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六堆地區國中生幸福感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the Well-Be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DOI

10.6346/NPUST201900073

作者

鍾韶榮

关键词

客家 ; 國中生 ; 幸福感 ; 學習態度 ; 生活體驗 ; Hakka ;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well-being ; learning attitude ; life experience

期刊名称

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9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羅希哲;鄭春發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之六堆地區國中學生在學習態度、生活體驗與幸福感之間的差異與關係。本研究實施問卷調查進行資料收集,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以調查研究法進行問卷資料收集,研究對象為台灣南部六堆地區337位國中學生,所得資料先以因素分析探查六堆地區國中學生幸福感的構面組成,再以描述性統計、單一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出結論如下: 一、六堆地區國中學生在學習態度之「自我實現」、「升學壓力」、「社團參與」、「同學情誼」等層面表現達正向顯著。 二、六堆地區國中學生在生活體驗之「父母管教」、「兄弟姊妹情感」、「休閒娛樂」、「網路社群」等層面表現達正向顯著。 三、六堆地區國中學生在幸福感感受方面達正向顯著。 四、六堆地區國中生之學習態度不會因為性別、居住地區、種族、信仰、家庭結構和家庭經濟等背景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不同居住地區及家庭經濟背景變項的六堆地區國中學生在生活體驗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居住地區及家庭經濟背景變項的六堆地區國中學生在幸福感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七、六堆地區國中學生之學習態度、生活體驗及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 八、六堆地區國中學生之學習態度、生活體驗能有效預測幸福感的表現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六堆地區國中學生學習態度、生活體驗、幸福感等具體建議,以做為六堆地區國中學生教育目標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among the learning attitude, life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is researc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implemented for collecting data,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and the survey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collection of questionnaire data. 337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Liu-dui District in the south of Taiwan were taken as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For the acquired data, the factor analysis was firstly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composition of well-be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Liu-dui District. And then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sample t-test,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f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clusions summarized are as follows: 1. The “self-actualization”, “pressure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participation in association” and “classmate friendship” of the learning attitude have an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Liu-dui District. 2. The “parental discipline”, “brotherhood and sisterhood”, “entertainment” and “online groups” of life experience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Liu-dui District. 3. The sense of well-being ha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Liu-dui District. 4. The learning attitu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will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due to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residential area, race, belief, family structure and family economy. 5.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ife experience perform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with different residential areas and family economic background variables. 6.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well-being perform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with different residential areas and family economic background variables. 7. There ar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the learning attitude, life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8. The learning attitude and life experi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well-being. Finally, a discussion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o put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on the learning attitude, life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so as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 go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iu-dui District and subsequent researc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1),49-61。
    連結:
  2. 黃春太、姜逸群、黃雅文、胡益進(2007)。國中生的社會資本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28,105-126。
    連結:
  3. 楊昌陸(2000)。學校對學生社團輔導之策略。訓育研究,39(1),25-33。
    連結:
  4.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連結:
  5.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1), 31-36.
    連結:
  6. 一、中文文獻
  7. 井敏珠(1991)。從青少年心理談中學社團活動。師友月刊,(284),8-9。
  8.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子女滿意度與青少年行為表現。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台北。
  9. 朱經明(198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10. 江佩珊(2011)。中部地區高中職圖書館讀者服務功能現況及教育人員對其影響學生學習行為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11. 吳佳儀、李明濱、廖士程(2016)。網路成癮的危險因子之研究。自殺防治網通訊, 11(3),7-9。
  12. 吳承珊(1999)。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台北市。
  13.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 知城,1-23。
  14.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 五南。
  15. 吳明燁(1999)。青少年初期父親與母親管教行為之比較。東吳社會學報,7,39-79。
  16.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17. 吳靜吉、郭俊賢(1996)。大學生快樂來源量表之建立。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3,263-278。
  18.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19. 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7ccbs
