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晚明五臺僧空印鎮澄及其思想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Kongyin Zhencheng: a Master at Mount Wutai in Late Ming China and His Thought

作者

簡凱廷

关键词

空印鎮澄 ; 晚明佛教 ; 五臺山 ; 學思方法 ; Kongyin Zhencheng ; Late-Ming Buddhism ; Mount Wutai ; Methods of Thinking

期刊名称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7年

学位类别

博士

导师

祝平次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鎮澄(1547-1617),字空印,別號月川,是晚明五臺山相當重要的一位學僧,著作頗豐。當時的佛教居士錢謙益(1582-1664)曾稱他為「萬曆中五師之一,北方法席最盛」,評價甚高。此前學界的研究主要著眼於兩個方面:其一是他所編纂的《清涼山志》,其二是所著《物不遷正量論》在晚明叢林所引起的思想諍論。然而,除了上述兩部作品之外,經多方考索,晚近筆者尚發現了其他存世著作共十部。本論文即是在這些新發現的文獻基礎上嘗試對於鎮澄及其思想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除緒論及結論兩章以外,本論文正文共分為六章。第二章考論鎮澄的生平、交遊及師弟關係。過往對於鎮澄生平的研究,大都只是依據特定傳記材料略加摘示,從未有對於傳記內容進行考實,乃至批判性研究的成果。本文則是第一次綜合眾多文獻史料,對於鎮澄生平、交遊及師弟關係,進行較為全面且詳盡的梳理,進而從人物關係網絡的角度,釐清鎮澄在晚明佛教發展史上所佔據的位置。第三章則是針對鎮澄相關存世著作,依傳統文獻學的規範,進行考錄。由於其中絕大部分的作品,目前都深藏在各地圖書館,未經學者研究,因此,進行文獻學的基礎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在第二章中,筆者嘗試透過梳理鎮澄交往的對象,從人際網絡的角度考察鎮澄在晚明佛教發展史上所佔據的位置,在此章中,則企圖以鎮澄相關著作的主題與性質為線索,對於鎮澄在晚明學術圖像中的位置,再提供一個比較概括性的觀察。第四章處理的問題則是鎮澄的歷史形象的接受問題。主要討論的議題有二:第一個議題是延續第二章的討論所衍伸出來的,亦即在憨山德清與龍膺兩人的筆下,鎮澄所呈顯出來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嘗試探討這兩種形象的差異,並對造成差異的成因,提出可能的解釋。第二個議題,則是就宗派歸屬的問題,針對目前學界對於鎮澄最新的基本認識進行檢討,亦即是將鎮澄視為是晚明北方五臺山的華嚴宗僧人,並且下開了清代北方一支相當興旺的華嚴傳承法脈這樣的說法。筆者認為關於此點,還有深化討論的必要性。第五章則是透過研究《物不遷正量論》此部較為學界所熟知的鎮澄著作,嘗試顯題化其學思根本方法。第六、七章則分別以《楞嚴經正觀疏》、《攝大乘論修釋》兩部新出的作品,討論鎮澄對於他宗學說或主張所提出的批判。第六章討論鎮澄對於天台教學「借別名圓」的行位說,以及「性具染惡說」、「無情成佛說」的批評。第七章則是討論鎮澄對於「同處各變」說、「因果俱時」說、「四變句義」說三種相宗學說或主張的批評。 最後,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對於鎮澄在晚明佛教史,特別是思想史上應有的地位與價值,提供更為深刻的認識與反思。

英文摘要

Zhencheng (1547-1617), with the courtesy name “Kongyin” and “Yuechuan” as his pseudonym, was a prestigious monk of Mount Wutai for his abundant literatur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Qian Qianyi (1582-1664), a lay Buddhist, gave him a high appraisal and once worshiped him as “one of the Five Master in Wanli calendar years; the most prominent among all Buddhism lecturers in the North.” Concerning Zhencheng’s legacy, contemporary academics mostly concentrate on two of his works: Qingliang shan zhi 清涼山志 and Wu bu qian zhengliang lun 物不遷正量論, edited and wrote by him respectively. The latter caused a stir among academic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Notwithstanding these two works, this Author plowed through various sources, archives and eventually has found Zhencheng’s ten other pieces which remained and exist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current finding, this Study aimed to further the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Zhencheng and his great mind. Except for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main body of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2 was to verify Zhencheng’s background, friendship, and apprenticeship. Previous studies about Zhencheng only briefly summarized these aspects of him based on one or two biographies but never examine, question the accuracy of those biographies, needless to say,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with crit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relying upon numerous historical evidence and literature, is the first research to comprehensively, carefully plow through the verify Zhencheng’s background, friendship, and apprenticeship, and it further contextualized his relationship chart to delineate his status in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Chapter 3 was based on a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of academic review to research Zhencheng’s pieces which remain and exist. Most of which have been archived at different libraries cross China and elsewhere. It explained why it was imperative to conduct a basic but crucial study of academic review. Following the previous chapter to re-orient Zhencheng’s position in the Buddhism history, this chapter was to outline a new picture from a holistic, overall observation regarding Zhencheng’s academic