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牡丹鄉衛生所醫護人員的工作世界

并列篇名

The Everyday Work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a Mountain Indigenous Township in Southern Taiwan

作者

盧敬文

关键词

山地鄉衛生所 ; 醫護人員 ; 在地醫療實作 ; 巡迴醫療 ; 檳榔防制 ; health center in mountainous area ; health professionals ; local practice of medicine ; mobile medical services ; prevention of betel quid chewing

期刊名称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6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劉紹華;林文蘭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考察山地醫護人員的工作世界,描繪他們實作衛生政策時遭遇的困難和評估政策成效的機制,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山地鄉衛生所醫護人員工作的特殊性為何?衛生所的IDS巡迴醫療如何運作,對醫護人員與醫病互動關係產生什麼影響?山地鄉原住民的健康問題與相關防制政策,又如何影響醫護人員的工作策略? 我分別在2014年八月至2015年一月,以及2015年八月下旬,兩次至臺灣南部恆春半島的牡丹鄉衛生所進行田野工作,利用參與觀察、訪談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跟隨山地醫護人員的行程,理解醫療和公共衛生工作的過程。 本研究發現山地醫護人員必須因應山地鄉的環境、設備和地理條件,調整其工作策略。此外,依靠IDS經費的巡迴醫療,規律地在部落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辦理,改變了醫病關係。但過於強調量化形式績效的檳榔防制政策,忽略醫護人員第一線實作的問題,無法貼近居民生活經驗;不同衛生單位負責的防制措施間缺乏整合,也導致防制工作經驗無法延續。 本研究透過描繪山地醫護人員的工作世界,指出醫療服務的實作深受山地鄉地理環境、族群文化慣習和衛生政策變化的影響。藉由實作上的問題和評核機制的缺失,反思衛生政策的問題,理解山地醫護人員的貢獻與處境,可作為未來偏遠地區醫療改革的參考。

英文摘要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designed several rural health policies for solving the severe health disparities among indigenous and non-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the fact that inequality of the health condition and the disparities in alloc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still remain in mountain indigenous townships after years. This study suggests another way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the health issues through the local perspectiv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veryday work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mountainous area and tries to ask several questions as following: What is the specificity of their work in mountainous area? How does the mobile medical services operate? What is the impact of mobile medical services o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 Finally, how do health issues and related policies influence the way of their work? During August 2014—January 2015 and August 2015, the researcher had conducted fieldwork at the health center in Mudan township in Hengchun peninsula in southern Taiwan by mean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text analysis, following the everyday course of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recording the details about their works. This study finds, firstly, that the rural health professionals may adjust their strategies of work to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geographic context and facilities. Besides,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 in the tribes have been altered since the mobile medical services funded by IDS operated in the same lifeworld as the habitants living in. Thirdly, the betel quid prevention policy, focusing on quantitative outcome overwhelmingly, results in disregar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practices and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habitants; and it is the policies without integration that cause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working experiences of front-line health professionals. All in all,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local practices of medicine in Mudan township have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natural and social context; on the other hand, this study also reconsiders the problems within health policies, and understands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contributions objectively; in the future, hope to contribute to the rural healthcare reform, by revealing the difficulties of practice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quantitative way of assessing policy impact.