  20. 李明昌(1997)。國民小學學生家長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21. 李明憲(2001)。如何提昇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之探討。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433-435,台北市:東吳大學。
  22. 李美蘭(2006)。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市。
  23. 李素菁(2001)。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臺中市。
  24. 李雪芳(2011)。國中生社群網站的使用及參與對於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的影響: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pp553
  25.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26. 沈珮文(2001)。宜蘭縣國中生父母管教態度、英語焦慮與英語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s2e64
  27.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教所,高雄市。
  28.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29. 林芝怡(2005)。國中生人格特質、休閒活動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30. 林芳萍(2011)。國中生的完美主義、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研究。2011年提升教師專業成長學術研討會。南亞技術學院教學資源與發展中心,45-52。
  31. 林瑞基(2004)。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手足關係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63zsw
  32. 林麗玲(2006)。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33. 邱皓政(201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五版),台北:五南。
  34. 姚玉红、郝清华、刘格林(2007)。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及防治对策。中国学校卫生,5,475-477。
  35. 施協志(2003)。國中學生性別、年級、編班與壓力因應、自重感、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雲林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sm9w4q
  36. 柯志鴻(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因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
  37. 洪秋蘭(2011)。國中生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uv733
  38. 徐美圓(2012)。課業壓力, 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1-157。
  39. 徐珮旂(2010)。國中生父母教養態度、友誼品質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40. 徐彩淑(2004)。社團參與態度, 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參與社團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41. 徐嫚淳(2007)。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彰化縣。
  42.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43. 涂金堂 (2012)。量表編制與 SPSS。臺北市:五南。
  44. 秦夢群(2013)。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45. 翁月仙(2009)。國中學生個人、家庭及學校生活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thjm8
  46.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47.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 8(1),15-28。
  48. 高惠琳(2012)。幸福,就是那個 FU。張老師月刊,145,1。
  49. 張明智(2011)。國小學生學校幸福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青青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9cxsd
  50.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出版,臺北市,13-27。
  51. 張菁文(2006)。高雄縣某國中學生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52.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53. 梁忠軒(2001),國中生之幸福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54. 梁忠軒(2001)。國中生之幸福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台北市。
  55. 梁琬晴(2009)。親子衝突、家庭支持與青少年幸福感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臺北市。
  56. 莊佩純(2018)。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634y4
  57.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緖穩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58.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南市。
  59. 郭芳庭(2010)。國中學生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臺北市。
  60. 陳佳玟(2011)。中部地區國中學生偶像崇拜、同儕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61. 陳怡姿(2017)。大學生社交自我效能、困擾揭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gqx3j
  62.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dx8mc
  63. 陳婉真、梅淑鶯、吳佳恬 (2010)。父母考試態度與焦慮對國中子女考試焦慮與學習被動性之影響。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285-328。
  64. 陳鈞屏(2008)。現實治療取向概念化個案問題拒學個案爲例。諮商與輔導,(270),35-37。
  65.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66. 陳燕儒(2014)。彰化縣國中學生學業自我概念、學習投入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67.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討論。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68. 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69. 童鳳翱、王文宜、呂明信、吳志銘(2017)。國中生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對睡眠品質之影響。 休閒運動管理學刊, 3(2), 26-37。
  70. 馮麗君(2008)。國中生生活壓力、正向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南市。
  71. 黃春太(2010)。臺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72. 黃春太、姜逸群、黃雅文、胡益進(2008)。臺南縣國中生社會資本與幸福感知相關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29,27-50。
  73. 黃家垣(2015)。學習表現、同儕關係、父母親教養風格對青少年幸福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u8vtt
  74.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75. 黃銘福、黃毅志(2010)。影響台東縣國二學生心理幸福之因果機制: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網絡何者重要。教育與社會研究,(21),1-37。
  76. 楊素卿(2006)。師院生社團參與態度與教學自我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77. 楊極東(1992)。團體輔導: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市。
  78. 詹光霖(2009)。六堆地區父母管教方式、學童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課程與教學碩專班,台東縣。
  79. 趙心暐(2005)。國中生的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c964j
  80. 鄧清如(2005)。國中生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學,花蓮。
  81. 鄧清如、陳昭儀(2010)。國中生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北縣一所國中為例。教育心理學報, 41(4),703-732。
  82. 錢玉玲(2010)。國中生班級氣氛, 學習滿意度, 導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83. 戴玉珍(2011)。突破中學英語聽力的三環節。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9), 165-165。
  84. 戴源甫(2008)。家庭背景、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性-結構方程模式之分析途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台南市。
