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發民間真聲,揚臺灣正音-鄭坤五〈臺灣國風〉探析

并列篇名

Issue the folk acoustic,encourage Taiwan's true voice- The research of Zheng Kun-Wu〈Taiwan folk rhyme〉

作者

林翠鳳(Lin Tsui-Feng)

关键词

民間文學 ; 褒歌 ; 鄭坤五 ; 臺灣國風 ; 臺灣藝苑 ; 臺灣話文 ; Folk literature ; Praise songs ; Zheng Kun-Wu ; Taiwan folk rhyme ; Taiwan Art Corner ; Taiwanese Vernacularization

期刊名称

國文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3期(2016 / 12 / 01)

页次

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鄭坤五1925 年發表〈致張我軍一郎書〉,公開駁斥以北京話為白話的論點,認為真正的白話應具在地性,提出「臺灣原有一種平易之文」。1927 年起,鄭坤五於《臺灣藝苑》上,將臺灣民間褒歌37 首詳加注評,題名〈臺灣國風〉,推昇至崇高的地位。此舉反映出他企圖在社會意識上突出臺灣歌謠文化的獨立性,在文學藝術上挖掘臺灣語文內涵的特殊性,在族群精神上強調臺灣民眾自尊的建設性。將對臺灣文化發展的想望,交集於褒歌的整理。本文觀察〈臺灣國風〉及鄭坤五評點內容,探析得其六大文學藝術性,冀以闡發其內涵價值。1934 年鄭坤五完成輯評〈消夏/迎春小唱〉,十年來他持續推展本土褒歌,鼓舞從事,促進反省。鄭坤五可謂為臺灣白話文學發展史上的時代領航者。

英文摘要

Zheng Kun-Wu published in 1925 < The letter to Zhang Wo-Jun >, Publicly refuted Beijing dialect for oral argument. He think the real vernacular should be ha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and advance‘Taiwan original one kind of plain text’. Since 1927, Zheng Kun-Wu “Taiwan Art Corner” had published 37 Taiwanese folk literature, named“Taiwan folk rhyme”and details raise comment. Push up the lofty position. The move reflects his attempt to highlight Taiwan's cultural independence songs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mining Taiwan connota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istic particularity, and in the spirit of the group stressed that the Taiwan people 's self-esteem constructive.He hopes Taiwan's cultural development will desire, and finish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praise songs.This essay observed "Taiwan folk rhyme”and Its contents, and know Six of obtaining the artistic literature in conclusion. I hope to elucidate its intrinsic value. Frow 1934, Zheng Kun-Wu continued to take forward local praise songs in 10 years. He encouraged and promote reflection. Zheng Kun-Wu is the Taiwan leader described as the era in the history of vernacular liter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施炳華(2008)。談歌仔冊中「相褒歌」的名與實。民俗曲藝,160,75-121。
    連結:
  2. 鄭軍我:〈致張我軍一郎書〉,《臺南新報》第8244 號(1925 年1 月29 日)。
  3. 鄭坤五:〈就鄉土文學說幾句話〉,《南音》第2 期(1932 年1 月15 日)。
  4. 蕭永東:〈消夏歪詩話〉,《三六九小報》第102 號(1931 年8 月19 日)。
  5. 張我軍:〈新文學運動的意義〉,《臺灣民報》第67 號(1925 年8 月26 日)。
  6. 李獻章編著:《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臺灣文藝協會,1936 年6 月)。
  7. 丁鳳珍(2004)。「臺灣歌仔」的研究回顧。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5,285-312。
  8. 呂興昌(1998)。論鄭坤五的「臺灣國風」。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新竹:
  9. 林翠鳳(2005)。鄭坤五及其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10. 林翠鳳編(2004)。鄭坤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11. 林翠鳳編(2004)。鄭坤五全集及其評論。高雄:大樹文史協會。
  12. 洪惟仁(2001)。台北褒歌之美。傳統藝術雙月刊,15,14-17。
  13. 張光直編(1989)。張我軍文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14. 陳坤崙編(2015)。臺灣藝苑合訂本。高雄:春暉出版社。
  15. 陳坤崙編(2015)。臺灣藝苑合訂本。高雄:春暉出版社。
  16. 黃忠慎(1987)。白話詩的名實問題。文藝月刊,213,19-21。
  17. 黃勁連(1995)。臺灣國風:臺灣情詩兩百首。臺北縣:臺語文摘雜誌社。
  18. 葉石濤(2003)。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