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凝視」到「參與」:以民俗舞劇《默娘》當代劇場形式轉向為例

并列篇名

From 'Gazing' To 'Engaging': A Theatrical Shift in Contemporary Folk Dance, A Case Study of "Mo Niang"

作者

徐瑋瑩(Wei-Ying Hsu)

关键词

民俗舞 ; 遶境 ; 沉浸式體驗 ; 庶民美學 ; folk dance ; Ma-Zu pilgrimage ; immersive experience ; grassroots aesthetics

期刊名称

藝術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09期(2021 / 12 / 01)

页次

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廟會中的儀式、藝陣、小戲是舞台化民俗舞的代表性素材。舞蹈人致力將草根性強的田野素材精緻、創意化為可被欣賞的舞台作品,以此與民間活動區別。然而,舞劇《默娘》卻相反於既有舞台化民俗舞追求的美感形式,刻意將民間藝陣隊與媽祖神像融入劇場,製造遶境情境,引起觀眾參與互動。這成為此類舞蹈的一個新現象,但也產生如何解讀作品的問題。本文提出《默娘》呼應當代劇場形式,從關注作品自身轉向營造沉浸式體驗的劇場效果。同時,從精緻化民間藝師的身形動作回到彰顯其原有的美感特質。藉此,本文討論舞台化民俗舞在當代如何傳承與創新之另類策略。

英文摘要

The rituals, arrays and mini-dramas of Ma-Zu pilgrimage have always been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local culture and are created as folk dances in performance. The goal of staging these dances was to refine grassroots materials into art works. In contrary to these dances, Yi-Tzy Folk Dance Theatre of Tainan deliberately integrated arrays and goddess Ma-Zu statues into the theatrical performance "Mo Niang". Ma-Zu statues circled the aisles of the auditorium and aroused audience interactions. This created the event much like Ma-Zu pilgrimage in the theatre. It was a new phenomenon in Taiwan's folk dance performance and raise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understand it.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is form of performance echoed the post-millennium shift in contemporary theater from focusing on the work on stage to create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 of the aud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folk artists were brought out instead of refined. In this wa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staging Ma-Zu pilgrimage in contemporary theat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李艾倩(2014)。家將團演出形式變化之研究-以屏東慈鳳宮家將比賽得獎團體做比較。臺灣舞蹈研究,9,63-105。
    連結:
  2. 徐瑋瑩(2018)。「體」現中國?:1950-1960 年代威權統治下的臺灣民族舞蹈與創作能動性。文化研究,26,9-58。
    連結:
  3. 徐瑋瑩(2019)。跳舞也能復國建國?:1950 年代臺灣在總動員體制下的舞蹈論述,以民族舞蹈、交際舞為對照。臺灣舞蹈研究,14,97-139。
    連結:
  4. 張思菁(2014)。以身懷鄉:台北民族舞團之在地根植與移轉軌跡。臺灣舞蹈研究,9,41-61。
    連結:
  5. 陳緯華(2017)。國家、象徵暴力與民間信仰─以鹿耳門天后宮為例的討論。文化研究,25,139-182。
    連結:
  6. 齊偉先(2018)。臺灣民間宗教儀式實踐中的「品味動員」:陣頭、品味社群與宗教治理。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0(1),119-161。
    連結:
  7. (2017)。《默娘》演出節目單。取自 2017 年 3 月 4 日高雄大東文化中心演出現場。
  8. Alston, A.(2013).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Neoliberal Value: Risk, Agency and Responsibility in Immersive Theatre.Performance Research,18(2),128-138.
  9. Alston, A.(2012).Funding, Product Placement and Drunkenness in Punchdrunk’s The Black Diamond.Studies in Theatre and Performance,32(2),193-208.
  10. Machon, J.(2013).Immersive Theatres: Intimacy and Immediacy in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Hampshire, United Kingdom:Red Globe Press.
  11. WC Dance【WC 舞團網頁】。資料來源:http://wcdance.org/works/info/20。檢索日期:2021 年 5 月 22 日。
  12. 石志如(2017 年 3 月 13 日)。混雜而失去主體的恩典《默娘》。表演藝術評論台。資料來源: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3468。檢索日期:2017 年 6 月 3 日。
  13. 汪俊彥(2018)。沉浸式場域中的表演與觀眾角色變遷。Art Plus,81,26-29。
  14. 林思良(2015)。宜蘭縣,佛光大學。
  15. 南天新聞(2016)。藝姿創團 20 年歸仁文化中心演出「默娘」。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qA2un1fAs。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2 日。
  16. 徐瑋瑩(2017 年 3 月 15 日)。從凡入聖的劇場空間。表演藝術評論台。資料來源: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3468。檢索日期:2017 年 6 月 3 日。
  17. 匿名受訪者,彥凌(化名)(2020)。匿名受訪者,彥凌(化名)。2020 年 2 月 23 日。線上訪談。
  18. 郭文泰(2020)。超越沉浸式劇場的表面。PAR 表演藝術,333,10。
  19. 郭玲娟(2017)。郭玲娟。2017 年 4 月 12 日。鹿耳門天后宮。
  20. 陳華娥(2017 年 3 月 5 日)【臉書資料】。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E9%99%B3%E8%8F%AF%E5%A8%A5/100006483583285。檢索日期:2017 年 6 月 1 日。
  21. 黃徒,林玉山,陳熙城(2013).鹿耳門天后宮文化手冊.臺南市:鹿耳門天后宮.
  22. 黃慈嫣(2008)。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23. 黃應貴(編)(2009).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24. 葉威廷(2020)。葉威廷。2020 年 6 月 15 日。電話訪談。
  25. 稻草人現代舞團【稻草人現代舞團網頁】。資料來源:https://www.scdc-dance.com/performance.php?cid=2。檢索日期:2021 年 5 月 22 日。
  26. 蔡宗憲(2019)。蔡宗憲。2019 年 5 月 21 日。斗六受天宮。
  27. 蔡宜廷(2021)。蔡宜廷。2021 年 1 月 29 日。線上訪談。
  28. 鄧正健(2019)。總體身心經驗的(不)可譯性⸺沉浸式劇場理論初探。劇場.閱讀,43(5),24-27。
  29. 藝姿舞集【藝姿舞集網頁】。資料來源:https://www.taiwanfolkdance.com/。檢索日期:2021 年 1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