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御宅族之動漫畫心理需求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并列篇名

The Correllational Research of Phychological Need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taku

DOI

10.6837/ncnu201900099

作者

周明毅

关键词

御宅族 ; 心理需求 ; 主觀幸福感 ; Otaku ; basic needs ; well-being

期刊名称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輔導與諮商碩士班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9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趙祥和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御宅族從動漫畫滿足心理需求之程度、主觀幸福感二者之現況,以及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學歷)於其中的差異情行,並探討二者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以台灣御宅族為研究對象,並編制「動漫畫心理需求滿足量表」及使用「短題本主觀幸福感量表」做為研究工具,共獲得有效問卷240份,將蒐集之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將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御宅族同意可以從動漫畫滿足自尊、自我實現及愛與歸屬的需求 二、御宅族的主觀幸福感介於中等程度的主觀幸福感 三、年齡越小的御宅族,越能從動漫畫滿足心理需求 四、學歷越低的御宅族,越能從動漫畫滿足心理需求 五、動漫畫心理需求滿足與主觀幸福感有中低程度的正相關 六、動漫畫心理需求滿足對心理幸福感有預測力 七、動漫畫心理需求滿足對情緒幸福感有預測力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aims to find the Otaku's satisfaction from ACG in Basic Need and Subject Well-being .It als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sic Need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based on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gender, age, education). The research adopted survey research method . The research object was the Otaku group of Taiwan ,The questionnaire were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satisfaction scale on Basic Need from ACG" and "Shortened scale measurement on Subject Well-being". There were 240 retrieved valid samples.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 "T-test"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The Otaku agree that they can satisfy the need for self-esteem , self-actualization ,social belonging from ACG. 2.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Otaku is at about medium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3.The younger the Otaku are,the more satisfaction they have for basic needs from ACG. 4.The lower education the Otaku are, the more satisfaction they have for basic needs from ACG. 5.There is medium-low level of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atisfaction on Basic Needs from AC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6.There is predictive power of satisfaction on Basic Needs from ACG toward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7.There is predictive power of satisfaction on Basic Needs from ACG towards emotional well-being.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教育學院 >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輔導與諮商碩士班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参考文献
  1. 林志哲(2014)。感恩、社會支持及幸福感之研究:中介效果模式之驗證。中華
    連結:
  2. 一、中文部分
  3. 王玉珍(2015)。優勢中心生涯諮商對國中學生幸福感與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
  4. 教育心理學報,46卷,3期,311-332頁
  5. 王友惠、翁慧卿(2017)。社會資本及幸福感相關性之跨國與跨年齡層比較。人
  6. 口學刊,第54期,123-170頁
  7. 王鈺婷(2015)。台灣同人誌文化中的耽美想像:女性閱聽人的性別意識。台灣
  8. 學誌,第11期,17-33
