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土地法第34條之1問題評析-公同共有人價金受取之爭議 |
DOI |
10.29604/BGYY.201003.0008 |
作者 |
莊谷中 |
关键词 |
分別共有 ; 公同共有 ; 應有部分 ; 準用 |
期刊名称 |
土地問題研究季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9卷1期(2010 / 03 / 01) |
页次 |
118 - 12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4項,乃對於分別共有土地,多數決強制處分之規範。同法條第3項明揭,同意處分之共有人,對他共有人應得補償或對價,負連帶清償責任,於辦理權利變更登記時,應檢附他共有人已受取,或已予以提存之證明,以爲擔保機制。至於公同共有土地,雖法文第5項:「前4項規定,於公同共有準用之」,惟若他公同共有人(數人)受取價金遲延,辦理提存時,究應準用分別共有規定,個別逐一辦理;或視爲「公同共有債權」,將數人應得價金併爲一案?癥結在於公同共有土地出售之全部價金,仍屬「公同共有」,且已非土地,似已逸出土地法第34條之1,而回歸民法第828條第3項規範。本文認爲,「潛在的應有部分」既與「應有部分」同視,而爲法文第5項「準用」之基礎核心,各按「潛在的應有部分」受取(或提存)價金,似較貼切闡釋土地法第34條之1之真正意涵。又或,將法文第3項「於爲權利變更登記時,並應提出他共有人已爲受領或爲其提存之證明」之規定,予以「變通適用」,或排除準用,另爲妥適規範,似亦屬擺脫實務上價金提存困境之良方。 |
主题分类 |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永續發展研究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