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女人·旅人——台灣女遊作家之「身體」力「行」(1990-2015)

并列篇名

Women·Tavellers:An Observation on Sensory Experiences in Women’s travelling writing (1990-2015)

作者

黃雪玲

关键词

移動性 ; 女性旅行 ; 身體感 ; 旅行書寫 ; 書寫策略 ; Mobility ; Women’s travelling ; Senses of body ; Travelling writng ; Writing strategy

期刊名称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7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王鈺婷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聚焦1990-2015年間台灣女性的旅行文學作品,透過文本分析和文化研究,闡述女性書寫和旅行文學的連結意義。另外,藉由前行研究回顧過去對於旅行書寫的研究視角和發現成果,也企圖與前行研究進行對話,以期開創台灣女性旅行文學不同的討論面向與發展可能。 本文分別以移動性、身體感以及書寫策略三個核心問題切入探討台灣女遊書寫蓬勃之現象。首先,處理戰後至90年代的女性移動性歷程,以瞭解女性在各階段社會空間及文學空間的動態變化。另外,本文側重於探討女性旅行書寫中,文本所出現之身體感現象。最後,以書寫策略的角度探討女性旅行文本的內容及形式編排。 當女人都成為了旅人,所見所感卻不盡然相同。筆者以為此時女性必須歸返自我主體,歸返身體,開始書寫自己,並以此為作為書寫策略,創造出自我的特殊性和區隔性。