主题分类 人文社會學院 > 社會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朱彥玲,2003,《屏東縣原住民國中生口腔衛生教育介入之研究》。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連結:
  2.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a,《2006國民健康局年報》。臺中: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連結:
  3.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b,《檳榔防制十週年特刊:無檳生活,健康樂活》。臺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連結:
  4.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2007國民健康局年報》。臺中: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連結:
  5. 吳燕和,1993,〈臺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七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連結:
  6. 李亦園,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連結:
  7. 李秀玉,1998,《牡丹鄉鄉民嚼食檳榔抽菸喝酒之現況及其口腔黏膜病變之研究》。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8. 宜妙汝,2013,《屏東縣原住民檳榔嚼塊嚼食成癮者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成效之初探》。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連結:
  9. 林富士,2014a,〈試論影響食品安全的文化因素:以嚼食檳榔為例〉。《中國飲食文化》10(1):43-104。
    連結:
  10. 林富士,2014b,《紅唇與黑齒:檳榔文化特展展覽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連結:
  11. 林進川,2003,《原住民地區實施醫療效益給付提昇計畫之探討:以屏東縣春日鄉為例》。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12. 林麗芳,2000,《屏東縣山地鄉托兒所幼稚園學童口腔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13. 侯勝茂、薛瑞元,2007,〈醫學系一般公費生培育制度之檢討〉。《醫學教育》11(1):21-26。
    連結:
  14. 洪百薰,1997,《「臺灣省地方醫護人員養成計畫」養成人員服務狀況調查》。臺北:臺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
    連結:
  15.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5-58。
    連結:
  16. 高雅琴,2005,《南臺灣原住民公務機關檳榔戒除研究》。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連結:
  17. 高瑋蘋,2010,《臺灣原住民結核病問題的形成:一個歷史的分析》。臺南: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18. 張英二總編,1994,《保健手冊》。南投:臺灣省政府。
    連結:
  19. 張鈺旋總編,2014,《綠色奇蹟,全民健保山地離島醫療服務紀實》。臺北: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連結:
  20. 張瓊蓉,2009,《衛生所與社區疏離關係的歷史發展分析》。臺南: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21. 扈克勛、李維仁、康啟杰、李建廷、陳秀敏、蘇清泉,2004,〈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之人力資源彈性運用—以屏東縣琉球鄉、泰武鄉、牡丹鄉為例〉。《安泰醫護雜誌》10(2):57-69。
    連結:
  22. 許雅茹,2009,《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之留任意願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臺中: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23. 連玉金,2003,《口腔黏膜病變與嚼食檳榔、抽菸、喝酒之相關研究》。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連結:
  24. 郭淑珍,2005,《嚼食檳榔的脈絡分析:一個對臺北地區計程車司機的田野研究》。臺北: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連結:
  25. 郭淑珍、丁志音,2006,〈茶行裡的檳榔客:嚼食檳榔的社會脈絡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3:143-208。
    連結:
  26. 郭淑珍、丁志音,2008,〈嚼檳榔計程車司機的健康生活型態:社會脈絡觀點的初探〉。《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7(1):67-80。
    連結:
  27. 郭淑珍、丁志音、陳怡君,2005,〈民眾如何看待健康教育訊息:深度訪談嚼檳榔的計程車司機〉。《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4(3):239-253。
    連結:
  28. 郭瑋詩,2006,《屏東縣牡丹鄉居民檳榔菸酒使用之追縱研究》。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連結:
  29. 陳明哲,2002,《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檳榔濫用者跨文化的評估》。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連結:
  30. 陳乾印,1999,《原住民國中生吸菸飲酒嚼檳榔衛生教育介入研究》。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31. 陳慈立,2007,《酒的商品化與原住民飲酒行為及其相關健康問題:一個政治經濟學的歷史分析》。臺南: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32. 曾恆杰、劉炯錫,1999,〈屏東縣牡丹鄉四林村排灣族的檳榔文化〉。頁141-147,收錄於劉炯錫編,《東臺灣原住民民族生態學論文集》。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連結:
  33. 楊奕馨、陳鴻榮、曾筑瑄、謝天渝,2002,〈臺灣地區各縣市檳榔嚼食率調查報告〉。《臺灣口腔醫學衛生科學雜誌》18:1-16。
    連結:
  34. 楊惠娟,2005,《醫院與衛生所承辦巡迴醫療的成本效果與成本效益比較評估》。臺中: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35. 楊貴蘭,2004,《探討山地鄉實施「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對民眾醫療服務利用影響與可近性之成效—以屏東縣牡丹鄉為例》。臺北: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36. 蔡美珍,2009,《屏東縣偏遠地區口腔癌篩檢陽性個案未轉介成功之因素探討》。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連結:
  37.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2013,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http://www.nhi.gov.tw/Resource/webdata/16991_2_1020001831-IDS%E4%BF%AE%E6%AD%A3%E6%A2%9D%E6%96%87-%E5%85%AC%E5%91%8A%E7%89%88.pdf,取用日期:2015年3月20日。
    連結:
  38.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2014,104年度全民健康保險西醫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http://www.nhi.gov.tw/Resource/webdata/25554_2_104%E9%86%AB%E7%BC%BA%E5%85%AC%E5%91%8A%E7%89%88%E6%9C%AC(%E5%A5%89%E6%A0%B8%E5%85%AC%E5%91%8A%E7%89%88%E6%9C%AC).pdf,取用日期:2015年12月23日。
    連結:
  39. 鄭明聰,2011,《山地鄉醫療照護成效及健康監測指標評估:以高雄縣為例》。臺中: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連結:
  40. 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臺北:群學。
    連結:
  41. 鴻義章、林慶豐、彭玉章、呂淑妤,2002,〈臺灣原住民醫療衛生政策之回顧〉。《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1(4):235-242。
    連結:
  42. 羅任鎗,2009,《帝國邊陲的救贖-日治時期蕃地醫療政策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43. Braunack-Mayer, Annette., 2005, “What makes a good GP?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virtue in general practice.”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31(2): 82-87.
    連結:
  44. Cavender, Anthony, Manuel Albán, 1998, “Compulsory medical service in Ecuador: the physician's perspectiv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47(12): 1937-1946.
    連結:
  45. Farmer, Jane, William Lauder, Helen Richards, Siobhan Sharkey, 2003, “Dr. John has gone: assessing health professionals’ contribution to remote rural 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in the UK.”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57(4): 673-686.
    連結:
  46. Good, Mary-Jo Delvecchio, 1995, “Cultural studies of biomedicine: An agenda for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41(4): 461-473.
    連結:
  47. Han, Gil-Soo, John S. Humhreys, 2006, “Integration and retention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s in rur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Sociology 42(2): 189-207.
    連結:
  48.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1985, “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 of Chemicals to Humans 37: 141-200.
    連結:
  49.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04, “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85: 39-278.
    連結:
  50. Ko, Ying-Chin, Tai-An Chiang, Shun-Jen Chang and Shu-Feng Hsieh, 1992, “Prevalence of betel quid chewing habit in Taiwan and relate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 21(6): 261-264.
    連結:
  51. Ko, Ying-Chin, Yung-Li Huang, Chien-Hung Lee, Mei-Ju Chen, Li-Min Lin and Chih-Cheng Tsai, 1995, “Betel quid chewing, cigarette smoking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related to oral cancer in Taiwan.”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 24: 450-453.
    連結:
  52. Lin, Chin-Feng, Jung-Der Wang, Ping-Ho Chen, Shun-Jen Chang, Yi-Hsin Yang and Ying-Chin Ko, 2006, “Predictors of betel quid chewing behavior and cessation patterns in Taiwan aborigines.” BMC Public Health 6: 271-277.
    連結:
  53. Liu, Shao-hua, Shu-min Huang, 2016, “Waterscap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rn Taiwan: The Damming of Mudan Creek.” Pp. 111-135 in Environment,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Perspectives from Environmental History, edited by Ts’ui-jung Liu and James Beattie. UK: Palgrave Macmillan.
    連結:
  54. Yang, Y.-H., C.-H. Chen, J. S. F. Chang, C.-C. Lin, T.-C. Cheng, T.-Y. Shieh, 2005, “Incidence rates of oral cancer and oral pre-cancercous lesions in a 6-year follow-up study of a Taiwanese aboriginal community.”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and Medicine 34: 596-601.
