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觀”看之道:先秦“觀”的知覺現象學詮釋

DOI

10.7013/CCTHCWHSNK.200703.0153

作者

劉紹鈴

关键词

可以觀 ; 知覺現象學 ; 絕對域 ; 意向性 ; 倫理明察

期刊名称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8期(2007 / 03 / 01)

页次

153 - 18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嘗試過對「觀」字還原其知覺-現象學的意向結構,試圖勾勒知覺在「德-天」的絕對域意向中,是如何通向一個絕對價值界域,而洞見道德,成就一種倫理的明察。「觀」,作為一個意向性結構的認識知覺,源自自然的經驗,接觸的經驗,人之存在經驗。梅洛-龐蒂所謂「我們借助我們的身體處境來把握外部空間。……對我們來說,身體遠遠不只是一件用具或一種手段,它是我們在世界中的表達,是我們的意向的可見形式。甚至我們的那些最隱秘的情感活動,那些最深地維繫於體液基礎的情感活動,也有助於形成我們對事物的知覺。」透過其意向指歸,試圖向某種彼方的事物或秩序接近、模仿。使人在神聖的存在狀態裡,重新經驗與萬物的根源、終極的本體,連接與契合神聖的絕對域。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謝大寧(1996)。儒學的基源問題-「德」的哲學史意函。鹅湖學誌,16
    連結:
  2. 王夫之(1999)。船山遺書。北京:北京出版社。
  3. 王弼撰(1954)。老子注。北京:中華書局。
  4. 弗林斯、王芃譯(2003)。舍勒思想評述。北京:華夏出版社。
  5. 成中英(2002)。本體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
  6. 米爾恰·伊利亞德、王建光譯(2002)。神聖與世俗。北京:華夏。
  7. 里克爾、林宏濤譯(1995)。詮釋的衝突。台北:桂冠。
  8. 里克爾、林宏濤譯、姜志輝譯(2004)。歷史與真理。上海:上海譯文。
  9. 阮元校勘(1955)。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1815年刻本)。台北:藝文印書館。
  10. 周英雄(1983)。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東大。
  11. 周策縱(1986)。古巫醫與六詩考。台北:聯經。
  12. 林啓屏(2005)。古代文獻中的「德」及其分化-以先秦儒家為討論中心。清華學報,35(1)
  13. 威廉·詹姆斯、尚新建譯(2005)。宗教經驗種種。北京:華夏出版社。
  14. 胡塞爾、李幼蒸譯(2004)。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Ι。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15. 韋昭注(1985)。國語。北京:中華書局。
  16. 孫詒讓撰(1954)。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
  17. 馬克思・舍勒、倪梁康著、孫周興譯(2005)。死·永生·上帝。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18. 馬克思・舍勒、倪梁康譯(2004)。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北京:三聯。
  19. 馬克斯·舍勒著、劉小楓編選(1999)。舍勒選集。上海:上海三聯。
  20. 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
  21.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著、王東亮譯(2002)。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北京:三聯。
  22.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著、姜志輝譯(2003)。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
  23.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著、楊大春譯(2005)。世界的散文。北京:商務。
  24.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譯(2002)。符號。北京:商務。
  25. 郭紹虞(1983)。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台北:丹青圖書。
  26. 郭慶藩集釋(1954)。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7. 陳榮華(1998)。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
  28. 黃壽祺、張善文譯注(2001)。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
  29. 楊大春(2005)。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北京:人民。
  30.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31. 葉舒憲(2005)。詩經的文化闡釋。西安:陜西人民。
  32. 葉舒憲、俞建章(1988)。符號,語言與藝術。上海:上海人民。
  33. 詹姆斯・施密特、尚新建、杜麗燕譯(1992)。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台北:桂冠。
  34. 趙沛霖(1987)。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科。
  35. 劉小楓(1997)。個體信仰與文化理論。成都:四川人民。
  36. 劉文典集解(1974)。淮南鴻烈集解‧要略。台北:台灣商務。
  37. 蔣年豐(2000)。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
  38. 鄭毓瑜(2005)。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
  39. 鄭毓瑜、呂正惠、蔡英俊編(1992)。中國文學批評。台北:學生。
  40. 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
  41. 戴震著、張岱年主編(1995)。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
  42. 謝大寧(2004)。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底再檢討。南華通識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