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e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classical poetry of Liang Houng-Zhi(梁鴻志) and Wang Jing-Wei(汪精衛) et al.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which was written in the enemy occupied area of Southeastern China. It describes how Liang and Wang et al. expressed their classical poetry from the disadvantageous situation of being regarded as immoral and treasonable because of their “peace discourse in wartime(戰時主和論述).” And further, by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with their poetry to disclose the meanings of their “peace discourse in wartime,” the thesis intends to value the position of Liang and Wang et a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cause their “peace discourse in wartime” was widely disparaged and despised and contemporary nationalism was connected with the Yi-Xia concept(夷夏觀)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peace discourse in wartime” and contexts surrounding this topic have been regarded as taboo in China since then. In order to expose and discuss this issue effectively, this thesis is stat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steps:
Firs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concept of peace, political discourse, situation, and the allusions adopted in their poetry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Peace Movement, it is essential to construct the genealogy of their peace discourse as the basis of the epistemology to prove that their peace discourse had reference and heritage instead of coming from nowhere. (ch. 1)
Next, having been trapped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 ruled by a puppet-regime, most people would be unwilling to get involved in the much disparaged peace discourse. They would not show their support for the Peace Movement, whilst on the other hand, being unable to fight against it. In this situation, they tended to acquire a distant and in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 the status quo. Referring the “enemy-occupied area(淪陷)” and the “dynasty transition(易代)” to each other, I found that “yimin literature(遺民文學)” and the “enemy-occupied area literature(淪陷區文學)” were both created in a similar situation, and so both have an isolated, nostalgic, and romantic poetry style. Therefore, I conclude that the “enemy-occupied area literature” is also “yimin literature.”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 have excluded the poetry written by those who didn’t want to resonate with the Peace Movement. (ch. 4)
Thirdly, after knowing what the “peace discourse(主和論述)” is based on and excluding those who disagreed with Peace Movement, we get a foundation to analyze step by step how the peace discourse reacted to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herefore, by interpreting their poetic diction, we can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ace discourse in a detailed way. The analysi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One chapter deals with how the poorly-situated Wangs reacted to the Japanese and how they justified their own conduct in the poetry when they were faced with the dishonest and arrogant Japanese.(ch. 2) Another chapter concerns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and how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hanged drastically and how Wang’s followers persuaded him to change his strategy toward Japan by interpreting and rewriting classical poetic allusions. (ch. 3) A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how after China won the war, the Peace Movement failed, Wang’s followers were put in prison, and how their poetry in prison related to their debate in court and how they justified themselves through their poetry. This poetry turned out to be the last echoes of the “peace discourse.” (ch. 5)
|
参考文献
|
-
林玫儀編:《詞學論著總目》,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連結:
-
正誼書社編《各省士民維持優待清室條件函稿》,北京:國家圖書館館藏1924年正誼書社刊本。
連結:
-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1979。
連結:
-
王克文:《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臺北:國史館,2001。
連結:
-
王向遠:《「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與批判》,北京 : 北京師範大學,1999。
連結:
-
史懷梅 (Naomi Standen) 著,曹流譯:《忠貞不二:遼代的越境之舉(Unbounded loyalty : frontier crossings in Liao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連結:
-
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著,劉鋒譯:《迫害與寫作藝術 (Persecution and the art of writing)》,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
連結:
-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連結:
-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0。
連結:
-
柳書琴:《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連結:
-
班納迪克・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 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文化,2010。
連結:
-
張純如(Iris Chang)著、蕭富元譯《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 (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7。
連結:
-
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連結:
-
瑞格比 (Andrew Rigby) 著,劉成譯:《暴力之后的正義與和解 (Justice and reconciliation: after the violence)》,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連結:
-
Christine M. Korsgaard, Self-constitution: agency, identity, and integr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連結:
-
Christine M. Korsgaard, The constitution of agency: essays on practical reason and moral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連結:
-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連結:
-
Lawrence C. H. Yim: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連結:
-
Michel Hockx, 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 (Boston: Brill, 2003).
