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由「修己型家」至「型方訓俗」-宋代士族重建家內秩序之理想析論

并列篇名

An analysis of the ideal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family order for the Song Dynasty scholar

作者

郭玲妦(Kuo Ling-Feng)

关键词

宋代士族 ; 家國一體 ; 敬宗收族 ; 家法 ; 族規 ; Song Dynasty scholar ; Integration of nation and family ; Draw out family tree in order ; Family law ; Family regulations

期刊名称

國文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17 / 12 / 01)

页次

75 - 10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族譜與家法作為一種特殊體裁,表面是為了維持家中秩序、確立族人輩分等級、協調職責;然實際上,就族譜纂修的動機與家法的樹立,有時反映的並非家族中全部的事實狀況,反倒是撰寫者對當時社會狀態不滿的呈現,以及撰寫者的意識型態與終極理想的書寫。本文乃欲闡述宋代士族在傳統儒學「家國一體」的概念下,企盼透過纂修族譜以「敬宗收族」,以及由「修己型家」至「型方訓俗」的家法樹立,冀望經由「治家」以達成「治國」的終極目標。

英文摘要

Family tree and family law are made as a special genre in order to maintain family order and make sure everyone's seni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family. In fact, this motivation sometimes does not reflect all actual family status, but it presents the writer's ideology and ultimate ideal to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This paper tries to elaborate how Song Dynasty scholars with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concept not only build up their families but also rule the country well according to revise their family tree and set up family law.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1982)。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2008)。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
  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元脫脫(200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6. 宋方大琮(1971)。鐵菴集。臺北:臺灣商務。
  7. 宋王禹偁(1968)。小畜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宋司馬光(1989)。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
  9. 宋司馬光(1992)。家範。海口:海南出版社。
  10. 宋司馬光(1966)。溫公書儀。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宋司馬光(2005)。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12. 宋史堯弼(1959)。蓮峰集。臺北:四庫善本叢書館。
  13. 宋朱熹(1996)。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4. 宋宋綬編纂、宋宋敏求編纂(1997)。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
  15. 宋李石(1970)。方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宋李攸(1967)。宋朝事實。臺北:文海出版社。
  17.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18. 宋邵博(2008)。邵氏聞見後錄。鄭州:大象出版社。
  19. 宋胡寅(1993)。斐然集。北京:中華書局。
  20. 宋范仲淹(1975)。范文正公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21. 宋范祖禹(1984)。唐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宋張載(1976)。張子全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3. 宋陳傅良(1975)。止齋先生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宋游九言(1970)。默齋遺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宋歐陽修(1975)。歐陽修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26. 宋歐陽修(1976)。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
  27. 宋鄭樵(1990)。通志。北京:中華書局。
  28. 宋竇儀編(1982)。宋刑統。北京:文物出版社。
  29. 宋蘇洵(1970)。嘉祐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30. 明陳邦瞻(1978)。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鼎文書局。
  31. 清徐松(1976)。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32. 漢鄭玄(1970)。禮記鄭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3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編(2002)。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34. 王善軍(2000)。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5. 牟發松編(2005)。社會與國家關係視野下的漢唐歷史變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6. 吳麗娛(2002)。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37. 尾形勇、張鶴泉譯(2011)。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
  38. 孫國棟(2000)。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唐宋史論叢,香港:
  39. 徐揚杰(1995)。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
  40. 桑原隲藏、宋念慈譯(1980)。中國之孝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1. 梁啟超(1989)。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2. 盛清沂(1978)。當前編修家譜之體例。臺灣文獻,29(4),38-68。
  43. 郭東旭(1997)。宋代法制研究。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
  44. 曾棗莊編、劉琳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45. 費成康(2003)。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46.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47. 馮爾康(1998)。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8. 鄧小南(2000)。「正家之法」與趙宋的「祖宗家法」。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73-85。
  49. 鄧小南(2005)。「祖宗故事」與宋代的《寶訓》、《聖政》─從《貞觀政要》談起。唐研究,北京:
  50. 鄧小南(2006)。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51. 鄧小南編(2003)。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52. 鄧廣銘(1986)。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中華文史論叢,1986(3),85-100。
  53. 龔鵬程(1988)。文化、文學與美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