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物感與情景交融之辨-一個歷史與邏輯並觀的考察

并列篇名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u Gan" and "Qing Jing Jiao Rong": A Historical and Logical Exploration

DOI

10.6973/CJ.201009.0153

作者

黃偉倫(Wei-Lun Huang)

关键词

物感 ; 情景交融 ; 範疇 ; 審美主客體 ; 範疇對比 ; Wu Gan ; Qing Jing Jiao Rong ; category ; aesthetic subject and object ; category-comparison

期刊名称

國文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0 / 09 / 01)

页次

153 - 1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之作,意在透過「範疇對比」的思路,藉由「物感」與「情景交融」的異同比較,考察兩者在審美主、客體關係上的言說,用以梳理古代文論對於創作發生、文學構成原質、創作規律及審美範式等問題的思考脈絡及其理論展示。至於在方法架構上,則分別藉由「歷時性」意義的發展脈絡的清理和「共時性」意義的理論屬性的剖析,以進行分析、比較,簡別兩者在整體文學活動中的理論定位,辨析其中理論視角的差異與內在屬性的區別,期能對同為涉及審美主、客體論域的「物感」與「情景交融」,通過對比以豁顯其差異,藉由差異以表徵其特質,不僅為兩者所各自獨具的理論特性與價值意義作一釐清與確證,同時也為試圖透過範疇研究及其成果的統合以回應重構自身文論體系的當代籲求,在藉由相關或相類範疇的比較,以對顯其獨立地位的理論關懷底下,提供一可資參考的觀點。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explore, through ”category-comparison” train of thought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u Gan” and ”Qing Jing Jiao Rong”, the discourse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aesthetic subject and object to further analyze ancient theses' thread of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of the occurrence of creation,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s formation, the regularity of creation and aesthetic paradigm. Additionall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alysis of ”diachronic study” and the theoretical attribute dissection of ”synchronic study”, to define their respective theoretical place in overall literary activity and analyze the variation between their theoretical view angles and internal attributes. It was hoped that the variation between ”Wu Gan” and ”Qing Jing Jiao Rong”, both of which involve the same domain of discourse on aesthetic subject and object, can be highlighted through comparison, and through this variation, their respective features can be further characterized to confirm their respectiv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In the meantime, an attempt was made to reconstruct their respective contemporary appeal of literary theoretical system through the study and integration of category and sequence. Also, it is hoped that by highlighting their respective independent place in theoretical car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related categories, a view point can be presented for referen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黃偉倫(2009)。《文心雕龍》的「物感」生成圖式及其心物辯證觀。2009《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安徽:
    連結:
  2. (1987)。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3. 宋周弼。三體唐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宋楊萬里、辛庚儒箋校(2007)。楊萬里集箋校.卷六十七。北京:中華書局。
  5. 宋蘇軾(1960)。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臺北:世界書局。
  6. 明李夢陽(1976)。空同先生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7. 唐白居易(1984)。白居易全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 清方東樹(1985)。昭昧詹言。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9. 清王夫之(1999)。船山全書。北京:北京出版社。
  10. 清何文煥(1971)。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清章學誠、葉瑛校注(1984)。文史通義校注。臺北:里仁出版社。
  12. 清黃圖珌(2008)。看山閣集。合肥:黃山書社。
  13. 清董誥編(1990)。全唐文.卷五百十八.梁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清劉熙載(1988)。藝概.詩概。臺北:華正書局。
  15. 清劉熙載、王氣中箋注(1986)。藝概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6. 清嚴可均編(198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昭明太子統二。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
  17.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藍燈書局。
  18.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藍燈書局。
  19. 丁福保輯(1988)。清詩話.原詩.內篇上。臺北:木鐸出版社。
  20. 丁福保輯(1988)。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
  21. 干春松編、孟彥弘編(1997)。王國維學術經典集。南昌:江西出版社。
  22. 王叔岷(1992)。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3. 王運熙編、顧易生編(1996)。中國文學批評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王德毅編(1989)。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5. 布拉姆斯(1989)。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朱立元編(2010)。美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7. 吳文治編(2006)。遼金元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
  28. 李曰剛(1982)。文心雕龍斠詮。臺北:國立編譯館。
  29. 李壯鷹(1989)。中國詩學六論。濟南:齊魯書社。
  30. 李約瑟(2000)。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31. 李澤厚(1996)。美學論集。臺北:三民書局。
  32. 杜書瀛(2001)。文學原理─創作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3. 汪涌豪(1999)。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範疇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4. 周維德集校(2005)。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
  35. 俞崑編(1984)。中國畫論類編。臺北:華正書局。
  36. 柯慶明(2006)。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
  37. 郁沅(2004)。論情景組合。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78。
  38. 郁沅、倪進(2001)。感應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39. 孫致中點校(1995)。紀曉嵐文集。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40. 索緒爾、高名凱譯(1980)。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41. 張少康(1987)。文賦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42. 張伯偉(1996)。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43. 張晶(1994)。論謝榛的詩學思想。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82。
  44. 郭紹虞(1983)。清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
  45. 陳進波、惠尚學(1999)。文藝心理學通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46. 童慶炳(2008)。童慶炳談古典詩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47. 童慶炳(1998)。文學理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8.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9. 黃偉倫(2009)。漢代感應哲學的美學意蘊─以「物感」說為中心的考察。第七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50. 詹福瑞(2005)。中古文學理論範疇。北京:中華書局。
  51. 廖蔚卿(1997)。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52. 劉冠軍、王維先(2002)。科學思維方法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53. 劉若愚、杜國清譯(1993)。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54. 劉重德、張寅彭(1990)。詩話概說。北京:中華書局。
  55. 蔡仲德(2003)。音樂之道的探求─論中國音樂美學史及其它。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56. 蔡英俊(1995)。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57. 蔡鎮楚(1992)。詩話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58. 蔡鐘翔、涂光社、汪涌豪(2001)。範疇研究三人談。文學遺產,1,104-119。
  59. 鄧子勉(2008)。宋金元詞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
  60. 魯道夫.阿恩海姆(1987)。藝術與視知覺:視覺藝術心理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1. 顏崑陽(1994)。《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臺北:
  62. 顏崑陽(2009)。從感應、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意義。輔仁國文學報,29,59-60。
  63. 嚴一萍選輯(1967)。百部叢書集成之二十四.學海類編第十二函.二南密旨。臺北:藝文印書館。
  64. 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02)。朱子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黃偉倫(2012)。〈樂記〉「物感」美學的理論建構及其價值意義。清華中文學報,7,107-144。
  2. 李松駿(2023)。殷周之際物觀念的生成脈絡──以儀式行動與禮文意識為線索的考察。漢學研究,4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