連結:
-
Poshek Fu,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連結:
-
Timothy Brook, Collaboration: 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 (Cambridge, Mass.;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連結:
-
王書輝:〈壯士為何一去不復還──荊軻慷慨赴秦的心理解析〉,《歷史月刊》217期(2006年2月),頁133-135。
連結:
-
朱曉海:〈文選勸進文、加九錫文研究〉,《清華學報》新38卷第3期(2008年9月),頁383-419。
連結:
-
倪炎元:〈從語言搜索意識形態:Van Dijk的分析策略及其在傳播研究上的定位〉,《新聞學研究》第114期(2013年1月),頁41-78。
連結:
-
高嘉謙:〈風雅‧詩教‧政治抒情:論汪政權、龍榆生與《同聲月刊》〉,《中山人文學報》第38期(2015年1月),頁61-88。
連結:
-
陳佑慎:〈革命與暗殺──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政治暴力的初步考察〉,《國史館館刊》第25期(2010年9月),頁5-36。
連結:
-
張世瑛:〈從幾個戰後審奸的案例來看漢奸的身分認定問題(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期(2001年12月),頁1-25。
連結:
-
許育銘,〈汪兆銘革命生涯的崛起〉,《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頁323-346。
連結:
-
楊典錕:〈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中國留學生──以第一至第十一期畢業生為中心的分析〉,《臺大歷史學報》第49期(2012年6月),頁1-64。
連結:
-
劉威志:〈汪精衛行刺滿清攝政王之心態及其獄中詩詞初探〉,《第三屆有鳳初鳴年刊》第四輯,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頁263-279。
連結:
-
劉威志:〈傷心見性時:錢澄之的逃禪與詩〉,嚴志雄主編:《明清詩文研究》第一輯(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頁193-214。
連結:
-
劉威志:〈使秦、挾秦與刺秦──從1942年「《易水送別圖》題詠」論汪精衛晚年的烈士情結〉,《漢學研究》第32卷第3期(2014年9月),頁193-226。
連結:
-
劉毓晴:〈「漢奸」:國族認同的形塑與演變〉,《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345-388。
連結:
-
蕭李居:〈變調的國民政府:汪、日對新政權正統性的折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2期(2009年11月),頁125-168。
連結:
-
韓學宏:〈「隔葉黃鸝」、「出谷遷喬」與「千里鶯啼」──從鳥類生態角度談《全唐詩》中的黃鶯與黃鸝〉,《光武國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43-60。
連結:
-
顏慶餘:〈元好問詞集的版本問題〉,《書目季刊》第41卷第4期(2008年3月),頁15-26。
連結:
-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279-302。
連結:
-
顏崑陽:〈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年7月),頁43-68。
連結:
-
顏崑陽:〈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頁55-88。
連結:
-
顏崑陽:〈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頁295-330。
連結:
-
羅久蓉:〈中日戰爭時期蔣汪雙簧論述〉,《新史學》第15卷第3期(2004年9月),頁42-99。
連結:
-
羅久蓉:〈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1995年6月),頁815-842。
連結:
-
羅久蓉:〈抗戰勝利後中共懲審漢奸初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下)(1994年6月),頁267-292。
連結:
-
Frederic Wakeman JR., “Romantics, stoics, and Martyrs in Seventeeth-Centu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Aug 1984.
連結:
-
林杰龍:《臺灣人在廈門活動之再探討 (1911-1946)──以鴉片、走私、漢奸問題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連結:
-
陳建男:《朱祖謀詩詞輯校考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
連結:
-
鄭聖勳:《庾信《擬詠懷詩》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
連結:
-
賴柯助:《朱子道德哲學重定位:如何回答「道德規範性」問題?》,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連結:
-
曾士榮:〈評柳書琴著《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灣史研究》第18卷4期(2011年12月),頁241-249。
連結:
-
Susan Glosser:“A Book Review on Collaboration: 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65, No. 1(Feb., 2006), pp. 148-149.
連結:
-
說明
-
參考書目共分:核心文獻、原始檔案、報章雜誌、檔案(暨法規)彙編與回憶錄、古籍與標點箋注本、研究專著、期刊、論文集論文(暨「以書代刊」之論文)、學位論文、研討會論文與書評十種。
-
呈現方式上,以作者之姓氏筆畫排列為原則,檔案與報章雜誌多無作者與編者,故依時間先後排列。原則上先列中文資料,後列英文與日文資料。
-
一、核心文獻
-
(一)汪精衛
-
汪精衛著:《雙照樓詩詞稿》,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89年影印香港藍馬柯式印務刊本。
-
里見常次郎著,汪精衛譯,褚民誼讀後,重光葵跋:《陽明與禪》,南京:南京大學圖書館藏194?年南京國民政府刊本。
-
汪精衛著,龍榆生校跋:《雙照樓詩詞稿》,臺灣:東吳大學圖書館館藏陳璧君1945年正楷抄贈端木愷本。
-
汪精衛著,何孟恆註釋:《雙照樓詩詞稿讀後記》,加州:柏克萊大學圖書館館藏鋼筆手抄本,1999。
-
汪精衛著,汪夢川註釋:《雙照樓詩詞稿》,香港:天地圖書,2012。
-
汪精衛等編:《高奇峰先生榮哀錄》,收於《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冊88。
-
張篁溪編:《汪兆銘庚戌被逮供詞》,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影印1912年《篁溪雜誌》本。
-
張江裁編:《汪精衛先生庚戌蒙難瑣記》,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影印1940年《燕歸來簃叢書》本。
-
張江裁編:《汪精衛先生庚戌蒙難實錄》,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影印《1940年雙肇樓重印本》。
-
張江裁編:《汪精衛先生著述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影印1943年《拜袁堂叢書》本。
-
張江裁編:《汪精衛先生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影印1943年《拜袁堂叢書》本。
-
張江裁纂輯:《袁督師遺稿遺事彙編》,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影印1941年《拜袁堂叢書》本。
-
