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人格特質、社團參與及職場表現關係之研究-以南部科技大學校友為例

并列篇名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 Clubs, and Job Performance- An Example of the Alumni of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in South Taiwan.

作者

蘇家梅

关键词

人格特質 ; 社團參與 ; 職場表現 ; 社團校友 ; personality traits ;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 clubs ; job performance ; alumni of student clubs

期刊名称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7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張同廟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社團參與對於大學生而言,是培養能力的重要場域。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已畢業的大學社團成員其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職場表現之關係。   本研究對象為台灣南部8所科技大學校友,於民國100年至105年畢業,且於大學時期曾經參與學生社團者,量表以Google應用程式建立網路問卷調查表單連結進行,採預試與正式兩種方式施測,正式問卷則以公立3所、私立5所共計8所學校之533位社團校友,施測量表包含「人格特質量表」、「社團參與量表」及「職場表現量表」。   回收問卷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統計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社團校友在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職場表現的現況具有中高程度的感受。 二、社團校友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職場表現,存有部份顯著差異。 三、社團校友之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職場表現彼此間有顯著正相關。 四、社團校友之人格特質、社團參與各分層面對職場表現具有顯著預測力,其中以參與態度層面的預測力最佳,達45.2%。 根據本研究結果,有關於社團校友「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職場表現」之關係,提出相關的建議及後續研究方向,供學校單位、大學生、企業組織參考。