    連結:
  55. Yang, Y-H, Y-C Lien, P-S Ho, C-H Chen, JSF Chang, T-C Cheng, T-Y Shieh, 2005, “The effects of chewing areca/betel quid with and without cigarette smoking on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and oral mucosal lesions.” Oral Diseases 11: 88-94.
    連結:
  56. Yang, Yi-Hsin, Hsiu-Yu Lee, Sen Tung and Tien-Yu Shieh, 2001,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and leukoplakia in aborigines of Taiwan.”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 30(4): 213-219.
    連結:
  57. Yang, Yi-Hsin, Pei-Shan Ho, Huey-Mei Lu, I-Yueh Huang, Chung-Ho Chen, 2010, “Comparing dose–response measurements of oral habits on oral leukoplakia and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from a community screening program.”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 39: 306-312.
    連結:
  58. 于漱、金蓓莉,1996,〈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在不同型態衛生所的角色探討和比較〉。《公共衛生》23(1):17-26。
  59. 中央健康保險署高屏業務組,2014,103年度「全民健康保險屏東縣牡丹鄉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督導會議暨期中檢討會議會議記錄。未出版。
  60. 中央通訊社,2013,〈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牡丹分隊新建大樓落成啟用〉。4月15日。
  61. 中央通訊社,2016,〈阿塱壹古道夯,帶動周邊景點〉。6月1日。
  62. 中國時報,2014,〈屏東旭海溫泉季開幕,攜手四重溪〉。11月28日。
  63. 中國時報,2016,〈找回年輕人,屏東牡丹鄉10景拚觀光〉。2月16日。
  64. 內政部社會司,2014,民國102年原住民簡易生命表提要分析。http://sowf.moi.gov.tw/stat/Life/T04-analysis.html,取用日期:2015年5月7日。
  65. 內政部統計處,2016,105年第3週內政統計通報(104年底人口結構分析)。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10225,取用日期:2016年2月15日。
  66. 公視新聞,2012,〈南迴公路缺醫院,衛生所醫師籌建〉。10月4日。
  67. 日宏煜,2015,〈原住民族公費醫師養成制度與原住民族健康權的保障〉。《原住民族文獻》24:39-42。
  68. 王亮懿,2012,《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屏東縣部落民眾健康調查初步分析報告》。未出版。
  69. 王榮德總編輯,2015a,《公共衛生學》上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財團法人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
  70. 王榮德總編輯,2015b,《公共衛生學》下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財團法人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
  71. 民生報,1983,〈使偏遠地區民眾健康多一層保障,衛生所將擴大醫療功能〉。3月6日。
  72. 民生報,1995,〈《醫療奉獻獎,掌聲背後的沈思》有健保,無醫療,克盡同等義務,卻無法享有同等權利〉。4月4日。
  73. 民生報,1997a,〈畢雅,屏東牡丹的流動醫院醫師〉。11月23日。
  74. 民生報,1997b,〈載全鄉原住民病患下山看牙〉。11月23日。
  75. 民生報,2000,〈原住民部落離島地區健康營造,委託五醫校推動〉。6月17日。
  76. 石磊,1998,《族群接觸與族群關係:大梅、旭海、牡丹三個聚落的比較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77. 江怡萱,2011,《青年嚼檳榔行為之意涵探索》。臺北: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78. 自由時報,2006,〈彈殼檳榔臼,恆春傳奇〉。6月21日。
  79. 自由時報,2012,〈屏南首座日照中心,車城啟用〉。12月25日。
  80. 自由時報,2015,〈野牡丹的春天正當時,花滿高士體驗原味〉。4月30日。
  81. 行政院衛生署,1995,《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二)》。臺北:衛生署。
  82. 行政院衛生署,1997,《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四)》。臺北:衛生署。
  83. 行政院衛生署,2008,行政院衛生署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修正草案)。http://www.matsu.idv.tw/attach/matsu-90f4306c278fa8370fb6859a10d3d9a4.doc,取用日期:2016年3月24日。
