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藉由壓克力繪畫創作探索成人親密關係失落之經驗

并列篇名

Exploration of Adults' Loss Exper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Through Acrylic Painting

DOI

10.6837/ncnu202000151

作者

洪紫琁

关键词

親密關係失落 ; 壓克力顏料 ; 藝術創作 ; lost intimacy ; acrylic paint ; art creation

期刊名称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輔導與諮商碩士班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20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張玉茹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壓克力繪畫創作對於親密關係失落之經驗,採用質性研究之藝術本位研究方法,透過實證方式,去探究整體經驗之過程,並運用半結構式訪談與文件分析方式。研究共招募四位正經驗半年內的親密關係失落者受試者,年齡為25-45歲之間,性別不拘,進行六次創作與創作結束的總訪談。針對所得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 親密關係失落的故事中,除了失落情緒以外,還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且互動關係當中可分為指責型、背叛型、批評型、控制型以及疏離型。 2. 創作歷程的「起承轉合」過程中,發現到探索過程中的差異性且使用的顏色會反映當下的心境。從自我獨自面對失落物件的情緒,開始展開自我對話,且最後可以回歸到愛自己的省思中。 3. 壓克力繪畫創作整理出藝術創作的意義,包含三個面向:藝術創作反映內在投射與渴望;從創作中重新拿回主導權且展現自信;從聚焦在兩人的關係轉換為回到自我身上。 4. 最後,研究者將依此研究結果,提出討論及未來研究可參考的建議。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loss exper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through acrylic painting.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art-based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process through empirical methods, and us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is study recruited four people who were 25 – 45 years old male and female. They had lost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in half a year prior to participating in this research. Six sessions of art creation and one interview at the end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are as the following: 1. In their narration of losing intimacy, participants reported feeling down. And their experienc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ir family of orientation. And the family intera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including blame, betrayal, criticism, control and alienation. 2.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transition" through art, research participants began to notice the differences and their choice of colors in paintings reflected their moods. From the emotion of having to face the loss by oneself, research participants began to internal dialogue, which leaded to ref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loving oneself. 3. The significance of artistic creation through acrylic painting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artistic creation reflects the internal projection and desire. Second, it is possible to take back personal autonomy and show self-confidence through art creation. Third, from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eople, the participants moved towards the internal integration with oneself at the end. 4.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discussed its implications and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教育學院 >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輔導與諮商碩士班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参考文献
  1. 何長珠(2008)。悲傷影響因素之初探。生死學研究,7,139-192。
    連結:
  2. 一、中文文獻
  3. 尤韻涵(2010)。長期戀情主動分手者分手調適歷程之敘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4. 王以仁(2010)。婚姻與家庭:配偶及家人間的溝通和調適。台北:心理。
  5. 王孟文(2011)。自我失落與再生-分手失落者再完形夢工作期間的自我調節歷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6. 王留栓 譯(1997)。壓克力畫。台北:三民。
  7. 王琪(2017)。紙膠帶媒材作為藝術治療介入之探究。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8. 王蓉瑄(2018)。實習藝術治療師在醫院執行開放畫室運用水墨媒材進行回應性創作作為自我關照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9. 王慶福、王郁茗(2003)。性別、性別角色取向與愛情觀及愛情關係的分析研究。中山醫學雜誌,14(1),71-82。
  10. 王慶福、張德榮、林幸台(1995)。愛情關係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3,92-126。
  11. 申荷永(2004)。心理分析入門。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12. 江學瀅(2000)。用藝術與潛意識對話—藝術治療。文化視窗,23,10-21。
  13. 余伯泉等譯(2015)。社會心理學。新北市:揚智文化。
  14. 吳宜瑩(2008)。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無法從失戀中順利復原者之困頓經驗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15. 吳明富(2013)。藝術本位研究-從研究的觀點看創造性藝術治療。台北:五南。
  16. 吳明富、徐玟玲(2016)。藝術治療工作坊-媒材應用與創作指引。台北:洪葉。
  17. 吳昭儀(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18. 吳清山、林天佑(2005)。藝術治療。教育研究月刊,129,155。
  19. 呂孟娟 譯(2005)。想畫就畫-創新壓克力畫。台北:唐莊。
