年代及相關問題的討論〉,《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七集,湖南:嶽麓書社,2007年,頁377-379。
  468. 【美】來國龍〈論戰國秦漢寫本文化中文本的流動與固定〉,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頁515-527。
  469. 【美】柯馬丁:〈方法論的反思:早期中國文本異文之分析和寫本文獻之產生模式〉,陳致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上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349-386。
  470. 【美】柯馬丁:〈《史記》裡的「作者」概念〉,李紀祥、柯馬丁主編:《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續編》,臺北:唐山出版社,2016年,頁23-61。
  471. 【美】夏含夷:〈原史:紀年形式與史書之起源〉,陳致主編:《簡帛‧經典‧古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頁39-46。
  472. 【德】揚・阿斯曼:〈古代東方如何溝通歷史和代表過去〉,收入哈拉爾德・韋爾策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35-56。
  473. Assmann, Jan. “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 Astrid Erll, Ansgar Nünning (Hg.), Cultural Memory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 Berlin, New York, 2008, pp. 109-118.
  474. Bagley, Robert W. “What the Bronzes from Hunyuan Tell Us about the Foundry at Houma.” Chinese Bronzes: 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3-2000, pp.214-222.
  475. Els, Paul van, “Old Stories No Longer Told: The End of the Anecdotes Tradition of Early China” in Betwee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necdotes in Early China, pp.331-356
  476. Falkenhausen, Lothar v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Higher and Lower Elites (ca. 750-221 BC).” i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1000-250 BC):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pp. 326-369. Los Angeles: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477.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an Author?’ in Josué V. Harari, ed., 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s in Post-Structuralist Critic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141–160.
  478. Pines, Yuri, “History without Anecdotes: Between Zuozhuan and the Xinian Manuscript”, in Betwee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necdotes in Early China,pp263-300.
  479. Schaberg, David. “Chines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in Andrew Feldherr and Grant Hardy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ume I: Beginnings to AD 60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394-414.
  480. 陳偉:〈關于秦漢簡牘《葉書》的幾個問題〉,宣讀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美國芝加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主辦,「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4」,2014年10月24-26日。
  481. 過常寶:〈傳統的構建及其意義—《史記・太史公自序》相關內容解讀〉,宣讀於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十一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年10月27-28日。
  482. 六、報紙、網路論壇文章與電子資料庫
  483. 子居〈清華簡七《子犯子餘》韻讀〉,中國先秦史網站,http://www.xianqin.tk/2017/10/28/405#_ftnref17,2017年10月28日。
  484. 子居:〈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四章解析〉,中國先秦史網站,http://www.xianqin.tk/2018/05/14/440,2018年5月14日。
  485. 子居:〈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五章解析〉,中國先秦史網站,http://www.xianqin.tk/2018/06/05/579,2018年6月5日。
  486. 子居:〈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七、八章解析〉,中國先秦史網站,https://www.xianqin.tk/2018/08/04/663/,2018年8月4日。
  487. 子居:〈清華簡七《趙簡子》解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529/17/34614342_658254888.shtml
  48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
  489.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詞彙資料庫」http://inscription.sinica.edu.tw。
  490. 伊諾:〈清華柒《子犯子餘》集釋〉,復旦簡帛網,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210,2018年1月18日。
  491. 李零:〈說清華楚簡〈保訓〉篇的“中”字〉,《中國文物報》2009年5月20日第7版。
  492. 來國龍:〈清華簡《楚居》所見楚國的公族與世系—兼論《楚居》文本的性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88,2011年12月3日。
  493. 來國龍:〈《柬大王泊旱》的敘事結構與宗教背景—兼釋“殺祭”〉,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編:《2007年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頁443-474;後修改發表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16,2012年7月5日。
  494. 何家興:〈〈越公其事〉“徧”字補說〉,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7/20170507235618333625818/20170507235618333625818_.html,2017年5月7日。
  495. 陳民鎮:〈清華簡楚居集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663,2011年9月23日。
  496. 陳民鎮:〈清華簡《繫年》週年綜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77。2012年12月19日。
  497. 陳偉:〈不禁想起《鐸氏微》—讀清華簡《繫年》隨想〉,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4,2011年12月19日。
  498. 許文獻:〈清華七《趙簡子》從黽二例釋讀小議〉,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801,2017年5月8日。
  499. 清華大學新聞網新聞稿:〈清華簡首批成果發佈:提供五大學術貢獻〉,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1/20110225225331921391674/20110225225331921391674_.html,2011年1月5日。
  500.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石小力整理:〈清華七整理報告補正〉,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7/20170423065227407873210/20170423065227407873210_.html,2017年4月23日。
  501. 武漢大學簡帛論壇:《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6。
  502. 蕭旭:〈清華簡(七)校補(一)〉,復旦簡帛網,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55,2017年5月27日。
  503. 蕭旭:〈清華簡(七)校補(二)〉,復旦簡帛網,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56,2017年6月5日。
  504. 趙嘉仁:〈讀清華簡(七)散札〉,復旦簡帛網,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68,2017年4月24日。
  505. 蔡一峰:〈清華簡〈越公其事〉“繼燎”“易火”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794,2017年5月1日。
  506. 劉建明:〈《繫年》的性質及各章標題試擬—《繫年》出版一周年劄記》,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504。2012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