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現代建築設計與環境對應關係之研究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the correspondent with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context

DOI

10.6841/NTUT.2012.00101

作者

黃証崑

关键词

現代建築 ; 順應自然 ; 誘導式結構 ; modern architecture ; follow the nature ; heuristic structure

期刊名称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2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蔡仁惠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有機建築學派的黑林(Hugo Häring)、夏隆(Hans Scharoun)認為,建築必須於基地環境長出來,它反映地景、日月星辰、自然材料、動植物、生活與場所及時間的轉移、它的鄰居。也就是說,建築應依循自然機制尋求設計脈絡,使建築取得與自然環境平衡且相容,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模式。 20世紀建物極力追求純粹功能與理性之思維,加上建築設備出現,在功能效益極大化的理念追求下,建築忽略了環境差異及人類自我導向的過剩思維,導致建築與自然環境的脫節,使建築順應環境之觀念拋於腦後,犧牲自然環境之價值。因此,建築依循環境而生是現今之重要課題。 本研究針對20世紀之現代建築,以「誘導式結構理論」為操作方法,透過探討生態議題、永續議題、空間環境議題、自然議題等相關議題,整合歸納出43項建築對應環境的歸結要點,並進一步將43項原則,分類出建築對應環境之六大方向:「因勢利導的順應」、「綠色的複層多樣性」、「流動連續的彈性空間」、「回應自然的構築」、「合乎減量、再生、再利用、恢復的原則」與「自然元素的轉化與互動變化」。以六大方向43項原則作為檢視標準,針對萊特的「落水山莊」、科比意的「薩伏瓦別墅」、密斯的「范士沃斯住宅」,及蔡仁惠的「綠色生態小屋」,四位設計師的作品,各別分析其運用設計對應自然環境的建築手法,最終,提出後續從事建築對應環境設計的參考建議。

英文摘要

Hugo Häring and Hans Scharoun are pioneers of organic architecture. They believed that the architecture must come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reflect the landscapes, the heavenly bodies, the natural materials, the animals and plants, the life and place, the change of time and the neighbors. In other words, the architecture must follow the natural system to search for design network. Allowing the architecture to achieve a balanced and accommodated natural environment will be the important mode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architects have given every effort to seek pure function and rational though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facilities, the architecture has ignored the environment difference and human’s excessive self-directed thoughts due to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and profit maximization. This has resulted in a disconnection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idea of following nature was disregarded and the valu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acrificed. Indeed, the concept of “the architecture must be tak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esson nowadays. Based on the “Heuristic Structure”, this study has concluded 43 key points of architecture in correspondence to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topics related to the ecology, sustained environment, space environment and nature. In addition, the 43 key poi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6 major principles including “giving judicious guidance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the “green diversity”, the “consecutive flexible space”, “constructing building according to nature”, the “principles of decrement, renewal, reuse and recover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active change of natural elements”. These key points were also taken as standard to analyze the architecture designs in correspondence with natural environment from the works of three masters of architecture, which include Wright’s “Falling Water”, Le Corbusier’s “Villa Savoy” , Smith’s “Farnsworth House” and. Tsai, Jen-Hui’s “Green House”.Finally, the recommendations were given for future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in correspondence to the environment design.