positio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by primarily studying the topics and natures of Zhencheng’s works. Then, Chapter 4 dealt with the issue of the acknowledgment of Zhencheng’s image in general in the history from two categories: first, the disparity between Hanshan Deqing’s and Long Ying’s depiction about his image. By continuing the discussion in Chapter 2, this part further compared these two narratives and explained possible causes for such situation. Second, the controversy over Zhencheng’s school of Buddhism. This section reviewed the recent findings by scholars on Zhencheng, i.e., they regarded Zhencheng as a Huayan Zong monk in Mount Wutai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ho blazed a trail for Huayan school to bloom as well as to be passed on in the North during Qing Dynasty. This Author has amended this statement in Chapter 4. Next, Chapter 5 was to use another basic methodology to center on the well-known, classic Wu bu qian zhengliang lun 物不遷正量論to amplify Zhencheng’s methods of thinking. Last two chapters were based on two rare known books, Lengyan jing zhengguan shu 楞嚴經正觀疏 and She dacheng lun xiushi 攝大乘論修釋, respectively, to review Zhencheng’s criticism on other arguments or other Buddhism schools. Chapter 6 was to deliberate Zhencheng’s comments on Tiantai School’s theory of Shifting Stages “the name borrowed for Perfect Teaching,” theory of Defiled Nature, and theory of “Insentient things can become Buddhas”. And, Chapter 7 was to recap Zhencheng’s reflection over Dharma school or its ideas such as “Same Location but Individual Transforming,” “Simultaneous Cause and Effect,” and “Four Categories about Transforming.” Last but not least,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Zhencheng’s importance in the Buddhism history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especially his status and legacy in the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nd hopes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al things among academ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社會學院 > 中國文學系
参考文献
  1. 〔唐〕釋窺基、釋慧沼、釋智周,《會本成唯識論述記三種疏》,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13年。
    連結:
  2. 張正明、科大衛 (David Faure) 編,《明清山西碑刻資料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連結:
  3.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連結:
  4.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台北:允晨文化,2008年。
    連結:
  5. 釋見一,《漢月法藏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0年。
    連結:
  6. 釋聖嚴,《明末中國佛教の研究:特に智旭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5年。
    連結:
  7. Yu Chu-fang.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連結:
  8. 冉雲華,〈佛教中的「多聞」概念:佛學與學佛問題的展開〉,《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31-48。
    連結:
  9. 連瑞枝,〈漢月法藏(1573-1635)興晚明三峰宗派的建立〉,《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頁167-208。
    連結:
  10. 陳玉女,〈晚明羅教與佛教勢力的相依與對峙:以《五部六冊》和《嘉興藏》刊刻為例〉,《成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1年6月,頁93-127。
    連結:
  11. 楊惠南,〈孤山智圓《金剛錍顯性錄》中的山外主張:色不具三千〉,《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2006年,頁209-231。
    連結:
  12. 廖肇亨,〈從「清涼聖境」到「金陵懷古」:由尚詩風習側探晚明清初華嚴學南方系之精神圖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7期,2010年9月,頁51-94。
    連結:
  13. 廖肇亨,〈慧業通來不礙塵:從蒼雪讀徹《南來堂詩集》看晚明清初賢首宗南方系的發展歷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5年3月,頁1-29。
    連結:
  14. 劉樂恒,〈《物不遷正量論》辨析〉,《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頁191-223。
    連結:
  15. 簡凱廷,〈晚明唯識學作品在江戶時代的流傳與接受初探〉,《中華佛學研究》,第16期,2015年12月,頁43-72。
    連結:
  16. 簡凱廷,〈晚明義學僧一雨通潤及其稀見著作考述〉,《臺大佛學研究》,第28期,2014年,頁143-189。
    連結:
  17. 簡凱廷,〈被忘卻的傳統:明末清初《成唯識論》相關珍稀注釋書考論〉,《漢學研究》,第35卷第1期,2017年3月,頁225-260。
    連結:
  18. 羅琴,〈《因樹屋書影》版本流變考:清初文化政策下個人與官方改易文本的一個實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6卷第3期,2016年9月,頁169-223。
    連結:
  19. 釋聖空,〈試析雍正在《揀魔辨異錄》中對漢月法藏的批判〉,《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01年,頁411-439。
    連結:
  20. 釋聖嚴,〈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1期,1987年3月,頁1- 41。
    連結:
  21. 龔鵬程,〈蕅益智旭唯識學發隱〉,《淡江中文學報》,第16期,2007年,頁1-34。
    連結:
  22. Eichman Jennifer. “Humanizing the Study of Late Ming Buddhism.” Chung-HwaBuddhist Journal 26 (2013.6): 169-172.
    連結:
  23. Zhang Dewei.“Engaged but not Entangled: Miaofeng Fudeng 妙峰福登 (1540-1612) and the Late Ming Court.” in Jülch Thomas ed..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Dharma Wheel: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ddhist Saṃgha and the State in Chinese History. Leiden: Brill, 2016, pp. 233-378.
    連結:
  24. 吳孟謙,《融貫與批判:晚明三教論者管東溟的思想及其時代》,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連結:
  25. 郭偉鴻,《力爭上游:明代僧人的遊方活動》,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連結:
  26. 游嵐凱 ,《蕅益智旭的唯識思想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連結:
  27. 黃琛傑,《《楞嚴經正脉疏》「十番顯見」之研究:兼論與《楞嚴經會解》的比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2年。
    連結:
  28. *主要藏經引用版本:《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年;《新編卍續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明版嘉興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29. 一、傳統文獻
  30. (一)佛教相關
  31. 1、漢譯佛典
  32.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
  33.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
  34. 〔印〕龍樹著,〔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
  35. 〔印〕無著著,〔唐〕釋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
  36. 〔唐〕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
  37. 2、佛典注疏相關
  38. 〔隋〕釋吉藏,《仁王般若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
  39. 〔唐〕釋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40. 〔唐〕釋智顗,《四教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
  41. 〔唐〕釋智顗說,釋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
  42. 〔唐〕釋湛然,《止觀義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
  43. 〔唐〕釋道暹,《法華經文句輔正記》,《新編卍續藏經》,第45冊。
  44. 〔唐〕釋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5冊。
  45. 〔宋〕釋從芳,《百法論顯幽鈔》,《新編卍續藏經》,第48冊。
  46. 〔宋〕釋從義,《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卷6,《新編卍續藏經》,第99冊。
  47. 〔元〕釋惟則,《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8. 〔明〕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論集解》,《新編卍續藏經》,第53冊。
  49. 〔明〕王肯堂,《成唯識論標義》,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
  50. 〔明〕王肯堂,《成唯識論證義》,《新編卍續藏經》,第50冊。
  51. 〔明〕釋明昱,《成唯識論俗詮》,《新編卍續藏經》,第50冊。
  52. 〔明〕釋真貴,《因明入正理論集解》,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
  53. 〔明〕釋真貴,《成唯識論直指》,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二年刊本。
  54. 〔明〕釋通潤,《成唯識論集解》,《新編卍續藏經》,第50冊。
  55. 〔明〕釋傳燈,《大佛頂首楞嚴經圓通疏》,《新編卍續藏經》,第17冊。
  56. 〔明〕釋德清,《肇論略註》,《新編卍續藏經》,第96冊。
  57. 〔明〕釋鎮澄,《般若照真論》,西寧:青海省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五年序刊本。
  58. 〔明〕釋鎮澄,《楞嚴經正觀疏》,徐州:徐州市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九年刊本。
  59. 〔明〕釋鎮澄,《禪宗永嘉集(註解)》,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年釋常紳募刻本。
  60. 〔明〕釋鎮澄,《攝大乘論修釋》,蘇州:西園寺藏明萬曆三十年刊本。
  61. 〔明〕釋鎮澄,《物不遷正量論》,《新編卍續藏經》,第97冊。
  62. 〔明〕釋鎮澄,《物不遷正量論》,京都:京都大學圖書館藏江戶中野太郎左衞門刊本。
  63. 〔清〕釋通理,《楞嚴經指掌疏懸示》,《新編卍續藏經》,第24冊。
  64. 〔清〕錢謙益,《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新編卍續藏經》,第21冊。
  65. 〔高麗〕釋諦觀,《天台四教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
  66. 〔日〕釋良算,《成唯識論同學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66冊。
  67. 〔日〕釋真興,《唯識義私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71冊。
  68. 〔日〕僧濬鳳潭,《大佛頂首楞嚴經千百年眼髓》,台北:簡凱廷藏江戶刊本。
  69. 〔日〕僧濬鳳潭,《起信論義記幻虎錄》,《增補改訂日本大藏經》,東京:財團法人鈴木學術財團,1975年。
  70. 〔日〕僧濬鳳潭,《華嚴五教章匡真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73冊。
  71. 3、史地
  72. 〔明〕宋奎光,《徑山志》,台北:明文書局,1980年。
  73. 〔明〕釋鎮澄,《清涼通傳》,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三年刊本。
