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is study uses the following cotemporary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CCP) cases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cultural origins and background leading to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CCP figures: Electric-Techno Neon Gods, How-Shen (Good Gods) deity dolls, and Chinese Dragon totem. The study results ar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1) The cultural origin and myth behind each CCP varies widely: some evolved from worshiping a nature object, some were derived from famous heroes and supernatural beings in old sayings; others might come from famous historical figures in conjunction with Chinese constellations mythology or from the stories of Chinese folk religions.
(2) The said responsibility of each deity usually evolved along the historical timeline. For example, Wenchang Dijun was worshiped as a heroic worrier spirit in the Tang Dynasty (618 – 907 AD), known as Zitong Deity who was later transformed into a God that blessed scholars and exam taker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AD) whe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as greatly expanded. The only one exception was Yue-Laou, whose role as the god of match maker and judge has not altered much since Tang Dynasty.
(3) The roles of deities were found to b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contemporaneous novels. In the meantime, popular novels also wove folklore stories into their main topics. Therefore, both popular novels and folklore tales influence each other significantly.
(4) Some deities, such as Wenchang Dijun and Dragon God, were elected to be included in the royal temple and received official offerings since Han Dynasty (~200 BC), which increased its influence to civilian culture and custom. Howe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invasion and Immigration to Taiwan (1874 - 1945) a large number of folklore temple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were purposely destroyed by the invaders, which caused a huge damage to the custom and CCP in Taiwan.
(5) The Taoist temples flourished nowadays and became very popular in Taiwan. Worshipers usually prepare various offerings for their respected deities; many of which embed connoted luckiness, some also with good fortune verse. These artifacts are unique 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ed and evolved in Taiwan, which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to the local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
|
参考文献
|
-
陳昭瑛,〈台灣的文昌帝君信仰與儒家道統意識〉,《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6 期,1997 年,頁5。
連結:
-
鄧紅,〈王充論「龍」〉,《先秦兩漢學術》,第4 期,2005 年,頁137-177
連結:
-
Amabile, T. M.,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 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1983): 357-76.
連結:
-
Oldham, G. R. and Cummings, A., “Employee creativity: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t work,” 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1996): 607-34.
連結:
-
方金寶,〈以Porter 鑽石模型探討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與法規〉(台南: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年)
連結:
-
曾喜城,〈台灣六堆客家傳統建築與風水關係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 年)。
連結:
-
Perkins, D. N., “Creativity and the quest for mechanism,” in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thought. Eds. R. J. Sternberg and E.E. Smit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09-36.
連結:
-
[清]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
連結:
-
Brown, R., “Managing the “S” Curves of Innov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7(2) (1991): 189-202.
連結:
-
Csikszentmihalyi, M.,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90).
連結:
-
Ferraro, G. P. and Andreatta, S.,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 applied perspective (California: Thomson Learning Inc. 2002), 19.
連結:
-
Hoskins, C. and Mirus, C.,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4) (1988): 499-515.
連結:
-
登武陳、高明士,《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年)。
連結:
-
釋慧嚴,〈西來庵事件後台灣佛教的動向〉,《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頁85-96。
連結:
-
王麗雯,〈日據以前台灣真武信仰之源流與發展〉(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連結:
-
王保鍵,〈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基本法》〉(台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年)。
連結:
-
Holt, K., “The Role of the User in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8(1988): 53-6.
連結:
-
Schmitt, B. H.,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5(1) (1999): 53-67.
連結:
-
Frankle, E. G.,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Change (Massachusetts: Kluwer Academic, 1990).
連結:
-
Kluckhohn, C., and Kelly, W.H.,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Culture, Ed. R. Lint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5), 78-105.
連結:
-
蕭登福,〈文昌帝君信仰與敬習字紙〉,《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第4 期,2005 年,頁8-9
連結:
-
彭俊亨,〈協力創新在公部門應用之研究:文建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年)。
連結:
-
余光弘,〈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 期,1982 年,頁67-103。
連結:
-
許淑華,〈時尚設計產業之國際行銷策略分析─以打入巴黎時尚圈的夏姿服飾為例〉(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論文,2010年)。
連結:
-
Geertz, C., “Ritual and Social Change: A Javanese Exampl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9(1) (1957): 32-54.
連結:
-
Hussey, D., The Innovative Challenge (New York: Wiley, 1997), 216-18.
連結:
-
Keesing R. M., “Theories of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1) (1974): 73-97.
連結:
-
Redfield, R., Linton, R., and Herskovits, M.J.,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1936): 149-52.
