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文摘要】回朔性研究分析-加護病房內拔管後的呼吸支持

并列篇名

【論文摘要】Postextubation Respiratory Suppor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DOI

10.6269/JRT.202107_20(2).0025

作者

趙克耘

关键词
期刊名称

呼吸治療

卷期/出版年月

20卷2期(2021 / 07 / 01)

页次

85 - 8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前言:高流量潮濕加熱鼻導管(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是一種非侵襲性呼吸支持,提供適當地呼吸道濕度以及精準地氧氣濃度,而透過高流量氣體的給予,能沖刷上呼吸道的生理死腔、增加二氧化碳清除效率並些微增加上呼吸道正壓。HFNC廣為使用於呼吸窘迫的治療策略,諸多臨床試驗已證實使用HFNC的臨床效益,特別是作為拔管後的呼吸支持。本研究探討外科加護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unit, SICU)以及內科加護病房(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MICU)拔管後使用不同呼吸支持的樣態。研究方法:這是一個單一地區醫院,回溯性研究分析,比較外科加護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unit, SICU)及內科加護病房(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MICU)的拔管後立刻使用的呼吸支持。資料收集期間為2020年7月至12月。呼吸器病人接受計畫性拔管者將會被納入本研究;非計畫性拔管、拒絕再次插管者將被排除收集。主要結果為7日內重插管率、次要結果為HFNC使用天數、非侵襲性正壓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使用天數、傳統氧氣治療(conventional oxygen, COT)使用天數及ICU留滯天數。統計使用independent t-test,使用SPSS version 22。結果發現:本研究收集計畫性拔管共132件。分析得知相較SICU而言,MICU有較高的拔管前呼吸器天數(8 ±5.1天vs. 3 ±3.8天, p <.001;表一),而SICU與MICU皆呈現相當低的7日內再插管率(表二)。計畫性拔管後呼吸支持多數為HFNC或COT,而拔管後HFNC使用在SICU(3.5 ±3.3天)及MICU(2.3 ±1.9天)皆有著較短的使用天數(表三)。結論與建議:本研究得知拔管後使用HFNC無增加7日內重插管率,而HFNC的使用逐漸取代了NIPPV,成為拔管後的呼吸支持設備,無形中減少呼吸器依賴新個案產生(拔管後延續NIPPV使用超過21天者),增加病人脫離呼吸器的機會。相較於NIPPV而言,HFNC無法穩定地維持呼吸道壓力且提供的呼吸支持程度相對微弱,但是高流量的溫濕氣體則有利於拔管後的痰液清除及減少二氧化碳再吸入,而較高的舒適度也能提升呼吸照護品質。未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分析HFNC在拔管後呼吸支持的扮演角色,找出合適地使用族群,同時HFNC合併NIPPV的交替使用也需要更多大型臨床試驗研究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比較。(表格略)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