主题分类 設計學院 >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工程學 > 土木與建築工程
工程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
参考文献
  1. ﹝1﹞ 陳青洲,從生態觀點探討台北市都市公園之規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6。
    連結:
  2. ﹝2﹞ 黃竟豪,台北科技大學沿新生南路及八德路校園介面之水生態空間設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6。
    連結:
  3. ﹝3﹞ 胡家綺,以共生觀點探討台北市生態都市發展原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8。
    連結:
  4. ﹝4﹞ 林佳慧,陽明山菁山路永續招待會館設計計畫,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10。
    連結:
  5. ﹝5﹞ 林文進,台北市綠之網新生南路綠軸之水生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10。
    連結:
  6. ﹝6﹞ 洪英進,從整體有機生態談「人為生物多樣性環境創造」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10。
    連結:
  7. ﹝7﹞ 朱培蓉,台北科技大學校園忠孝東路沿街面之規劃設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10。
    連結:
  8. ﹝8﹞ 彭馨儀,台北科技大學設計館生態露台設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5。
    連結:
  9. ﹝9﹞ 張佑政,以共生生態之觀點探討無電梯中層公寓之更生設計─以中原大學教職員宿舍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2003。
    連結:
  10. ﹝11﹞ 徐雪麗,李奧波沙郡年記土地倫理思想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6
    連結:
  11. ﹝12﹞ 李淩瑋,成功國宅生態廣場設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10。
    連結:
  12. ﹝13﹞ 毛紹儒,台北科技大學校園人文核心區規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8。
    連結:
  13. ﹝14﹞ 黃俊吉,台北科技大學沿忠孝東路校園介面之水生態設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5。
    連結:
  14. ﹝15﹞ 王從恕,環境倫理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2001。
    連結:
  15. ﹝16﹞ 黃建勳,被動式太陽能利用之陽光式空調負荷研究-以台大綠房子二樓陽光室為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2007。
    連結:
  16. ﹝20﹞ 陳彥宏,從批判性地域主義觀點評估江文淵建築作品,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2009。
    連結:
  17. ﹝25﹞ 孫佩辰,「仿生造形模式」應用於平面創作之研究-以鳥松濕地公園視覺識別設計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2009。
    連結:
  18. ﹝27﹞ 黃麟欽,仿生學於產品創新設計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2007。
    連結:
  19. 參考文獻
  20. 一、 中文書籍
  21. ﹝1﹞ 劉育東 著,建築的涵意----認識建築、體驗建築、並瞭解建築設計,台北市:胡氏圖書出版社,1996。
  22. ﹝2﹞ 孫全文、邱佩君 著,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台北市:田園城市,2008。
  23. ﹝3﹞ EDWARD T. WHITE 著,顏麗蓉、張俊賢譯,基地分析,台北市:六合出版社,1995。
  24. ﹝4﹞ lgnasi de Sola-Morales 著,施植明譯,差異---當代建築的地誌,台北市:田園城市,2000。
  25. ﹝5﹞ EDWARD T. WHITE著,湯儒綸譯,序列系統,台北市:六合出版社,1995。
  26. ﹝6﹞ 諾伯舒茲 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市:田園城市,1995。
  27. ﹝7﹞ 五十嵐太郎 著,謝宗哲譯,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台北市:田園城市,2010。
  28. ﹝8﹞ 楊裕富、林萬福 著,後現代設計藝術,台北市:田園城市,2002。
  29. ﹝9﹞ 江哲銘 著,永續建築導論,台北市: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2004。
  30. ﹝10﹞ 鄔建國 著,景觀生態學-格局、過程、尺度與等級,台北市:五南圖書,2003。
  31. ﹝11﹞ 林信輝、張俊彥 著,景觀生態與植生工程規劃設計,台北市:明文書局,2005。
  32. ﹝12﹞ 陳偉、石濤 著,環境與生態,台北縣:新文京開發,2003。