  74. 〔明〕釋鎮澄,《清涼山志》,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四年序刊本。
  75. 〔明〕周永年,《鄧尉山聖恩寺志》,《中國佛寺史志彙刊》,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5年,第1輯第42冊。
  76. 〔明〕釋如惺,《大明高僧傳》,《新編卍續藏經》,第134冊。
  77. 〔明〕釋明河,《補續高僧傳》,《新編卍續藏經》,第134冊。
  78. 〔明〕釋寂曉,《大明釋教彙目義門》,《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3輯第20冊。
  79. 〔明〕釋傳燈著,〔明〕釋受教編,《幽溪文集》,收入黄靈庚、諸葛慧艷主編,《衢州文獻集成》,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集部第177冊。
  80. 〔明〕釋傳燈著,〔明〕釋受教增補,《幽溪別志》,《中國佛寺史志彙刊》,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5年,第3輯第11冊。
  81. 〔明〕釋德清述,〔明〕釋福善記錄,〔明〕釋福徵述疏,《憨山大師年譜疏註》,《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2冊。
  82. 〔清〕西懷了悳、〔清〕興宗祖旺、〔清〕景林心露等著,簡凱廷點校,廖肇亨校訂,《明清華嚴傳承史料兩種:《賢首宗乘》與《賢首傳燈錄》》,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年。
  83. 〔清〕釋了悳編,〔清〕釋上修續補,《賢首宗乘》,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十七年刊本。
  84. 〔清〕釋弘眉,《黃山志》,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六年刊本。
  85. 〔清〕釋弘儲述意,〔清〕釋殊致輯,《靈巖志略內篇》,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清初刊本。
  86. 〔清〕釋音乘,《五臺顓愚和尚年譜》,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十年重刻本。
  87. 〔清〕釋祖望、〔清〕釋心露等編,《賢首傳燈錄》,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1996年。
  88. 〔清〕釋源諒,《律宗燈譜》,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89. 〔清〕釋福聚,《南山宗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90. 〔清〕釋續法,《華嚴宗佛祖傳》,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清代刊本。
  91. 〔清〕釋續法、徐自洙等,《伯亭大師傳記總帙》,《新編卍續藏經》,第150冊。
  92. 印光編修,《清涼山志》,《中國佛寺志叢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第9冊。
  93. 喻謙,《新續高僧傳四集》,收入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第27冊。
  94. 趙林恩主編,《五臺山傳志八種》,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
  95. 4、語錄、文集等
  96. 〔五代〕釋延壽,《宗鏡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97. 〔明〕毛晉輯,李玉栓點校,《明僧弘秀集》,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98. 〔明〕姚希孟,《佛法金湯徵文錄》,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七年刊本。
  99. 〔明〕釋大香,《雲外錄》,卷15,收入明復法師主編,《禪門逸書》,台北:明文書局,1981年,初編,第8冊。
  100. 〔明〕釋正傳,《龍池幻有禪師語錄》,《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5冊。
  101. 〔明〕釋法乘,《破山雪柏乘禪師語錄》,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七年刊本。
  102. 〔明〕釋真可,《紫柏尊者全集》,《新編卍續藏經》,第126冊。
  103. 〔明〕釋真可,《紫柏尊者別集》,《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3冊。
  104. 〔明〕釋袾宏著,〔日〕荒木見悟監修,宋明哲學研討會譯注,《竹窗隨筆:明末佛教の風景》,福岡:中國書店,2007年。
  105. 〔明〕釋圓悟,《密雲圓悟禪師天童直說》,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刊本。
  106. 〔明〕釋智旭,《絕餘篇》,《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8冊。
  107. 〔明〕釋智旭,《靈峰蕅益大師宗論》,《明版嘉興大藏經》,第36冊。
  108. 〔明〕釋圓悟,《密雲禪師語錄》,《明版嘉興大藏經》,第10冊。
  109. 〔明〕釋圓悟,《闢妄救略說》,《新編卍續藏經》,第114冊。
  110. 〔明〕釋圓澄,《湛然圓澄禪師語錄》,《新編卍續藏經》,第126冊。
  111. 〔明〕釋道開,《密藏開禪師遺稿》,《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3冊。
  112. 〔明〕釋僧悅,《堯山藏草》,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九年刊本。
  113. 〔明〕釋德清,《憨山大師全集》,《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2冊。
  114. 〔明〕釋德寶,《笑巖寶禪師語錄》,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十四年常州東寧刻經處刊本。
  115. 〔明〕釋觀衡著,〔清〕釋正印編,《紫竹林顓愚和尚語錄》,《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8冊。
  116. 〔清〕釋通門,《牧雲和尚嬾齋別集》,《明版嘉興大藏經》,第31冊。
  117. 〔清〕釋通門,《嬾齋三集》,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清初刊本。
  118. 〔清〕釋智祥,《頻吉祥禪師語錄》,《明版嘉興大藏經》,第39冊。
  119. 〔清〕釋道忞,《布水臺集》,《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6冊。
  120. (二)其他文獻
  121. 1、史部
  122. 〔明〕關廷訪修,〔明〕張慎言纂,《太原府志》,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年刊本。
  123. 〔明〕章士雅修,〔明〕盛唐纂,《重修嘉善縣志》,收入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124. 〔清〕于敏中、〔清〕英廉等編修,《欽定日下舊聞考》,《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史部第169冊。