連結:
-
莊宏誼,〈宋代道教醫療-以洪邁《夷堅志》為主之研究〉,《輔仁宗教研究》,第12 期,2005 年,頁73-147。
連結:
-
許維真,〈千里姻緣一線牽-定婚店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6 期,1996年,頁364-365。
連結:
-
梁其姿,〈清代的惜字會〉,《新史學》卷5,第2 期,1994 年,頁83-115。
連結:
-
蕭聖潔,〈大溪和平老街文化商圈視覺識別系統規劃設計〉(桃園: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連結:
-
林仲如,〈英國創意產業政策下博物館、美術館的轉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2011 年)。
連結:
-
胡厚宣,〈大陸現藏之甲骨文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 本第4分,1996 年,頁815-876。
連結:
-
陳福濱,〈論董仲舒的天道思想與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卷34,第10 期,2007 年,頁115-133。
連結:
-
李豐楙,〈從哪吒太子到中壇元帥:「中央-四方」思維下的護境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卷19,第2 期,2009 年,頁35 -57。
連結:
-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年)。
連結:
-
朱濱祥,〈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行銷模式之研究-以法蘭瓷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2006 年)。
連結:
-
彭映淳,〈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連結:
-
Drucker, P.F.,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85), 207-43.
連結:
-
Drucker, P.F.,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 19-33, 141-88.
連結:
-
Sternberg, R.J. and Lubart, T.I.,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95).
連結:
-
胡其瑞,〈愛國獎券與近代台灣社會〉,《政大史粹》,2002 年,頁55-88。
連結:
-
李孟書,〈臺灣在地文化創意商品創作研究-以鳳梨手工紙設計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連結:
-
蔣嫣娟,〈臺灣文昌信仰與考試文化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 年)。
連結:
-
張仙武,〈清代陰騭文化研究-以《文昌帝君陰騭文》相關文獻為討論中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年)。
連結:
-
蔡榮捷,〈大溪干樂活動之研究:一個台灣民俗體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7 年)。
連結:
-
蘇玫玲,〈原住民文化商品之設計加值模式—以阿美族工藝品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連結:
-
許佩賢,〈近代學校的創設與地方社會〉,《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 年)。
連結:
-
[漢]許慎,《說文解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字書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趙丰,〈畫龍,話字〉,《科學人》第97 期,2010 年3 月。
-
[漢]王充,《論衡》,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說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李丹妮,〈高雄三鳳宮太子爺廟高人氣〉,《新台灣新聞週刊》619-620 期,2008年。
-
田欣雲,〈好文創!Q版五路財神可下肚〉,《今日新聞》,2012 年1 月19 日。
-
陳怡靜,〈德國紅點設計 台灣3 作品奪最佳獎〉,《自由時報電子報》,2011 年8 月3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3/today-life4.htm
-
王立,〈炎黄世系考〉,《王立的博客》,2006 年05 年15 日。取自: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161833_p_1.html
-
魯迅,〈唐之傳奇文(上)〉,《中國小說史略》第8 篇(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6年)。
-
曾琦雲,〈印光大師重刻《安士全書》序〉,《安士全書白話解(下)》(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年)。
-
陳久金,楊怡,《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曆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年)。
-
曾國棟,〈新營太子宮的歷史研究〉,《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 年)。
-
黃文博,《台灣信仰傳奇》(台北:台原出版社,1989)。
-
江錫聰,〈文化創意產業之視覺設計探討─以新莊老街意象為例〉(台北:輔仁大學應美術學系碩士,2007 年)
-
呂宜珍,〈道教建醮文化在視覺藝術上之應用〉(屏東: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
陳小波,〈1937-1945 年台灣皇民化運動論述〉,收入陳孔立編,《台灣研究十年》(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年),頁362-379。
-
李朝凱,〈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文昌信仰與地方社會〉(台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
周宗德,〈苗栗縣文化創意產業與觀光節慶活動發展之探討〉(新竹: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
周啟松,〈中國民間文學中財神的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2 年)。
-
徐婉翊,〈臺南市文昌帝君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
張嘉芳,〈建立標誌設計之形與義參照模組之初探〉(台中: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
李嘉芳,〈科舉史話〉,《考選論壇季刊》卷1,第1 期,2011 年,頁7-14 。
-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義》,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法令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唐]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3,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釋家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王昭禹,《周禮詳解》,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周禮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李時珍,〈鱗之一〉,《本草綱目》卷43(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年)。
-
Goodenough W., “Oceana and the Problem of Controls in the Study of Cultural and Human Evolution,” Journal of the Polynesian Society, 66(1957): 146-55.