張江裁總纂:《汪精衛先生行實錄》,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影印1943年中華民國史料編刊會《拜袁堂叢書》本。
-
(二)梁鴻志
-
梁鴻志著:《爰居閣詩》十卷本,臺北: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1938年刊本。
-
梁鴻志編:《己卯上巳西園禊集詩》,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己卯(1939)刊本。
-
梁鴻志編:《己卯重九西園禊集詩》,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己卯(1939)刊本。
-
梁鴻志著:《爰居閣詩續》不分卷,上海:上海圖書館藏1941年刊本。
-
梁鴻志著,陳世鎔注:《爰居閣詩注》十一卷殘本,上海:上海圖書館藏1945(?)年刊本。
-
(三)龍榆生
-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1997。
-
龍榆生著,張暉主編:《龍榆生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15。
-
龍榆生:《忍寒詩詞歌詞集》,上海:復旦大學,2012。
-
(四)趙尊嶽
-
趙尊嶽、趙文漪合著:《和小山詞 和珠玉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
趙尊嶽:《近知詞》三卷,廣州:關志雄藏趙文漪殘抄本。
-
趙尊嶽:《近知詞》三卷,廣州:關志雄藏趙尊嶽鋼筆手稿本。
-
趙尊嶽:《藍橋詞》一卷,廣州:關志雄藏趙尊嶽鋼筆手稿本。
-
趙尊嶽:《南雲詞》一卷,廣州:關志雄藏趙尊嶽鋼筆手稿本。
-
趙尊嶽:《炎洲詞》一卷,廣州:關志雄藏趙尊嶽鋼筆手稿本。
-
趙尊嶽:《珍重閣詞》,新加坡:周國燦等人1985年鉛字排印本。
-
趙尊嶽:《趙尊嶽十二、十三歲詩稿》 ,廣州:關志雄藏趙尊嶽法書長卷。
-
趙尊嶽:《高梧軒詩集》九卷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善本組典藏趙尊嶽鋼筆手稿。
-
趙尊嶽:《高梧軒詩全集》十三卷刊本,臺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影印本。
-
趙尊嶽著,關志雄考釋:〈趙尊嶽先生〈鷓鴣天詞宮體〉八首考釋〉,筆者藏關志雄2016年鋼筆手稿本。
-
趙尊嶽著,陳水雲編:《趙尊嶽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
-
趙尊嶽:《填詞叢話》,《詞學》第3輯,上海:華東師大。
-
(五)李宣倜
-
李宣倜編:《歲朝唱和集》,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戊辰春暮 (1928) 劍暮室叢書刊本。
-
李宣倜編:《秋聲集》,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戊辰冬 (1928) 劍暮室叢書刊本。
-
李宣倜編:《歡夏唫鈔》,北京:國家圖書館藏丁丑 (1937) 端午仿古印書局刊本。
-
李宣倜編:《壁畫存影集》,上海:上海圖書館藏己卯 (1939) 嘉平月太疎樓刊本。
-
李宣倜:《蘇堂詩拾》,南京:南京圖書館藏1956年鋼筆油印本。
-
李宣倜:《蘇堂詩拾》,北京:國家圖書館藏1957年仿宋刊本。
-
李宣倜:《蘇堂詩續》,南京:南京圖書館藏1957年油印本。
-
(六)吳湖帆
-
吳湖帆著,梁穎編校:《吳湖帆文集》,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
-
吳湖帆、潘靜淑合著:《梅影書屋詞集》,上海:上海圖書館館藏民國己卯夏 (1939) 吳氏四歐堂刊本。
-
吳湖帆編:《綠遍池塘草圖詠》,民國己卯年歲暮 (1940) 吳氏刊本。
-
吳湖帆:《佞宋詞痕》,上海:上海書店影印吳湖帆小楷手書本,2002。
-
(七)其他重要從汪成員
-
陳公博著,陳幹編:《陳公博詩集》,香港:陳幹自印本,2013。
-
方君璧:《方君璧畫集》,北京:國家圖書館藏年刊本
-
李霈秋等著:《橋西草堂記(附橋西草堂圖詠序、疇園賦)》,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194?年刊本。
-
陳祖基:《車茵集》,南京:南京圖書館藏1935年刊本。
-
任援道《青萍詞》,南京:南京圖書館藏
-
二、原始檔案
-
「殷同函汪精衛」(19??年6月15日),〈民國30年汪精衛與各偽機關首長往返函電(1)〉,《汪兆銘史料》,國史館藏,典藏號:118-010100-0015-001。
-
「梁鴻志致汪精衛函」(19??年?月29日),〈民國31年汪精衛與各偽省市長往返函電〉,《汪兆銘史料》,國史館藏,典藏號:118-010100-0019-057。
-
「王克敏致汪精衛函」(19??年6月4日),〈民國31年汪精衛與偽政府各省市長往返函電〉,《汪兆銘史料》,國史館藏,典藏號:118-010100-0020-034。
-
「王蔭泰致汪精衛函」(19??年7月10日),〈民國31年汪精衛與偽政府各省市長往返函電〉,《汪兆銘史料》,國史館藏,典藏號:118-010100-0020-040。
-
「陳公博致汪精衛函」(194?年5月12日),〈陳公博致汪精衛函電(2)〉,《汪兆銘史料》,國史館藏,典藏號:118-010100-0046-019。
-
〈周佛海致汪精衛函件(7)〉,《汪兆銘史料》,國史館藏,典藏號:118-010100-0037-026。
-
〈周佛海致汪精衛函件(8)〉,《汪兆銘史料》,國史館藏,典藏號:118-010100-0038-006。
-
〈裁判前死亡之漢奸財產沒收補充規定〉(1946年9月28日),《行政院》,國史館(新店),典藏號:014-060100-0101。
-
〈漢奸自首條例案暨盜匪自新及免罪暫行辦法案〉,《行政院》,國史館(新店),典藏號:014-060100-0143。
-
〈任西萍報告與任援道工作之經過〉,中研院近史所藏「朱家驊檔案」,編號:301-01-23-117。
-
行政院宣傳局編制:《維新政府初周紀念》,南京:(維新政府)行政院宣傳局,1939。
-
Cambridge Archive Edition(劍橋區域研究檔案:東亞/東南亞篇,CAE),http://www.eastview.com/online/cae
-
東亞同文會調查編纂部:《支那年鑑》,東京:東亞同文會調查編纂部,1912年,檢索自中研院台史所製作:《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http://rarebook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99/index.htm)
-
〈第四回正式会議(七月十五日)〉,《日華基本条約及日満華共同宣言関係一件(阿部特派大使派遣関係ヲ含ム)》第二巻3,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JACAR(Japan Asia Cente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B04013441900。
-
〈第二回正式会議(七月六日)〉,《日華基本条約及日満華共同宣言関係一件(阿部特派大使派遣関係ヲ含ム)》第二巻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JACAR,B04013441700。
-
《附屬議訂書要綱案》,《日華基本条約及日満華共同宣言関係一件(阿部特派大使派遣関係ヲ含ム)第七巻4,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JACAR,B04013466600。
-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所藏:《渡邊工作》,JACAR,C12120078500。
-
三、報章雜誌
-
報紙:
-
《申報》(上海版)1872年4月30日創刊至1949年5月27日,共26845號,檢自「愛如生全文檢索版《申報》資料庫」。
-
《中報》15卷(1940年3月至1945年8月31日),南京:南京圖書館藏縮微膠卷,膠捲編號:3/N-047。
-
金雄白:〈思考の混乱はない これこそ歷史の真実示す──汪氏の國事遺書に思う──〉,(日本)《每日新聞》(1964年6月24日),第5版。
-
胡蘭成:〈思考の混乱反映 「和平」は策略ではなかった──汪精衛氏の国事遺書──〉,(日本)《每日新聞》(1964年5月15日),第5版。
-
期刊雜誌:
-
《民報》共26期(1905年11月至1910年2月),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中國近代期刊彙刊》本據原版影印。
