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詩領域的自覺:晚唐的「詩人」論述

并列篇名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Realm of Poetry: The Self-proclaimed of the Poet in Late Tang

DOI

10.6973/CJ.201206.0049

作者

鍾曉峰(Hsiao-Feng Chung)

关键词

詩領域 ; 晚唐 ; 詩人自覺 ; 詩人論述 ; the self-proclaimed of the poet ; the poetry of the Late Tang ; the realm of poetry

期刊名称

國文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2 / 06 / 01)

页次

49 - 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回顧學術史的「文學自覺」說開始,並在中唐詩人意識與詩人身分的前行研究基礎上,對晚唐詩作一探究。這種研究取徑是將創作主體置於各種社會關係,諸如政治與文學領域,繼而闡述創作主體對於身分的自我認同與自覺表述。故本文的論說,是以晚唐的詩人表述為中心,首先說明晚唐詩人對於詩之文類的自覺認識,進而析論晚唐詩歌創作者表述「詩人身分」時的種種表現與心態。對於中唐詩人典範的認同與建構,則意謂著晚唐對於「詩人自覺」議題的內在化傾向,由此確立自我的詩人身分。最後,晚唐詩人不斷將仕宦價值與詩歌價值作對比,甚至把「詩」置於政治功名之上,則體現出獨特的詩歌價值觀與本質觀。透過上述討論,不僅可瞭解晚唐「詩人自覺」表述的獨特性,對於中唐與晚唐在詩學上的連續性,也將有更清晰的認識。

英文摘要

Middle Tang (中唐) as a beginning of the poetry of Song dynasty has a lot of analyses and research. But most of critic strongly disapproved of the Late Tang poetry. Now, we came back to the Late Tang, to think that what kind of connection of the poetry and poet. For example, how the Late Tang poet regarded themselves as the poet if we change the angel of artistic attitude. Some poet just like Jia Dao (賈島), Fang Gan (方干), became more important in Late Tang. The poet of Late Tang inspired what kind of idea from their stories and poetry? Ku Yin (苦吟) certainly was a very important atmosphere of Late Tang. But we can't regard it as one kind of artistic attitude. It means that the poet of Late Tang combined the life and poetry. Moreover, the Late Tang poet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poetry was the symbol that the poet became a separate sphere of commitment. This kind of change is not just about the poetry, but also the inner mind of the creator. The identity of the poet was more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than the poet of Middle-Tang. So, these phenomenon deserved us to reappraise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Late Tang poetry and poe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德權(2006)。修身與理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37
    連結:
  2. 愛甲弘志、劉小俊譯(2010)。從文人師承現象看中晚唐時期文學觀的變化。師大學報,55(1)
    連結:
  3. 五代王定保、姜漢樁校注(2003)。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4. 宋王讜、周勛初校證(2008)。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5. 宋楊萬里、辛更儒箋校(2007)。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
  6. 唐元稹、冀勤點校(2000)。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
  7. 唐王勃、唐蔣清翊註(1995)。王子安集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唐司空圖、祖保泉箋校、陶禮天箋校(2002)。司空表聖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9. 唐白居易、朱金城箋校(2003)。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唐白居易、謝思煒校注(2006)。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杜荀鶴、胡嗣坤校注、羅琴校注(2005)。唐風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12. 唐姚合、劉衍校考(1997)。姚合詩集校考。長沙:岳麓書社。
  13. 唐張祜、尹占華校注(2007)。張祜詩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14. 唐陸龜蒙、宋景昌點校、王立群點校(1996)。甫里先生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5. 唐劉禹錫、瞿蛻園箋證(2005)。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唐韓愈、馬其昶校注(1998)。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清彭定求編(2003)。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18. 清董誥編、孫映逵點校(2002)。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1971)。毛詩正義。臺北:廣文書局。
  20. [唐]鄭谷、趙昌平箋注(2009)。鄭谷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小川環樹、周先民譯(2005)。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22. 川合康三、劉維治譯(2007)。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內山精也、朱剛譯(2005)。傳媒與真相─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王南(2002)。中國詩性文化與詩觀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5. 王南(1995)。苦吟詩論。首都詩範大學學報,1995(2)
  26. 王夢鷗(1987)。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出版社。
  27. 王德權(2004)。「士人」合理性的重構─以柳宗元的政治社會批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2
  28. 包弼德、劉寧譯(2001)。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9.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6)。他山的石頭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0. 宇文所安、陳引馳譯(2006)。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6。
  31. 宇文所安、賈晉華譯、錢彥譯(2011)。晚唐。北京:三聯書店。
  32. 余英時(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3. 呂玉華(2004)。唐人選唐詩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34. 李建崑(2005)。中晚唐苦吟詩人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 李春青(1995)。烏托邦與詩─中國古代士人文化與文學價值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6. 李德輝(2006)。唐代文館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松本肇(2006)。唐代文學の視點。東京都:研文。
  38. 張伯偉(2005)。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
  39. 張朝富(2008)。漢末魏晉文人群落與文學變遷─關於中國古代「文學自覺」的歷史闡釋。成都:巴蜀書社。
  40. 淺見洋二、金程宇譯、岡田千穗譯(2005)。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陳家煌(2010)。論中唐「詩人概念」與「詩人身分」。文與哲,17
  42. 陳家煌(2007)。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
  43. 陳弱水(2009)。文學與文化─論中唐思想變化的一條線索。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
  44. 陳弱水(2009)。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5. 彭雅玲(2009)。唐代詩僧的創作論研究─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46. 彭萬隆(2006)。唐五代詩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47. 程千帆(2008)。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48. 黃奕珍(1998)。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文津出版社。
  49. 黃偉倫(2006)。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0. 蔣寅(2000)。「武功體」與「吏隱」主題的發展〉。揚州大學學報,2000(3)
  51. 蔣寅(2006)。孟郊創作的詩歌史意義。唐代文學研究,桂林:
  52. 蔣寅(1995)。大曆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53. 蕭麗華(1997)。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4. 靜永健、劉維治譯(2007)。白居易寫諷喻詩的前前後後。北京:中華書局。
  55. 鍾曉峰(2009)。鍾曉峰論孟郊的詩人意識與自我表述。淡江中文學報,20
  56. 顏崑陽(1999)。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東華人文學報,1
  57. 羅立剛(2005)。史統‧道統‧文統─論唐宋時期文學觀念的轉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58. 羅宗濤(1995)。貫休與唐五代詩人交往詩淺談。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
  59. 龔鵬程(2007)。唐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陳雅琳(2018)。洞見與想像:宇文所安研究的臺灣影響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1),17-34。
  2. 陳英傑(2016)。論白居易詩歌的「自我批評」。淡江中文學報,35,205-242。
  3. 林孜曄(2019)。論姚合對郡齋詩系譜之承繼與創變─以〈武功縣中作三十首〉為核心。東華漢學,30,95-136。
  4. 歐麗娟(2018)。論《紅樓夢》對小說文類的自我反省。成大中文學報,62,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