  84.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2007,談健保局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健保關心您,山地離島送溫情。http://www.nhi.gov.tw/webdata/webdata.aspx?menu=17&menu_id=1028&webdata_id=1996,取用日期:2016年1月12日。
  85.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2008,健保用心深耕守護偏遠民眾的醫療需要 健保IDS計畫,推動成果豐碩,民眾滿意度高達78%。http://www.nhi.gov.tw/webdata/webdata.aspx?menu=6&menu_id=168&webdata_id=2168,取用日期:2016年1月12日。
  86.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2011,健保IDS十年有成,民眾滿意度高達94%!http://www.nhi.gov.tw/epaper/ItemDetail.aspx?DataID=2436&IsWebData=0&ItemTypeID=7&PapersID=205,2016年1月12日。
  87. 行政院衛生署屏東醫院,2012,《全民健康保險屏東縣牡丹鄉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書》。未出版。
  88. 何欣潔,2013,《在永久屋裡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臺中: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89. 何信安,2003,《排灣族辭典》。屏東:錦繡中華。
  90. 李孟智,1999,《山地離島地區醫師人力現況調查》。臺北:行政院衛生署八十八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91. 李恬儀,2004,《檳榔商品化的形成與消費文化轉變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李懌鑫等譯、Mithcell等原著,2008,《小Robbins病理學手冊第七版》。臺北:合記。
  93. 杜德喬編,謝世忠、劉瑞超譯,2010,《1880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族:南岬燈塔駐守員喬治泰勒撰述文集》。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94. 沈世珍,2010,〈門諾IDS十年路〉。頁117-126,收錄於黃勝雄、陳盛煊編,《愛在臺灣原鄉:山地鄉IDS醫療十週年回顧與展望》。花蓮:門諾醫院。
  95. 私立高雄醫學院,1959,〈48學年度第1學年新生之招考〉。《高雄大學同學會雜誌》5:12。
  96. 林金源主修,2010,《續修恆春鎮志》。屏東:恆春鎮公所。
  97. 林南岳,2007,《我國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98. 林奏延等編輯,2014,《從山到海的關懷:邁向國際級偏鄉離島醫療與照顧》。臺北:衛生福利部。
  99. 林奕鼎,2003,《檳榔文化作為一個鬥爭場域》。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100. 林崇熙,2004,〈檳榔、知識與社會正義的辯證〉。論文發表於「臺灣鄉村社會學會九十三年年會暨空間不平等與社會包容研討會」,臺北:臺灣鄉村社會學會,民國93年4月30日。
  101. 南門醫院,2009,醫院簡介。http://www.nanmen-hospital.com.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581,取用日期:2015年4月30日。
  102. 南門醫院,2015,病床一覽參考。http://www.nanmen-hospital.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1001025&Rcg=73,取用日期:2016年1月23日。
  103. 屏東縣牡丹鄉公所,2016,牡丹鄉簡介。http://www.pthg.gov.tw/TownMdt/cp.aspx?n=90B4AACEABC60B4D,取用日期:2016年1月6日。
  104. 屏東縣恆春戶政事務所,2016a,105年1月份屏東縣牡丹鄉各村里鄰戶數與戶籍動態登記統計表。http://www.hengchun-house.gov.tw/?Page=Files&Guid=868bc6e9-6f47-085f-b772-23315589e12a,取用日期:2016年2月15日。
  105. 屏東縣恆春戶政事務所,2016b,105年1月屏東縣牡丹鄉現住人口數統計表-按性別及年齡分。http://www.hengchun-house.gov.tw/?Page=Files&Guid=23cc53ab-8777-ec18-3def-9b8155bc74a9,取用日期:2016年2月15日。
  106. 屏東縣政府,2011,99年度屏東縣政府施政工作成果報告。http://www.pthg.gov.tw/Cus_PublicInfo_Detail.aspx?s=5266FA58103BFB8E&n=30EF733D5002474E,取用日期:2016年3月4日。
  107. 屏東縣政府,2015,103年度屏東縣政府施政工作成果報告。http://www.pthg.gov.tw/Cus_PublicInfo_Detail.aspx?s=40DF5CC455AC5038&n=30EF733D5002474E,取用日期:2016年3月4日。
  108. 屏東縣政府民政處,2016,104年度屏東縣及各鄉鎮市出生、死亡、結婚、離婚率統計表。http://www.pthg.gov.tw/plancab/News_Content.aspx?n=4573CCC464E71BC7&sms=FEEE3491699A2FC2&s=560A375189C14066,取用日期:2016年7月4日。
