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二十一世紀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

DOI

10.6581/lsgc.2002.55(6).02

作者

高永光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地方自治

卷期/出版年月

55卷6期(2002 / 06 / 01)

页次

4 - 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高永光(2001)。「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1998年台北縣縣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7(1)
    連結:
  2. 張茂桂、陳俊傑(1986)。現代化、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投票率之關係-自由派理論的再討論。中國政治學會投票行為選舉文化研究會論文集
  3. 黃德福(1994)。現代化、選舉競爭與地方派系:1992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1,81。
  4. 趙永茂(2001)。新政黨政治形勢對台灣地方派系的衝擊。政治科學論叢,14
  5. 劉佩怡(2002)。台灣發展經驗中的國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結構分析台灣發展經驗中的國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結構分析,未出版
被引用次数
  1. 蔡育軒、陳怡君、王業立(2007)。社區發展協會、選舉動員與地方政治。東吳政治學報,25(4),93-135。
  2. 丁仁方(2019)。探索台灣地方政治運作的基本特性。臺灣民主季刊,16(1),141-154。
  3. 高永光(2004)。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11(1),33-72。
  4. 黃信達(2011)。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後地方派系與政黨關係初探。政治與政策,1(2),91-140。
  5. 姜貞吟(2009)。女性作為政治行動者—台灣女性參政圖像的反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6,277-315。
  6. 姜貞吟(2011)。男性不在場:台灣女性參政的性別階序格局。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3,179-240。
  7. 劉珮怡(2009)。宗族、宗親會與選舉動員。選舉評論,6,77-90。
  8. 呂育誠(2003)。我國鄉鎮市組織變革問題與策略。中國地方自治,56(6),4-26。
  9. 温子欣、陳木金、秦夢群(2013)。校長領導之道―成功校長領導行為個案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2(1),59-89。
  10. 蕭怡靖、蔡佳泓(2010)。政治責任與投票—2009年苗栗縣第一選區立法委員補選之探析。臺灣民主季刊,7(2),1-32。
  11. 趙卿惠、李依霖、丁仁方(2018)。民進黨地方侍從體制與台灣基層民主轉型-台南經驗的啟示。臺灣民主季刊,15(1),45-78。
  12. (2003)。我國鄉鎮市制度變革問題之研究。中國行政:政治類,73,13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