-
《小說月報》第1卷第1期至第22卷第12期(1910年至1931年),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年據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1931年版影印。
-
《學衡》,共第79期(1922年1月至1933年7月),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據原版影印。
-
龍榆生主編:《詞學季刊》共4卷12期(1933年4月至1936年9月),臺灣:學生書局據原版影印。
-
風月俱樂部編:《風月報》共132期(1935年5月至1941年6月),臺北:南天書局,2001年據原版影印。
-
《更生》2卷(1939年4月至1942年7月),南京:南京圖書館藏縮微膠卷,膠捲編號:3/J-0304。
-
《中央導報》35期(1940年8月至1944年5月),檢自上海: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民國時期期刊全文資料庫 (1911-1949)》。
-
陳道量主編:《國藝》共3卷25期(1940年1月至1942年4月),檢自上海: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民國時期期刊全文資料庫 (1911-1949)》。
-
龍榆生主編:《同聲月刊》共4卷39期(1940年12月至1944年4月)。
-
四、檔案(暨法規)彙編、回憶錄、工具書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桂林:廣西師大,2002。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政府行政院會議錄》,北京:檔案出版社,1992。
-
劉芳回憶、謝紀恩整理:〈馮玉祥「基督將軍」稱號的由來〉,《文史月刊》2002年3期,頁16-24。
-
蔡德金編注:《周佛海日記全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
蔡德金:《汪精衛生平紀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
-
馮玉祥:《馮玉祥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溥儀出宮後圖謀恢復優待條件史料〉,《歷史檔案》2000年總77期,頁78。
-
美貞等編:《汪精衛國民政府成立(汪偽政權資料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
黃美真等編:《汪偽集團投敵(汪偽政權資料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
莊士敦:《紫禁城的黃昏》,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六編魁儡組織(三)》,臺北:國民黨黨史會,1981-1988。
-
中央檔案館等編:《汪偽政權》,北京:中華書局,2004。
-
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編:《趙鳳昌藏札》,北京:國家圖書館,2009。
-
許玉秀主編:《學林分科六法 刑法》,臺北:學林出版社,2003。
-
蔡鴻源主編:《民國法規集成》,合肥:黃山書社,1999。
-
胡嗣瑗:《甲子蒙難紀要》,《近代史資料》總8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頁93-95。
-
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
-
陳鵬仁譯著:《汪精衛降日秘檔》,臺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
-
宋志勇編譯:《溥儀離宮後的活動及與日本的關係史料》,《歷史檔案》1993年第1期,頁57-61。
-
金雄白:《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臺北:李敖出版社,1988。
-
南京市檔案館編:《審訊汪偽漢奸筆錄》,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
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9)》,東京:原書房,1965-1966。
-
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大正十三年 (1924) 第二冊(大正期第四十一冊),東京:外務省,1981。
-
五、古籍暨標點箋註本
-
經
-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
史
-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
﹝西晉﹞陳壽著,﹝東晉﹞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
﹝唐﹞姚思廉著:《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
﹝唐﹞魏徵等著:《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
﹝唐﹞李延壽著:《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
﹝元﹞脫脫等著:《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
﹝北宋﹞蘇轍:《古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南宋﹞王偁《東都事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叢書集成‧三編》本據宋遼金元別史本影印。
-
﹝東晉﹞袁宏著,李興和點校:《後漢紀集校》,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
-
﹝清﹞孫星衍輯:《燕丹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叢書》本。
-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1。
-
黄鴻壽:《清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9。
-
子
-
﹝先秦﹞莊周著,﹝淸﹞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
-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重印本。
-
﹝南朝梁﹞慧皎撰:《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叢書集成‧初編》本據海山仙館叢書本排印。
-
﹝南宋﹞道元著,顧宏義譯注:《景德傳燈錄譯注》,上海:上海書店,2009。
-
﹝南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欒保群等校點:《困學紀聞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重印本。
-
集
-
祿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
﹝東晉﹞陶淵明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
﹝梁﹞昭明太子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1986。
-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詳註:《杜詩詳註》,臺北:里仁書局,1980。
-
﹝唐﹞李商隱著,劉學鎧、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
-
﹝唐﹞韓偓著,陳繼龍註:《韓偓詩註》,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
﹝唐﹞李賀著,﹝清﹞王琦等評注:《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
﹝北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2。