-
[清]未著撰人,〈張洪教擒拿妖怪 甘忠元控告瀦龍〉,《施公案》第95 回(長沙:青蘋果數據中心,2012 年)。
-
[清]崑岡等,〈文昌帝君廟〉,《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43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
[民]趙爾巽等,《清史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1984 年)。
-
《清河內傳》,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6 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
《梓潼帝君化書》,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6 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年)。
-
《大方廣佛華嚴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78 號,華嚴部,第9 冊。
-
《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47 號,密教部,第21 冊。
-
《妙法蓮華經》卷1,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法華部,第9 冊,第262 號。
-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卷157(台北:新興書局,1959 年)。
-
曾琦雲,〈或奉真朝斗〉,《安士全書白話解(上)》(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年)。
-
徐道、程毓奇,〈洛書出重演卦爻 郁華見劃談玄妙〉,《歷代神仙通鑒》卷1(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 年)。
-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飲冰室全集》第一冊(台北:文光圖書公司,
-
Taylor, E., Primitive Culture (New York: J.P. Putnam’s Sons, 1920), 1.
-
[清]陳夢雷,〈歸德府部〉彙考六,《職方典》卷396,收入《古今圖書集成》第94 冊(台北:鼎文書局,1985 年)。
-
[清]陳忱,〈金鰲島開基殄暴 暹羅國被困和親〉,《水汻後傳》第12 回(光緒三年申報館排印本,1877 年)(台北:開放文學,2004 年)。
-
[清]張英、王士禎、王惔,〈媒〉,《御定淵鑑類函》卷175,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李明(譯),約翰.郝金斯(著),《創意生態:思考產生好點子》(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0 年)。
-
文建會,《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98-102 年(核定本)》(台北:文建會,2009 年)。
-
蘇昭銘,〈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內容分析〉(台北: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
望月護,《ЭьЧロみソ実践経営哲学-жЖбЗソ基本ゎエトサマろペ!》(京都:PHP 研究所,2002 年)。
-
[清]劉璋,〈訴根由兩神共憤 逞豪強三鬼齊謅〉,《斬鬼傳》第二回,收入劉世德等主編,《古本小說叢刊第01 輯》(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
-
Kroeber, A.L. and Kluckhohn, C.,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eabody Museum of American Archeology and Ethnology, 1952), Papers 47.
-
[清]紀昀等,《山西通志》卷164,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清]洪北江主編,〈志五十九.禮三.文昌帝君〉,《清史稿》卷84,(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 年)。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 回(台北:開放文學,2010 年)。
-
《太上洞淵神咒經》卷13,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0 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年)。
-
[清]陳其元,《庸閒齋筆記》,卷6,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142 冊。
-
《太上洞玄靈寶五符序》卷上,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4 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年)。
-
《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6 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年)。
-
[清]顧祿,《清嘉錄》(南京:江蘇古藉出版社,1999 年)。
-
Kottak, C. P., Window on Humanity: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2007), 199-216.
-
[清]崑岡等,《欽定大清會典》卷36(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 年)。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台北:三民書局)。
-
[清]未著撰人,〈官民四季祭祀典禮〉,《安平縣雜記》,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052 種。
-
[清]沈復,〈閨房記樂〉,《浮生六記》卷1(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年)。
-
《佛所行讚》卷1,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本緣部,第4 冊,第192 號。
-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6,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密教部,第39 冊,第1799 號。
-
[明]金木散人,〈梓童君夢中傳喜信〉,《鼓掌絕塵》第21 回,收入《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四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年)。
-
[明]胡廣,〈禮運第九〉,《禮記大全》卷9,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禮記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林榮泰,〈人性與科技的結合-文化創意〉,《科學月刊》,第396 期,2005 年,頁68-75。
-
陳泳超,〈聞一多神話研究解析〉,《文化研究》,第3 期,2003 年,頁20-27。
-
黃士吉、包和平,〈紅山文化碧玉龍〉,《大連大學學報》卷27,第5 期,2006年,頁38-40。
-
