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挑戰發展主義霸權:國光石化爭議研究

DOI

10.6843/NTHU.2013.00613

作者

吳沛憶

关键词

發展主義 ; 霸權 ; 國光石化 ; 公民社會 ; 地方社會

期刊名称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3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謝國雄

内容语文

英文

中文摘要

為什麼在台灣,幾乎所有的公共爭議,最終都匯聚在「不能阻礙經濟發展」的討論?究竟這個共識如何形成?從基進觀點來說,發展霸權如何取得順服?本研究以2009至2011年國光石化開發爭議為研究對象,提問:「發展主義霸權為何退讓?」觀察霸權與各種制度、行動、論述的交織互動。 透過在開發預定地彰化大城鄉與芳苑鄉三個農漁村聚落的田野調查與訪談,與反國光石化運動的次級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發展霸權依著台灣社會運行的軌跡,在公民社會和地方社會中有不同的運作軌跡。因而,此二場域也產生相異兩股回應霸權的力量。 在公民社會,專家與運動組織成功從再現地方、制度、組織、論述四個層次建立反發展霸權,成功挑戰霸權正當性。在地抵抗現身在公民社會中,使反霸權取得正當性。環評制度開啟論說的制度管道,專家提出替代性知識論述,運動團體將專家爭議轉化為公共爭議,並將農漁工階級衝突轉化為生態保護、食物安全與開發衝突,爭取普遍性公民的支持。 地方社會則產生三種不同的回應:大城鄉──動員支持;芳苑鄉芳苑聚落──未動員;芳苑鄉王功聚落──動員反對。透過比較,發現地方社會呈現給外界的共識,無論抵抗或者順服,是頭人組織意見、行動的結果。地方頭人扮演轉譯發展計劃的角色,支持與反對方頭人皆以地方道德想像「家與社區的延續」作為理據,轉譯是雙向的。發展霸權來到地方,是以和地方道德想像接合的方式,得到順服或抵抗的回應。

主题分类 人文社會學院 > 社會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被引用次数
  1. 董昱(2016)。反璞玉運動的行動邏輯:當代竹北的發展民族誌。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