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服務使用者角度探究兒童少年保護個案服務處遇之成效

并列篇名

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ld-Adolescent Protective Interven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Service Users

作者

王滋苑

关键词

兒童少年保護 ; 服務處遇 ; 服務成效 ; child protection ; service treatment ; service effect

期刊名称

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6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趙善如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為了解社工員提供的服務處遇是否符合個案及其家庭需求、是否可有效協助個案及其家庭,並歸納整理相關經驗,找出有效之服務策略,以利後續提供更適切之服務處遇,本研究針對提供高雄市兒童少年保護個案二線後續追蹤輔導服務之某社會福利機構南區辦事處,103年、104年積極性結案個案之主要照顧者共11名,進行一對一深入訪談。 本研究發現,一、主要照顧者最有感覺的服務就是經濟相關之協助,因此適當的經濟支持,能夠有效協助案家解決眼前的生活需求;二、社工員透過與主要照顧者討論教養方式,可有助於提升主要照顧者之親職能力;三、透過親子活動的參與,可以觸發親子間不同的互動經驗,可有機會營造正向親子互動關係;四、社工員於服務過程中的陪伴,可以讓主要照顧者獲得正向支持;五、社工員與個案的定期訪談,有助於個案調整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模式,改善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六、才藝課程學習可以讓個案自我探索,提供個案發展自我潛能之機會;七、案家有些聲音仍未被社工員聽見,提出的需求未獲回應;八、受服務對象對於機構可提供的服務處遇的項目及內容並不清楚。 因此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分成兩部分提出建議,對於服務輸送之建議,一、服務提供單位要有提供經濟支持的裝備;二、社工員要具備親職教育的能力;三、辦理多元類型的親子活動;四、發展個案潛能教育方案;五、社工員對於案家提出的需求要能有所回應;六、社工員要清楚讓案家知道服務處遇項目。對於未來研究之建議為,一、增加對個案及社工員之訪談;二、增加研究場域機構。

