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Barrows, H. E. (1923), Gorgaphy as Human Ecolog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13, No:1,pp.1-13.
-
Downs, R. M.(1970).Geographic Space Perception: Past Approaches and Future Prospects.Progress in Geography,2,65-108.
-
Garling, T.(ed.),Golledge, R.G.(ed.)(1993).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sych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Approaches.Amsterdam:Elsevier.
-
Gold, J.R.(1980).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ural Geograph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oodman, R.F.,Clary, B. B.(1976).Community Attitudes and Action in Response to Airport Noise.Environment and Behavior,8(3),441-470.
-
Harvey, D.(1971).Explanation in Geography.London:Edward Arnold.
-
Lowenthal, D.(1961).Geography,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Toward a Geographical Epistemolog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51(2),241-260.
-
Pattison, W. D.(1964).The Four Traditions of Geography.The Journal of Geography,63(5),211-216.
-
Schiff, M. R.(1971).The Definition of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in Resources Management,Ottawa:
-
Wall, G(1974).Complaints Concerning Air Pollution in Sheffield.Area,6,3-8.
-
White, G.H.(ed)(1974).Natural Hazard: Local, National, Global.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王洪文(1991).地理思想.臺北:明文書局.
-
余明憲(2011)。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
吳婉韻(2003)。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
吳劍蘭(198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
李柏蒼(2015)。臺中,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研究所。
-
李營鴻(200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
林玉芬(200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
林郁欽(2005)。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
洪政耀(200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倪進誠(20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
陳佳儀(2011)。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陳翠婷(2008).福山下的台化街.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
彭暄貽(2016 年 8 月 18 日)。遞交補件台化救彰化廠下周拜會副縣長。工商時報,第 A5版。
-
楊雲龍(19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
-
歐家瑜(20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心理出版社.
-
魯開元(2005)。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
羅國彰(200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
蘇桂醇(1996)。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