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詩詞意境內涵之仕女畫工筆創作研究

并列篇名

Study on the Poetic Comception of Chinese Fine Brushwork Pointing of Beauties

作者

李姿瑩

关键词

工筆仕女畫 ; 人物畫 ; 以詩入畫 ; Chinese Fine Brushwork Pointing of Beauties ; figure painting ; poetry in painting

期刊名称

長榮大學美術系(所)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7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沈政乾;石允文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論文「詩詞意境內涵之仕女工畫筆創作研究」針對人物畫中之詩意,探討如何營造出人物畫之詩意氛圍,無論是以詩入畫或者營造出詩境之創作研究。「詩情畫意」一詞就藝術領域而言,充滿著唯美且饒富詩意的,而人物畫在歷史上也表達了當時文化內涵與精神寄託,兩者相互融合,以不同的方式做出詮釋。筆者將以生活中之觀察角度,細細體察生活周遭大小事,所謂「莫謂城中無好事」,生活一點一滴都可是最美的風景,融入古人詩句中的意境,實踐為創作。   本篇論文架構主要分為第一章緒論,主要描述筆者創作與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第二章詩意美學之內涵探討,首先擬從古至今以詩入畫的詩意畫與先畫後詩的題畫詩之脈絡,了解歷代以詩入畫之內涵。第三章詩詞意人物形象之創作理念,將描述筆者在進行詩意人物創作時,透過了解歷代人物畫史與畫論,加上寫生、攝影與資料蒐集後,進行內化吸收之後實踐於創作中。第四章作品解析,此章節為創作實踐後,筆者以七件作品進行解析,分別探討詩意人物之內涵與筆者將其實踐的創作理念。第五章結論,回應第一章之研究目的,並自省不足之處加以檢討優缺、探討此次研究對往後創作之未來性與創作發展的可能性。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takes the poetry of figure painting to explore how to create the poetic atmosphere in the painting, no matter the Poetic Comception of Chinese Fine Brushwork Pointing of Beauties. The word of “poetic” in the art is full of beauty and poetic, and figure painting in history expresse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piritual sustenance, which is both to intermingle and explain in different ways. I will carefully observe every size of things around the life from the view of life; that is the so-called "don't say there is no good thing in the city", and every little bit in the life i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which is intermingled into the ancient poem artistic conception, practicing for the creation. This thesis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first chapter of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research scope and limitations, research methods and definitions of term;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poetic aesthetics, from the poetic painting of “poetry containing painting” and the painting drew after poetry to understand the ancient meaning of poetry in painting;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reation conception of portraits, which will describe poetic creation of portraits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and theory and adding photography and data collection to practice in the creation after internalized absorp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analysis of works, in which the author analyzes seven pieces of works after creation and respectively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poetic portraits and the author's creative ideas of practice;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responses to the research purpose in the first chapter, reviews deficiencies as well 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人文社會學院 > 美術系(所)
参考文献
  1. 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連結:
  2. 趙桂芬,〈元代題畫詞探析〉,《東吳中文學報》(台北:東吳大學,2011年),第21期,。
    連結:
  3. 丁景唐、陳長歌編,《殷夫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
  4. 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孔先生清江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5. 孔凡禮,《蘇軾文集》卷70,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6. 王水照,《蘇東坡選集》,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7. 王首程,《文學欣賞》,台南:五南文化事業,2004年。
  8.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9年。
  9. 王朝文主編,《中國美術史》宋代卷(上),濟南: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10. 王朝文主編,《中國美術史》清代卷(上),濟南: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11. 王應奎,《柳南隨筆》,北京:中國書店,2000年。
  12. 王蘭榮編,《唐詩三百首》,台北:輔新書局,1985年。
  13. 中文大詞典編纂委員會,《中文大辭典》,台北:華岡文化書局,1968年。
  14.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7年。
  15. 朱存理,《鐵網珊瑚》,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
  16. 朱彛尊,《曝書亭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19。
  17. 吳企明、史創新編著,《題畫詞與詞意畫》,雲南:雲南出版社,2007年。
  18. 吳嘉陵,《清末明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台北:秀威出版,2006年。
  19. 何言喆,《改琦評傳》,天津:人民美術初版社,1998年。
  20. 李昉,《太平廣記五百卷》,台北:新興書局,1968年。
  21.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4年。
  22. 房玄齡,《二十四史: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23. 房喬,《晉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24. 邵洛羊主編,《中國名畫鑑賞》,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
  25. 林良浩主編,《中國傳統文化常識》,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
  26. 林素玟,《晚明畫論詩畫之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27. 洪泉湖,《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出版。
  28. 胡文虎,〈中國歷代名畫題跋集》,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
  29. 紀昀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30. 徐倬編,《御定全唐詩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31. 俞劍華注譯,《宣和畫譜》,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年。
  32. 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精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
  33. 夏文彥撰,《圖畫寶鑑續纂》,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印行,1974年。
  34. 高行健,《論創作》,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35. 唐圭璋編,《全宋詞》,台北:明倫出版社,1973年。
  36. 陳良運,《中國藝術.美學》,江西:江西美術初版社,2008年。
  37. 陳恢,《耀詞藝之美: 南瀛詞藝叢談》,台北:新銳文創,2015年。
  38. 袁枚,《隨園詩話》卷5,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39. 徐書城,《宋代繪畫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
  40. 殷登國,《東西文物趣談》,台北:知書房出版集團,2006年。
  41. 陶文鵬,《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42.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明中葉人物畫四家特展:杜堇、周臣、唐寅、仇英》,台北:故宮,2000年。
  43. 郭因,《中國近代繪畫美學》,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44.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附考異下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45.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46. 黃庭堅,《山谷詩集注》,台北:藝文出版社,1969年。
  47. 黃鈞宰,《金壺七墨十八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8. 傅抱石紀念館,《其命唯新:傅抱石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49.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
  50. 聖祖御製,《新校標點全唐詩》,台北:宏業書局,1977年。
  51. 董其昌,《容台集》,臥游冊題詞,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52. 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3年。
  53. 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篇,台南:漢風出版社,2004年。
  54. 劉璍、金濤,《中國人物畫全集》,京華出版社,2001年。
  55. 劉憲平,《黃帝內經的生命智慧》台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11年。
  56. 潘天壽,《潘天壽論畫筆錄》,台北:丹青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57. 潘天壽,《潘天壽畫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8. 曉芙,《名家題畫》,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05年。
  59. 樊波,《中國畫藝術專史.人物卷》,南昌:江西 美術初版社,2008年。
  60.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61. 簡夷之,《中國近代文論選》,名古屋:采華書林,1961年。
  62. 鄒一桂,《小山畫譜》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
  63. 謝肇淛、陳留,《五雜組》,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年。
  64. 戴麗珠,《詩與畫》,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初版。
  65. 蘇軾,《蘇東坡全集》上冊,台北:新興書局,1955年。
  66. 蘇軾,《東坡題跋》,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67. 蘇軾,《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68. 期刊雜誌
  69. 王競雄,〈清吳時寫杜牧詩意圖〉,《故宮文物月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第219期。
  70. 王競雄,〈明李士達關山風雨圖〉,《故宮文物月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第218期。
  71. 陳階晉,〈傳五代人雪漁圖〉,《故宮文物月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第218期。
  72. 童文娥,〈傳宋馬遠舉杯玩月〉,《故宮文物月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第218期。
  73. 鄭文惠,〈明代詩意圖之詩畫對應形式及其內涵〉,《台北師院學報》(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199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