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妊而不產」-明清醫籍對於鬼胎的認識

并列篇名

Review: "Pregnancy Rather than Production" The Awareness of "Fake Pregnancy" in Medical Book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DOI

10.6516/TJTCM.2016.19(2)63

作者

闕麗敏(Li-Min Cheuh);周淑媚(Shu-Mei Chou);周珮琪(Pei-Chi Chou);孫茂峰(Mao-Feng Sun)

关键词

鬼胎 ; 夢交 ; 血虛 ; 虛勞 ; 肝鬱 ; Fake pregnancy ; dreamed coitus ; blood vacuity ; vacuity taxation ; liver depression

期刊名称

中醫藥研究論叢

卷期/出版年月

19卷2期(2016 / 09 / 30)

页次

63 - 7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自古受封建思想之影響,男女婚配除了門當戶對之外,傳宗接代茲事體大,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婦女無論出身名門或是一般家庭,都要承受生育之重責大任,更甚者有因結婚多年不孕,必需接受丈夫納妾,或者以「七出」之由而被離婚,孤獨的度過一生。因此,有些體質虛弱的婦女就有「鬼交」的現象,甚而產生「鬼胎」的症狀。中醫源遠流長歷代醫家們在對鬼胎的認識和治療各有不同的面貌。女性患者是中醫診療上的多數族群,近年來於國外輔助或補充療法十分盛行,常用於一些慢性、精神、和非特定之疾患,且精神疾患患者對此類療法之接受度似乎高於一般民眾,研究亦發現女性使用中醫藥治療的頻率較高。本文即根據醫籍中的記載,探討此類疾病的成因、病機以及其治療,期望結果可作為治療此類疾病的參考。

英文摘要

Ancient China was influenced by feudal ideology, the marriage between men and women was based on their families' equal social rank, in addition woman should bea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fertility. Worse still, if a woman were infertility, there are many unfair treatments. She had to accept the concubines of her husband, or divorced and lived lonely by the order of the "Seven rule of law". Therefore, some psychic women suffering from a strange disease called "dreamed coitus", or had a "fake pregnancy".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will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these diseases and it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A detailed literature review from the TCM books and modern discourse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could be served as a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中醫藥學
醫藥衛生 > 藥理醫學
参考文献
  1. 陳秀芬(2010)。在夢寐之間—中國古典醫學對於「夢與鬼交」與女性情慾的構想。中央研究院及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1-736。
    連結:
  2. (1995)。金元四大醫學家名著集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3. 元曾世榮(1987)。活幼口議。上海:中醫古籍出版社。
  4. 明張介賓(1980)。景岳全書。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5. 明張璐玉(1976)。張氏醫通。新竹:金藏出版社。
  6. 明張璐玉(1976)。張氏醫通。新竹市:金藏出版社。
  7. 明陳文昭(1983)。陳素庵婦科補解。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8. 明虞摶(1992)。醫學正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 明薛立齋(1990)。校註婦人良方大全。台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 明龔信纂輯、達美君校注(1997)。古今醫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1. 唐長孫無忌(1996)。唐律疏議。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12. 唐孫思邈(1990)。千金要方。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13. 清江涵暾(1991)。筆花醫鏡。台北:力行書局有限公司。
  14. 清竹林寺僧人、由昆點校、王勤點校、陳湘萍點校(1989)。竹林寺女科二種。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
  15. 清何炫、何時希編校(1984)。何氏虛勞心傳。上海:新華書店。
  16. 清吳儀洛(1972)。本草從新。台北:文化圖書公司。
  17. 清李用粹編、吳唯校注(2005)。證治匯補。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8. 清沈金鰲(2012)。女科玉尺。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 清俞震篡輯、達美君校注(1998)。古今醫案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 清陳士鐸(1977)。石室秘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1. 清傅山、岳雷蓮校注、李占永校注、李曉林校注(1997)。傅青主男女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2. 清錢鏡湖(1960)。辨證奇聞。台中:瑞成書局。
  23. 清閻純璽(1993)。胎產心法。北京:中國書店。
  24. 清龔廷賢(1990)。萬病回春。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25. 隋巢元方(1990)。諸病源候論。台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6. 漢張機(1980)。金匱要略論註。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27. 漢華佗(1993)。華佗神方。高雄:尚志文化出版社。
  28. Kelner, M,Wellman, B(1997).Who seeks for altermative health care? a profile of users of five modes of treatment.J Altern Complement Med,3,127-140.
  29. Millar, W(1997).Use of a1ternative hea1th care practitioners by Canadians.Can J Public Health,88,154-158.
  30. 王麗香、林高士、林健蓉、黃怡嘉、蔡運寧(2009)。中西醫合作治療葡萄胎病例。中醫婦科醫學雜誌,12,46-51。
  31. 周立修、楊偉成(2012)。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DSM-5 倫理與性別議題:DSM-5 中文譯名與疾病社會汙名化議題。DSM-5 通訊,2(4),30-32。
  32. 長沙市宏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2005)。中華醫典。長沙市: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
  33. 徐大椿(1988)。醫書全籍。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34. 馬麗娜、沈國喜(2011)。歷代對鬼胎的認識。河南中醫,31(9),1073-1074。
  35. 許鳳秋、徐慧、胥靖域、劉濤、李戎(2014)。淺談鬼胎及其診治。黑龍江中醫藥,2014(1),9-10。
  36. 黃麗、熊婷婷、鄒雪梅(2012)。關於《傅青主女科.鬼胎》的思考。雲南中醫藥雜誌,33(9),8-9。
  37. 劉馨珺(2013)。鬼怪文化與性別,從宋代墮胎殺嬰談起。學術研究,114-122。
  38. 戴瀅純(2013)。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DSM-5倫理與性別議題:精神疾病診斷系統中文化與性別議題。DSM-5 通訊,3(1),25-26。
  39. 戴瀅純(2013)。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DSM-5倫理與性別議題:精神疾病診斷系統中文化與性別議題。DSM-5 通訊,3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