  125. 〔清〕江峰青修,〔清〕顧福仁纂,《重修嘉善縣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126. 〔清〕孫詒讓著,潘猛補點校,《溫州經籍志》,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127. 〔清〕崔龍見修,〔清〕黃義尊纂,《江陵縣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年。
  128. 〔清〕傅山,《二十三僧紀略》,收入鄧之誠錄,鄧珂增訂點校,《骨董瑣記》,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
  129. 〔清〕閔麟嗣,《黃山志定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北:莊嚴文化,1997年,史部第425冊。
  130. 〔清〕戴夢熊修,李方蓁、李方芃纂,《(康熙)陽曲縣志》,太原:三晉出版社,2012年。
  131. 王富春、張飛榮編,《中國.佳縣白雲山白雲觀碑刻》,西安:陝西旅遊,2008年。
  132. 劉澤民主編,《三晉石刻大全.忻州市寧武縣卷》,太原:三晉出版社,2009年。
  133. 2、子部
  134. 〔明〕謝肇淛,《五雜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景印明萬曆四十四年潘膺祉如韋館刻本,子部第1130冊。
  135. 〔清〕孫承澤著,王劍英點校,《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
  136. 3、集部
  137.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續稿》,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年間吳郡王氏家刊本。
  138. 〔明〕王道行,《王明甫先生桂子園集》,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
  139. 〔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四部叢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正編第71冊。
  140.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
  141. 〔明〕金聲,《金太史集》,《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529冊。
  142. 〔明〕姚希孟,《文遠集》,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年間張叔籟刊本。
  143. 〔明〕姚希孟,《風唫集》,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年間張叔籟刊本。
  144. 〔明〕孫傳庭,《白谷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296冊。
  145. 〔明〕袁黃,《袁了凡先生兩行齋集》,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天啟四年刊本。
  146. 〔明〕梅國楨著,淩禮潮箋校,《梅國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7. 〔明〕焦竑著,李劍雄點校,《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148. 〔明〕馮夢禎,《快雪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北:莊嚴文化,1997年,集部第164冊。
  149. 〔明〕虞淳熙,《虞德園先生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集部第43冊。
  150. 〔明〕管東溟,《續憲章餘集》,東京:尊經閣文庫藏明萬曆三十一年序刊本。
  151. 〔明〕黎遂球,《蓮鬚閣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集部第183冊。
  152. 〔明〕蕭士瑋,《春浮園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集部第108冊。
  153. 〔明〕龍膺,《龍太常全集》,台北: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三年龍氏家刊本。
  154. 〔明〕龍膺著,梁頌成、劉夢初點校,《龍膺集》,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155. 〔明〕瞿汝稷,《瞿冏卿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北:莊嚴文化,1997年,集部第187冊。
  156. 〔明〕蘇惟霖,《西遊續稿》,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明刊本。
  157. 〔清〕杭世駿,《道古堂文集》,《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82冊。
  158. 〔清〕金甡,《靜廉齋詩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集部第1440冊。
  159. 〔清〕徐世昌編,《晚晴簃詩匯》,卷28,《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集部第1629冊。
  160. 〔清〕錢謙益著,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61. 繆幸龍編,《江陰東興繆氏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162. 二、專書
  163. 〔日〕大庭脩,《江戸時代における唐船持渡書の研究》,吹田: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81年。
  164. 大華嚴寺無盡藏燈付法會編,《賢首宗付法師資記》,台北:大華嚴寺,2008年。
  165. 〔日〕山内晉卿,《支那佛教史之研究》,京都:佛教大學出版部,1921年。
  166. 任宜敏,《中國佛教史:明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67. 任宜敏,《中國佛教史:清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168. 〔日〕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台北:慧炬出版社,2004年。
  169. 江燦騰,《晚明佛教改革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170.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年。
  171. 〔日〕佐藤哲英著,釋依觀譯,《天台大師之研究 : 特以著作的考證研究為中心》,台北縣: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2005年。
  172. 何孝榮,《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