英文摘要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service treatment provided by social workers can meet individual and family demands and effectively assist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ies, generalizing and summarizing related experiences, finding out effective service strategies, as well as helping provide more appropriate services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conducts one-on-one in-depth interviews among 11 main caregivers of actively-closed cases of south district office of a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 in 2014 and 2015, with regard to second-line follow-up counseling services for child protection cases of Kaohsiung City.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as the following. 1. The service for which main caregivers have the strongest sense is economy related assistance. Therefore, proper economic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help solve short-term living demands of case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2. Discussion about parenting style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main caregivers can contribute to enhancement of main caregiver’s parenting ability; 3. Participation in parent-child activities can trigger different interaction experience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create chances of positive parent-chil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4. Social workers accompanying during service delivery can provide positive support to main caregivers; 5. Regular interviews with social workers and cases help adjust mod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ase individual and main caregiver; 6. Talent course learning can achieve cases self exploration and provide individuals chance of developing self potency; 7. Some voices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y members are still not heard by social workers, and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by them are not met. 8. Objects who accept service don’t know items and contents of service treatment provided by institution. Therefore, based on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erms of two aspects. Suggestions regarding service delivery are as below: 1. Organizations providing service should have devices that can offer economic support; 2. Social workers should possess capability of parental education; 3. Conduct diversified types of parents-children activities; 4. Develop education programs for individual potentials; 5. Social workers should be able to respond to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by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6. Social workers should make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clearly know the items of service treatment. With respect to future researches,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1. Increase interviews with cases and social workers; 2. Increase research fields and institu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社會工作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宋麗玉(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49-86。
    連結:
  2. 宋麗玉(2008)。增強權能策略:台灣本土經驗之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2),123-194。
    連結:
  3. 宋麗玉、施教裕(2010)。復元與優勢觀點之理論內涵與實踐成效:臺灣經驗之呈現。社會科學論叢,4(2),2-34。
    連結:
  4. 沈慶鴻(2014)。社會工作者之增強權能經驗:以婚暴防治場域為例。臺大社工學刊,29,1-52。
    連結:
  5. 林玟漪(2007)。接受「家庭重聚」服務之案家的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連結:
  6. 吳芝螢(2013)。家庭維繫服務社工人員之處遇實務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連結:
  7. 汪慧玲、沈佳生(2014)。學齡兒童家庭休閒活動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美和學報,33(1),259-276。
    連結:
  8.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5,225-285。
    連結:
  9. 許學政、楊麗容、蔡嫈娟(2008)。誰來教我當父母—談對施虐者實施親職教育之困境。諮商與輔導,265,25-29。
    連結:
  10. 許育典、陳碧玉(2014)。國家公權力介入家庭後的衝突關係:以兒童少年保護為核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42,1-52。
    連結:
  11. 黃源協(2005)。民主觀點社會服務品質的內涵與管理措施之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1,45-87。
    連結:
  12. 黃芝瑋(2015)。為施虐父母提供到宅式親職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連結:
  13. 曾仁杰(2013)。增強權能之助人關係的形成歷程與策略:以優勢觀點為基礎的處遇模式。嘉南學報,39,185-201。
    連結:
  14. 趙善如(2009)。提昇兒童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組織間合作效能之要素:從實務工作者觀點探討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0,133-178。
    連結:
  15. 劉欣怡(2012)。被認定的施虐者接受家庭處遇服務之親職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連結:
  16.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連結:
  17. 陳春妙(2008)。臺灣兒童與少年保護家庭維繫方案發展歷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連結:
  18. 鄭怡世、蕭琮琦、張緡鏐、周千郁(2015)。同理中的跨越:以臺灣Wraparound方案親代與子代夥伴服務經驗為對象的探究。臺大社工學刊,31,165-216。
    連結:
  19. Al, C. M. W., Stams, G. J. J. M., Bek, M. S., Damen, E. M., Asscher, J.J., & Laan, P. H.(2012).A meta-analysis of intensive family preservation programs:Placement preventionand improvement of family functioning.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4,1472-1479.
    連結:
  20. Bagdasaryan, S.(2005). Evaluating family preservation services: Reframing the question of effectivenes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7, 615-635.
    連結:
  21. Child Welfare Information Gateway.(2003). Reducing Re-referral in Unsubstantiated 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 Cases. Child Welfare Information Gateway, 1-6.
    連結:
  22. David, S. & Kia, A.(2012). Effectiveness of 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 interventions as indicated by rates of recidivism.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4, 2311-2318.
    連結:
  23. Dagenais, C., Begin, J., Bouchard, C., & Fortin, D.(2004). Impact of intensive family support programs:a synthesis of evaluation studi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6, 249-263.
    連結:
  24. Jane, W.(2009).Prevention and the Child Protection System. The Future of Childen, 19(2), 195-210.
    連結:
  25. Lewis, R. E.(2005). The effectiveness of Families services:An experimental study.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7, 499-509.
    連結:
  26. Lindsey, D., Martin, S., & Doh, J.(2002). The failure of intensive casework services to reduce foster care placements: An examination of family preservation studi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4, 743-775.
    連結:
  27. Littell, J. H.(2001). Client participation and outcomes of intensive family preservation services. Social Work Research, 25(2), 103-113.
    連結:
  28. McCowskye, J., & Meezan, W.(1998). Family-Centered Services:Approaches and Effectiveness. The Future of Children, 8(1), 54-71.
    連結:
  29. 中文部分
  30. 王金永、蘇英足、陳杏容、梁慧雯、李婉萍、李易蓁、簡憶鈴、邱慧雯、許如悅、劉昭君(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原作者:Deborah K. Padgett)。台北市:洪葉文化。
  31. 王行、仇立琪、黃元亭、鄭玉英(2004)。親職暴力處遇:介入與省思。台北市:心理。
  32. 王麗雲、江淑真、李明穎、林芳穎、張繼寧、謝卓君(譯)(2014)。政策與方案評鑑(原作者:Carol H. Weiss)。台北市:富學文化。
  33. 內政部兒童局(2006)。兒童少年保護工作指南。台北市: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34.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台北市,洪葉。
  35.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6)。兒童少年保護服務。取自http://www.ccf.org.tw/?action=ourservices_domestic&class_id=4。
  36. 余漢儀(1996)。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市:巨流。
  37. 李政賢(譯)(2009)。訪談研究法(原作者:Irving Seidman)。台北市:五南。
  38.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市:洪葉文化。
  39. 宋麗玉(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概論。載於宋麗玉、施教裕著,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41-68)。台北市:洪葉文化。
  40.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4a)。2014年台灣兒童受保護權調查報告。
  41.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4b)。103年度「兒童少年保護個案輔導服務方案」成果報告。
  42.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5a)。104年度「兒童少年保護個案輔導服務方案」成果報告。
  43.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5b)。105年度「兒童少年保護個案輔導服務方案」計劃書。
  44.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4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46. 高迪理(譯)(2013)。服務方案之設計與管理(原作者:Peter M. Kettner、Robert M. Moroney、Lawrence L. Martin)。新北市:揚智文化。
  47. 教育部(2009)。教育人員兒童少年保護工作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48. 張素梅(2009)。兒童少年保護家庭及高風險家庭接受服務處遇服務之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49. 張英陣、潘中道、許雅惠、陳玲萍(譯)(2011)。社會工作概論(原作者:Brenda DuBois、Karla Krogsrud Miley)。台北市:雙葉書廊。
  50. 張雅雲(2012)。兒童少年保護家庭處遇服務社會工作者資源使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51. 黃源協(2013)。社會工作管理。台北市:雙葉書廊。
  52. 黃翠紋、葉菀容(2012)。我國兒童少年保護服務執行現況之評析。社區發展季刊,139,128-140。
  53. 彭淑華(2005)。以家庭處遇為基礎的兒童保護工作之檢視。兒童少年福利期刊,9,31-56。
  54. 彭淑華(2006)。兒童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方案評估報告。內政部委託評估報告(編號:PG9502-0872),未出版。
  55. 彭淑華、鄭善明、蔡嘉洳、賴宏昇、林廷華、林惠娟、范書菁、賴月蜜、歐姿秀(2008)。兒童福利理論與實務。台北市:華都文化。
  56. 彭淑華(2011)。由蹣跚學步到昂首前行:臺灣兒童保護政策、法規與實務經驗之發展經驗。社區發展季刊,133,273-293。
  57.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58. 馮燕(2004)。危機家庭評估指標制定研究。內政部兒童局補助研究,未出版。
  59. 馮燕(2008)。家庭暴力。載於馮燕、張紉、賴月蜜著,兒童少年福利(199-221)。台北縣:空大。
  60. 馮燕、李宏文、謝文元(2011)。建國百年來兒童少年福利的回顧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133,309-327。
  61. 傅從喜、林宏陽、黃國清、李大政、陳儀、楊家裕、謝秀玉、黃曉薇(譯)(2009)。社會工作研究法(原作者:Allen Rubin & Earl Babbie)。台北市:心理。
  62. 曾華源、李仰慈(2012)。建構弱勢少年復原力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輸送體系。社區發展季刊,139,193-205。
  63. 趙善如(譯)(1999)。社會服務方案績效的評量(原作者:Lawrence L. Martin、Peter M. Kettner)。台北市:亞太圖書。
  64. 劉曉春(譯)(1999)。提昇組織績效:社會服務領域實務工作指南(原作者:Gary V. Sluyter)。台北市:亞太圖書。
  65.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6)。兒童少年受虐人數與受虐類型。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79。
  66.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5)。兒童權利公約。取自http://www.sfaa.gov.tw/SFAA/Pages/VDetail.aspx?nodeid=588&pid=282。
  6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6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69. 陳宇嘉、黃松林(2007)。服務方案之評值。載於黃松林、趙善如、陳宇嘉、萬育維著,社會工作方案設計與管理(147-164)。台北市:華都文化。
  70. 謝秀芬(2004)。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雙葉書廊。
  71. 闕漢中(譯)(1999)。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原作者:Paula Allen-Meares)。台北市:洪葉。
  72.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73. 鄭瑞隆(2006)。兒童虐待與少年偏差:問題與防治。台北市:心理。
  74. 鄭麗珍(譯)(2011)。兒童少年保護社會工作(原作者:American Humane Association)。台北市,洪葉文化。
  75. 鄭麗珍(主編)(2015)。兒童少年保護社會工作實務手冊。高雄市:巨流。
  76. 羅國英、張紉(譯)(2014)。方案評估方法與案例討論(原作者:Emil J. Posavac、Raymond G. Carey)。台北市:雙葉書廊。
  77. 英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