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高齡原住民族智能障礙者之主要照顧者的照顧歷程–以屏東縣原住民族為例

并列篇名

The Experience of Caregiving for Primary Caregivers of the Elderly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 A Study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Pingtung

DOI

10.6346/NPUST202000167

作者

黃俊頴

关键词

主要照顧者 ; 中高齡智能障礙者 ; 原住民族 ; 照顧歷程 ; Primary caregivers ; elderly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 Indigenous people ; caregiving experiences

期刊名称

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所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20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Kui Kasirisir 許俊才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過去的論文研究並未探討有關中高齡原住民族智能障礙家庭的議題。希冀透過本研究貢獻棉薄之力,以瞭解其中樣貌。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且使用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並以立意抽樣的方式訪談9名中高齡智能障礙者之主要照顧者。 研究結果得知(1)主要照顧者均有虔誠的信仰習慣;(2)主要照顧者會透過自我調適作為因應策略;(3)主要照顧者對智能障礙者的未來規劃已有初步構想;(4)感受到智能障礙者整體功能的表現,比鑑定出的障礙等級還要好。 而中高齡智能障礙家庭在照顧歷程所面臨到的議題有(1)致障成因的後續影響;(2)雙方關係的緊密程度;(3)智能障礙者易遭欺騙;(4)就學、就醫及就業情形。在負荷、需求及資源運用方面則是(1)照顧者的需求與負荷,其心理及經濟的負荷明顯較沉重,對於信仰、資訊及工具的需求亦高於其他;(2)使用正式資源與非正式資源的概況,前者使用的服務項目略低,後者使用的狀況佳。文化照顧的影響(1)排灣族及魯凱族均有相似的「頭目制度」與「長嗣制度」,而兩族的「頭目制度」較無影響照顧,但「長嗣制度」明顯與照顧相互影響;(2)兩族的照顧方式、技巧或知識等與漢人差異不大。 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三大面向的建議,分別為政策面、實務面及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以供參考。