  173. 何梅,《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174. 呂澂,《因明入正理論講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75.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第1卷。
  176. 沈津,《書城挹翠錄》,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頁293-294。
  177. 〔日〕沖本克己、〔日〕菅野博史編,辛如意譯,《中國III宋元明清:中國文化中的佛教》,台北:法鼓文化,2015年。
  178. 阮先,《龍膺年譜》,收入楊傑主編,《詩墻詩詞考釋》,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179. 周叔迦,《中國佛學史》,《周叔迦佛學論著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180. 〔日〕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中國佛教研究入門》,東京:大藏出版,2006年。
  181. 〔日〕松本文三郎著,許洋主譯,《佛教史雜考》,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年。
  182. 〔日〕長谷部幽蹊,《明代佛教教團史の研究》,東京:同朋舍,1993年。
  183. 〔日〕長谷部幽蹊,《明清佛教史研究序說》,台北:新文豐出版,1976年。
  184. 〔日〕長谷部幽蹊,《明清佛教研究資料:文獻之部》,不詳:長谷部幽蹊,1987年。
  185. 〔日〕長谷部幽蹊,《明清佛教研究資料:僧傳之部》,宇治:黄檗山萬福寺文華殿,2008年。
  186.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講》,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187. 紀華傳,《明清鼓山曹洞宗文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188. 胡適,《胡適手稿》,台北:胡適紀念館,1966-1970年。
  189. 范佳玲,《紫柏大師生平及其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1年。
  190.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增訂版)》,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191. 〔日〕荒木見悟,《雲棲袾宏の研究》,東京:大藏出版,1985年。
  192.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佛教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193. 崔正森、王志超,《五臺山碑文選注》,太原:北岳文藝,1995年。
  194. 〔韓〕崔昌植,《敦煌本《楞嚴經》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5年。
  195.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7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196. 淩禮潮,《麻城梅國楨大傳》,武漢:湖北音像藝術出版社,2003年。
  197. 郭朋,《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198. 〔日〕野口善敬,《譯註清初僧諍記:中國佛教の苦惱と士大夫たち》,福岡:中國書店,1989年。
  199. 陳玉女,《明代二十四衙門宦官與北京佛教》,台北:如聞出版社,2001年。
  200. 陳玉女,《明代佛門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台北縣:稻鄉出版社,2010年。
  201. 陳玉女,《明代的佛教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202. 〔日〕麥谷邦夫主編,《三教交涉論叢》,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5年。
  203. 馮寶瑛,《佛法要論》,台北:佛教出版社,1976年。
  204. 〔日〕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京都:法藏館,1955年。
  205. 趙林恩,《五臺山碑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206. 廖肇亨,《巨浪迴瀾:明清佛門人物群像及其藝文》,台北:法鼓文化,2014年。
  207. 震華法師,《興化佛教通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景印民國三十三年上海玉佛寺、上海佛學書局鉛印本。
  208.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9. 錢明,《儒學正脈:王守仁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210. 錢新祖著,宋家復譯,《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211. 韓朝建,《寺院與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統與地方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212.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213. 魏月萍,《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214. 釋印順,《性空學探源》,《妙雲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中編之四。
  215. 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台北:法鼓文化,2007年。
  216. 釋聖嚴,《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台北:法鼓文化,2015年。
  217.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87年。
  218. 釋聖嚴,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敎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219.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台北縣: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4年。
  220. Makeham John ed.. Transforming Consciousness: Yogācāra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21. Wu Jiang. Enlightenment in Dispute: The Reinven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22. 三、單篇論文(含期刊、會議及論文集論文等)
