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鄉音無改-論簡媜散文城鄉連結的時空思維

DOI

10.6760/YWHP.200712.0337

作者

陳伯軒

关键词

簡媜 ; 原鄉 ; 空間書寫 ; 時間感 ; 聲音意象

期刊名称

語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07 / 12 / 01)

页次

337 - 3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簡媜散文對原鄉的追念,於《月娘照眠床》中鋪展出一幅幅鮮明動人的莊稼圖景。實則,她對於原鄉的追念不僅止於《月娘照眠床》,那親土的性格在其他作品實有所隱匿而深具涵義。首先,我們探討簡媜散文中城鄉互連的情況:在對城市的描寫中,簡媜有意無意將對於鄉土的親愛嫁接於文中,形成特殊的對比。可以發現,城/鄉的二元對立必然互相對照才能折射出彼此的地位與價值。相對於城鄉相互關涉的情況,時間感的變異更是明確蘊藏了價值批判:城市、鄉村各具有緩急的時間感。我們必須了解它們分別給於作者什麼體會,這其中便透露出簡媜散文對於鄉土與城市不同的詮釋。最後一節特別獨立討論聲音意象,聲音的產生與傳達同時包含了時空。簡媜的散文頻頻喚起讀者的聽覺,而這些聲音意象恰好將作者對於城鄉的價值批判形象化/藝術化,婉轉地說,她所追求的正是從蘭陽平原悠悠昇起,那不能或忘的鄉音。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Mike Crang著、王志弘譯(2005)。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
  2. Paul Cloke編著、王志弘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
  3. Robert Levine著、馮克芸譯(1997)。時間地圖
  4. Robert Sokolowski著、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
  5. Tuan, Yi Fu著、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6. 何寄澎(2003)。孤寂與愛的美學-綜論簡媜散文及其文學史意義。聯合文學,225,62-73。
  7. 余光中(1977)。青青邊愁。台北:純文學。
  8. 吳國盛(2006)。時間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9. 汪天文(2004)。社會時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0. 林素芬採訪(1997)。母親,就是一種住址-作家簡媜專訪。幼獅文藝,523,20-24。
  11. 侯迺慧(2005)。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台北:三民書局。
  12. 高大鵬(1989)。追尋。台北:聯合文學。
  13. 別有天地:伯軒的散文部落格
  14. 簡媜(1997)。頑童小蕃茄。台北:九歌。
  15. 簡媜(2004)。舊情復燃。台北:洪範。
  16. 簡媜(2006)。密密語。台北:洪範。
  17. 簡媜(2006)。微暈的樹林。台北:洪範。
  18. 簡媜(1988)。私房書。台北:洪範。
  19. 簡媜(1996)。女兒紅。台北:洪範。
  20. 簡媜(1999)。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聯合文學。
  21. 簡媜(1987)。月娘照眠床。台北:洪範。
  22. 簡媜(2005)。水問。台北:洪範。
  23. 簡媜(2001)。胭脂盆地。台北:洪範。
  24. 簡媜(1991)。空靈。台北:漢藝色研。
  25. 簡媜(1995)。浮在空中的魚群。台北:漢藝色研。
  26. 簡媜(2004)。好一座浮島。台北:洪範。
  27. 簡媜(2001)。夢遊書。台北:洪範。
被引用次数
  1. 陳玉蕾(2014)。林文月散文藝術之演進與創發論析。人文與社會,3(3),31-59。
  2. (2006)。筆端的會話/繪畫─論林文月散文人物書寫的語言藝術。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2),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