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魏晉士人「重面子」現象之文化底蘊

并列篇名

The Emotion and Culture Implications of “Face” in Wei-Jin Dynasty

作者

宋欣怡

关键词

魏晉 ; 面子 ; 士 ; 文化 ; 形神 ; Wei and Jin Dynasties ; face ; Intelligentsia ; Cultural ; Body and spirit

期刊名称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3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江建俊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魏晉社會隱隱然透顯出「重面子」此價值觀,且其於士人的舉止生活中,有著相當鮮明的呈現,甚可蔚為魏晉時期的特殊文化風貌。眼見其中蘊藏珍貴之學術價值,而學者們又尚未將研究觸角延伸至此,故筆者於本文將開疆闢土,以「面子」此全新視角,展開對魏晉社會文化的觀照。 為證魏晉士人「重面子」,因而了解「面子」一詞,成為首要工作。故本文一開始,先釋義「面子」,確認基點,以利展開論述。再來,由外而內談「面子」。察魏晉社會洋溢著尚美的風氣,別具特色,故先談外貌的「面子」,藉此觀察其與社會、心理層面的「面子」,互相引發的狀況,以證魏晉於「外面子」的重視。接著,往內談較抽象的「面子」,也就是今日常用的「面子」概念範疇。將魏晉士人表現出的種種「面子」行為,及「面子」於魏晉社會生活中所涉及的領域,一一列出,並就其性質異同,歸納分類,最後,則搭配魏晉政治、思想、文化、精神等面向,說明造成魏晉時期有著「重面子」文化的可能原因,以證成魏晉時代確有「重面子」此主觀文化之事實。

