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文摘要】呼吸器管路中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之熱點分析 |
并列篇名 |
【論文摘要】The Hot-spot Analysis of Health Care-associated Pathogens Amidst Ventilator Tubes |
DOI |
10.6269/JRT.201907_18(1).0014 |
作者 |
曾媖琴;陶啟偉 |
关键词 |
呼吸器相關肺炎 ; 拋棄式呼吸器管路 ; 感染菌熱點分析 |
期刊名称 |
呼吸治療 |
卷期/出版年月 |
18卷1期(2019 / 07 / 01) |
页次 |
87 - 87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前言: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是醫院感染管控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其中呼吸器相關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目前所有加護病房或呼吸治療加護病房首要的感控目標,原因是呼吸器相關肺炎發生率高,且感染後所衍生的醫療費用相對昂貴、治療上相對耗時。醫院呼吸器管路更換頻率多依照經驗法則,而鮮少更換頻率與病原體存在的相關性研究。故本研究在探討不同更換頻率的呼吸管路病原體汙染情形、熱點分析與時序分析,以提供最佳更換時程與污染熱點資訊。研究方法:本研究針對兩種管路:拋棄式潮濕加熱器管路(進氣端內管再加熱)及拋棄式無潮濕加熱器管路,各挑選三位病人進行採樣,依呼吸管使用時程,採集使用1天、3天、7天及14天等四個時間點,針對管路內壁5處進行採集,每次採樣將以刷拭法及沖洗法兩種方式進行樣本病原體收集,共計240個樣本進行感染菌分析。管路所採集五個位點,分別為進氣管近呼吸器端、進氣管近病人端、接病人端、吐氣管近病人端、吐氣管近呼吸器端。後續經核酸萃取後進行醫療照護相關病原體PCR檢測,包含: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動桿菌及16s細菌片段。結果:比較刷拭法及沖洗法兩種方法的結果顯示,沖洗法檢出率較高,表示沖洗法較刷拭法更能有效地將病原體回收。在有無使用潮濕加熱器的管路中,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鲍氏不動桿菌的檢出情形相當,顯示醫療照護常見感染菌存在情形與是否使用潮濕加熱器無關,但是16s細菌檢測結果顯示有使用潮濕加熱器的管路,細菌存在情形明顯高於無使用潮濕加熱器的管路,故本研究認為使用潮濕加熱器較容易使細菌孳生,可能與醫療照顧相關感染菌存在與否無關,但可能會導致細菌數量增加,後續可以定量PCR檢測驗證之。在使用時間上,結果顯示,使用七天後的管路,在病原體的檢出率顯著上升,增加感染的威脅。管路的污染熱點則是接近病人處檢出率最高,顯示病原體累積與病人接觸有明顯相關。結論與建議:(1)呼吸器管路中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存在的熱點為呼吸管路接近病人處,最佳的採檢方式為管路沖洗法。將以此模式建立呼吸器管路中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存在情形之標準檢驗流程。(2)透過呼吸器管路的時序分析,發現呼吸器管路在使用七天後即到達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之檢測最高峰,應調整呼吸器管路之換頻率,降低病人感染風險。(3)後續研究將增加定量分析,以建立各位點病原體數量資訊,將可更有效提供管路更換與感控措施的建議。 |
主题分类 |
醫藥衛生 >
內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