-
﹝北宋﹞王安石著,﹝南宋﹞李壁注,李之亮箋注:《王荊公詩注補箋》成都:巴蜀書社,2002。
-
﹝北宋﹞宋祈:《景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
﹝北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
﹝北宋﹞周邦彥著,孫虹校注,薛瑞生訂補:《清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
﹝北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
-
﹝金﹞元好問著,姚殿中主編,李正民增訂:《元好問全集(增訂本)》,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
﹝金﹞元好問著,趙永源校註:《遺山樂府校註》,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
﹝南宋﹞吳文英著,吳蓓箋校:《夢窗詞彙校箋釋集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
﹝南宋﹞張炎《詞源‧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詞話叢編》本。
-
﹝南宋﹞辛棄疾著,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2003。
-
﹝清﹞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
﹝清﹞黄宗羲著,陳乃乾編:《黃梨洲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重印本。
-
周慶雲主編:《晨風廬唱和詩存十卷續集十二卷》民國?年吳興周氏夢坡室刻本
-
朱孝臧著,白敦仁箋註:《彊邨語業箋註》,成都:巴蜀書社,2002。
-
況周頤撰,屈興國輯注:《蕙風詞話輯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
陳曾壽著,張寅彭、王培軍校點:《蒼虯閣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陳寶琛著,劉永翔、許全勝校點:《滄趣樓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
鄭孝胥著,黃坤、楊曉波校點:《海藏樓詩集(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
陳方恪著,潘益民輯《陳方恪詩詞集》,南昌:江西人民,2007。
-
陳衍著,鄭朝宗、石文英校點:《石遺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
胡漢民:《不匱室詩抄》,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影印民國25年(1936)「國葬典禮委員會」本。
-
六、近人專著
-
川島真著,田建國譯:《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出版社,2015。
-
王柯:《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民族國家」、「邊疆」與歷史認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
王柯:《消失的「國民」:近代中國的「民族」話語與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
方滿銘:《元好問名節之研究》,臺北:天工書局,1997年。
-
尹奇嶺:《民國南京舊體詩人雅集與結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
丘良任選註:《歷代宮詞紀事、竹枝紀事詩》,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
瓦倫斯騰 (Peter Wallensteen),陳鍇譯:《國際關係的文化理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
瓦倫斯騰,劉毅譯:《和平研究: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
布爾迪厄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
布爾迪厄著,劉暉譯:《男性統治》,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
布爾迪厄著,楊亞平譯:《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
布爾迪厄著,劉暉譯:《自我分析綱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0。
-
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illumination):本雅明文選(修訂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
-
石源華:《陳公博全傳》,新北市:稻鄉出版社,1999。
-
包清岑編:《抗戰文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民國史料叢刊》本。
-
伊原澤周:《從筆談外交到以史為鑑:中日近代關係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2003。
-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增訂版)》,臺北:聯經,1997。
-
汪榮祖:《詩情史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
汪榮祖:《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增訂新版)》,臺北:東大,1998。
-
吳庠:《遺山樂府編年小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2。
-
吳曉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
吳盛青、高嘉謙編:《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
余子道等:《汪偽政權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李德輝編著:《唐宋驛站與文學資料彙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
-
李志毓:《驚弦:汪精衛的政治生涯》,香港:牛津出版社,2014。
-
李劍亮:《民國詞的多元解讀》,杭州:浙江大學,2012。
-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
-
狄寶心:《元好問年譜新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
狄寶心:《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
狄寶心:《元好問文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
沙先一、張暉:《清詞的傳承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
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3。
-
林立:《滄海遺音:民國時期清遺民詞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2。
-
范・戴克 (Teun A. van Dijk) 著,曾慶香譯:《作為話語的新聞 (News as discourse)》,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
范・戴克 (Teun A. van Dijk) 著,齊月娜等譯:《精英話語與種族歧視 (Elite Discourse and Racis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