  33. ﹝13﹞ 張鏡湖等 編著,環境與生態,台北市:文化大學出版部,2002。
  34. ﹝14﹞ 楊京平、田光明 主編,生態設計與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35. ﹝15﹞ 李永展 著,永續發展-大地反撲的省思,台北市:巨流,1999。
  36. ﹝16﹞ 著,路康建築設計哲學論文集,台北:田園城市,第三版,2010。
  37. ﹝17﹞ Dianna Lopez Barnett with William D. Browning 著,劉安平 譯,永續建築入門,台北:田園城市,1999。
  38. ﹝18﹞ 辛•凡得來恩&史都華•華文 著,郭彥銘 譯,生態設計學:讓地球永續的創意法則,台北:馬可孛羅文化,2010。
  39. ﹝19﹞ 地球宣言組織 編,陳重仁 譯,永續建築白皮書,台北市:積木文化,2009。
  40. ﹝20﹞ 孫全文、周宗憲 著,建築中之中介空間,台北市:胡氏圖書,1986。
  41. ﹝21﹞ 王昀 著,向世界聚落學習,台北市:積木文化,2010。
  42. ﹝22﹞ 于正倫 著,城市環境創造-景觀與環境設施設計,台北:田園城市,2004。
  43. ﹝23﹞ 褚瑞基 著,人與自然,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1999。
  44. ﹝24﹞ John Ormsbee Simonds 著、陳逸杰、盧圓華、孔方正、吳秉聲 譯,21世紀的花園城市,台北市:六合出版社,2000。
  45. ﹝25﹞ 鮑詩度、王淮梁、孫明華等著,城市家具系統設計,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
  46. ﹝26﹞ Francis T.McAndrew 著,危芷芬 譯,環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1995。
  47. ﹝27﹞ 約翰•羅貝爾 著,成寒 譯,光明與靜謐:路易•康的建築精神,台北市:聯經出版,2007。
  48. ﹝28﹞ 羅蘭•哈根柏格 著,王增榮 譯,職業/建築家-20位日本建築間側訪,台北:田園城市,2009。
  49. ﹝29﹞ 阮慶岳 編著,建築師的關鍵字:東亞都市地景的30種閱讀術,台北:田園城市,2008。
  50. ﹝30﹞ 孟磊、江慧儀 著,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台北市:新自然主義,2011。
  51. ﹝31﹞ 賈英洲 主編,太陽能供暖系統設計與安裝,北京市:人民郵電,2011。
  52. ﹝32﹞ 西蒙德 著,王濟昌 譯,景園建築學,台北市:臺隆書店,1983。
  53. ﹝33﹞ 林區(Lynch, Kevin) 撰,宋伯欽 譯,都市意像,台北市,台隆書店,1881。
  54. ﹝34﹞ Jan Gehl 著,陳秋伶 譯,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研究,台北:田園城市,1996。
  55. ﹝35﹞ 南舜薰 辛華泉 著,建築構成,台北市:六合出版,1994。
  56. ﹝36﹞ 陳飛 著,建築風環境-夏熱冬冷氣候區風環境研究與建築節能設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09。
  57. ﹝37﹞ 原廣司 著,于天禕、劉淑梅、馬千里 譯,世界聚落的教示100,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03。
  58. ﹝38﹞ 胡寶林 著,都市生活希望,台北市:台灣書店,1998。
  59. ﹝39﹞ 於帆、陳嬿 著,仿生造形設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5。
  60. ﹝40﹞ 魏國彥、許晃雄 編著,全球環境變遷導論,台北市:教育部,1997。
  61. ﹝41﹞ 霍格蘭、竇德生、麥克佛森、尼達姆 著,觀念生態學2,台北市:天下文化,2009。
  62. ﹝42﹞ 朱德民 編著,植物與環境的逆境,台北市:明文,1993。
  63. ﹝43﹞ 張效通 著,環境規劃設計導論(第三版),臺北市:六合,2002。
  64. ﹝44﹞ 黃世孟 主編,王小璘 等著,基地規劃導論,台北市:建築學會,2001。
  65. ﹝45﹞ 肖篤寧 主編,景觀生態學理論、方法及應用,台北市:地景,1999。
  66. ﹝46﹞ 陳文龍、李俊明 著,設計品 漢浩設計與陳文龍的美學人生,台北市:高寶國際出版,2008。
  67. ﹝47﹞ 呂清夫 著,造型原理,台北市:雄獅圖書,1986。
  68. ﹝48﹞ Kurt Rowland 著,柯志偉 譯,模式與形態,台北市:六合,1990。
  69. ﹝49﹞ E+A研究室 譯,馬里歐•波塔1,台北市:茂林圖書,1985。
  70. ﹝50﹞ E+A研究室 譯,馬里歐•波塔2,台北市:茂林圖書,1985。
  71. ﹝51﹞ 大衛.勞埃德.鐘斯 著,王茹、賈紅博、賈國果 譯,建築與環境-生態氣候學建築設計,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中國輕工業出版,2005。
  72. ﹝52﹞ Bill Mollison,Reny Mia Slay 著,江千綺 譯,永續栽培設計,台北:田園城市,1999。
  73. ﹝53﹞ 吳煥加 著,20世紀西方建築史(上集),台北:田園城市,1998。
  74. ﹝54﹞ 吳煥加 著,20世紀西方建築史(下集),台北:田園城市,1998。
  75. ﹝55﹞ 約迪克 著,孫全文 譯,近代建築史,台北市:台隆出版,2001。
  76. ﹝56﹞ 拉普普 著,張玫玫 譯,住屋形式與文化,台北市:境與象,1987。
  77. ﹝57﹞ 林憲德著,綠色建築-生態、節能、滅廢、健康,台北:詹氏書局,2006。
  78. ﹝58﹞ 孫全文、王志浩 著,萊特建築中之東方要素,台北市:胡氏圖書,1992。