  20. 李永真(2009)。回首當年~一個應用「歷程性繪畫」於分手創傷之個案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21. 李依璇(2010)。身心障礙兒童手足情緒表達之藝術治療團體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22. 李美蓉(1993)。視覺藝術概論。台北:雄獅。
  23. 李開敏等譯(2004)。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手冊。(原作者:Worden, J. W.)。臺北:心理。
  24. 李開敏等譯(2011)。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第三版)。台北:心理。
  25. 沈益君 譯(2000)。開啟孩子的心窗:適用於兒童及青少年之完形學派心理治療。台北:心理。
  26. 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的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輔導季刊,36(2),31-44。
  27. 周伶利 譯(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28. 孟祥森 譯(2016)。愛的藝術。台北:志文。
  29. 易之新 譯(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的整合。台北:心靈工坊。
  30. 林育陞(2017)。藝術治療對創傷處理與應用,諮商與輔導。10(5),2-7。
  31. 林怡君(2015)。童年關係失落經驗影響未婚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之對偶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未出版,臺中市。
  32. 林姿穎(2004)。成人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33. 林庭鈺(2011)。藝術創造性過程的自我探索敘說:以工作室三部曲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34. 林國亮(2004)。家庭樹生命樹-原生家庭探討手冊。臺北:雅歌。
  35.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
  36. 林顯壕(2018)。手工藝運用於藝術治療之經驗:以臺灣藝術治療師為例。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37. 姜讚裕、黃小娟、彭薇勻(2009)。為悲傷找到出路-藝術治療。生死兩無憾-世界安寧日認識安寧療護,587,45-47。
  38. 柯淑敏(1996)。親密關係分手的研究。學生輔導通訊,48,108-115
  39. 洪靜瑜(2016)。成年女性學生失戀復原歷程之社會支持經驗探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40.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4),86。
  41. 凌予(2008)。癌來,我是素人畫家。台北:白象文化。
  42. 高楠(1993)。藝術心理學。台南:復漢。
  43. 張思嘉(2001)。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4),1-29。
  44.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45. 張索娃 譯(2013)。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台北:木馬文化。
  46. 梁婉玲 譯(2010)。教育研究的品質控管。台北:韋伯文化。
  47. 梁錦鋆 譯(2011)。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
  48. 盛正德(2002)。以畫療傷:一位藝術家的憂鬱之旅。台北:心靈工坊。
  49. 許家綾 譯(2006)。青少年藝術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50. 許琬翔 譯(2014)。開起創作自信之旅。台北:遠流。
  51. 許邏灣 譯,(1999)。藝術治療。台北:新路。
  52. 陳文琪 譯(1994)。失落感:超越個人的危機。台北:遠流。
  53. 陳玉萍(2010)。找‧我:以自身創傷經驗衍生之視覺創作。實踐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5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55. 陳育佳 譯(1996)。壓克力技法百科。台北:笛藤。
  56. 陳俐瑾(2007)。成年前期失戀者情緒調適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57. 陳品秀 譯(2010)。與自己的心靈對書:三隻筆畫出你的生活禪。台北:臉譜、城邦文化出版。
  58. 陳雅鳳(2007)。壓克力鄉村彩繪。台北:積木文化。
  59. 陳鳴 譯(1995)。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遠流。
  60. 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61.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臺北市:五南。
  62.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北:五南。
  63. 陸雅青(2005)。藝術治療: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台北:心理〈第三版〉。
  64. 陸雅青等譯(2008)。藝術治療-心理專業者實務手冊。台北市:學富。
  65. 陸雅青等譯(2019)。藝術治療取向大全:理論與技術。新北:心理。
  66. 麥惠珍(2009)。解讀藝術的視野。高雄:新裕豐。
  67. 彭懷真(2009)。婚姻與家庭-第四版。台北:巨流圖書。
  68. 曾文志(1996)。成年早期婚姻親密量表之編製及影響婚姻親密之因素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69. 曾珮娟(2011)。薩提爾模式探討成年女性親密關係失落過程的自我及轉化。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70. 曾肅良(2008)。藝術概論。台北:三藝文化。
  71. 游金麟(2014)。把愛找回來:心理劇在悲傷輔導上的運用。台北:心理。
  72. 游鈞淳(2010)。拼貼媒材在藝術治療的運用:以臺灣藝術治療師的經驗為例。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73. 程子潔(2008)。超簡單!幸福壓克力彩繪。台北:信實文化行銷。
  74. 黃君瑜(2003)。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調適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75. 黃俊勇(2017)。單一歷程性繪畫創作探討異鄉生活的存在議題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76. 黃傳永(2012)。藝術治療運用在失落悲傷調適之探討。台灣心理諮商季刊,4(2),22-41。
  77. 黃鈺婷(2011)。紙質書畫修復著色媒材適用性探討-以傳統國畫顏料與乳液型壓克力顏料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78. 楊佩倩(2014)。表達性藝術治療中「起、承、轉、合」初探。諮商與輔導,345,31-34。
  79. 楊淑貞(2010)。創傷復原與療癒歷程之探索:以表達性藝術治療爲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2(1),73-85。
  80. 葉霽頡(2019)。超越原生家庭的框架:在婚姻生活中的自我成長歷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未出版,基隆市。
  81. 趙淑珠(2006)。大學生親密關係互動研究--追蹤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3-2413-H018-008),未出版。
  82.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臺北:藝術家。
  83. 劉焜輝(1994)。藝術治療。輔導與諮商,102,26-31。
  84. 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8,37-94。
