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青少年搶奪犯罪之研究-以台南市爲例

DOI

10.6356/PC.200403.0012

作者

劉行五

关键词
期刊名称

透視犯罪問題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4 / 03 / 01)

页次

12 - 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Borduin, C. M.,Schaeffer, C. M.(1998).Violent offending in adolescence: Epidemiology, correlates, outcomes, and treatment.Thousand Oaks, CA:Sage.
  2. Hirschi, T.(1969).Cause of delinquenc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Hycner, R. H.(1985).Some guidelines for th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Human Studies,8,279-303.
  4. Jacobo, Bruce A.,Wright, Richard(1999).Stick-up, street culture, and offender motivation.Criminology,37,149-173.
  5. Lochman, J. E.,Lampron, L. B.(1986).Situational soci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self-esteem of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boys.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14,605-617.
  6. Maxfield, Michael G.,Babbie, Earl(2000).Research methods for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New York:Wadsworth.
  7. McClintock, F. H.,Evelyn, Gibson(1961).Robbery in London.London:Macmillian.
  8. Siegel, Larry J.(2008).Criminology.New York:Wes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9. 中華民國臺閩地區警政統計年報
  10. 吳芝儀(2001)。犯罪學期刊。嘉義: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
  11.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臺北:濤石。
  12. 吳芝儀、李奉儒(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13. 吳修養(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14. 吳齊殷(1996)。教養實施與青少年併發性偏差行爲,解構青春少年時。1996年臺灣青少年犯罪與矯治問題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5. 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2002)。犯罪學。臺北:三民。
  16. 林瑞欽(2004)。青少年暴力行爲:原因、類型與對策。臺北:五南。
  17. 張甘妹(2000)。刑事政策。臺北:三民。
  18. 許春金(2007)。犯罪學。臺北:三民。
  19. 黃健(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20. 楊士隆(2006)。犯罪心理學。臺北:五南。
  21. 楊士隆(2008)。暴力犯罪一原因、類型與對策。臺北:五南。
  22. 楊曙銘(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23. 蔡邦居(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24. 蔡德輝、楊士隆(2006)。犯罪學。臺北:五南。
  25. 蔡德輝、楊士隆(2000)。青少年暴力犯罪成因:科際整合之實證研究。犯罪學期刊,6
  26. 蔡德輝、楊士隆(2000)。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27. 魏麗香(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易甫(2017)。暴力知識結構與青少年暴力行為:一個社會認知理論的觀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3),34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