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莊子》論墨述評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Zhuangzi" Comments Mozi's Doctrine

DOI

10.6973/CJ.201212.0277

作者

白崢勇(Jeng-Yung Bai)

关键词

莊子 ; 墨子 ; 墨學 ; Zhuangzi ; Mozi ; Moism

期刊名称

國文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25期(2012 / 12 / 01)

页次

277 - 31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墨家學派號曰「顯學」,是戰國時期的學術主流之一。於諸子鼎沸、處士橫議的時代氛圍,各家學派蠭出並作,論道陳義相互趨舍不同。墨子亟欲救世之弊而提出「兼愛」、「非樂」及「節葬」等理念作為對治方策,《莊子》則分別以「无私焉,乃私也」、「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死無服」批評之。本文即針對此進行述評,以釐清《莊子》論墨是否公允。其次,除了《墨子》本書之外,記載墨家學派的文獻猶如鳳毛麟角,對於後人認識墨子之後墨家學派的發展面貌,《莊子.天下》一文的「墨經」、「別墨」及「巨子」等敘述則透露出甚為重要的線索,本文亦予以論析之。

英文摘要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school of Mozi’s philosophy was considered very influential. In an era of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school, different doctrine of mutual interest. Mozi in order to save the ills of society and the ”Universal love”, ”Anti-music” and ”Frugal funeral” philosophy, Zhuangzi has expressed criticism on these ideas. This is for comments on thi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mments of the Zhuangzi is fair. Secondly, in addition to the book Mozi, records of Mohist literature is scarce, awarenes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of Mohist's development landscape, Tianxiapian by Zhuangzi of ”Mohist Canons”,” Biemo”and ”Gizi” narration reveals very important clues, this article will be on the analysi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6. (1975)。無求備齋墨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7. (1975)。無求備齋墨子集成
  8. (1977)。無求備齋墨子集成
  9. 周尸佼(1996)。尸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0. 周公孫龍(1966)。公孫龍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1. 周王先謙(1993)。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
  12. 唐房玄齡(1988)。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清王先慎(1983)。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清汪中(1970)。述學。臺北:廣文書局。
  15. 清俞樾(1978)。諸子平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清紀昀(1997)。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清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18. 清梁玉繩(1985)。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郭慶藩(1989)。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20. 清陳澧(1981)。東塾讀書記。臺北:中華書局。
  21. 漢班固(1988)。漢書
  22.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23. 漢劉向(1966)。說苑。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4. Fingarette, Herbert、彭國翔譯、張華譯(2002)。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5. 于省吾(1999)。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26. 方授楚(1989)。墨學源流。上海:中華書局。
  27. 王中江(2002)。經典的條件:以早期儒家經典的形成為例。中國哲學史,2,48-54。
  28. 王讚源(1996)。墨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9. 伍非百(1992)。墨子大義述。上海:上海書店。
  30. 任繼愈(2007)。墨子和墨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何平立(2000)。略論先秦「樂」的文化精神與社會功能。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5),29-35。
  32. 何炳棣(2012)。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從重建秦墨史實入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週年所慶講座
  33. 何倫經(1968)。墨子校詁。臺北:華聯出版社。
  34. 何寧(2010)。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5. 余英時(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 吳毓江(2008)。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7. 李紹崑(1974)。墨子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8. 李學勤(2004)。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39. 李澤厚(1996)。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
  40. 周富美(2008)。墨子、韓非子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
  41.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1957)。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2. 胡適(2006)。中國古代哲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43. 修海林(2000)。音樂美學通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44. 唐鉞(1980)。國故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5. 徐復觀(200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46. 秦彥士(2003)。諸子學與先秦社會。石家庒:河北人民出版社。
  47. 馬敘倫(1989)。莊子天下篇述義序言之一。莊子集釋,1-92。
  48. 張恒壽(1983)。莊子新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49. 張家鳳(1981)。墨子民生經濟思想。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50. 張純一(1993)。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1. 梁啟超(1985)。墨子學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52. 梁啟超(1985)。子墨子學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53. 許倬雲(2006)。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4. 許維遹(2010)。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55. 郭沫若(1992)。先秦學術述林。上海:上海書店。
  56. 郭沫若(2001)。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外二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57. 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58.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鐙文化事業股份公司。
  59. 黃世瑞(2002)。墨家思想新探。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公司。
  60. 黃省三(1995)。墨子思想新探。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61. 楊寬(1983)。繹史齋學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2. 楊蔭瀏(1985)。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63. 溫公頤(1983)。先秦邏輯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4.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釋「庸」、「豐」、「鞀」(附釋「萬」)。中華文史論叢,2,67-81。
  65. 詹劍峰(2007)。墨子及墨家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66. 雷一冬(2010)。墨經校解。濟南:齊魯書社。
  67. 臧知非(2002)。《墨子》、墨家與秦國政治。人文雜誌,2,126-132。
  68.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對戰國諸家子學的批評。東海中文學報,13,19-42。
  69. 蔣伯潛(1974)。諸子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
  70. 蔡尚思(2008)。十家論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1. 蕭魯陽(2004)。論墨子的姓名與命名之旨。平原大學學報,21(6),44-49。
  72. 錢穆(2001)。先秦諸子繫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73. 錢穆(1995)。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4. 錢穆(1998)。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75. 錢穆(1993)。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6. 薛保綸(1976)。墨子的人生哲學。臺北:臺灣書店。
  77. 顏昌嶢(1996)。管子校釋。湖南:岳麓書社。
  78. 龐樸編、馬勇編、劉貽群編(2003)。先秦儒家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79. 羅根澤(1977)。諸子考索。九龍:學林書店。
  80. 譚戒甫(2005)。墨辯發微。北京:中華書局。
  81. 瀧川資言(1993)。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82. 嚴靈峰(1969)。無求備齋學術論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83. 嚴靈峰編(1981)。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84. 嚴靈峰編(1982)。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85. 黨晴梵(1959)。先秦思想史論略。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86. 欒調甫(1957)。墨子研究論文集,北京:
被引用次数
  1. 白崢勇(2013)。西漢中葉《墨子》文獻與墨家舊聞存闕顯晦之蠡測。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