  85. 謝秀芳(2013)。從十二年國教認知情形論述國中生學習幸福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86. 韓佩凌(2002)。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
  87. 簡進文(2011)。新北市永和地區國民中學在校生活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88.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89.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qw85dj
  90. 譚子文、董旭英、葉雅馨(2010)。社會緊張因素與台灣大學生內化適應問題關聯性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43-185。
  91. 二、英文文獻
  92. Andrews, F. W., & Withey, S. B. (1976). S.(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s.
  93. Argyle, M., & Crossland, J. (1987). The dimen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6(2), 127-137.
  94. Barnes, G. M., & Farrell, M. P. (1992). Parental support and control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drinking, delinquency, and related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763-776.
  95. Basow, S. A. (1992). 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 Thomson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96.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3), 487.
  97. De Grazia, S. (1962). Of time work and leisure.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
  98. Diener, E.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34-43.
  99. Diener, E., & Biswas-Diener, R. (2002). Will money increase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57(2), 119-169.
  100. Diener, E., Oishi, S., & Lucas, R. E. (2003).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4(1), 403-425.
  101. Diener, E., Suh, E., & Oishi, S. (1997). Recent finding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4, 25-41.
  102. Diener, E., Suh, E.M., Smith, H. & Shao, L. (1995). National difference in reported subjective well-being: why do they occu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4, 7-32.
  103. Diener, E., Wirtz, D., Tov, W., Kim-Prieto, C., Choi, D. W., Oishi, S., & Biswas-Diener, R. (2010). New well-being measures: Short scales to assess flourishing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ling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97(2), 143-156.
  104.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1143-1168.
  105.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1998).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extended version). WW Norton & Company.
  106. Francis, R. (2013). Report of the Mid Staffordshire NHS Foundation Trust public inquiry: executive summary (Vol. 947). The Stationery Office.
  107. Glasser, W. (1984). Take effective control of your life. New York: Harper & Row.
  108. Goldstein, M., & Heaven, P. C. (2000). Perceptions of the family, delinquency,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among youth.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9(6), 1169-1178.
  109. Hascher, T. (2010). Wellbeing. In: Peterson, Penelope; Baker, Eva; McGaw, Barry(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6(pp.732-738).
  110. Hew, K. F. (2011). Students’ and teachers’ use of Facebook.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2), 662-676.
  111. Kelly, J. R.(1996). Leisure (3 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112. Loesch, L. C., & Wheeler, P. T. (1982). Principles of leisure counselling. Principles of leisure counselling.
  113. Lyubomirsky, S., King, L., & Diener, E. (2005).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 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6), 803.
  114. Maccoby, E. E., Martin, J. A., Mussen, P. H., & Hetherington, E. (1983).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Boston: Allyn & Bacon.
  115. Maslow, A. H. (1971). Self-actualization. Big Sur Recordings.
  116. Mickel, E., & Liddie-Hamilton, B. (2002). Family Therapy in Transition: African Centered Family Hea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ality Therapy, 22(1), 16-30.
  117. Murray, H. 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A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fifty men of college age. Boston: Allyn & Bacon.
  118. Pavot, W., & Diener, E. (2009). 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In Assessing well-being (pp. 101-117). Springer, Dordrecht.
  119. Pavot, W., Diener, E. D., Colvin, C. R., & Sandvik, E. (1991).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Evidence for the cross-method convergence of well-being meas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7(1), 149-161.
  120.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
  121.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6), 1069-1081.
  122. Ryff, C. D., &; Keyes, C.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9(4), 719-727.
  123. Sachs, J. D., Layard, R., & Helliwell, J. F. (2018).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8 (No. id: 12761).
  124. Schmitt, B.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5(1-3), 53-67.
  125. Stearns, E., & Glennie, E. J. (2010).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distribution across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in high school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9(2), 296-309.
  126. Suler, J. (2000). 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26, 2018,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identitymanagement.html
  127. Veenhoven, R. (1991). Is happiness relativ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4, 1-34.
  128.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3), 23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