英文摘要

Wei and Jin Dynasties social quietly reveal the "valuing face" this value, and its behavior in the Scholars' life. There is very clear presentation, can even become a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Seeing that there were precious academic value, and research scholars had yet to reach out to this area. So in this article I will break new ground, to "face" for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themes research on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order to prove Scholar '"valuing face" of this argument, we must understand the "face" of the word connotations first. So the beginning of this article, I make sure the "face" of mean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tart on. Furthermore, from the outside talk "face." Observe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society, filled with respect for the culture of beauty, is very special than other dynas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appearance "face." To observe it with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face" influence each situation, to prov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the "outside face" attention. Then, to the more abstract discussion within the "face", that is commonly used today, "face" concept. Listing event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tellectuals demonstrated various "face" behavior, and "fac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volved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e field areas, An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ts qualitati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inally, with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political, ideological, cultural, spiritual and other-oriented, resulting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has described "valuing face" culture of the possible causes. To prove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determined to have "valuing face" subjective cul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参考文献
  1. 馬良懷著:《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魏晉風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4月。
    連結:
  2.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連結:
  3.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6月。
    連結:
  4. 施穗鈺:《公與私 : 魏晉士群的角色定位與自我追尋》,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連結:
  5. 洪然升:《六朝「文士/文藝」品鑒論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連結:
  6. 陳瓊玉:《魏晉忠孝觀》,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連結:
  7. 徐靖婷:《魏晉名士尚「清」之美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連結:
  8. 劉怡君:《魏晉笑謔現象之多元探義》,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連結:
  9. 陳玉芳:《魏晉士人身名觀》,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連結:
  10. 劉蓉:《漢魏名士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
    連結:
  11.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連結:
  12. 許尤娜:〈魏晉人物品鑑的一個新尺度: 隱逸--以「世說新語」「棲逸」篇為例〉,《鵝湖》第24卷第4期,1998年10月,頁1-14。
    連結:
  13. 陳靜容:〈「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2006年7月,頁1-40。
    連結:
  14. 鄭毓瑜:〈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鑑──一個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71-104。
    連結:
  15. 陳靜容:〈六朝文學觀念中「身體」所具「詮釋性向」之考察〉,《嘉大中文學報》第3期,2010年3月,頁177-207。
    連結:
  16. 王妙純:〈《世說新語》呈現的魏晉家學風貌〉,《輔仁國文學報》第34期,2012年4月,頁93-115。
    連結:
  17. 朱大渭等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連結:
  18.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3月。
    連結:
  19.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11月。
    連結:
  20. 王心揚:《東晉士族的雙重政治性格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1. 何有暉、彭泗清、趙志裕著:《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5月。
  22. 何詩海:《漢魏六朝文體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23.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10月。
  24.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25.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9月。
  26. 貳、專書(按人名姓氏第一個字筆劃及年代排序)
  27. 丁亮:《「無名」與「正名」──論中國上古名實問題的文化作用與發展》,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9月。
  28.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9月。
  29. 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年7月一版一印。
  30. 王永平:《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6月。
  31. 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3月。
  32. 中石:《面子學》,北京: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8年10月。
  33. 張海明:《玄妙之境》,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34. 郭玫蘭編譯:《如何贏在第一印象──初見面的心理技巧》,臺北:世茂出版社,2001年6月。
  35. 許輝、邱敏、胡阿祥主編:《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36. 郭瑞:《魏晉南北朝石刻文字》,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8月。
  37.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38. 陳正治:《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
  39. 陳昌明:《六朝文學之感官辯正》,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11月。
  40.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41. 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
  42. 陶東風:《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43.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44.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5. 湯一介、胡仲平編:《魏晉玄學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
  46. 黃金明:《漢魏晉南北朝碑誄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3月。
  47.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7月。
  48. 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3月。
  49.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2月。
  50. 寧稼雨:《魏晉名士風流》,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1月。
  51.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底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年9月。
  52. 翟學偉主編:《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二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53. 趙海明:《碑帖鑒藏》,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54.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55.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
  56. 儀平策著:《中國審美文化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年10月。
  57. 劉志偉:《「英雄」文化與魏晉文學》,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58. 劉澤華主編:《士人與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
  59.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60. 魯迅紀念委員會編纂:《魯迅全集》,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12月。
  61.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12月。
  62. 錢穆:《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9月。
  63. 閻愛民:《漢晉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64. 戴燕:《玄意幽遠》,香港:中華書局,1994年1月。
  65. 韓格平編:《竹林七賢詩文全集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1月。
  66. [英]亞伯納‧柯恩(Abner Cohen)著,宋光宇譯:《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4月。