二階堂善弘,〈哪吒太子考〉,《1996 佛學研究論文集-當代的社會與宗教》(台北:佛光出版社,1996 年),頁286-323。
-
王家祐,〈梓潼神歷史探微〉;收入王興平、黃枝生、耿薰編,《中華文昌文化-國際文昌學術研究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04 年)。
-
孔麗娜,〈元刻《新編連相搜神廣記》諸神故事來源考〉(陜西:陜西師範大學文博系碩士論文,2006 年)。
-
江宜樺,〈臺灣民間財神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
高知緯,〈體驗行銷對文化創意產業顧客忠誠度之影響-以霹靂國際多媒體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2005 年)。
-
陳庭恩、陳嫣雪,〈媽祖形象轉變,宗教信仰及政治形態之考釋〉,《2011 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2010-2011,Paper 7(香港:嶺南大學)。
-
黃翔,〈「Old is New 時尚故宮」新銳設計精品系列之商品設計策略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9 年)。
-
劉文剛,〈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論〉,《2008 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高雄:中華道教中壇元帥弘道協會)。
-
劉奇昌,〈資源、能力與行銷策略對文化創意從業廠商競爭力影響之研究-以鶯歌陶瓷為例〉(台北: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
謝宗霖,〈文化創意產業視覺形象設計評估與創作之研究─以埔里鎮桃米生態村為例〉(台北: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6 年)。
-
王康,《財•財神•財運-中國民間招財習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年)。
-
王銳編,《市井商情錄—中國商業民俗概說》(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年)。
-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 年)。
-
伏元杰,〈神農氏的年代和考古學文化〉,《蜀史考》(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 年)。
-
陳廷(譯),林恩•桑戴克(著),《世界文化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
孫海波,〈龍〉,《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頁458-459。
-
桃園廳,《桃園廳志》,明治39 年發行(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 年)。
-
馬昌儀,〈大荒北經〉,《古本山海經圖說》卷1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
-
陳正之,〈燒佛鳴鉦事更奇-寒單爺〉,《樂韻泥書-台灣的傳統藝陣》(南投: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 年)。
-
陳昭義,《2003 台灣文化創意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文化創意辦公室,2004年)。
-
陳義孝,〈四劃〉天龍八部,《佛學常見詞彙》(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4 年)。
-
曾琦雲,〈文昌帝君陰騭文的具體內容〉,《安士全書白話解(上)》(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年)。
-
森田憲司,〈文昌帝君的成立〉,收入梅原郡,《中國近世的都市與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4 年)。
-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1989 年)。
-
劉還月,〈台東歲時節俗〉,《台灣歲時小百科》(台北:台原出版社,1989 年)。
-
黃斐默,《集說詮真》,收入:王秋桂、李豐楙,《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年)。
-
謝金鑾、鄭兼才,〈崇祀〉,《續修臺灣縣志》卷3,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
-
ryo,〈高雄三鳳宮〉,《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北:行政院文化部,2010 年)。
-
五福道人,〈道教《典籍實錄》及其內容簡介〉,《自由電子報》,2011 年03 月10 日。
-
老潭頭莊太子宮廟重建委員會,〈老潭頭莊太子宮沿革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數位臺灣客庄部落格》(屏東:大戇牯環境保育協會,2010 年)。
-
吳靜君,〈500 公尺 1 家便利商店〉,《中央社新聞網》,2012 年01 月02 日。
-
馮復華,〈全家公仔「好神」 一夏賺10 億〉,《聯合報》,2007 年09 月26 日。
-
[梁]陶弘景,〈協昌期第二〉,《真誥》卷10,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10,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雜記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王文卿等,〈上清馬陳朱三靈官秘法〉,《道法會元》卷230,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8 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年)。
-
[宋]林栗,〈周易上經〉,《周易經傳集解》卷1,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易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洪邁,《夷堅志》三志辛卷6,程法師之條(台北:中華書局,2006 年)。
-
[宋]范煜,《後漢書》卷118,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真德秀,〈滕文公章句下〉,《四書集編-孟子集編》卷6,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歐陽修,《新唐書》卷12,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4,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雜事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90,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2,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釋家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彭大翼,〈月老〉,《山堂肆考》卷153,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黃宗炎,〈繫辭下〉,《周易象辭》卷19,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易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蕭登福,〈台灣道廟五營軍與中壇元帥哪吒之關係〉,《2008 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高雄:中華道教中壇元帥弘道協會,2008 年)。