主题分类 管理學院 > 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班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張同廟(2009)。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動機對社團凝聚力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1),1-32。
    連結:
  2. 中文部份
  3. Mbalib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职场表现力。
  4. 丁姵元(2012)。組織行為。台北:普林斯頓。
  5. 大學法(2015)。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01。
  6. 井敏珠(1982)。我國大學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7. 天下雜誌(2008)高失業時代,大學生準備度調查。http://media.cw.com.tw/cw/cwdata/pdf/2008edu_news.pdf。
  8. 天下雜誌(2011)誰是1000大企業搶著要的新鮮人?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0719。
  9. 王以實(2006)。人格特質、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朝陽科技大學理山學院研究所畢業生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10. 王如哲(2008)。評鑑大學績效的新指標-就業力。評鑑,15 ,20-23。
  11. 王秀敏(2012)。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12. 田瑞良、陳鎰明(2003)。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之影響因素初探,雲科大體育,6,137-142。
  13. 田瑞良(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14.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https://www.yda.gov.tw/WebTools/FilesDownload.ashx。
  15.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7)。98年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報告https://www.yda.gov.tw/Content/Publish/contents.aspx。
  16.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1)「提升青年就業力計畫成效評估暨就業力調查研究」https://www.yda.gov.tw/WebTools/FilesDownload.ashx。
  17. 池進通、李鴻文、陳芬儀(2008)。五大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經營管理論叢,4(2),1-9。
  18.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1),1-3。
  19. 吳佳玲、陳妍伶(2010)。私立技職院校應屆畢業生生自我效能與就業力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2(1),133-149。
  20.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第三版)。台北:五南。
  21.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22. 吳明隆、張毓仁(2011)。SPSS(PASW)與統計應用分析Ⅰ。台北:五南。
  23. 吳欣蓓、陸洛、顧家祈、張妤玥(2010)。轉換型領導行為、部屬工作壓力及主管滿意度的關聯─人格特質為調節變項。中華管理學報,11(2),1-31。
  24. 吳統雄(1984)。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台北:聯經出版社。
  25. 李憶微主持(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對我的生涯影響」座談會紀錄。訓育研究,35(3),13-28。
  26.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27. 林淑、李育齊(2014)。大學生社團服務學習參與經驗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灣北區大學生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3(1),54-74。
  28. 林瑋婷、林治良、翁雨敬、陳建村、何崇瑋(2014)。大學校院學生社團涉入、社團學習經驗及就業力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29. 姜淑華(2003)。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社團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教育大學,台東市
  30. 孫樂瑜(2011)。稅務人員人格特質、主管領導型態認知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財政部高雄市國稅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31. 徐瑋伶、鄭伯壎(2002)。組織認同:理論與本質之初步探索分析。中山管理評論,10(1),45-64。
  32. 商業周刊(2004)。人格與人脈決定成就大小,社會狀元贏在事業考卷。http://archive.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StrId=18704。
  33. 張同廟(2007a)。大專女性社團負責人暨幹部能力獲得之研究-以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為例。社團活動理論與實務。台南:漢家。
  34. 張同廟(2007b)。大學社團幹部組織溝通、工作滿意、組織承諾對工作績效之關聯性探討。崑山科技大學學報,4,167-194。
  35. 張同廟、劉維群(2007)。五大人格特質與領導能力之關係探討~以台南地區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幹部為例。高雄餐旅學報,9(1、2),9(1),36-61。
  36. 張同廟(2013)。大學社團學生參與態度、滿足感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學生社團學刊,1,1-28。
  37. 張同廟(2016)。大學生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服務學習成效之研究。學生社團學刊,4,1-26。
  38.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39. 張春興(2002)。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40. 張雪梅(2003)。介入或放手---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問題與輔導對策。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4,350-366。
  41. 張敬堂(2012)。大專院校運動社團參與棒球動機因素之研究-以東海大學為例。休閒保健期刊,7,1-8。
  42. 教育部(2009)。高教技職簡訊,30。台北。
  43. 教育部(1989)台(78)訓字52086號書函頒佈「學生社團組織及活動注意事項」http://stud.adm.ncku.edu.tw/act/old_page/o1.htm。
  44. 教育部(2016)105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資訊網https://ulist.moe.gov.tw/Browse/UniversityList。
  45. 教育部UCAN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
  46. https://ucan.moe.edu.tw/introduce/introduce_3.aspx。
  47.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RICH職場體驗網https://rich.yda.gov.tw/richCandidate/。
  48.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3(1),54-74。
  49. 許雅雯、劉維群、李育齊(2012)。大學生社團參與與就業力因果模式研究─社團學習經驗的中介效果。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1,1-19。
  50.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51. 陳僅麗(2013)。社團參與經驗對就業力影響之研究-以南區大專校院應屆畢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52.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16-24。
  53. 勞動部(2008)。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http://statdb.mol.gov.tw/html/svy97/9701menu.htm。
  54. 勞動部(2014)。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http://statdb.mol.gov.tw/html/svy03/0311menu.htm。
  55. 彭馨瑩(2005)。社團經驗對職業技能準備與職涯成功之影響-以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56. 黃玉(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393-470。台北市:高等教育。
  57. 黃鉦凱(2017)。大學生運動性社團參與動機、人際關係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社團涉入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58. 黃鳳嬌(1996)。大學社團經驗之影響,訓育研究,35(3),33-36。
  59. 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7)。大一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與收穫自評-以淡江、清華、師大三校為例。師大學報,52(3),91-114。
  60. 遠見雜誌(2014)。企業挑大學生,跟你想的不一樣。2014大學專刊。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4907.html。
  61. 遠見雜誌(2017)看見未來教育 21種教室新樣貌https://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5187.html。
  62. 劉盈鈺(2000)。高績效工作系統和工作績效之研究-以人格特質為干擾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63. 劉傳仁(2012)。人格特質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工作特性為干擾變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64. 蔡志賢(2016)。學生社團經營與輔導理論.實務與應用。台北。
  65. 蔡國洲(2016)。第一科大「HIWIN傑出總裁講座」報導。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3805.aspx#.V0JgvuS2WW5。
  66. 羅月鳳(1988)。我國大學院校學生社團評鑑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67. 羅麗雲(2001)。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及其評價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68. 英文部分
  69.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70.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71. Allport, G.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72. Allport, G.W., & Odbert, H.S.(1936), Trait 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47(Whole No.211).
  73. Allport, G.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74. Baron, R. A. and D. Byrne(1984), Ocial psychology. (4th ed.), Boston:Ellyn and Bacon Inc.
  75. Cattel, R.B.(1943). Th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Basic Trait Resolved Into Cluster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476-506.
  76. Costa, P. T. & McCrae, R. R.(1986), Personality stabi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6, 407-423.
  77. 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87).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Value of a trait taxonomy. In G. A. Fava & T. N. Wise (Eds.), Advances i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Research paradigms i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 17, 71-82. Basel: Karger.
  78. David V. Day, Stanley B. Silverman(1989).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of incremental validity. Personnel Psychology, 42(1), 25-36
  79. Eysenck, H. J. (1970).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3rd ed,. London: Methuen.
  80. Fiske, D.W.(1949), Consistency of the Factorial Structures of Personality Rating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329-344.
  81. Galton, F.(1984), Measurement of Character, Fortnightly Review, 36,179-185.
  82. Gandy, J.A., Dye, D.A., & MacLane, C.N. (1994). Federal government selection. The individual achievement record, In G. S. Stokes, M.D. Mumford, & W.A. Owens(Eds.), Biodata handbook. Theory, research, and use of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in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pp. 275-309). Palo Alto, CA: CPP Books.
  83. Glennon, J.R., Albright, L.E., and Owens, W.A.(1961). A catalog of life history items. Washington, DC: The Scientific Affair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Phsychology Association.
  84. Golderg, L.R.(1990). An Alterm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The Big Five Fact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1216-1229.
  85. Gorsuch, R.L.(1983). Factoranalysis.Hillsdale, NJ:LawrenceErlbaum.
  86. Katz, D.(1967). The funca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 In M. Fishbein(Ed.), Reading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Y: John Wiley & Sons
  87. Klabbers, J. H. G. (2000). Learning as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as interaction. Simulation & Gaming, 31, 380-406.
  88. Norman, W.T.(1963). Toward and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 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574-583.
  89. Rubin, R.S., Bommer, W. H., and Baldwin T. T. (2002) Us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as An Indicator of Interpersonal Skill: Prudent Evaluation or Recuriting Malpracti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1(4): 441-454.
  90. Schmit,M.J.,Kihm, J.A. & Cher R.(2000). Development of a global measure of personality. Personnel Psychology, 53(1),153-193.
  91. Thompson,B.(1994),Guideline for author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54,837-847.
  92. Webstr’s New World Dictionary (2th ed.)(1986).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