胡迎健:《民國舊體詩史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
柳書琴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
姚奠中等注:《元好問詞注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北京:三聯書店,2001。
-
陳隆豐:《國家繼承與不平等條約》,臺北:三民書局,2003。
-
陳言:《忽值山河改──戰時下的文化觸變與異質文化中間人的見證敘事 (1931-1945)》,北京:中央編譯,2016。
-
陳垣:《史諱舉例》,北京:中華書局,1956。
-
唐圭璋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詞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
唐啟華:《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 (1912-192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
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
高宣揚:《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
-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
張暉:《無聲無光集》,杭州:浙江大學,2013。
-
張暉:《詩史》,臺北:學生書局,2012。
-
張泉:《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
-
張泉:《抗戰時期的華北文學》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5。
-
張憲文主編:《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2010。
-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
勒博 (Richard Ned Lebow),陳定定等譯:《國家為何而戰?過去與未來的戰爭動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
笠原十九司著,羅萃萃等譯:《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
崛場一雄著:《日本對華戰指導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
-
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
章含之,白吉庵主編:《章士釗全集》,上海:文匯出版社,2000年。
-
許育銘:《汪兆銘與國民政府》,臺北:國史館,1999。
-
傅葆石著,張霖譯:《灰色上海,1937-1945︰中國文人的隱退、反抗與合作》,北京:三聯書店,2012。
-
傅宇斌:《現代詞學的建立:《詞學季刊》與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詞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
黃自進:《「和平憲法」下的日本重建 (1945-1960)》,臺北: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出版,2009。
-
揚之水:《古詩文名物新證(一)》,北京:故宮出版社,2013。
-
博伊爾 (Boyle, John Hunter) 著,陳體芳等譯:《中日戰爭時期的通敵內幕1937-1945》,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
賀光中《論清詞》,星加坡:東方學會,1958。
-
逯欽立遺著,吳云整理:《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
-
葉嘉瑩:《詞學新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
葉嘉瑩:《清詞叢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
雷可夫 (George Lakoff)、詹森 (Mark Johnson) 著,周世箴譯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
雷鳴:《汪精衛先生傳》,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民國叢書》據1944年政治月刊社本影印本。
-
楊光文、甘紹成:《青詞碧蕭──道教文學藝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
楊建波:《道教文學史論稿》,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年。
-
葛獻挺:《兩半堂文集:半個丘八半個書生見聞錄》,臺北:五七學社,2011。
-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
趙永源:《遺山樂府校註》,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
劉熙明:《偽軍:強權競逐下的卒子》,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1。
-
劉傑、川島真編,王俊等譯:《1945年的歷史認識:圍繞「終戰」的中日對話嘗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
劉壽林等:《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
-
劉心皇:《抗戰時期淪陷區地下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85。
-
蔡星儀著:《高劍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
蔡德金:《討逆集》,蘭州:蘭州大學,2005。
-
潘益民編:《陳方恪年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
錢端生等:《民國政制史》,上海:上海世紀初版集團,2008。
-
盧前《柴室小品(甲集)》,臺北:秀威資訊,2011。
-
謝瑞智:《國際法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
-
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游考》,南京:南京大學,2001。
-
謝政諭主編:《端木愷校長紀念集:紀念先生一百晉一歲冥誕》(臺北:東大,2004)
-
謝桃坊:《唐宋詞譜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
鍾錦:《詞學抉微(第二版)》,上海:華東師大,2010。
-
嚴志雄:《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
-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2002。
-
魏斐德著,梁禾主編:《講述中國歷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
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新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
羅久蓉:《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3。
-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重印本。
-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臺北:允晨文化,2016。
-
蘇以文:《隱喻與認知》,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
Jan Blommaert & Chris Bulcaen eds., Polit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1997).