  9. 王琇萱(2014)。澎湖縣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
  10. 白超熠(2006)。Cosplay的視覺文化研究 一個後現代的文化論述。南華大學,
  11. 江裕真(譯)(2006)。瞄準御宅族(原作者:野村總合研究所)。台北市:商周
  12. (原著出版年:2005)
  13. 朱玲慧(2010)。大學生自尊、同儕關係對復原力與幸福感的影響。政治大學,
  14. 台北市。
  15. 汪宏儒(2008)。臺灣動漫畫御宅族的社群活動與認同 -一個認真休閒的觀點(碩
  16. 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17. 李清茵(2004)。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
  18.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19. 李美蘭(2006)。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20. 李仁豪、余民寧(2016)。心理幸福感量表簡式中文版信效度及測量不變性:以
  21. 大學生為樣本並兼論測量不變性議題。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第四十六期,
  22. 127-154頁
  23. 李仁豪、余民寧(2014)。臺灣中老年人外向性及神經質人格、社會支持與主觀
  24. 幸福感關係之模型建構及其結構係數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5卷,4期,
  25. 455-474頁
  26.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27. 吳克興、季力康、陳建瑋(2017)。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心理需求與環境知覺滿意
  28. 度對自我決定動機及參與意圖之預測。運動教練科學,46期,頁67-80
  29. 吳美連、張振傑、王秀菁(2017)。職場霸凌對員工幸福感之影響:社會資本與
  30. 心理資本的調節作用。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17卷,第2期,1-25頁
  31. 吳枚瑛、魯盈讌、陳香廷、洪瑞兒(2018)。探討高雄市青少年自覺健康、身體
  32. 意象及幸福感之關係。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33-67頁
  33. 吳相儀、張聖翎、蕭舒謙、簡晉龍(2018)。感恩到幸福:從復原力探討感恩與
  34. 心理健康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50卷,1期,83-106頁
  35. 吳明蒼、蔡正育、柳立偉(2011)。大學生生活幸福感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
  36. 報,第二期,152-165
  37.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新北市,易習圖書。
  38. 李豪(2012)。同人誌角色扮演者心流體驗、控制信念與深度休閒之關係研究。
  39.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40. 李姿瑤(2004)。「動漫」御宅族的幻想世界-以台灣的同人創演活動為研究對象
  41.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42. 邱雯祺(2009)。台灣同人文化再現與實踐─以「開拓動漫祭」為案例。崑山
  43. 科技大學,台南市。
  44. 余民寧、陳柏霖、陳玉樺(2017)。量表長度簡化研究:「簡式中小學教師主觀幸
  45. 福感量表」修訂。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十三卷第四期,27-56
  46. 林佩璇(2015)。成年人漫畫迷閱讀漫畫動機與偏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
  47. 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48. 林姿彣(2016)。角色特質與文本敘事結局對少年漫畫角色認同與移情之效果研
  49. 究。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50. 林容安(2005)。從迷文化到次文化:Cosplay 在台灣的演變歷程。南華大學,
  51. 嘉義縣。
  52. 林秀娥、趙祥和(2015)。獨居老年長者之心理需求探究。台灣老人保健學刊,
  53. Vol.11,No.2,80-100
  54. 心理衛生學刊,第二十七卷,第三期,453-482頁
  55. 林志哲(2015)。「心理幸福感量表」之中文化驗證。測驗學刊,第62集,第4
  56. 期,261-277頁
  57. 林明傑、陳慧女、黃志中(譯)(2003)。現實治療諮商(原作者:Robert
  58. E.Wubbolding & John Brickell)。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年:1999)
  59. 姜永淞(2012)。臺灣青少年次文化消費群比較研究-御宅族與流行音樂追星族
  60. 之實證(博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61. 施建彬(199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62. 胡正光(2016)。御宅文化研究:御宅族的反省觀察。臺灣社會學會通訊,85期,
  63. 24-26。
  64. 陳仲偉(2003)。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動漫畫產業為例(碩士論
  65. 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66. 陳煜仁(2008)。持久涉入、情境涉入與沉浸體驗在休閒活動之關係研究-以日
  67. 本角色扮演者為例。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未
  68. 出版,屏東縣。
  69. 陳建和;葉珊君(2017)。角色扮演參與者深度休閒、成癮性及幸福感關係之研
  70. 究。觀光旅遊研究學刊,第12卷第2期。27-48
  71. 陳仲偉(2005)。從哈日到知日-以日本動畫文化為例。思與言,第43卷第1
  72. 期,25-70