  79. ﹝59﹞ 富永讓 著,劉京梁 譯,勒•科布西耶的住宅空間構成,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2010。
  80. ﹝60﹞ 梁旻 編著,環境設計概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81. ﹝61﹞ 承孝相 著,徐鋒,傅滔 譯,改變世界的建築,臺北市:商周出版,2009。
  82. ﹝62﹞ 勒•柯布西耶基金會,勒•柯布西耶與學生的對話,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2003。
  83. ﹝63﹞ 馬修.佛瑞德列克(Matthew Frederick) 著,吳莉君 譯,建築的法則:101個看懂建築,讓生活空間更好的黃金法則,臺北市:原點出版,2009。
  84. ﹝64﹞ 皮耶.凡梅斯(Pierre von Meiss) 著,趙夢琳 譯,建築元素-從造型到場所,台北市:詹氏書局,1999。
  85. ﹝65﹞ 大衛•吉森 著,呂奕欣 譯,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永續建築,台北市,木馬文化,2005。
  86. ﹝66﹞ 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 著,王聽度,周序鴻 譯,建築模式語言—城鎮•建築•構造,臺北市:六合,1994。
  87. ﹝67﹞ 褚瑞基 著,建築與「科技」論文集,台北:田園城市,2001。
  88. ﹝68﹞ 陳啟中 著,建築物理概論(二版),台北市:詹氏書局,2000。
  89. ﹝69﹞ 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 著,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譯,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新店市:人文化,2008。
  90. ﹝70﹞ 保羅 魯道夫 ,黃模春 譯,世界建築 No.02-落水山莊,台北市:胡氏圖書,1983。
  91. ﹝71﹞ 盧威•葛雷賽 ,黃模春 譯,世界建築 No.27-法蘭斯•沃斯住宅,台北市:胡氏圖書,1983。
  92. ﹝72﹞ 理查•麥爾,曾梓峰,陳育貞 譯,世界建築 No.13-薩伏瓦別墅,台北市:胡氏圖書,1983。
  93. ﹝73﹞ (瑞士)W.博奧席耶 編著,牛燕芳,程超 譯,勒.柯布西耶全集,北京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2005。
  94. ﹝74﹞ 詹盧卡•傑爾米尼(Gianluca Gelmini) 編著,王忠英 譯,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8。
  95. ﹝75﹞ 布魯斯•布魯克斯•法伊弗(Bruce Brooks Pfeiffer),戴維•拉金(David Larkin) 編,蘇怡,齊勇新 譯,國外建築與設計系列-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北京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2005。
  96. ﹝76﹞ 成寒 著,瀑布上的房子:追尋建築大師萊特的腳印,台北市:時報文化,2002。
  97. ﹝77﹞ 孫全文 著,當代建築思潮與評論,台北:田園城市,2006。
  98. ﹝78﹞ 王岳川 主編,100個影響世界的偉大建築,台中市:好讀出版,2004。
  99. ﹝79﹞ COHEN, JEAN-LOUIS著,LE CORBUSIER,TASCHEN UK,2004。
  100. ﹝80﹞ 蔡仁惠 著,台北科技大學校園空間手跡-1987-2007蔡仁惠,北科大-誘導式結構認知模式研究室,2012。
  101. 二、 學位論文
  102. ﹝10﹞ 鄭仲昇,環境共生理念應用於歷史建築再生之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紅樓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2001。
  103. ﹝17﹞ 郭瑞坤 計畫主持,都市規劃及設計與自然環境之研究,台北市:經建會都住處,1995。
  104. ﹝18﹞ 許以奇,詩性的構造─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空橋構造設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2。
  105. ﹝19﹞ 姜建宇,台灣當代建築作品中的地域性設計手法探討-以黃聲遠建築作品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007。
  106. ﹝21﹞ 楊皓仲,缺口在環境中的情境配置與效應探討,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班,2010。
  107. ﹝22﹞ 彭仁怡,建築中之詩意-以陽光的應用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2003。
  108. ﹝23﹞ 吳孟勳,生態街道與城市永續發展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2001。
  109. ﹝24﹞ 王冠儒,由仿生學探討本土蕨類形態導入首飾設計創作之研究,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2008。
  110. ﹝26﹞ 簡志明,仿生建築中的數位設計與組構-以藤蔓仿生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