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舞蹈藝術創作之現象學詮釋

并列篇名

A Phenomenological Explanation of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Dance

DOI

10.5297/ser.200503_7(1).0001

作者

鄭仕一(Shih-Yi Cheng);蕭君玲(Chiin-Ling Hsiao);鄭幸洵(Hsing-Hsun Cheng)

关键词

舞蹈 ; 藝術 ; 創作 ; 現象學 ; dance ; art ; creation ; phenomenology

期刊名称

大專體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7卷1期(2005 / 03 / 31)

页次

13 - 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完整的現象學還原方法分為「懸置」、「本質還原」和「先驗還原」三個步驟,也可以說是三個相對獨立的方法,它們體現著「返回事物本身」的現象學態度。現象學的「懸置」意謂著由自然的對待轉向現象學的對待,以及意謂著中止判斷或中立化的視角。即不論對象是否實際存在,「懸置」的目的並不在於否定世界的存在,而是在於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所以,對舞蹈藝術而言,這是一種藝術價值的轉換。對於舞蹈藝術創作的意義在於卸解「觀念論」與「存在論」的影響,促使創作者在「本質還原」與「先驗還原」的情況下,重新探究舞蹈藝術的形式與內涵。

英文摘要

There are three steps in the complete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They are ”suspension,” ”eidetic reduction,” and ”transcendental reduction” which are known as thre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methods that indicate the phenomenological attitude of ”returning to the thing itself” In view of phenomenological suspension, it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natural attitude to the phenomenological attitude as well as neutrality. The purpose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suspension is not to deny the existence of the world, but to change our cognition of it. Theref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is to get rid of the effect of idealism and realism, and to provide us with a kind of new thought and method, ”eidetic reduction” and ”transcendental reduction,” in order to rediscover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danc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Aldrich, Virgil C.(1991)。藝術哲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2. 于平(1999)。風姿流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 伽達默爾(1994)。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4. 吳汝鈞(2003)。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 吳汝鈞(2001)。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中)。鵝湖月刊,26(12),14-21。
  6. 李澤厚(1980)。美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7. 周貴華(2001)。試論胡塞爾現象學的開放性及意義。襄樊學院學報,22(4),14-18。
  8. 宗白華(1994)。宗白華全集第二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9. 尚黨衛、陳林(2002)。胡塞爾現象學的人學意蘊。江蘇大學學報,4(4),5-9。
  10. 胡塞爾(1996)。純粹現象學通論。北京:商務引書館。
  11. 胡塞爾(1986)。現象學的觀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2. 夏晟珮(2003)。論胡塞爾現象學中的同一性問題。
  13. 夏基松(1985)。現代西方哲學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4. 海德格爾(1987)。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15. 海德格爾(1997)。林中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6. 袁義江、郭延坡(1995)。論杜夫海納的現象學美學。松遼學刊,4,35-40。
  17. 張永清(2001)。胡塞爾的現象學美學思想簡論。外國文學研究,1,12-17。
  18. 莫里茨.藝格爾(1999)。藝術的意味。華夏出版社。
  19. 陳本益(2001)。現象學還原方法與文學批評。湖南大學學報,15(4),58-62。
  20. 隆蔭培、徐爾充(2002)。舞蹈藝術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1. 熊偉(1994)。現象學與海德格。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2. 熊偉、光明(1994)。現象學與海德格-藝術就是真理的發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3. 劉畹芳(2002)。「身體-空間」經驗的現象學研究。
  24. 蔡美麗(1980)。胡塞爾。台北:東大出版。
  25. 蘇宏斌(2000)。觀念、對象與方法-胡塞爾的現象學思想概觀。浙江社會科學,2,113-117。
  26. 蘇珊.朗格(1986)。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顧志龍(2000)。胡塞爾現象學總範疇研究。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3)
被引用次数
  1. 江中皓(2006)。從體育現象學中的運動意識延伸至運動意境觀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0(4),108-113。
  2. 蕭君玲、鄭仕一(2005)。臺灣傳統舞蹈之「身體漾態」的現象學分析。大專體育,80,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