-
上坂冬子:《我は苦難の道を行く:汪兆銘の真実》,東京:講談社,1999。
-
土屋光芳:《「汪兆銘政権」論:比較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による考察》,東京:人間の科学新社,2011。
-
柴田哲雄:《協力・抵抗・沈黙:汪精衛南京政府のイデオロギーに対する比較史的アプローチ》,東京都:成文堂,2009。
-
劉傑:《日中戦争下の外交》,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
-
劉傑:《漢奸裁判:対日協力者を襲った運命》,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0。
-
七、期刊論文
-
文旭:〈政治話語與政治隱喻〉,《當代外語研究》第9期(2014年9月),頁11-16。
-
李坤睿:〈王孫歸不歸?溥儀出宮與北洋朝野局勢的變化〉,《南京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頁88-99。
-
余子道:〈回眸與展望:建國以來的淪陷區和偽政權研究〉,《抗日戰爭研究》1999年第3期,頁102-128。
-
汪夢川:〈汪精衛與南社「代表人物」說〉,《江漢論壇》2006年第4期,頁114-116。
-
李志毓:〈汪精衛對日求和的政治環境及其思想脈絡〉,《安徽史學》2015年第3期,頁89-99。
-
科思嘉(Christine M. Korsgaard)著,葛四友譯、胡真聖校:〈柏拉圖與康德倫理學中的自我構成〉,《世界哲學》2011年第3期,頁79-100。
-
段瑞聰:〈日本有關中日戰爭研究之主要動向及其成果(2007-2012年)〉,《國史研究通訊》第5期(2013年12月),頁87-105。
-
唐啟華:〈北洋視角與近代史研究〉《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3期,頁67-69。
-
袁一丹:〈被告席的比喻──讀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記》書後〉,《中國圖書評論》2013年第1期,頁41-44。
-
袁一丹:〈隱微修辭:北平淪陷時期文人學者的表達策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1期,頁1-18。
-
袁一丹:〈見諸言議的周作人事件──《方外唱和詩鈔》的傳播路徑及社會效應〉,《魯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1期,頁50-59。
-
袁一丹:〈動機的修辭:周作人「落水」前夕的打油詩〉,《魯迅研究月刊》2013 年第1期,頁21-33。
-
袁一丹:〈俞平伯《遙夜閨思引》表微〉,《北京社會科學》第3卷3期(2012年9月),頁47-55。
-
袁一丹:〈史學的倫理承擔──淪陷時期陳垣著述中的「表微」機制〉,《中華文史論叢》總第110期(2013年2月),頁221-276。
-
袁一丹:〈聲音的風景──北平「籠城」前後〉,《北京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頁86-94。
-
袁一丹:〈歷史的風土:瞿兌之與一九四〇年代掌故學的勃興〉,《中國文學學報》第4期(2013年12月),頁135-160。
-
袁一丹:〈別有所指的故國之悲——延秋詞社〈換巢鸞鳳〉考釋〉,《中國詩歌研究》第10輯(2014年4月),頁259-288。
-
陳蕾安:〈偽齊時期散文及其繫年考〉,《東亞漢學研究》第3號(2013年9月),頁188-197。
-
陶然:〈論金遺民文學之文化心理闡釋〉,《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頁49-54。
-
許育銘:〈日本有關汪精衛及汪偽政權之研究狀況〉,《近代中國》128期(1998年12月),頁81-88。
-
鹿錫俊:〈近三十年日本中華民國史研究概觀——以日本學界的自我評述為依據〉,《國史研究通訊》第4期(2013年6月),頁53-87。
-
陶恆生:〈《高宗武回憶錄》譯序〉,《傳記文學》第98卷第4期,頁4-14。
-
傅葆石、劉輝著:〈淪陷區電影中的「鴉片戰爭」〉,《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110期(2008年12月),頁66。
-
傅宇斌:〈趙尊嶽詞學目錄學述論〉,《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2011年2月)。
-
葉嘉瑩主講,汪夢川整理:〈汪精衛詩詞中的「精衛情結」〉,《印刻文學生活》5卷7期(2009年3月),頁104-117。
-
葉嘉瑩:〈說汪精衛晚年詞作中的感情心態,兼論詞體之美感特質──從汪精衛一首〈憶舊遊〉詞談起〉,《印刻文學生活》9卷2期(2012年10月),頁110-126。
-
虞清楠:〈懲治漢奸之立法觀〉,《偽府內幕》1945年第4期,頁13-15。
-
葛獻挺:〈綴玉軒中的兩將軍──談梅蘭芳早期的幕僚長李釋戡〉,《中國戲劇》1995年7月,頁50-52。
-
趙永源:〈元好問〈鷓鴣天〉(臨錦堂前春水波)詞繫年辨正〉,《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1期(2005年1月),頁49-52。
-
鄧小軍:〈李白與永王璘「謀主」李臺卿——李白〈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詩箋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1卷第2期(2014年3月),頁71-79。
-
鄧小軍:〈永王璘案真相——並釋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文學遺產》2010年第5期,頁44-56。
-
潘靜如:〈「清遺民」與北洋政府的依違離合──以漫社詩人群體為中心〉,《詩書畫》2016年4期,頁136-151。
-
潘敏:〈20世紀80年代以來懲治漢奸研究綜述〉,《抗日戰爭研究》2010年第3期,頁147-152。
-
蔡祥任:〈論晉欒氏之亡〉,《應華學報》第3期(2008年5月),頁73-110。
-
蔣寅:〈王士禛與江南遺民詩人群〉,《北京大學學報》42卷5期(2005年9月),頁116-125。
-
謝曉鵬:〈30年來中國大陸汪精衛研究述評〉,《安徽史學》2010年第5期,頁115-121。
-
Yang Zhiyi(楊治宜):“The Road to Lyric Martyrdom: Reading the Poetry of Wang Zhaoming (1883-1944),”Chinese Literature: Essay, Articles, Reviews (CLEAR).