  109.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2014,《104年屏東縣健康生活型態工作說明會資料》。未出版。
  110. 恆基醫療財團法人恆春基督教醫院,2012,滿州鄉長期照護服務據點揭牌,深入偏鄉照顧老人及身心障礙者。http://www.hcch.org.tw/item96_index.php?data_id=84,取用日期:2016年2月22日。
  111. 恆基醫療財團法人恆春基督教醫院,2016,病床數公告。http://medical.hcch.org.tw/bed.html,取用日期:2016年1月23日。
  112.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101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統計年報》。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113.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5a,〈東源導覽員組隊,捐收入回饋部落〉。8月5日。
  114.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5b,〈公費醫師期滿就走,不到1成留任〉。11月6日。
  115.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5c,〈健保資源分配失衡,城鄉醫療差距大〉。12月31日。
  116. 原住民部落健康營造網,2010,關於我們。http://www.tichpp.com/modules/tadnews/page.php?nsn=14,取用日期:2016年3月6日。
  11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46,〈省立流動治療隊醫務員劉川枝等7員任免案〉。典藏號:00303231007005。
  118.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47,〈衛生局及所屬各機關組織規程〉。典藏號:00301200081001。
  119.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中護健康學院,2012,學院簡介。http://ntcnc.nutc.edu.tw/files/11-1021-327.php,取用日期:2016年1月22日。
  120. 康健雜誌,2015,〈屏東南門綜合醫院:高榮雲端支援,南臺灣創傷急救第一站〉。6月1日。
  121. 張淑婷,2000,《花蓮縣豐濱鄉原住民嚼食檳榔態度與行為研究》。花蓮:慈濟醫學院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122. 梁妃儀、陳怡霈、洪武雄、陳秋瑩、蔡篤堅編著,2009,《臺灣中部醫療人物誌第二集》。臺中:中國醫藥大學。
  123. 許俊才,2013,〈原鄉部落照顧分工的變化與因應:排灣族生活經驗〉。頁283-306,收錄於黃源協編,《部落、家庭與照顧:原住民族生活經驗》。臺北:雙葉。
  124. 郭文華,2001,〈基層在疾疫與美援的年代—戰後臺灣衛生體制的形成〉。頁14-19,收錄於黃美娜編,《幼幼無恙:臺中縣兒童保健歷史映像,1950-1970》。臺中:臺中縣衛生局。
  125. 郭惠敏,2009,《南排灣檳榔文化意涵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26. 陳梅卿總編纂,2000,《牡丹鄉志》。屏東:屏東縣牡丹鄉公所。
  127. 陳湛綺編,2009,《民國時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第二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128. 陳瑩霖主編,2009,《醫療與奉獻》。高雄:高雄醫學大學。
  129. 傅寶玉、李淑鈴、歐盈君、陳宜君、林秋露、李錫鑫、楊復尊編,1998,《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3,臺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1)》。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30. 朝巾玲,2008,《在花蓮地區執業之原住民公費醫師的服務經驗及影響他們續留與否之因素:八名醫師的經驗》。花蓮: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131. 黃彥莉,2000,《「遊戲間」還是支配場域?─診療室的醫病互動關係》。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132. 黃勝雄,2010,〈尚待整合IDS的另一個角色〉。頁197-202,收錄於黃勝雄、陳盛煊編,《愛在臺灣原鄉:山地鄉IDS醫療十週年回顧與展望》。花蓮:門諾醫院。
  133. 經濟部水利署,2014,水庫風情--南區。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12646&ctNode=3137&comefrom=lp#3137,取用日期:2015年5月8日。
  134. 經濟部水利署,2015,水庫水情--牡丹水庫。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19996&ctNode=4542,取用日期:2015年5月8日。
  135. 落合泰藏著、下條久馬一註、賴麟徵譯,1995a,〈明治七年牡丹社事件醫誌(上)〉。《臺灣史料研究》5:85-110。
  136. 落合泰藏著、下條久馬一註、賴麟徵譯,1995b,〈明治七年牡丹社事件醫誌(下)〉。《臺灣史料研究》6:107-129。