  67. 〔美〕明恩溥著,匡雁鵬譯:《中國人的特性: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年11月二刷。
  68. 〔德〕H. R. 姚斯、[美] R. 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69. [英]Kathryn Woodward編、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
  70. 安‧蒂瑪萊絲博士、華勒莉‧懷特博士著,趙希俊、丁滿香譯:《第一印象:成功者與失敗者決勝瞬間》,臺北:達觀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7月。
  71. 〔德〕尼采著,白取春彥編譯,楊明綺譯:《超譯尼采》,臺北:商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72. 參、碩博論文(按博碩班及年代排序)
  73. 王岫林:《由「適性安命」到「達生肆情」:西、東晉士人應世思想之轉折》,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74. 黃嘉貞:《魏晉君王論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75. 肆、期刊論文(按臺灣、大陸地區及年代排序)
  76. 傅錫壬:〈世說四科對論語四科的因襲與嬗變〉,《淡江學報‧文學與商學部門》第十二期,1974年3月,頁101-124。
  77. 楊國樞:〈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及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卷1期,1981年6月,頁39-55。
  78. 袁本秀:〈柳宗元歷史意識探析〉,《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6卷第2期,1997年12月,頁133-163。
  79. 曾春海〈《世說新語》中的對話美學〉,《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3期,2006年6月,頁25-42。
  80. 孫瑋騂:〈俯仰自得,誰可盡言──論嵇康的生命自覺與心靈圖景〉,《問學》第14期,2010年6月,頁83-100。
  81. 吳冠宏:〈玄解以探新──《世說新語》中「時論」之示例的考察與延展〉,《文與哲》第19期,2011年12月,頁61-85。
  82. 徐國榮:〈漢晉時期的數字化標榜與取士制度〉,《文史哲》第三期,2004年2月。
  83. 白振奎:〈魏晉士人的身體「發現」與身體「反叛」〉,《學術月刊》第41卷,2009年7月,頁87-95。
  84. 趙曉紅、康孝云:〈魏晉士人的身體美學與隱喻〉,《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期,2010年9月,頁88-91。
  85. 鄧心強:〈人物品藻與佛學對魏晉南北朝批評文體建構的影響〉,《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4期,2012年7月,頁139-147。
  86. 王永:〈龔斌教授《世說新語校釋》述評──以〈容止〉篇為中心〉,《天中學刊》第27卷第4期,2012年8月,頁16-18。
  87. 李濟滄:〈九品官人法中的鄉品稱謂考論〉,《江海學刊》第6期,2012年6月。
  88. 楊昱:〈魏晉人物品藻與山水審美的發生〉,《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0期,2012年10月。
  89. 李正峰:《西安碑林銘碑品評》,西安:旅遊出版社,1993年10月。
  90. 李域錚:《西安碑林》,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2月。
  91.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77年。
  92. 李春青:《道家美學與魏晉文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6月。
  93. 李修建:《風尚──魏晉名士的生活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94. 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95.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
  96. 李澤厚, 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97. 汪鳳炎、鄭紅著:《中國文化心理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98. 汪鳳炎、鄭紅著:《中國文化心理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三版。
  99. 沙蓮香等著:《社會學家的沉思:中國社會文化心理》,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年9月。
  100. 季旭昇著:《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101.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3月。
  102.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103. 周紹賢:《魏晉清談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2月。
  104.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105.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10月。
  106. 林語堂:《吾國吾民》,臺南:金川出版社,1986年。
  107. 林童照:《六朝人才觀念與文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5月。
  108.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2月。
  109. 施惟達:《裂變的光芒──魏晉南北朝文化與文藝美學》,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8月。
  110.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2月。
  111. 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11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前期的變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113.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114.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月。
  115. 唐翼明:《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10月。
  116.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臺北:古楓出版社,1986年。
  117. 徐公持:《浮華人生──徐公持講西晉二十四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118.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上)》,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6年12月。
  119. 袁維春:《三國碑述》,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3年5月。
  120. 馬小虎著,劉澤華主編:《魏晉以前個體『自我』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121. 高華平,王先霈主編:《玄學趣味》,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
  122.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8月。
  123.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12月初版。
  124. 張可禮:《東晉文藝綜合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125. 張作耀《曹操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
  126. 張志春:《中國服飾文化》,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年。
  127. 朱大渭:《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8月。
  128. 朱大渭:《六朝史論續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1月。
  129. 江建俊:《于有非有,于無非無──魏晉文化思想綜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9年8月。
  130.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2年9月。
  131. 壹、原典(按經史子集四部排序)
  132. 經部
  133.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34. 〔清〕蘇輿撰:《春秋繁露義證》,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35. 史部
  136.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137.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138.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139.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140.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141. 〔梁〕沈約撰:《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142. 〔南朝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143.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144. 〔宋〕鄭樵撰:《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145. 〔清〕永瑢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146.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147. 〔清〕湯球撰:《九家舊晉書輯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48. 子部
  149. 〔周〕老聃撰,〔三國〕王弼注:《老子》,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50. 〔周〕莊周撰,〔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151. 〔三國〕劉邵撰,〔南北朝〕劉昞注:《人物志》,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52. 〔晉〕葛洪撰:《抱朴子內外篇》,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53.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11月。
  154.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龔斌校釋:《世說新語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155.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56. 〔明〕胡應麟:《詩藪》,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57. 〔清〕葉昌熾:《語石》,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58.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簡端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159. 集部
  160. 〔魏〕嵇康撰,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161. 〔晉〕阮籍撰,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62.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63.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64.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165. 〔明〕張溥題辭,殷孟倫輯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166. 〔明〕梅鼎祚編,《西晉文紀》,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167. 〔唐〕杜甫撰,〔宋〕蔡夢弼箋:《杜工部草堂詩箋》,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