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試論“以賦為文”-以歐陽修諸“記”為例

DOI

10.6760/YWHP.200212.0135

作者

黃麗月

关键词

歐陽修 ; 以賦為文 ; 賦化 ; 跨文類

期刊名称

語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2 / 12 / 01)

页次

135 - 1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五十年來,兩三地對唐宋文學的研究一直很熱絡,曾舉辦過多次的學術討論會,學術界也一直有相關的書籍或論文出版。在這個熱門的領域中,仍有一些未開發或少開發的園地,很值得進一步的拓展;其中,唐宋搶文及辭賦是一個很值得關切的文類,而有關「以賦為文」的「跨文類」議題,也一再被提起,極待進一步的以作家的作品去應證。因此,本系列論文撰寫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透作品的分析、歸納,應證新的理論,一方面對作品有新的認識,一方面也建立「文類」與「文類」之間的溝通。 筆者先整理了相嗎「跨文類」的研究成果,掌握這種新的議題切入的方向。再參考賦學研究的相關文獻,準確的將「以賦為文」、「文」的「賦化」作義界。接著,再濾出「賦」的獨特、重要標記,並將其各個次文類的特徵一一釐清。本篇論文,筆者先以古文運動大家歐陽修的諸「記」為文本,以大家所熟知的漢代散體賦作為「以賦為文」的觀察點。漢代散體賦在「外在形式」上有「三段式」及「設辭問題」的結構;在語言形式上,則常運用「駢散相間」的特色;在藝術技巧上,具有「對比映襯」、「誇飾聲貌」、「疊用典故」、「排比歷數」、「講究對偶」、「鋪陳敷衍」及「聲韻之美」等主要特徵。在「精神內涵」上,「諷喻」及「頌揚」則是思想內容的二大特色。最後,根據這些標記,一一檢視歐陽修諸「記」,發現它具有「三段式」及「設辭問答」的結構,「駢散相間」的語言,「鋪陳敷衍」、「對比映襯」、「排比歷數」的藝術技巧及「諷諭」、「頌揚」的精神內涵。因此,可證明歐陽修諸「記」的確受到「賦」的影響很深,亦即具有「以賦為文」、「文」的「賦化」之特色。 這樣的研究結果,能讓我們突破傳統對作家及作品單一的認識角度,釐清「文類」與「文類」之間的糾葛與交集,開啟新的研究視野。接下來筆者擬將文本擴展為北宋「亭臺樓閣」諸記,同時從騷體賦、散體賦、駢賦及律賦等不同切入點進入,更全面的觀察「以賦為文」的現象。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水照(1995)。宋代文學通論。河南大學出版社。
  2. 王琳(1998)。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3. 王夢鷗(1987)。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
  4. 王學玲(2001)。五十年來臺灣賦學研究論著總目一九四九至一九九八。漢學研究通訊,77,217-232。
  5. 王學玲(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央中研所。
  6.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1991)。修辭通鑒。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7. 曲德來(1993)。漢賦綜論。瀋陽:人民出版社。
  8. 朱弁(1985)。曲洧舊聞。北京:中華書局。
  9. 朱光潛(1988)。詩論。台北:正中書局。
  10. 何沛雄(1996)。略論漢代騷體賦和散體賦的特點。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1. 何沛雄編(1982)。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
  12. 何新文(2000)。辭賦散論。北京:東方出版社。
  13. 何新文(1993)。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
  14. 吳楚材、吳調侯(1981)。評注古文觀止。北京:廣文書局。
  15. 李曰剛(1987)。辭賦流變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16. 李立信(1998)。論賦的文體屬性。辭賦文學論集,南京:
  17. 李夢陽(1976)。空同先生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18. 李賢枝(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中研所。
  19. 李瓊英(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師大國研所。
  20. 祝堯(1976)。古賦辯體。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馬積高(1994)。論賦與駢文。新亞學術集刊,13,153-162。
  22. 馬寶蓮(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化中研所。
  23. 高光復(1987)。賦史述略。哈爾濱: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24. 高海夫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三秦出版社。
  25. 康金聲(1991)。論唐賦的兩極評價。賦學研究論文集,成都:
  26. 張仁青(1984)。駢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7. 張仁青。宋代駢文新探。第一屆宋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28. 張宏生(1998)。文賦的形成及其時代內涵─兼論歐陽修的歷史作用。辭賦文學論集,南京:
  29. 張高評(2001)。五年來唐宋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贍。漢學研究通訊,77,6-19。
  30. 張高評(1995)。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1. 張高評(2000)。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
  32. 曹明綱(1998)。賦學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33. 曹淑娟(1987)。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34. 郭預衡編(1997)。唐宋八大家文集。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35. 郭維森、許結(1998)。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6. 陳友冰(2000)。瑯玡千年仰醉翁。明道文藝,286,78-84。
  37. 陳成文、游適宏(2000)。政治大學賦學研究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2),193-214。
  38. 陳姿蓉(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政大中研所。
  39. 陳美朱(1998)。論漢賦的審美價值。中國文化月刊,218,97-116。
  40. 陳韻竹(1986)。歐陽修蘇軾辭賦之比較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41. 章滄授(1992)。漢賦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42. 程章燦(2001)。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古籍出版社。
  43. 黃水雲(1999)。六朝駢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44. 黃慶萱(1986)。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
  45. 葉幼明(1991)。辭賦通論。湖南教育出版社。
  46. 鈴木虎雄、殷石臞譯(1976)。賦史大要。台北:正中書局。
  47. 劉斯翰(1989)。漢賦─唯美文學之潮。廣州文化出版社。
  48. 劉熙載(1997)。藝概。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49. 歐陽永叔(1986)。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店。
  50. 鄭倖朱(1998)。蘇軾之賦為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51. 錢鍾書(1990)。管錐篇。北京: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52. 簡宗梧(1980)。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53. 簡宗梧(1993)。漢賦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54. 龔克昌(1990)。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林秀珍(2014)。葉適記體散文的「建物」描繪與寫作特色。輔仁國文學報,39,13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