  73. 陳俊民、楊亮梅(2016)。運動員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之初探。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74. 期刊,第十五卷,三期,頁1-11
  75. 陳志忠、李烱煌(2017)。運動基本需求滿足量表之因素效度評估。嘉大體育健
  76. 康休閒期刊,第十六卷,三期,頁36-54
  77. 陳奐妤、林杏足(2016)。國中資優生完美主義類型、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
  78. 研究。特殊教育學報,43期,29-62頁
  79. 孫智辰(2018)。老人進入日間照顧中心之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研究─ 以自我決
  80. 定理論分析。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十四卷第二期,頁115-161。
  81. 孫智辰(2018)。老人進入日間照顧中心之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研究-以自我決
  82. 定理論分析。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十四卷,第二期,頁115-161
  83. 徐嫚淳(2010)。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
  84. 探討。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85. 連廷嘉,鄭曉楓(2015)。老人幸福感量表編製之研究。輔導季刊,第51卷,第
  86. 1期,29-37
  87.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討論。國家科學委員會研
  88. 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八卷,一期,115-137
  89. 陸洛、吳珮瑀、施建彬、高旭繁、翁崇修、陳欣宏(譯)(2006)。人格理論(原
  90. 作者:Duane P. Schultz &Sydney Ellen Schultz)。台北市,洪葉(原著
  91. 出版年: 2005)
  92. 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廷叡(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原作者: Richard
  93. S.Sharf)。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12)
  94. 許嘉甫(2010)。大專院校學生生活型態對幸福感之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95. 5(3),135-151
  96. 許金聲、程朝翔(譯)(1987)。動機與人格(原作者:A.H Maslow)。北京,華
  97. 廈。(原著出版年:1957)
  98. 張秀敏(2005)。薔薇園裡的少年愛—同人誌文化與青少女性別主體。國立中正
  99. 大學,嘉義縣。
  100. 張愛聆(2013)。新世紀日本酷文化之內涵及其軟實力應用。國立成功大學,台
  101. 南市。
  102. 張映芬,程炳林(2015)。國中生自我決定動機、目標導向與動機涉入之關係。
  103. 教育心理學報,46 卷,4期,541-564 頁
  104.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詞典。台北市,東華。
  105. 曾牧臣(2013)。大學男生「宅」之初探:人格特質、主修科系、居住型態與心
  106. 理適應之關聯(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107. 黃瑋斌(2010)。男性御宅族的愛情色情幻想與實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
  108. 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109. 黃瑩瀅(2015)。Cosplay 奇幻旅程-Coser的傳播快感與現實幸福感之相關研
  110. 究。淡江大學,新北市。
  111. 黃智淵(2016)。家長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求、自主動機與國小學生學業情緒
  112. 關係之探究。教育研究學報,第50卷,第1期,67-92
  113. 黃中興、張少熙、黃國恩(2016)。大學生休閒運動心理需求、生活壓力與幸福
  114. 感之研究- 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臺大體育學報,第30輯,23-32頁
  115. 黃丹臨、季力康(2018)。大專運動教練轉型領導與運動員無動機之關係: 基本
  116. 心理需求的中介效果。運動表現期刊,第5卷,第2期,頁67-74
  117. 黃泰盛(2018)。大學排球選手熱情、基本心理需求及運動幸福感之預測分析。
  118. 臺灣體育學術研究,第65期,頁39-56
  119. 黃長發(2006)。大學生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120. 1(1),25-41
  121. 黃錦容(譯)(2015)。遊戲性寫實主義的誕生-動物化的後現代2(原作者:東
  122. 浩紀)。台北市:唐山(原著出版年:2007)
  123. 傅培剛(2016)。台灣「御宅族」的形成及其意義的探索(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124. 台中市。
  125. 傅翠馨(2002)。主成份分析和共同因素分析相關譯題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
  126. 第3期,107-132頁。
  127. 褚炫初(譯)(2012)。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原作者:東
  128. 浩紀)。台北市:大鴻藝術(原著出版年:2001)
  129. 鄧清如、陳昭儀(2010)。國中生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北縣一
  130. 所國中為例。教育心理學報,41卷,4期,703-732頁
  131. 劉庭宇(2011)。以休閒觀點探究 cosplay 次文化意涵及自我認同歷程。國立台
  132. 灣體育運動大學,桃園市。