  137. 葉誌成,2000,《恆春史誌:日本征藩紀》。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38. 葛應欽、王姿乃,1996,《臺灣各社區居民的疾病死亡及其意義》。高雄:人道。
  139. 臺灣自來水公司,2015,本公司各區處主要淨水場風情彙整表。http://www.water.gov.tw/05know/kno_b_main.asp?bull_id=1264,取用日期:2015年5月8日。
  140. 臺灣省政府,1969,《臺灣省政府公報》73:2-7,南投:臺灣省政府。
  141. 臺灣省政府,1975,《臺灣省政府公報》65:2,南投:臺灣省政府。
  142. 臺灣省政府,1979,《臺灣省政府公報》48:4-7,南投:臺灣省政府。
  143. 臺灣省政府,1989,《臺灣省政府公報》57:5-8,南投:臺灣省政府。
  144. 臺灣省政府衛生處,1986,《山地暨離島地區衛生業務概況》。南投:臺灣省政府衛生處。
  145.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4,《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第三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46. 劉士永,2013,〈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近代華人社會裡的新興西方觀念〉。頁9-40,收錄於祝平一編,《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臺北:聯經。
  147. 衛生福利部,2014a,102年教學醫院『依醫院層級別』住院醫師值勤時數現況調查。http://mcia.mohw.gov.tw/openinfo/B100/B101-2.aspx?MOD=DOWNLOAD&FB_SEQ=22,取用日期:2016年1月7日。
  148. 衛生福利部,2014b,多管齊下保障醫護同仁勞動權益,並確保整體醫療照護品質。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556&doc_no=44760,取用日期:2015年4月6日。
  149. 衛生福利部,2015,開辦重點科別公費醫師培育,挹注偏遠地區醫師人力。http://www.mohw.gov.tw/news/531752549,取用日期:2016年4月21日。
  150. 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2014a,「vuvu家園牡丹鄉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宣傳單張。未出版。
  151. 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2014b,「牡丹鄉長期照護服務據點103年第四次長照服務小組會議」會議手冊。未出版。
  152. 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2015a,歷史沿革。http://www.pnhb.mohw.gov.tw/?aid=101&iid=1,取用日期:2015年4月30日。
  153. 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2015b,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病床利用情形統計日報表。http://www.pnhb.mohw.gov.tw/?aid=515&pid=0&page_name=sub_list,取用日期:2016年1月23日。
  15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00,〈(縣市衛生局所屬)衛生所組織規程參考基準〉。http://www.hpa.gov.tw/BHPNet/Web/Rule/LawShow.aspx?No=200808140013,取用日期:2014年6月29日。
  15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1,臺灣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地理分佈變遷圖。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aspx?No=201110310008&parentid=201109140001,取用日期:2015年12月25日。
  15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3,縣市別嚼檳榔率與檳榔認知率分佈。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Bulletin.aspx?No=201110310002&parentid=201109140001,取用日期:2015年12月25日。
  15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a,歷年嚼食檳榔盛行率。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aspx?No=201410060013&parentid=201410030001,取用日期:2016年3月3日。
  15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b,公開徵求104年「社區健康營造計畫」補助案,各社區健康營造單位如有需求,請洽立案所在地之衛生局。http://www.hpa.gov.tw/Bhpnet/Web/Announce/Announce.aspx?No=201411120002,取用日期:2016年3月9日。
  15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5,2015國民健康署年報。臺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160.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5a,民國103年死因統計年報。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5488,取用日期:2016年7月4日。
