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接受「家庭重聚」服務之案家的經驗探討

并列篇名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 of Family Reunification Services for Families

DOI

10.6342/NTU.2007.03148

作者

林玟漪

关键词

家庭重聚 ; 家外安置 ; 兒童保護 ; 依附關係 ; 長遠規劃運動 ; family reunification ; out-of-home placement ; child protection ; attachment ; permanency planning movement

期刊名称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07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鄭麗珍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眾多的兒童保護實務模式中,「家外安置」(out-of-home placement)經常是兒童保護工作人員最迅速而有效的選擇方案之一,「家外安置」的本意是為了保護兒童,但是,當孩子面對與家庭的分離與失落、多次轉換安置處所、再加上機構照顧者異動頻繁,安置的情境反讓孩子面臨潛在受創的可能。然而,「家外安置」有時卻是不得已的,當兒童必須與家庭中斷的依附關係,若能提供足夠的關愛,兒童仍有可能擺脫失落造成負面影響的可能性。因此,與原生家庭持續地聯繫、建立家庭與子女的情感,讓依附關係不中斷,子女有了與家人發展長久持續關係的機會,某種程度亦彌補了安置過程中轉換(安置處所或社工員異動)所帶來的分離與失落,「家庭重聚」(family reunification)就是協助孩子與父母重新建立依附關係的服務過程,以修復安置過程對依附關係(attachment)的破壞。本研究以臺北市的家庭重聚服務方案為研究對象,瞭解家庭重聚方案服務對象的特色,及二、方案如何修復因為家外安置被破壞的親子及依附關係。三、探討案家接受家庭重聚服務的歷程及經驗。四、討論方案在體現家庭重聚理念的實踐意義。 研究篩選接受方案服務滿一年的家庭及其兒少,做為個案紀錄資料庫分析的樣本,以及深度訪談8名父母,以了解他們接受服務的經驗歷程。研究結果發現,第一,以實體的家庭重聚為主,心理的家庭重聚為輔,符合家庭重聚是一個連續性光譜的概念;第二,在排除障礙的部份,方案相當重視與原生家庭支持性關係的開展以及資源整合的策略,有助於協助家庭排除重聚過程中面臨的生活障礙,但是對於被破壞的依附關係可能造成的阻礙以及服務如何修復,雖然可見到服務對於維繫親子關係的促進著力許多,尤其在會面探視有密集性的安排,但較少看到依附關係的修復;第三,在親子關係的掌握上,除了社工員與原生家庭平常對於親職的討論、積極安排會面探視促使父母與子女固定的會面之外,方案靈活運用了心理諮商的資源,包括手足會談、親子會談,或個別會談以協助孩子或家長,有更好的情緒及生活調適的能力或是學習如何互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方案的工作模式呈現「原生家庭」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院 > 社會工作學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被引用次数
  1. 王滋苑(2016)。從服務使用者角度探究兒童少年保護個案服務處遇之成效。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學位論文。2016。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