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韓愈典範的多元意義-從潮州韓祠出發的考察

并列篇名

The various meanings of Han Yu's paradigm-though studying Han's Temple in Chaozhou

作者

徐偉軒(Hsu Wei-Hsuan)

关键词

韓愈典範 ; 潮州韓祠 ; 民間信仰 ; Han Yu ; Han's Temple in Chaozhou ; paradigm

期刊名称

國文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17 / 12 / 01)

页次

103 - 1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潮州韓祠切入,透過對韓愈典範形成的歷史背景與韓愈本身的性格與學行,以及知識分子與民間信仰的互動等角度,更全面地探討韓祠興盛的原因與歷史意義。本文認為,潮州韓祠承載了「賢牧守」式的儒家實踐典範,而本地潮人的崇拜,加強了此典範的流傳,最後這個典範成為了士與民共同建構的「集體記憶」,在韓愈典範的演變與流傳中,韓祠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場域,因著韓祠所提供的線索,吾人可以更多的瞭解韓愈典範的多元意義及其價值。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lourishing reas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Han's Temple in Chaozhou comprehensively, thoug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Han Yu's paradigm form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llectual and folk religion. Han's Temple in Chaozhou passed down the 'Xian-mu-shou' style of Confucian practical paradigm and the local's worship strengthened the spread of it. At last, it became a collective memory which was constructed by literati and civilians. Han's Temple is a special field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and circulation of Han's paradigm. Therefore, though Han's Temple, we can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various meanings and value of Han's paradig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姜龍翔(2011)。論韓愈貶潮時期文章寫作的兩種策略─以〈潮州刺史謝上表〉及〈鱷魚文〉為考察主軸。中國學術年刊,33
    連結:
  2. 五代劉昫(2008)。舊唐書。合肥:黃山書社。
  3. 元脫脫(2008)。宋史。合肥:黃山書社。
  4. 宋王安石(1971)。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5. 宋朱熹(2008)。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大安出版社。
  6. 宋歐陽脩(2008)。新唐書。合肥:黃山書社。
  7. 宋蘇軾、張志烈編、馬德富編、周裕鍇編(2010)。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8. 唐杜甫、蕭滌非編(2014)。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9. 唐張鷟(2008)。朝野僉載。合肥:黃山書社。
  10. 唐韓愈、清馬其昶(2002)。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世界書局。
  11. 唐韓愈、葉百豐編(1990)。韓昌黎文彙評。臺北:正中書局。
  12. 唐韓愈、錢仲聯集釋(1998)。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清周碩勳(1967)。潮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4. 清屈大均(2008)。廣東新語。合肥:黃山書社。
  15. 王基倫(2001)。韓愈散文的讀者接受意義。唐宋古文論集,臺北:
  16. 皮慶生(2008)。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何寄澎(2011)。北宋的古文運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余英時(2004)。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
  19. 余英時(2014)。歷史與思想(二版)。臺北:聯經出版社。
  20. 余英時(2013)。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21. 吳文治編(1984)。韓愈資料彙編。臺北:學海出版社。
  22. 李志賢(2012)。唐人宋神:韓愈在潮州的神話與神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2)
  23. 李季平(1986)。唐代奴婢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 李長之(2010)。韓愈傳。北京:東方出版社。
  25. 徐復觀(1993)。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6. 陳寅恪(2008)。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
  27. 陳寅恪(1974)。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
  28. 陳榮捷(1987)。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文殊出版社。
  29. 勞思光(2007)。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30. 曾楚楠(2015)。韓愈在潮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31. 黃俊傑(2006)。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時報出版社。
  32. 黃進興(2015)。儒教的聖域。香港:三聯書店。
  33. 雷聞(2005)。唐宋時期地方祠祀政策的變化─兼論「淫祠」與「祀典」概念的落實。唐研究,北京:
  34. 臺靜農(1979)。唐代士風與文學。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三),臺北:
  35. 韓森、包偉民譯(2016)。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上海:中西書局。
  36. 羅聯添(1977)。韓愈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37. 饒宗頤(2000)。論元.祥邁注〈韓文公別傳〉。第三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州:
  38. 饒宗頤(2003)。宋代蒞潮官師與蜀學及閩學─韓公在潮州受高度崇敬之原因。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