英文摘要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vel essays of Taiwanese female writers during 1990 to 2015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discusses the meaning between female writng and travel writing by texture analysis and cultural studies. Furthermore, the paper is also intended to enrich the discussion of female travel writing of Taiwan by literature review.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eek for the answer of the flourish phenomenon of womem’s travelling writing in Taiwan. There are three core issues to discuss the phenomenon. First, the study backtrack through the history of women’s mobility to know the dynamic process of women’s social space and literature space. In addition, the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senses of body in the text of women’s travelling writing. At last,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ussion on writing strategy for text content and text form of women’s travelling writing. As all the women become travelers, their senses of body are not the sam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omen must return to their own self-subject at this time, return to their own body, and begin to write their own feelings.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a kind of writing strategy to create women’s self-specific and segreg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社會學院 >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顧燕翎主編,林芳玫等合著,《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1996)。
    連結:
  2. 張瑞芬著,《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市:麥田,2007)。
    連結:
  3.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8)。
    連結:
  4. Roland Barthes著,汪耀進譯:《戀人絮語》(台北:桂冠圖書,1994年)。
    連結:
  5. Susan Sontag祝,黃燦然譯,《論攝影》(台北市:麥田出版,2010)。
    連結:
  6. 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24卷11期(1996.04),頁56-68。
    連結:
  7. Sara Mills著,張惠慈譯:〈女性主義批評中的女遊書寫〉,《中外文學》第324期(1999.05),頁10。
    連結:
  8. Janet Wolff著,黃筱茵譯:〈重新上路:文化批評中的旅行隱喻〉,《中外文學》第324期(1999.05)。
    連結:
  9. 胡錦媛,〈遠離非洲,遠離女性:《黑暗之心》中的旅行敘事〉,《中外文學》第27卷12期,(1999),頁97-115。
    連結:
  10. 張誦聖,〈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中外文學》28卷4期(1999 . 09),頁6-20。
    連結:
  11. 胡錦媛,〈返鄉敘事缺席:臺灣當代旅行文學〉,《文化越界》第九期(2013年3月),頁43-74。
    連結:
  12. 范銘如,〈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臺灣文學學報》23期(2013. 12),頁1 - 28。
    連結:
  13. 謝玉玲,〈織錦的女遊——閱讀周芬伶的旅行書寫〉,《海洋文化學刊》,第15期(2013),頁81-108。
    連結:
  14. 蘇碩斌,〈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台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頁255-286。
    連結:
  15. 賴維菁,〈安納與國王的時空穿越之旅—從十九世紀的女遊書寫到二十世紀的好萊塢電影〉,《英美文學評論》第24期(2014),頁27-50。
    連結:
  16. 賴維菁,〈旅行書寫研究的導航:評介卡爾·湯普森的《旅行書寫》〉,《台灣學誌》,第13期(2016),頁105-108。
    連結:
  17. 張毓如,〈變異與認同:20世紀中期台灣女作家的旅行文學〉,《台灣學誌》,第13期(2016),頁29-47。
    連結:
  18. 賴雅慧,《女性空間旅行經驗研究——以1949-2000年台灣女作家的旅行文學為例》,(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連結:
  19. 黃恩慈,《女子有行——論施叔青,鍾文音女遊書中的旅行結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連結:
  20.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台灣五〇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連結:
  21. 80年代婦女政治參與情況部分文字,(民國106年2月2日採自婦女新知基金會http://www.awakening.org.tw/chhtml/topics_dtl.asp?id=91)。
    連結:
  22. 張淑玲,〈台灣旅遊文學著述(期刊論文、會議資料部分)之評介。(民國106年2月3日採自:http://www.lib.thu.edu.tw/newsletter/63-200612/PG07.htm )。
    連結:
  23. 參考書目
  24. 一、 作家文本(按作家姓氏筆畫排序)
  25. 杜蘊慈、黃惠玲,《地圖上的藍眼睛》(臺北市:大塊文化,2000)。
  26. 師瓊瑜,《離家出走》(臺北市:平氏出版,1995)。
  27. 梁丹丰,《兩極之間》(臺北市:智庫出版,2004)。
  28. 舒國治,《流浪集》(台北市:大塊出版,2006)。
  29. 黃寶蓮,《未竟之藍》(臺北市:圓神出版,2001)。
  30. 黃寶蓮,《無國境世代》(臺北市:九歌出版,2004)。
  31. 韓良露,《微醺的滋味:旅人與酒的相遇》(臺北市:方智出版,2001)。
  32. 韓良露,《雙唇的旅行》(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33. 鍾文音,《孤獨的房間:我和詩人艾蜜莉、藝術家安娜的美東紀行》(臺北市:玉山社,2006)。
  34. 二、 專書(按出版年份排列)
  35. (一) 中文著作
  36.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市: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
  37. 張小虹,《自戀女人》(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
  38.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2001)。
  39.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出版,2003)。
  40.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4)。
  41. 張小虹,《感覺結構》(臺北市:聯合文學,2005年)。
  42.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
  43. 張輝譚,《臺灣當代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實踐初探》(臺中:印書小舖,2006)。
  44. 須文蔚編,《文學@台灣》(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
  45. 張小虹,《身體褶學》(台北市:有鹿文化,2009)。
  46. 張晉芬(2009)《台灣女性史入門—勞動篇》,未出版。[日文版刊登於:台湾女性史入門編纂委員会編(2008)《台湾女性史入門》,第四章〈労働〉,(日本京都:人文書院)。
  47. 徐學,《臺灣女性半世紀:地母與瘋婦》(臺北市:秀威資訊,2011)。
  48. 王俐茹等編撰,林佩蓉主編。《從閨秀到摩登——臺灣女性書寫》(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49. 王鈺婷,《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50. 陳室如,《相遇與對話——台灣現代旅行文學》(臺南市:台灣文學館,2013)。
  51. 胡錦媛編,《台灣當代旅行文選增訂版》(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
  52. 洪淑苓著,《思想的裙角——台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2014)。
  53. 余舜德,《身體感的轉向》(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54. (二) 國外譯著(按出版年份排列)
  55. Linda McDo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國立編譯館與群學出版社,2006)。
  56.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2003)。
  57. 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新北市:群學出版,2013)。
  58. 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市:麥田出版,2015)。
  59. 三、 期刊論文(按年份排列)
  60. 胡錦媛,〈回歸點與出發點在旅行文學的重要性〉,《幼獅文藝》84卷5期(1997.05),頁43-46。
  61. 簡瑛瑛〈性別、記憶與認同:台灣女性歷史書寫與口述藝術〉,《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9)。
  62. 鍾怡雯,〈記憶的舌頭——美食在散文出沒的方式〉,焦桐、林永福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99),頁489。
  63. 張瑞芬,〈建構女性散文在當今台灣文學史的地位〉,《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2002.11),頁14。
  64. 胡錦媛,〈遠足離家——迷路回家〉《台灣當代旅行文選增訂版》(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04)。
  65. 四、 學位論文(按年份排列)
  66. 許茹菁,《掙扎輿圖——女性/旅行/書寫》,(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67. 陳室如,《出發與回歸的辯證——台灣現代旅行書寫(1949-2002)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68. 譚惠文,《臺灣當代女性旅行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69. 五、 網路數位資料
  70. 〈臺灣第一位女性備位元首——呂秀蓮(1944-)〉,(民國106年2月1日採自臺灣女人網http://women.nmth.gov.tw/information_102_39968.html)。
  71. 學生在校人數、性別、各級學校就學數據資料,(民國106年2月2日採自:教育部統計處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D04C74553DB60CAD)。
  72. 與談人:蔡忠道,記錄:胡文玉,〈遇見鍾文音 在海邊卡夫卡〉。(民國106年2月10日來源:http://reading.yunlin.gov.tw/index-2.asp?sid=12&id=174&page=1 )。
  73. 大塊文化編輯,〈韓良露:五味雜陳就是最好的人生味道〉。(民國106年2月11日來源:http://womany.net/read/article/6165)。
  74. 余秋雨,〈莫高窟〉,《文化苦旅》。(民國106年7月8日採自:http://www.bwsk.net/mj/y/yuqiuyu/whkl/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