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墨子》兼愛說平議-兼談朱熹之評論

并列篇名

Appraises "Mozi" the Universal Impartial Love Theory-Concurrently Discusses Zhu Xi's Commentary

DOI

10.6973/CJ.201009.0191

作者

白崢勇(Jeng-Yung Bai)

关键词

朱熹 ; 孟子 ; 兼愛 ; 墨子 ; Zhu Xi ; Mencius ; universal impartial love ; Mozi

期刊名称

國文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0 / 09 / 01)

页次

191 - 2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墨家學說於戰國時期號稱顯學,「兼愛」為墨子思想最為時人及後人所熟知的招牌語,然而自《孟子》以「無父」邪說予以抨擊之後,彷彿成了不可易之定論。筆者拙文之作,首先嘗試從「兼愛」非不孝親說起,指出「無父」批判有厚誣、錯解《墨子》「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本義之處,進而說明「兼愛」乃是以「視人若己」作為消除人心自愛自利的著手處,以此釐清「兼愛說」之真義。其次則申明《孟子》「無父」之說原初非主流之論,並進一步指出於宋儒尊孔崇孟之學術氛圍下,始發酵而成為蔚為大國之論,並自此影響後人對於「兼愛」的評價。再者,宋儒雖為捍衛儒家道統而對「兼愛」多所批評,然而彼時之人對於「兼愛」與儒家親親仁民、博施濟眾之異,亦時有糾結不清之處,是以時至朱熹,於嚴儒、墨之辨的前提下,遂而針對「兼愛」予以詳細論析。