-
楊鎮吉,〈論「台客搖滾」的後殖民與次帝國意涵〉(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
陳簾予,〈體驗品質對情緒、價值、體驗滿意度、承諾及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台灣現代戲劇演出為例〉(台北: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
陳姝吟,〈文化創意產業與國家品牌之相關性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
徐伯雄,〈體驗品質之前置因素對體驗品質、情緒、體驗滿意度及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音樂類演出為例〉(台北: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
江正文,〈建構文化創意產業之行銷平台探討--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台北: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
林文寶,〈元宵夜炸寒單爺迎財神〉,《臺東師院學報》,第6 期,1995 年,頁1-48。
-
[明]黃訓,〈正祀典疏〉,《名臣經濟錄》卷29,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奏議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王世貞,《列仙全傳》,明萬曆28 年刊本(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 年)。
-
[後晉]劉昫,《舊唐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晉]干寶,《搜神記》(台北:世界書局,2007 年)。
-
[唐]李復言,〈定婚店〉,《續幽怪錄》卷4,收入《續古逸叢書》第66 冊,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翟智高,〈中華龍尋根─洛陽伊芳川巨型天然石龍研究〉,《中華龍鳳文化》,2005年11 月29 日, http://www.cdragon.com.cn/Rlwkx.asp?NewsID=260
-
高玉媚,〈台灣金頭腦 創意耀全球〉,《國際商情雙周刊》313 期,2011 年03 月23 日。
-
段邦寧,〈濮陽西水坡M45 墓主為伏羲考〉,《中華龍鳳文化網》,2005 年12 月3 日,取自:http://www.cdragon.com.cn/Rlwkx.asp?NewsID=438。
-
煮雲法師,〈佛門報恩孝親談〉,《慧炬》期539,2009 年。
-
黃鼎松,《苗栗文昌祠》(苗栗:苗縣文化,1998 年)。
-
蔣君章,〈伏羲氏〉,《中華百科全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3 年)。
-
跋折羅團BASARADAN,《公仔流-全球設計師30 傑!》(台北:積木文化,2008年)。
-
[明]楊慎,〈龍生九子〉,《升庵集》卷81,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明洪武至崇禎(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清]張廷玉,《明史》,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謝肇淛,〈天部一〉,《五雜俎》,卷1,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130 冊。
-
[清]紀昀,〈灤陽消夏錄五〉,《閱微草堂筆記》卷5(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1984 年)。
-
[清]紀昀等,《欽定熱河志》卷81,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陀羅尼集經》卷11,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密教部,第18 冊,第901 號。
-
《佛祖統記》卷29,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史傳部,第49 冊,第2035 號。
-
《佛說灌頂經》卷8,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經集部,第21 冊,第1331 號。
-
《毘沙門儀軌》卷1,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密教部,第21 冊,第1249 號。
-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1,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本緣部,第3 冊,第189 號。
-
Souder, E., Managing New Product Innovations (Massachusetts: Lexington Books, 1987), 83-98.
-
孫玉珊,〈創造端與消費者端對大眾型文化商品之認知:探索性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
郭彥廷,〈創意市集中文化創意商品之研究--以北投創意市集規劃為例〉(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
吳家慧,〈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績效之影響因素探討-以地方特色糕餅廠商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
謝宗榮,〈龍神信仰及其宗教儀式〉,《傳統藝術》,第49 期,2004 年,頁13-18。
-
劉燕萍,〈淫祠、偏財神與淫神—論《夷堅志》中的五通〉,《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35 期,2008 年,頁25-54。
-
鄭志明,〈從《道法會元》談宋元符籙法派的世界秩序觀〉,《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6 期,2006 年,頁35-58。
-
曾敏婕,〈論利用《說文解字》考釋甲骨文的方法〉,《語文學刊》,第9 期,2010年,頁111-112。
-
陳鈺欣,〈博物館文化商品設計之探討─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例〉(彰化: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年)。
-
劉曉蓉,〈文化產業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之策略研究-以交趾陶為例〉(高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
謝東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影響因素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台南: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
賴孟君,〈陶藝創意產業之經營與行銷研究:以趙家窯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
敏麟,《草屯鎮志》(南投:草屯鎮志編纂委員會,1986 年)。
-
姜義鎮,《台灣的鄉土神明》(台北:臺原出版社,1995 年)。
-
