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漢書.藝文志》敘墨家探析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Hanshu Yiwenzhi" narrative Mohist

作者

白崢勇(Jeng-Yung Bai)

关键词

《漢書.藝文志》 ; 墨子 ; 墨家 ; 王官 ; 非儒 ; "Hanshu Yiwenzhi" ; Mozi ; Moism ; authority academics ; critique of Confucianism

期刊名称

國文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15 / 12 / 01)

页次

289 - 31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戰國時期是諸子百家之學蠭起的階段,《漢書.藝文志》以「諸子之學出於王官」解釋諸子學說的淵源,並且有「九流十家」之劃分。本文根據《漢志》之行文,說明其推尊、返本王官古學的基本立場,揭示其先六藝而後諸子的學術史觀;針對「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蠡測《漢志》所以如此推源墨學淵源的理由;論述墨子固然長於《詩》《書》《春秋》之學,然而其人「於禮則法夏絀周,樂則又非之」,則墨子之學所以仍被《漢志》視為「《六經》之支與流裔」,乃因孔、墨對於禮、樂均不以縟節虛文之外在形式為然,二子非存有冰炭不同爐的歧異處。墨子對於禮、樂之革新實乃針對未契孔禮真實義之儒與小人儒的再次哲學突破。

英文摘要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rise of the philosophers learn stage,"Hanshu Yiwenzhi"to"the philosophers of school for Wangguan "to explain the rise of the doctrine of the philosophers.Firstly, according to "Hanshu Yiwenzhi", to reveal its first six arts and then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philosophers, to its respected the basic position of the King in the official ancient science; further for Mohist school lid for the gatekeeper of Qingmiao "and speculated that"Hanshu Yiwenzhi"pushsource the Mohist Origins reason. Second exposition Mozi good "poetry" book "," Spring "," at the ceremony then the law summer Deficit weeks music nor the ink learn why being detained "Hanshu Yiwenzhi" as the "Six Classics" support and flow-American. " This is because Confucius、Mozi regarding the ritual, they are not so by the external form, two sub-completely is not by no means same.Mozi regarding the ritual, the happy innovation is actually aims at has not conformed to Confucian of and the villain Confucian the Confucius ritual study real significance again the philosophy breakthroug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 (1967)。四部叢刊初編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6.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200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8. (1975)。無求備齋墨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9. (1980)。重編本皇清經解續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0. 宋鄭樵、何天馬校(1982)。通志略。臺北:里仁書局。
  11. 周尹文(1966)。尹文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2. 周晏嬰(1985)。晏子春秋。北京:中華書局。
  13. 唐柳宗元、曹明綱標點(1997)。柳宗元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唐韓愈、馬通伯校注(1975)。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華正書局。
  15. 唐魏徵(1988)。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清王先慎(1993)。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
  17. 清王先慎(1983)。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清王鳴盛、黃曙輝點校(2005)。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
  19. 清皮錫瑞(1996)。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20. 清江瑔(1967)。讀子巵言。臺北:文海出版社。
  21. 清阮元(1993)。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22. 清俞樾(1975)。群經平議。臺北:河洛出版社。
  23. 清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24. 清張惠言(1977)。張皋文手寫墨子經說解。臺北:廣文書局。
  25. 清郭慶藩(1989)。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26. 清章學誠(1986)。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臺北:京文化事業公司。
  27. 清惠棟(1985)。明堂大道錄。北京:中華書局。
  28. 清惠棟(1985)。明堂大道錄。北京:中華書局。
  29. 清趙翼(1975)。陔餘叢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0. 漢班固(1988)。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32. 漢蔡邕、鄧安生編(2002)。蔡邕集編年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3. Fingarette, Herbert、彭國翔譯、張華譯(2002)。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4. Schwartz, Ben jamin I.、程鋼譯(2004)。中國古代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5. 于省吾(1999)。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36. 水渭松(1991)。墨子導讀。成都:巴蜀書社。
  37. 王利器(2010)。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8. 王國維(1991)。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39. 王鴻生(2010)。儒學向經學轉變的意蘊及超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4),79-84。
  40. 王鴻生(2008)。中國的王官文化與儒學起源。文史哲,2008(5),49-55。
  41. 王讚源(1996)。墨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2. 何寧(2010)。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43. 何寧(2010)。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44. 余英時(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5. 吳則虞(1977)。晏子春秋集釋。臺北:鼎文書局。
  46. 吳毓江(2008)。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7. 呂思勉(2010)。先秦學術概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8. 林曉平(2009)。先秦諸子與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9. 金景芳(1986)。孔子與六經。孔子研究,1986(1),15-25。
  50. 胡適(2006)。中國古代哲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51. 韋政通(1993)。先秦七大哲學家。臺北:水牛出版社。
  52. 唐君毅(1992)。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3. 徐中舒(1975)。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4),70-74。
  54. 張玉法(1993)。先秦的傳播活動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5. 張政烺(2008)。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北京:中華書局。
  56. 張舜徽(1983)。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
  57. 張舜徽(2004)。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58. 張蔭麟(1995)。中國上古史綱。臺北:里仁書局。
  59. 梁啟超(1985)。墨子學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60. 梁啟超(1972)。飲冰室專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61. 許維遹(2010)。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62. 陳來(1996)。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
  63. 陳拱(1988)。墨學之省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4. 陳柱(2010)。墨學十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5. 章太炎(1984)。國學略說。高雄:復文書局。
  66. 章太炎(1977)。國故論衡。臺北:廣文書局。
  67. 傅斯年(1980)。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68. 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69. 湯志鈞(1977)。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
  70. 童書業(2006)。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71. 馮友蘭(1998)。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2.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公司。
  73. 黃卓明(2000)。諸子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4. 楊伯峻(1987)。春秋左傳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75. 楊寬(2008)。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76. 裘錫圭(1980)。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釋「庸」、「豐」、「鞀」(附釋「萬」)。中華文史論叢,1980(2),67-81。
  77. 詹劍峰(2007)。墨子及墨家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78. 蒙文通(2007)。儒學五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79. 蔣伯潛(1974)。諸子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
  80. 蔣伯潛(2010)。諸子通考。長沙:岳麓書社。
  81. 蔣國保(2006)。漢儒稱「六藝」為「六經」考。中國哲學史,2006(4),34-40。
  82. 錢穆(1998)。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聯經出版社。
  83. 錢穆(1998)。國學概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84. 錢穆(1998)。中國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
  85. 錢穆(1998)。中國史學名著。臺北:聯經出版社。
  86. 錢穆(1998)。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臺北:聯經出版社。
  87. 羅光(1985)。中國哲學史(兩漢、南北朝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8. 羅根澤(1989)。古史辨。上海:上海書店。
  89. 羅焌(2008)。諸子學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90. 瀧川資言(1993)。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