  161.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5b,民國103年鄉鎮別主要死因。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5599,取用日期:2016年7月4日。
  162.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2013a,業務職掌。http://www.mohw.gov.tw/cht/DONAHC/DM1_P.aspx?f_list_no=119&fod_list_no=0&doc_no=1465,取用日期:2016年3月31日。
  163.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2013b,關於本司。http://www.mohw.gov.tw/cht/DONAHC/DM1_P.aspx?f_list_no=117&fod_list_no=0&doc_no=1453,取用日期:2016年2月15日。
  164.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2014,104年度部落及社區健康營造計畫補助作業申請須知。http://www.mohw.gov.tw/cht/DONAHC/DM1_P.aspx?f_list_no=677&fod_list_no=3825&doc_no=46754,取用日期:2016年3月9日。
  165. 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2001,《嚼食檳榔引發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流行病學與致病機轉》。臺北:國家衛生研究院
  166. 鄭一光、吳麗菁編,2002,《落山風中的情與愛:恆春基督醫院宣教紀念特刊(1956-2002)》。屏東:財團法人恆春基督教醫院。
  167. 賴美淑總編輯,2000,《檳榔嚼塊與口腔癌流行病學研究》。臺北:國家衛生研究院。
  168. 賴慧櫻,2010,《衛生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花蓮縣檳榔暨口腔癌政策執行為例》。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69. 戴行妍,2003,《山地醫療整合計畫的效果評估》。臺北: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0. 戴桂英,1998,〈執行策略演講:「偏遠地區健康保險多元服務改善方案」〉。論文發表於「山地離島醫療服務改善方案期中策略研討會」,高雄:中央健康保險局,民國87年4月23日至24日。
  171. 聯合晚報,1990,〈舉發醫政偏失,省衛處長談話起反彈,山地籍民代擬杯葛預算〉。3月14日。
  172. 聯合晚報,1995,〈健康情報站,女人吃檳榔,妳會難產哦〉。11月10日。
  173. 聯合報,1984,〈群體醫療中心實施後的一些聯想〉。8月19日。
  174. 聯合報,2001,〈南區部落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觀摩,展示成績〉。11月30日。
  175. 聯合報,2002,〈崁頂衛生主任鄭泰春調職,地方留人〉。4月24日。
  176. 聯合報,2003,〈董森告別式,捐出大體〉。3月25日。
  177. 聯合報,2006,〈檳榔銅杯,機槍彈殼廢物利用〉。5月23日。
  178. 聯合報,2012,〈牡丹設長照站,家屬終可喘口氣〉。9月21日。
  179. 聯合報,2015,〈升級版東源遊樂區,遊客樂付費〉。7月22日。
  180. 謝雅竹,2008,《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劃之民眾就醫滿意度及健康狀態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高雄:義守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81. 魏嘉玉,2010,《探討花蓮縣布農族國中生生活技能與嚼食檳榔行為之關係》。花蓮: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182. 藤垣裕子,2015,〈III研究取徑的趨勢〉。頁321-341,收錄於藤垣裕子編、王佩瑩譯,《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臺北:群學。
  183. 顧雅文,2013,臺灣瘧疾史。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2013/read_4-9-5.html,取用日期:2016年3月19日。
  184.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1987, “Betel quid with tobacco and betel quid without tobacco.”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supplement 7: 128-129.
  185. Kumar, Vinay, Abul Abbas, Nelson Fausto, Jon Aster, 2010,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Eighth Edition. Philadelphia, PA: Saunders/Elsevier.
  186. Rooney, Dawn F., 1993, Betel chewing traditions in South-East Asia. Kuala Lumpu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