陳孔立,《台灣研究十年》(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年)。
-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年)。
-
唐德剛,〈中國財神崇拜源流考略〉,美國中文網博客 www.sinovision.net,2003年。
-
[漢]司馬遷,《史記》,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漢]高誘,〈名類〉,《呂氏春秋注》卷13,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學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唐]賈公彥等,〈周禮正義序〉,《周禮注疏》,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周禮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唐]魏徵等撰,〈帝紀第二〉,《隋書》卷2,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唐]張守節,〈天官書第五〉,《史記正義》卷27,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羅願,〈龍〉,《爾雅翼》卷28,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訓詁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孫奭,〈滕文公章句上〉,《孟子注疏》卷5 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朱熹,〈破斧三章章六句〉,《詩經集傳》卷3,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詩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吳自牧,〈嫁娶〉,《夢粱錄》卷20,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雜記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後周]王仁裕,〈牽紅絲娶婦〉,《開元天寶遺事》卷上,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小說家類,雜事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
[宋]裴駰,〈天官書第五〉,《史記集解》卷27,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唐]李延壽,《北史》,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台北:台灣書房,2009 年)。
-
[明]徐道,《歷代神仙通鑑》(台北:學生書局,1989 年)。
-
張淑華,〈創意生活產業顧客完整體驗模式建構〉(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年)。
-
阮毅成,〈月下老人祠〉,《三句不離本「杭」》(台北:正中書局,1974 年)。
-
吳騰達,《寒單爺研究》(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6 年)。
-
金庸,〈月下老人祠的籤詞〉,《三劍樓隨筆》(香港:文宗出版社,1957 年)。
-
郭立誠,《行神研究》(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7 年)。
-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攷釋》,收入《郭沫若全集》第七、八冊(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年)。
-
謝易?,〈『六堆鬧熱季』六堆客家文化創意設計〉(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
-
丸井圭治郎,〈附錄第六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1919 年,臺灣總督府編印(台北:捷幼出版,1993 年)。
-
蘇乃加,〈日據時期臺灣武裝抗日事件之研究:以西來庵事件為探討主題〉(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
梅章華,〈中華第一龍〉,《河南日報》,2006 年8 月11 日。取自:http://www.big5.henan.gov.cn/hngk/system/2006/08/11/010001931.shtml
-
[漢]鄭玄,〈祀五帝〉,《周禮注疏》卷2,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周禮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魏淑貞,《臺灣廟宇文化大系(一)天上諸神卷》(台北:自立晚報社臺原藝文基金會,1994 年)。
-
陳建和,《觀光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年)。
-
馮明惠,〈唐傳奇中愛情故事之剖析〉,《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輯》(台北:幼獅文化,1977 年)。
-
黃文博,〈新營太子宮〉,《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 年)。
-
吉成名,〈「九似說」的提出者究竟是誰〉,《文史雜誌》,第3 期,2002 年,頁40-41。
-
朱鳳瀚,〈說殷墟甲骨文中的「龍」字及相關諸字〉,《故宮博物院院刊》,第92期,2000 年,頁12-17。
-
莊宏誼,〈宋元時期道教玄天上帝信仰與傳說演變〉,收入趙欽桂、傅玫青編,《2007保生文化祭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保安宮,2007 年)。
-
莊麗香,〈六堆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及成效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
連瓊芬,〈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形象之視覺設計與應用研究-以苗栗窯業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2004 年)
-
陳月針,〈媒體與文化之對話─析論客家電視台未來發展方向〉(台南: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2004 年)。
-
邱千芬,〈臺南市月老信仰之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
黃松濤,〈論中國龍圖騰之美〉,《江西財經大學學報》,第62 期,2009 年,頁75-79。
-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34 期,1993 年,頁16-20。
-
徐麗霞,〈桃園市文昌廟及文昌帝君(下)〉,《中國語文》,第86 期,2000 年,頁108。
-
張澤洪,〈論道教的文昌帝君〉,《中國文化研究》秋之卷,2005 年,頁1-9。
-
劉有泰、梁諾謙,〈論財神關公的由來及其形象-以三國演義為討論中心〉,《2011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2010-2011,Paper 8(香港:嶺南大學)。
-
蔡慧怡,〈台灣惜字風俗之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與審美迷狂》(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于茂世、陳偉,〈中華第一龍〉,收入《厚重河南.第4 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年)。