英文摘要

Previous studies have not addressed Indigenous families that include elderly memb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go some small way toward bridging this gap. This study adopted a method including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based on purposive sampling, through which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nine primary caregivers of elderly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1) primary caregivers all had strong religious convictions; (2) primary caregivers used self-adaptation as a coping strategy; (3) primary caregivers made at least tentative future plans with regards to their eld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4) the perceived overall abilities of the elderly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surpassed their tested ability levels. Issues encountered by families that have elderly memb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during the caregiving process include (1) ongoing influence from debilitating factors; (2) the degree of caregiver-elderly closeness; (3) thos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easily falling prey to scams; and (4) difficulties seeking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medical care. Issues in terms of burdens, need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clude the facts that (1) caregivers’ psychological and economic burdens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ey also have relatively high needs in terms of religious belief, information, and tools; and (2) the utilization of service items of formal resource is rather low, while the utilization of informal resource is better. In terms of cultural care influences, (1) the Paiwan and Rukai peoples have similar “chieftain” (mamazangiljan) and “primogeniture” (vusam/kalaingan) systems, while the “chieftain” systems of both groups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caregiving. However, the primogeniture systems have obvious interactions on caregiving; and (2) the two groups’ forms,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in caregiving are not far removed from those of Han people. This study presents recommendations in three major areas – policy, practice, and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主题分类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社會工作系所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邱啟潤、黃鈺琦(2010)。居家照護病患及主要照顧者在長期照顧資源的利用及可近性探討。長期照護雜誌,14(3),293-309。
    連結:
  2. 馬先芝(2003)。照顧者負荷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0(2),82-86。
    連結:
  3. 壹、中文部分
  4. 丁雨婷(2017)。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之心盛典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5.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019)。檢索日期2020年5月13日,取自https://www.cmuh.cmu.edu.tw/HealthEdus/Detail?no=5120
  6.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05)。檢索日期2019年5月7日,取自http://www.familycare.org.tw/fcgnew/prom_doc_list.aspx?art=publication
  7.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07)。2007 第二屆家庭照顧者日家庭照顧者調查。
  8.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2008a)。中高齡智障者家庭準備家庭支持服務與督導協力計畫成果報告。
  9.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2008b)。中高齡智障者家庭準備與家庭支持督導協力三年實驗計畫(97-99年)計畫書。
  10.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2020)。認識成年監護與輔助。索日期2020年5月17日,取自https://www.papmh.org.tw/services/713
  11. 內政部(2008)。辦理97年度公益彩券回饋金計畫查核報告書。
  12. 日宏煜(2015)。文化照顧在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上的重要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1,293-302。
  13. 王育瑜(2013)。原住民50歲以上障礙者照顧安排與照顧關係:研究結果分享。原住民部落與社會發展,14(2),30-36。
  14. 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2014)。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第二版)。臺北市:學富文化。
  15. 王詒辰、陳枝烈(2010)。屏東魯凱族性別制度之探討。屏東文獻,14,46-79。
  16. 王瀞儀(2015)。智能障礙之中高齡主要照顧者的未來安老規劃(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17. 王文娟(2012)。中高齡智障者雙老家庭之居住模式建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18. 伊甸基金會(2013)。檢索日期2020年5月17日,取自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2.aspx?unid=321858
  19. 全國法規資料庫。長期照顧服務法。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6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70040
  20. 朱翠燕、李素卿、王祖琪、謝瑞雲、李秋玉、 林秀麗(2010)。女性照顧者負荷之質性研究。北市醫學雜誌,7(2),144-153。
  21. 行政院(2013)。 長期照護服務網計畫(第一期)-102 年至 105 年(核定本)。
  22. 吳鄭善明(2015)。失智症長者主要照顧者心路歷程之研究-以社會支持論分析。美和學報。34(1),85-110。
  23. 李婉萍(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原作者:Deborah K. Padgett)。臺北市:洪葉文化。
  24. 李芷宜、莊昭華(2018)。癌症病人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之論述。彰化護理,25(3),12-19。
  25. 李姿瑩、蔡芸芳、楊美賞(2000)。花蓮地區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慈濟醫學雜誌,12(4),247-257。
  26. 李玲玲、林淑緩、嚴嘉楓、莊瑞菱(2016)。原、漢老人健康需求比較研究。護理雜誌,63(2),58-68。
  27. 李逸、邱啟潤、蘇卉芯(2017)。高齡與非高齡家庭照顧者之照顧現況與需求比。長期照護雜誌,21(1),149-164。
  28. 李會珍(2014)。家庭照顧者功能與角色。衛生福利部103年「長期照護醫事人員-營養師繼續教育計畫」課程講義,取自http://www.dietitians.org.tw/curriculum/view/33
  29. 周月清、鄒平儀(2004)。成年心智障礙者及其主要照顧者使用臨托服務影響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 (2),39-82。
  30. 林束棉、楊星瑜、許淑敏(2007)。運用社會支持協助一位腦病變之家庭照顧者的護理經驗。長期照護雜誌。11(1),76-87。
  31.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4(2),273-290。
  32. 邱麗蓉、謝佳容、蔡欣玲(2007)。失智症病患主要照護者的壓力源、評價和因應行為與 健康之相關性探討。精神衛生護理雜誌,2(2),31-44。
  33. 屏東縣政府(2017)。105 年屏東縣原住民鄉鎮心智障礙者及多重障礙類別中合併心智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
  34. 屏東縣政府(2020)。檢索日期2020年4月10日,取自https://www.pthg.gov.tw/cp.aspx?n=3CFD97064180A136&s=4CA4825CC18929C9
  35. 洪玉珊(2015)。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使用居家服務經驗之探討(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36. 胡 蓉、嚴嘉楓、林金定(2008)。智能障礙兒童主要照顧者壓力來源對其心理健康之影響。身心障礙研究季刊,6(3),211-221。
