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擊樂獨奏作品《擊樂狂草》及《鐘鼓樂三折》之傳統素材分析及音樂詮釋

并列篇名

The Interpretations and Analys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urce Materials In Solo Percussion Works

DOI

10.6835/TNUA.2010.00093

作者

周芸如

关键词

擊樂 ; 傳統素材 ; 擊樂作品 ; 音樂詮釋 ; 書法 ; 中國樂器 ; Percussion ; Chinese Traditional source materials ; percussion work ; Interpretation ; Chinese instrument

期刊名称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擊樂組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0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朱宗慶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打擊樂作品中的獨奏曲種類繁多,但就傳統文化素材來說,打擊樂獨奏作品在國內還算少數,因此想藉由分析打擊樂獨奏作品的過程,探討傳統文化素材在打擊樂作品上的運用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傳統文化素材的種類,從作曲及聽覺、視覺的感官角度分為五種,分別為:作曲手法結構、傳統打擊樂器、傳統人文素材、民間旋律節奏及意境背景動作。以吳叠寫給四顆定音鼓的《擊樂狂草》及周龍寫給綜合打擊樂器的《鐘鼓樂三折》為例,分析兩首曲子中具有傳統文化素材的部分,加以了解素材內容後進行音樂分析和詮釋。 吳叠的《擊樂狂草》中運用了傳統人文素材-書法藝術,將視 覺形象轉化為聲音,除此之外還運用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的節奏概念及十二音列的序列排列手法;而周龍的《鐘鼓樂三折》大量運用了中國打擊樂器及民間旋律節奏-古琴曲旋律及十番鑼鼓,但也使用了許多西洋打擊樂器-鐵琴及鐘琴,兩者皆有中西相輔的傾向。 在了解作曲家背景及運用的傳統素材之後,進行音樂分析,音樂分析包括整體架構及段落詮釋,在段落詮釋裡,除了一般音樂結構分析,還有譜例對照部分傳統素材的說明以及傳統素材在曲中所發揮的效果。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音樂學院學術論文 > 管絃與擊樂研究所擊樂組
被引用次数
  1. 李翠芸(2017)。擊樂作品《靜思.搧動》之音樂分析與詮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擊樂組學位論文。20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