  223. 〔日〕山内晉卿著,傳戒譯,〈趙宋以後的佛教宗派〉,收入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五:宋元遼金元篇下》,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頁1-44。
  224. 〔日〕中條道昭,〈寶通賢首傳燈錄〉,《華嚴學研究》,第2號,1988年10月,頁285-347。
  225. 〔日〕日比野丈夫,〈妙峰福登の事蹟について〉,收入塚本博士頌壽紀念編,《佛教史學論集:塚本博士頌壽紀念》,京都:塚本博士頌壽紀念,1961年,頁583-595。
  226. 王芳,〈鳳潭の生沒年及び出身地に對する一考察〉,《インド哲學佛教學研究》,第19號,2012年3月,頁119-129。
  227. 王啟元,〈從五臺山到徑山:密藏道開與《嘉興藏》初期經場成立論考〉,《法鼓佛學學報》,第20期,2017年6月,頁129-157。
  228. 王啟元,〈紫柏大師晚節與萬曆佛教的生存空間〉,《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1期,頁28-41。
  229. 王啟元,〈慈聖皇太后、《九蓮經》與萬曆佛教〉,《佛學研究》,2014年1期,頁64-81。
  230. 〔日〕吉田剛,〈中國華嚴の祖統說について〉,鎌田茂雄博士古稀紀念會編,《華嚴論集》,東京:大藏出版,1997年,頁497-498。
  231. 江燦騰,〈明末〈物不遷論〉的諍辯:異議者澄的佛學思想分析〉,《國際佛學研究》,第1期,1991年,頁85-118。
  232. 江燦騰,〈晚明〈物不遷論〉的諍辯研究:諸家的意見與空印鎮澄的答辯〉,《東方宗教研究》,第2期,1991年,頁183-226。
  233. 何孝榮,〈明朝華嚴名僧素菴真節與棲霞寺佛教〉,《學海》,2014年第5期,頁104-112。
  234. 汪世清,〈黃輝的生平和書法藝術〉,《汪世清藝苑查疑證散考》,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上冊,頁168-169。
  235. 周齊,〈明代中後期唯識學的流行及其特點分析〉,收入黃心川主編,《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頁191-207
  236. 〔日〕岩城英規,〈雲棲祩宏の華嚴教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5卷第1號,1996年,頁87-91。
  237. 〔日〕松本文三郎,〈東林十八高賢傳の研究〉,《佛教史雜考》,大阪:創元社,1944年,頁41-71。
  238. 〔日〕長谷部幽蹊,〈《祖燈大統》について〉,《宗學研究》,第19號,1977年3月,頁48-52。
  239. 〔日〕長谷部幽蹊,〈普慧藏所收の禪籍一本について:《祖燈大統》に含まれる〈祖燈辨訛〉を中心に〉,《禪研究所紀要》,第9號,1980年3月,頁47-76。
  240. 〔日〕長谷部幽蹊,〈《祖燈辨訛》考釋一〉,《禪研究所紀要》,第13號,1984年10月,頁31-85。
  241. 〔日〕長谷部幽蹊,〈《祖燈辨訛》考釋二〉,《禪研究所紀要》,第14號,1985年12月,頁41-111。
  242. 〔日〕長谷部幽蹊,〈三峰一門の隆替〉,《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第31卷3・4號,1984年,頁703-745。
  243. 〔日〕長谷部幽蹊,〈三峰一門の隆替-2-〉,《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第32卷1號,1984年),頁108-140。
  244. 〔日〕長谷部幽蹊,〈三峰一門の隆替-3-〉,《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第32卷2號,1984年),頁339-356。
  245. 〔日〕長谷部幽蹊,〈三峰一門の隆替-5-〉,《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第33卷3號,1986年),頁506-488。
  246. 〔日〕長谷部幽蹊,〈三峰一門の隆替-6-〉,《愛知學院大學論叢‧一般教育研究》,第33卷4號,1986年,頁750-729。
  247. 〔日〕長谷部幽蹊,〈參禪警語と無異元來〉,《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1號,1974年12月,頁330-335。
  248. 〔日〕長谷部幽蹊,〈智沄編《洞上祖憲錄》について〉,《禪研究所紀要》,第11號,1982年,頁199-224。
  249. 〔日〕長谷部幽蹊,〈智楷撰《正名錄》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1號,1981年,頁329-334。
  250. 〔日〕秋田光兆,〈華嚴鳳潭の天台義:特に性具・性起同一論について〉,《天台學報》,第26號,1983年,頁158-161。
  251. 倪梁康,〈王肯堂及其《八識規矩集解》〉,《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頁96-123。
  252. 夏志前,〈《楞嚴》之諍與晚明佛教:以《楞嚴經》的詮釋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3期,頁26-33。
  253. 徐聖心,〈晚明交光與天臺楞嚴法諍〉, LAMA’S JOURNAL 第2期,2010年7月),頁164-167
  254. 〔日〕荒木見悟,〈禪僧玉芝法聚と陽明學派〉,《九州中國學會報》,第10號,1964年,頁34-48。
  255. 馬海燕,〈明末五臺澄芳律師生平略論〉,《五臺山研究》,2013年第2期,頁6-8。
  256. 張春波,〈鎮澄與《物不遷論》〉,《五臺山研究》,1987年第6期,頁11-14。
  257. 張愛萍,〈《賢首宗乘》的作者及其學術價值〉,《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2期,頁64-65。
  258. 〔日〕野口善敬,〈玉林通琇の禪と「主人公」論爭──名僧の條件〉,《東洋古典學研究》,第24號,2007年10月,頁71-104。
  259. 〔日〕野口善敬,〈明末に於ける「主人公」論爭──密雲圓悟の臨濟禪の性格を巡つて〉,《哲學年報》,第45號,1986年2月,頁149-182。
  260. 〔日〕野口善敬,〈明末虎丘派の源流:笑巖德寶と幻有正傳〉,《哲學年報》,第42號,1983年1月,頁130-134。
  261. 〔日〕野口善敬,〈雪關智誾と「主人公」論爭〉,《中國哲學論集》,第26號,2000年10月,頁42-72。
  262. 〔日〕野口善敬,〈漢月法藏と士大夫たち:雍正帝から魔藏と呼ばれた僧侶〉,《東洋古典學研究》,第2號,1996年10月,頁26-57。
  263. 陳英善,〈孤山智圓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對知禮之反批〉,《諦觀》,第76期,1994年,頁131-152。
  264. 陳繼東,〈清末における唯識法相典籍の刊行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4卷第2期,1996年3月,頁170-172(L)。
  265. 黃夏年,〈明清僧真貴與華嚴宗學〉,「2013年華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麗水:崇仁寺,2013年11月30日-12月2日。
  266. 楊惠南,〈成唯識論中時間與種熏觀念的研究〉,《華崗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頁249-273。