-
王大有、王双有,〈圖騰銘徽構成規則〉,《圖說中國圖騰》(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年)。
-
牛仲寒,〈滄海桑田說龍亭〉,收入《厚重河南.第4 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年)。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行政院91.05.31 院臺經字第0910027097 號函核定(台北:經建會,2002 年)。
-
邱坤良,《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1 年)。
-
談鳳樑、陳泳超,〈平面的情節與人物〉,《借神演史的封神演義》(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年)。
-
王啟宗,〈清代臺灣的教育〉,《臺灣風物》32 卷第2 期,1982 年。
-
許國楨,〈月老生日 姻緣堂熱鬧滾滾〉,《自由時報》,2009 年10 月04 日。
-
明直宮重建委員會,〈明直宮沿革碑記〉,立於廟內龍邊,1997 年。
-
林鑫咸、顧志莉,〈上城庄東興宮太子爺廟〉,《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數位臺灣客庄部落格》(臺中:寮下生活美學發展協會,2011 年)。
-
詩瓢,〈子惠詞兄令媛鳳凰女士出閣送嫁詞〉,《南方》,第167 期,1943 年(昭和18 年)1 月,「南方詩壇」專欄。
-
黃得時,〈敬惜字紙和聖蹟亭〉,《民俗臺灣》卷一,11 月號,1941 年(昭和16 年)。
-
[漢]班固,《前漢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漢]劉安,〈覽冥訓〉,《淮南子全譯》卷6(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 年)。
-
蔡相煇,《台灣的祠祀與宗教》(台北:臺原出版社,1989)。
-
[宋]王溥,〈龍池壇〉,《唐會要》卷22(北京:中華書局,1955 年)。
-
[梁]劉昭,〈禮儀志第五〉禮儀中,《後漢書》卷15,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唐]司馬貞,〈三皇本紀〉,《補史記》,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李東陽,〈記龍生九子〉,《懷麓堂集》卷72,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明洪武至崇禎(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陳九德,〈正祀典疏〉,《名臣經濟錄》卷29,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奏議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
[晉]皇甫謐,〈自開闢至三皇〉,《帝王世紀》第一(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年)。
-
[宋]吳自牧,《夢梁錄》卷6,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雜記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小林進,〈祝青木繁介君新婚誌喜〉,《南方》第170-171 期,1943 年(昭和18年)3 月,「南方詩壇」專欄。
-
郭瑞雲,《府城七寺八廟》(台南:道教學探索出版社,1993 年)。
-
黃鎮國,〈宗教趣談-從電音三太子看台灣的陣頭文化〉,《小草月刊》第11 期(台北:富蘭德林,2010 年)。
-
黃宣翰,〈音波觀光工廠 年前推出「金鹽寶」〉,《聯合報》,2014 年01 月07日。
-
管婺媛、侯俐安,〈全台寺廟教堂逾萬,道教占大宗〉,《中國時報》,2011.06.19。
-
聞健,〈客家夥房的土地龍神〉,《臺灣月刊》雙月電子報,98 年2 月號,2009年。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802/9802-12.html
-
南豐後人,〈合巹酒〉,《詩報》第222 號「東遊雜詠」專欄,1940 年。
-
林上祚,〈江燦騰:宗教商品化太氾濫〉,《中國時報》電子報,2008 年02 月03日。
-
桃源居士,〈中華財神名山與趙公明神跡考略〉,《自由時報》,2011 年03 月10日。
-
梁文科,〈新建龍王廟碑記〉,《臺灣縣志》卷103,臺灣方志,藝文志十。
-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 年)。
-
常建華,〈清代的文昌誕節〉,收入《清代的國家與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
張世彗,《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五南出版社,2007 年)。
-
甘蘭,〈以懷舊情境探討文化創意產業之體驗行銷〉(台北: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 年)。
-
吳煬和,〈文教、信仰與文化建構─台灣六堆敬字風俗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年)。
-
陳盈蕙,〈文化創意產業體驗式行銷之探討-以表演藝術產業為例〉(台北: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
施丞泰,〈傳統工藝產業轉型文化創意產業的行銷策略探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
李豐楙,〈五營信仰與中壇元帥:其原始及演變〉,《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 年)。
-
[明]黄虞稷,《千頃堂書目》卷15,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清]姚福均,《鑄鼎餘聞》,收入:王秋桂•李豐楙,《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年)。
-
[清]紀昀等,《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卷44 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詔令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清]紀昀等,《欽定日下舊聞考》卷56,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清]紀昀等,《欽定盛京通志》卷97 至99,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清]崑岡等,《欽定大清會典圖》卷21-24(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 年)。
-
[清]曹雪芹,《紅樓夢》,收入劉世德等主編,《古本小說叢刊第01 輯》(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
-
[清]蔣驥,〈九歌〉,《山帶閣注楚辭-楚辭餘論》卷上,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楚辭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Hill, C.W.L. and Jones, G.R., Strategic Managem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8).
-
Geertz, C.,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89.