英文摘要

The Mohism is known as a famous doctrine in the Warring States time, ”the universal impartial love” is the advertisement language which Mozi thought most person and descendant's person then knew very well, howeverAfter ”does not have the father” since ”Mencius” the evil doctrine to give the attack, as if has become the unmodifiable argument. The author writes this article, first attempts from ”the universal impartial love” is not the filial family member mentions, pointed out ”does not have the father” the critique has the implicate falsely, to misinterpret ”Mozi” ”treats others' family member, likely treats own family member”, then explained that ”the universal impartial love” is by ”Regards as others is same” the achievement eliminates the will of the people self-respect self-interest the method, defined clearly ”the universal impartial love by this to say” the real righteousness. Next declared ”Mencius” ”does not have the father” the view originally by no means mainstream opinion, and further pointed out under the The Song Confucian venerates Kong Zi and Mencius's academic atmosphere, starts to ferment becomes has the very big influence, and will affect the future generations from now on regarding ”the universal love” appraisal. Again next, Song Confucian, although to guard the Confucianist Confucian orthodoxy rightly ”the universal impartial love” to have many criticisms, however person then regarding ”universal love” with Confucianist benevolence difference,also often has the understanding unclear situation, therefore Zhu Xi to distinguish the Confucianism, under the Mohism premise, therefore aims at ”the universal impartial love” to give in detail discuss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4)。四部叢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2.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宋王令(1982)。廣陵先生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5. 宋王安石(1977)。王臨川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6. 宋王安石、李雁湖箋註、劉須溪評點(1971)。箋註王荊文公詩。臺北:廣文書局。
  7. 宋朱熹(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8. 宋朱熹(198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9. 宋朱熹(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10. 宋朱熹(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11. 宋朱熹(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12. 宋朱熹集、清江永集註(1967)。近思錄。臺北:廣文書局。
  13. 宋朱熹、郭齊點校、尹波點校(1996)。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4. 宋呂祖謙(1985)。呂東萊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5. 宋高似孫(1985)。史略(及其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
  16. 宋張載(1983)。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7. 宋陳振孫(1985)。直齋書錄解題。北京:中華書局。
  18. 宋程顥、宋程頤、王孝魚點校(2004)。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19. 宋楊時(1974)。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 周尸佼(1976)。尸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1. 明焦竑、清蔣國榜校輯(1970)。焦氏筆乘。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南朝‧梁劉勰(1985)。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
  23. 唐房玄齡(1988)。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唐林寶(1975)。元和姓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唐歐陽詢、汪紹楹校(1980)。藝文類聚。臺北:中文出版社。
  26. 唐韓愈、錢仲聯校點、馬茂元校點(1997)。韓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唐魏徵(1988)。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清王先慎(1983)。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29. 清王先謙(1993)。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
  30. 清汪中(1970)。述學。臺北:廣文書局。
  31. 清阮元(2007)。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清紀昀(1997)。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清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34. 清徐乾學、清納蘭性德校訂(2007)。通志堂經解。揚州:廣陵書社。
  35. 清張惠言(1977)。張皋文手寫墨子經說解。臺北:廣文書局。
  36. 清梁玉繩(1985)。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
  37. 清郭慶藩(1989)。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38. 清黃宗羲、全祖望續修、王梓材校補(1975)。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39. 漢王充、劉盼遂集解(1990)。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40. 漢桓寬、王利器校注(1996)。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1. 漢班固(1988)。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漢荀悅(1985)。申鑒。北京:中華書局。
  43.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44. 漢揚雄(1985)。法言。北京:中華書局。
  45. 漢戴德、盧辯注(1985)。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
  46. 方授楚(1989)。墨學源流。上海:中華書局。
  47. 王桐齡(1992)。儒墨之異同。上海:上海書店。
  48. 王讚源(1996)。墨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9. 伍非百(1992)。墨子大義述。上海:上海書店。
  50. 吳進安(2003)。墨家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51. 吳毓江(1993)。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52. 李賢中(2003)。墨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智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3. 林曉平(2001)。《墨子》與史學。贛南師範學院學報,5
  54.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1984)。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55. 唐君毅(1992)。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6. 孫中原(2010)。含英咀華讀《墨子》—論墨學精華。職大學報,1
  57. 高蔭祖編(1957)。諸子叢考。臺北:世界書局。
  58. 商聚德(2001)。〈西銘〉義蘊析論。保定師專學報,14(1)
  59. 張岱年(1987)。中國哲學大綱。臺北:彙文堂出版社。
  60. 張純一(1993)。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61. 張祥龍(2009)。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62. 張蔭麟(1995)。中國上古史綱。臺北:里仁書局。
  63. 曹勝強編、孫卓彩編(2008)。墨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4. 梁啟超(1985)。子墨子學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65. 梁啟超(1985)。墨子學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66. 梁啟超(1984)。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67. 梁漱溟(1996)。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
  68. 許維遹(1988)。呂氏春秋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69. 陳克守、桑哲(2007)。墨學與當代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0. 傅斯年(1980)。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71. 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72. 曾春海(1989)。《論語》中禮義與仁的關係。儒家哲學論集,臺北:
  73. 馮友蘭(2002)。中國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74. 劉天杰(2007)。張載的「民胞物與」論及其現代意蘊。江西社會科學,4
  75. 劉文典(1989)。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76. 劉起釪(1989)。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77. 蔡元培(1996)。中國倫理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78. 蔡尚思(2008)。十家論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9. 蔡德貴(2000)。關學的獨尊儒術特徵。陜西師範大學學報,29(2)
  80. 錢穆(1993)。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1. 鍾肇鵬(2006)。墨子兼愛闡釋。東嶽論叢,27(1)
  82. 顏昌嶢(1996)。管子校釋。湖南:岳麓書社。
  83. 嚴靈峰(1995)。墨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4. 嚴靈峰編輯(1975)。無求備齋墨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85. 嚴靈峰編輯(1975)。無求備齋墨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86. 嚴靈峰編輯(1975)。無求備齋墨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87. 嚴靈峰編輯(1975)。無求備齋墨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白崢勇(2011)。王充對於墨子及其學說的認識與評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2,25-54。
  2. 劉妮(2019)。墨子與孟子論「兼愛」。東吳哲學學報,3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