  37.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109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實施計畫(核定版)。
  38.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台北市:麗文文化。
  39.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2019)。身心障礙福利。檢索日期2020年5月17日,取自https://socbu.kcg.gov.tw/index.php?prog=2&b_id=5&m_id=205&s_id=425
  40. 張怡雅、陳妙絹、簡乃卉(2012)。以生態系統理論探討脊髓損傷照顧者之壓力影響因素。長期照護雜誌,16(2),205-214。
  41. 張淑卿、陸子初(2019)。國際失能者家庭照顧現況與支持策略。長期照護雜誌,23(1),1-10。
  42. 許俊才(2014,12月)。原鄉部落照顧分工的變化與因應:排灣族生活經驗。(陳宇嘉,主持人)。原鄉部落社會福利體系之建構:從部落生活經驗出發,國立暨南大學。
  43. 許淑敏、邱啟潤(2003)。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源與因應行為--以一個支持團體為例。護理雜誌,50(5),47-55。
  44. 許毓琳(2018)。雙老家庭成年心智障礙者照顧安排與安老準備探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45. 陳杏容(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原作者:Deborah K. Padgett)。台北市:洪葉文化。
  46. 陳正芬(2013)。我國長期照顧體系欠缺的一角:照顧者支持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41,203-213。
  47. 陳伶珠(2011)。雙重老化智能障礙者家庭照顧經驗初探。台灣高齡服務管理學刊,1(1),138-165。
  48. 陳秀娟、陳美伶(2004)。癌症病患家屬照顧者照顧工作之探討。長庚護理,13(3),258-270。
  49. 陳品元、李玉春、陳雅美(2017)。家庭照顧者之正、負向照顧經驗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關係探討。長期照護雜誌,23(1),285-302。
  50. 陳昱名(2013)。老年失智症病患家庭照顧者之照顧負荷。崇仁學刊,7,1-22。
  51. 陳淑芳、李期田、鍾嘉明、林儒詣、李貴美、陳敬吾、黃建龍、陳存壽(2006)。智能障礙者高齡化之安置照顧服務探討,臺灣老人保健學刊,2(1),80-95。
  52. 陳淑敏(2000)。台灣原住民長期照護問題。社區發展季刊,29,113-125。
  53. 陳景寧(2016)。看不見的女性家庭照顧者。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77,21-27。
  54. 陳麗如、邱啟潤、高金盆(2005)。居家照護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韌性、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相關性探討。長期照護雜誌,10(1),53-67。
  55. 陳玠汝(2013)。智能障礙者及其主要照顧者雙重老化的福利服務需求與使用情形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56.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初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57. 黃志忠(2013)。臺灣家庭照顧者多面向評量與工具建構之初探。臺大社工學刊,28,137-174。
  58. 黃卓禕、李世代、張宏哲、江玲玲、李俊年(2008)。居家呼吸器依賴病患與主要照顧者負荷之初探。台灣呼吸治療雜誌,7(1),1-14。
  59. 黃盈豪(2016)。從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的在地實踐反思文化照顧。長期照護雜誌,20(3),213-288。
  60. 黃惠雯(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原作者:Benjamin F. Carbtree & William L. Miller)。臺北市:韋伯文化。
  61. 黃源協(2005)。正式照顧對非正式網絡互動關係之影響:以原住民部落老人居家/送餐服務爲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1),163-198。
  62. 黃棋傲(2016)。中高齡智障者主要照顧者壓力及因應策略-以屏東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63. 楊馥宣(2013)。智能障礙雙重老化家庭使用住宿型機構之決策歷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64.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11)。社會工作研究倫理守則。
  6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初版。臺北市:心理。
  66. 潘季瑤(2018)。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照顧負荷、家庭復原力與家庭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67. 蔡惠雅、張玉龍(2018)。省思文化照顧在原鄉部落社區照顧服務之實踐─南投縣三個族群部落的經驗。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8(4),149-178。
  68. 衛生福利部(2016)。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核定本)。
  69. 衛生福利部(2016)。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05年度公益彩券回饋金申請主軸項目及基準。
  70. 衛生福利部(2017)。「原住民族平均餘命低」專題報告。
  71. 衛生福利部(2018)。105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
  72. 衛生福利部(2018)。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07年度公益彩券回饋金申請主軸項目及基準。
  73.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檢索日期2020年5月17日,取自網址https://dep.mohw.gov.tw/DOS/lp-2976-113.html
  74.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檢索日期2020年5月17日,取自網址https://dep.mohw.gov.tw/DOS/lp-1770-113.html
  75. 蕭伃伶、劉淑娟、謝佳容 、曾櫻枝 、陳靜敏 (2006)。原住民部落長期照護資源使用現況調查—以苗栗縣泰安鄉為例。社區化長期照護季刊,3,45-62。
  76. 盧文苹(2019)。 從老年父母照顧者角度探討中高齡智能障礙者的未來生活安排(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77.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原作者:Jane Ritchie & Jane Lewis)。台北市:巨流文化。
  78. 嚴嘉楓、林金定、羅慶徽、李志偉、吳佳玲(2004)。智慧障礙者人口學特徵與障礙成因初探:以台灣官方身心障礙人口資料檔調查分析。台灣家庭醫學雜誌,14(4),173-183。
  79. 貳、外文部分
  80. Haider, S. I., Ansari, Z., Vaughan, L., Matters, H., & Emerson, E. (2013).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Victorian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Victorian population.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4, 4034-4042.
  81. Jasneet P., Nathalie J., Suzette B. P., Jayna H. L. (2014). Supporting people who care for older family member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86(7), 487-488.
  82. Janicki M.P., Davidson P.W., Henderson C.M., McCallion P., Taets J.D., Force L.T., Sulkes S.B, Frangenberg E., & Ladrigan P.M. (2002). Health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in order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living in community residence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46(4), 287-298.
  83. Kidman, R., & Thurman, T. R. (2014). Caregiver burden among adults caring for orphaned children in rural south africa. Vulnerable Children and Youth Studies, 9(3), 234-246.
  84. Lin, J. D., Wu, C. L., Lin, P. Y, Lin, L. P., & Chu, C. (2011). Early onset ageing and service preparation in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stitutional managers’ perspective.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2, 183-193.
  85. Minnes, P., Woodford, L., and Passey, J. (2007). Mediators of Well-being in Ageing Family Carers of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20(6), 539-552.
  86. Patja, K., Mölsä, P., and Iivanainen, M. (2001).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Aopulation-based, 35-year Follow-up Stud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45 (1), 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