-
[明]陳耀文,〈龍生九子〉,《正楊》卷4,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考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元]陰時夫,〈七陽〉,《韻府群玉》卷6,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郭若虛,〈論製作楷模〉,《圖畫見聞志》卷1,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唐]房玄齡等,〈中宮〉,《晉書》卷11,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疏,〈禮運〉,《禮記注疏》卷22,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禮記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孫德萱,〈濮陽蚌塑龍對研究遠古傳說記載的價值探微〉,《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卷23,第3 期,2010 年,頁1-6。
-
柯亞先,李德松,葉雲嬰,〈探索熱銷文創商品之關鍵因素:行銷與設計〉,《2013香港亞洲研究學會(ASAHK)第八屆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教育學院,2013年)。
-
陳弘揚,〈文化創意產業之品牌行銷研究〉(台北: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年)。
-
許炳坤,〈台灣民間哪吒太子信仰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年)。
-
嚴昌洪,〈20 世紀30 年代國民政府風俗調查與改良活動述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6 期,2002 年,頁71-77。
-
趙娜,〈胡適的宗教思想〉,《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9,第6 期,2009 年,頁141-144。
-
游怡真,〈文化創意產業之設計策略〉(台北: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年)。
-
丁世良、趙放,《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華東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
-
蕭名君,〈台灣月老信仰之研究〉(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
台灣國際角川書店編輯部,《統一送給地球上的你40 份愛與禮物》(台南:統一企業,2007 年)。
-
吳榮義,《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年)。
-
1959 年)。
-
蔡金圳,〈祝蔡金土新婚誌喜〉,《風月報》第88 期6 月號下卷「詩壇」專欄,昭和14 年6 月,1939 年。
-
虞雲國、周育民,《中國文化史年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
-
龐進,〈圖騰合併說〉,《呼風喚雨八千年-中國龍文化探秘》(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年)。
-
王一芝,〈便利店 讓老外羨慕的幸福〉,《遠見雜誌》第300 期,2011 年6 月號。
-
王啟明,〈電音陣頭〉,《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北:行政院文化部,2011 年)。
-
王馨逸 ,〈樂當單身、頂客族?〉,《錢雜誌》221 期(2005 年3 月號),中時行銷知識庫。
-
劉曉霞,〈電音三太子火紅 台灣政治人物也瘋狂〉,《旺報》,2011 年07 月13日。
-
[漢]戴德,〈五帝德第六十二〉,《大戴禮記》卷7,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禮記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未著撰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4,收入《中國神仙傳記文獻初篇-第四册》(台北:捷幼出版社,1992)。
-
[明]黃宗羲,〈諸儒學案〉,《明儒學案》卷44 上二(台北:世界書局,1961 年)。
-
[明]曹安,《讕言長語》(北京:中華書局,1991 年)。
-
[明]曹學佺,〈梓潼縣〉,《蜀中廣記》卷26,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雜記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明]吳承恩,《西遊記》(香港:中華書局,2012 年)。
-
[元]脫脫,《宋史》卷30,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李昉,《太平御覽》,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宋]洪邁,《夷堅乙志》卷5(台北:台灣商務,1981)。
-
[隋]顏之推,〈歸心第十六〉,《顏氏家訓》卷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學之屬(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唐]王冰注,〈六節藏象論篇第九〉,《黃帝內經素問》卷3,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晉]陳壽,〈華歆傳〉,《三國志_魏志》卷13,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
蕭西君,〈公仔加持,業績「好神」!〉,《Career 就業情報》382 期,2008 年02月1 日。
-
古越中興,〈試論古籍所載月宮傳說的流變〉,《國學復興論壇》,國學復興網,2012 年9 月12 日。
-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北:大通書局,1933 年)。
-
許淑娟、李明賢、鄭全玄、孔慶麗,〈臺南市〉,《臺灣地名辭書》卷21(南投:省文獻會,1999 年)。
-
李秀娥,《台灣民俗節慶》(台中:晨星,2004 年)。
-
呂威,《財神信仰》(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 年)。
-
嚴昌洪,〈1930 年代國民政府風俗調查與改良活動述論〉,《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 ( 1972-2002)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
-
黃聖傑,〈體驗行銷於文化創意產業之應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
賴孟玲,〈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的「五營」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論文,2000 年)。
-
黃志宏,〈台灣財神信仰初探-以草屯鎮敦和宮為中心〉(台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2010 年)。
-
黃茱珺,〈金門紀念品:從在地鑲嵌到文化創意的實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12 年)。
-
鄭喜夫,〈清代臺灣善書初探〉,《臺灣文獻》卷33,第3 期,1982 年,頁13。
-
李依芳,〈文化創意產業之整合性行銷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台北: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
王俞雅,〈台灣創意市集的設計行銷策略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
陳姿樺,〈台灣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藍衫服飾設計與評選之研究〉(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
陳體勳,〈整合行銷傳播應用於地方文化館之研究-以恆春民謠館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
陳雯萍,〈文創產業女性創業家創業過程的靈性展現〉(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年)。
-
周澄瑋,〈文化創意產業之包裝設計形象塑造〉(台北: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5 年)。
-
林奎佑,〈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經營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5 年)。
-
林耕民,〈文化創意產業整合網路行銷之網站視覺傳達設計評估模式〉(台北: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年)。
-
曹仕邦,〈試論中國小說跟佛教的「龍王」傳說在華人社會中的相互影響〉,《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中輯,1995 年。
-
李桂紅,〈文昌帝君勸善思想探析〉,《中國道教》,第5 期,2002 年,頁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