  133. 劉仲矩、楊緯剛(2015)。以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探討智慧型手機使用者需求重
  134. 要性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第13卷,第2期,頁221-240
  135. 劉致華、季力康(2016)。大專運動員的基本心理需求與運動熱情之相關研究。
  136. 臺大體育,第六十二期,71-82
  137. 蔡靜婷;郎亞琴;雷文谷(2012)。角色扮演者休閒動機、休閒涉入及休閒效益
  138. 關條之研究。休閑產業管理學刊,第五卷第二期,20-34 頁
  139. 蔡璧如;莊苑仙;黃之盈(2009)。御宅族與一般消費者於網際網路之訊息溝通
  140. 效果研究。電子商務研究,第七卷,第三期,頁 289-312
  141. 黎佩欣、朱玲慧、余民寧(2017)。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人際關係是影響樂觀解
  142. 釋風格與幸福感間關係的中介角色。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49期,53-78
  143. 楊育儀、陳秀芬(2018)。從自我決定理論探究社經弱勢大學生之生涯決定。當
  144. 代教育研究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三期,頁001-033
  145. 楊朝行、陳克舟(2018)。職場新人排球運動心理需求、工作情緒與運動行為之
  146. 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第十五卷,第三期,66-80頁
  147. 楊鳳玲、陳柏霖(2017)。寬恕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寬恕態度與幸福感之
  148. 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8卷,3期,351-370頁
  149. 梁翠梅、王素美、陳妮婉、陳雪娥(2015)。攝影輔助療法對於護理之家老人心
  150. 理需求滿足之影響。台灣高齡服務管理學刊,vol.2,no2,頁1-21
  151. 傻呼嚕同盟(2013)。御宅學。台北市:平裝本。
  152. 廖文正;何碧蘭;謝雅梅(2009)。區域性御宅族市場類型與特徵之實證分析。
  153. 南亞學報,29,205-230
  154. 蕭雅文(2011)。青少年參與角色扮演動機與家庭支持之關連研究。國立台灣師
  155. 範大學,台北市。
  156. 謝廷豪、廖元良、林益永、廖宜玫(2016)。工作壓力源、自我復原力與敬業貢
  157. 獻對幸福感之影響:以教師為樣本。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16卷,第2期,
  158. 55-80頁
  159. 韓佩凌、陳柏霖(2017)。正向心理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雙葉。
  160. 魏與晟(2012)。從幻想中誕生的現實-御宅族自戀告別(碩士論文)。國立台北
  161. 教育大學,台北市。
  162. 羅芝芸(2017)。青少年手機使用行為與心理需求在數位學習之應用。數位與開
  163. 放學習期刊,第七期,頁26-49
  164. 蘇微希;Aska(2011)。同人文化之源流與台灣同人活動發展&台灣COSPLA
  165. Y的源起與發展。庶民文化研究, 第四期, 102-125頁
  166. 二、英文部分
  167. Deci, E. L., & R. M. Ryan (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168. Personality. In R. Dienstbier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169. 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 (Vol. 38, pp. 237-288). Lincoln: University of
  170. Nebraska Press.
  171. Deci, E. L., & R. M. Ryan (2000).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s: Classic
  172.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
  173. 54-67.
  174. Deci, E. L., & R. M. Ryan (2002).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Reflections and
  175. Future Directions. In E. L. Deci & R. M. Ryan (eds.), Handbook of
  176.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pp. 431-441).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177. Rochester Press.
  178. Steven R. Wininger & Antony D. Norman(2010)。Assessing Coverage of Maslow’s
  179. Theory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extbooks: A Content Analysis。Teaching
  180. Educational Psychology,6,1。33-45
  181. Jennifer H.Gao & Robert J .Taormina(2013).Maslow and the Motivation Hierarchy:
  182. Measuring Satisfaction of the Need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 126,
  183. No. 2 pp. 155–177
  184. 三、網路部分
  185. 永析統計(2018年7月31日)。問卷要如何刪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刪題說明。2019
  186. 年5月9日。取自:
  187. https://www.yongxi-stat.com/explore-factor-analysis-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