  267. 楊權,〈清初嶺南禪史研究與佛教文獻整理〉,《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1期,2014年1月,頁142-155。
  268. 錢明,〈陽明學在浙西的傳播與發展:「隱儒」董沄(附董穀)的個案研究〉,收入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16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69-108。
  269. 錢明,〈論王陽明的「道學」精神〉,收入吳光主編,《中華道學與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頁301-326。
  270. 戴繼誠,〈紫柏大師簡譜〉,《法源:中國佛學院學報》,第26期,2008年,頁193-195。
  271. 簡凱廷,〈明末清初唯識學在杭州的傳衍:以紹覺廣承法系為主的考察〉,《新國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1卷,頁217-237。
  272. 〔日〕藤谷昌紀,〈妙立慈山《唯識三十論直解扶講記》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0卷第1號,2001年,頁29-31。
  273. 龔雋,〈宋明楞嚴學與中國佛教的正統性:以華嚴、天臺《楞嚴經》疏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3期,頁33-47。
  274. Jorgensen John. “Mujaku Dochu (1653-1744) and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Buddhist Scholarship.” East Asian History, No. 32/33 (DECEMBER 2006/JUNE 2007), pp. 25-56.
  275. Bingenheimer Marcus. “The General and the Bodhisattva: Commander Hou Jigao Travels to Mount Putuo.” Journal of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Vol. 29 (July, 2016): 129-161.
  276. 四、碩博士論文
  277. 王啟元,《晚明僧侶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學表現》,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278. 江燦騰,《晚明佛敎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淸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279. 林一鑾,《明幽溪傳燈(1554-1628)大師之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80. 邱信忠,《蕅益智旭唯識思想研究:以《成唯識論觀心法要》為中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281. 夏志前,《《楞嚴經》與晚明佛教:以經典詮釋為中心的佛教思想史研究》,廣州:廣州中山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282. 馬炳濤,《晚明浙江天台宗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283. 張愛萍,《明末清初續法系華嚴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284. 雷承平,《《楞嚴經正脈疏》與《楞嚴經圓通疏》諍論之研究:以「四決定義」與「四不決定義」為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3年。
  285. 謝伯洲,《幽溪傳燈《淨土生無生論》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286. 釋滿貴,《明末華嚴思想弘傳研究》,高雄: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碩士論文,1996年。
  287. 釋養行,《雲棲袾宏《阿彌陀經疏鈔》的解經方式:援澄觀《華嚴經疏鈔》思想入彌陀淨土思想為主》,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288. Ma Yungfen. “The Revival of Tiantai Buddhism in the Late Ming: On the Thought of Youxi Chuandeng 幽溪傳燈(1554-1628).”PhD dis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2011.
  289. 五、研究計劃、報章雜誌、工具書、網路資源等
  290. 徐聖心,「晚明佛教法諍」,國科會100年度研究計畫書,計畫編號:NSC100-2410-H002-105。
  291. 高山杉,〈警察倉庫裡的賢首宗祖塔〉,《東方早報》2011年12月25日。
  292. 大庭脩編,《舶載書目》,吹田: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72年。
  293. 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古籍保護中心編,《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錄(第一批)》,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294. 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李氏書目》,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1956年。
  295. 邵洛羊主編,《中國美術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296. 湖南圖書館編,《湖南圖書館古籍線裝書目錄》,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297. 慈怡法師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298. 熊學明主編,《九江圖書館志》,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年。
  299. 瞿冕良,《中國古籍版刻辭典》,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
  300. 釋乘實(震華法師)原著,王新等增訂,《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
  301.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藏石刻拓本資料」資料庫,〈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db-machine/imgsrv/takuhon/〉。
  302. 「尋找西山廣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