-
戸部良一著:〈日中戦爭をめぐる研究動向〉,《軍事史學》第46卷第1號(2010年6月),頁6-22。中譯見王睿譯:〈日中戰爭研究動向〉,《日本當代中國研究》電子報第3期。(http://www.china-waseda.jp/jscc2011/thesis/trend/tobe1.html)。
-
和田英穂:〈「漢奸裁判」の実際──上海・山西法廷に関する裁判資料をもとに〉,《近きに在りて(東アジア国際政治史の新展開──戦後外交文書の公開と視点の多元化)》56期(2009年11月),頁117-126。
-
高嘉謙著、藤野真子譯:〈詩、戦争、内通:『国芸』と南京汪政権における文人の生態〉,《漂泊の叙事:一九四〇年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分裂と接触》(東京:勉誠出版,2015),頁157-172。
-
劉傑:〈審判記録が語る「漢奸裁判」〉,《早稲田人文自然科学研究》53期(1998年3月),頁65-89。
-
劉傑:〈日中戦争下の「親日派」──「漢奸裁判」試論(その2)〉,《早稲田人文自然科学研究》55期(1999年3月),頁79-111。
-
八、論文集論文
-
王師偉勇:〈元好問《遺山樂府》四闋「仿擬體」作品考述〉,《詞學》第23輯(上海:華東師大,2010),頁155-171。
-
王永波:〈白敦仁先生與《彊邨語業箋注》〉,《詞學》第33輯(上海:華東師大,2015),頁237-247。
-
王克文:〈歐美學者對抗戰時期中國淪陷區的研究〉,《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8),頁1807-1832。
-
何泳霖:〈朱彊邨先生年譜及其詩詞繫年〉,《華學(第九、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2166。
-
邵瑞彭〈鷓鴣天〉,第4輯(上海:華東師大,1986年),頁201-211。
-
邵銘煌:〈臺灣地區汪精衛政權史料與研究〉,《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8),頁。
-
卓清芬:〈況周頤《蕙風詞話》和趙尊嶽《填詞叢話》之詞境〉,《清代文學研究集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
唐啟華,〈中國對「二十一條」的抵制:兼論外交史中的「神話」與「史實」〉,黃寬重等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政大歷史系,2008),頁333-350。
-
劉杰:〈汪兆銘與「南京國民政府」──抗日戰爭中的「對日協力」〉,《超越國境的歷史認識──來自日本學者及海外中國學者的視角》(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6),頁187-189。
-
劉威志:〈清初陶學「忠憤說」下的擬陶詩:以錢澄之〈傚淵明飲酒詩〉為例〉,曹虹、蔣寅、張宏生主編《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五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頁75-107。
-
劉威志:〈試論王國維《人間詞話》的偏好、企圖與操作〉,蔣寅、張伯煒主編:《中國詩學》第十四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頁207-221。
-
戴華:〈柯思嘉論行為本質與兩種規範性〉,謝世民主編:《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頁167-216。
-
顏崑陽:〈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政大中文系主編:《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頁287-324。
-
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成大中文系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頁211-253。
-
羅久蓉:〈軍統特工組織與戰後「漢奸」審判〉,收入於《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9),頁515-546。
-
九、學位論文
-
王慶林:《戰後國民政府對漢奸的審判 (1945-1949)》,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6年。
-
徐吉村:《地下戰場:戰時重慶國民政府與汪政權的暗鬥》,臺北:政大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
-
徐秀菁:《龍沐勛詞學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
楊炎輝:《日汪條約關係研究 (1940-1945)》,南京:南京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8。
-
潘靜如:《身分認同與位置調適:歷史圖景裡的清遺民》,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6。
-
熊燁:《龍榆生先生詞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0。
-
劉威志:《明遺民錢澄之返鄉十年詩研究(1651-1662)》,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
謝寧:《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懲治漢奸問題述論──以國民黨河北高等法院懲治漢奸檔案為主的考察》,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6。
-
十、研討會論文與書評
-
張霖:〈曖昧之痛——評傅葆石的《灰色上海,1937-1945中國文人的隱退、反抗與合作》〉。
-
葉嘉瑩:《汪精衛詩詞之中的「精衛情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