  85. 鄭羽芯(2006)。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情緒表達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86. 鄭淑麗(1998)。分手心理十年比較。張老師月刊,251,66-74。
  87. 鄭暄穎(2016)。漫漫情路─成年單身女性未能從失戀中脫困之失落經驗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88. 盧泓諺(2014)。藝術創作取向團體對大學生分手調適之影響。亞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89. 蕭裕源(1999)。醫學與藝術。台北:金名圖書。
  90. 賴念華(2009)。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失落悲傷團體之效果研究。台灣藝術治療學刊,1(1),15-31。
  91. 賴念華譯(2013)。藝術治療與團體工作:實例與活動。台北:張老師。
  92. 錢泓諺、蘇完女、朱惠瓊、郭俊穎(2018)藝術創作取向團體對大學生分手調適之影響。台灣藝術治療學刊,5(1),33-52。
  93. 謝東山(2008)。藝術概論。台北:華都文化。
  94. 謝秋雯(2019)表達性藝術治療運用在創傷經驗個案。諮商與輔導,1,31-35。
  95. 簡宛瑩(2017)。運用壓克力顏料作為引導性媒材的繪畫歷程分析之自我探索。台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96. 簡春安(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空中大學。
  97. 羅子琦(2005)。大學生走出愛情分手困頓經驗之心理歷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98. 羅子琦、賴念華(2010)。大學生走出愛情分手困頓經驗之心理歷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9,1-32。
  99. 羅靜伃(2017)。藝術治療媒材屬性體驗:以七項媒材應用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100. 蘇予昕(2020)。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新北市:遠足文化。
  101. 蘇完女等人(2018)。藝術創作取向團體對大學生分手調適之影響。台灣藝術治療學刊,5(1),33-52。
  102. 蘇佳玲(2003)。成年早期受家人反對而分手之情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103. 蘇素粉(2006)。自我探索藝術創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104. 顧瑜君(1995)。分手時的傷痛和抑鬱-階前兩聲心難寧。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愛情觀,202-211。台北:張老師。
  105. 顧瑜君(1995)安定之愛的礎石-許諾。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愛情觀,132-141。台北:張老師。
  106. 龔蒂苑譯(2005)。繪畫大師Q&A壓克力顏料篇。台北:視傳文化。
  107. 二、英文文獻
  108.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109.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110. Bronfenbre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A:Harvard University.
  111. Duck, S. W. (1982). A topography of relationship disengagement and dissolution. In S.W. Duck (E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4: Dissolv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1-3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12. Duck, S., & Wood, J. T. (2006). What goes up may come down: Sex and gendered parents in relational dissolution. In M. A. Fine & J. H. harvey (Eds.), Handbook of divorce and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pp. 169-187).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13. Erikson,E. H. (1972).Eight ages of man.In C.S.Lavatelli&F.Stendler(eds.), Readings in child behavior and child development.San Diego, CA:HarcourtBrace
  114. Hatfield.E. (1984). The dangers of intimacy. Commmunication, intimac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207-220. Florida:Academic Press.
  115. Killick,K., &Greenwood, H. (1995). Research in art therapy with people who have psychotic illnesses. Art and Music: Therapy an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116. Kübler-Ross, E. (1969).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117. Levinger, G., & Snoek, J. G. (1972). Attraction in relationship.Morristown, N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118. Moon, B. L. (2002). Working with images:The art of art therapists.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119. Rosen,A. (2009).The heartlift operation. Art Therap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26(3) p130-134.
  120.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119-135.
  121. Sternberg, R. J. (1997).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triangular love scal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7, 313-335.
  122. Stroebe, M., S., Schut, H. (1999) .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rational and description. Death Studies, 23, 197-224.
  123. Toth, P. L., Stockton, R., & Browne, F. (2000). College student grief and loss. In J. H. Harvey & E. D. Miller (Eds.), Loss and trauma: General and close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s (p. 237–248). Brunner-Routledge.
  124. Vaughan, K. (2005). Pieced together: Collage as an artist’s method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4 (1), 1-21.
  125. Worden, J. M. (1991).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New York: Sp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