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魏晉時期巴蜀文化史確立的三部曲-由《三都賦》到《三國志》到《華陽國志》

并列篇名

Trilogy of Ba-Shu Culture Contrived in the Wei-Jin Period-From "San-Du-Fu" to "History of the Three Sovereign Nations" and "History of Hua-Yang Monarchy"

DOI

10.7013/CCTHCWHSNK.200706.0001

作者

王文進(Wen-Chin Wang)

关键词

巴蜀文化 ; 三都賦 ; 三國志 ; 華陽國志 ; Ba-Shu culture ; San-Du-Fu ; History of the three sovereign nations ; History of Hua-Yang monarchy

期刊名称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7 / 06 / 01)

页次

1 - 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巴蜀文化是構成漢三國魏晉南北朝總體歷史文化風貌極為特出且格外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因為客觀歷史大勢的決定,三分歸晉以後,北方人士挾著政治軍事的勝利,對於南方文化產生居高臨下的傲慢姿態,使巴蜀文化的保存險象環生,幾乎泯沒於政治大一統格局下所形成的北方獨霸之狹隘文化觀中。而今我們尚能一窺中古以前巴蜀文化的精華,幸賴當時的三部作品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書寫理念將其保存下來,分別是左思《三都賦》、陳壽《三國志》與常璩《華陽國志》。左思在站在西晉大一統的浪漫執迷之中,狂熱而傲慢的寫下《三都賦》,但卻意外地保存了巴蜀文化的精華;陳壽撰寫《三國志》則是夾在南北政治的矛盾之中,殫精竭慮地平衡三國的視野,小心翼翼地將巴蜀文化延續下來;常璩雖不滿中原、江左人士對於蜀文化的輕視,但卻能在懷鄉愛土的炙熱情緒下,保持冷靜地看待外來文化給予巴蜀文化的正面刺激,最終完成巴蜀文化史確立的三部曲。

英文摘要

Ba-Shu culture is momentous proportion constituting the integral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an, Three sovereign nations, and Wei-Jin periods. Nevertheless, owing to the general trend of history, after Three sovereign nations intermingled by Jin dynasty, Northern people take haughty demeanor to southern culture by bureaucratic and militant triumph, let the conservation of Ba-Shu culture in dangers lurking on all sides, virtually vanish the biased cultural vision of Northern monopolization in unwarlike situation. Nowadays, we could ascertain quintessence of Ba-Shu culture before middle-ancient Age building upon three works by their contrastive manner and Writing pinnacle: Zuo si ”San-Du-Fu”, Chen Shou ”History of the Three Sovereign Nations”, and Chang Qu ”History of Hua-Yang Monarchy”. Zuo si is in poetic inflexibility of harmonious condition of western-Jin, feverishly and fatuously composing ”San-Du-Fu”, unintentionally preserving essence of Ba-Shu culture. Chen Shou's ”History of the Three Sovereign Nations” is in the contradiction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litics, prudently handling tactics of technique foul to equate field of vision of three sovereign nations, gingerly sustaining Ba-Shu culture. Chen Shou, even though dissatisfy the people of Zhong-Yuan and southern districts with their disdain of Ba-Shu culture, is in the sentiments of warmth of home-town, calmly perceiving positive impetus to Ba-Shu culture from external culture, ultimately fulfilling the triad of Ba-Shu cul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宋范曄(1999)。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
  2. 宋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3. 唐令狐德棻(1995)。晉書。台北:鼎文書局。
  4. 晉陳壽(1997)。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
  5. 梁蕭統(1991)。文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6. 清王鳴盛(1977)。十七史商榷。台北:大化書局。
  7. 清永瑢、記昀纂修(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8. 清浦起龍(1993)。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
  9. 清記昀(2003)。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10. 清梁章鉅(1955)。三國志旁證。台北:藝文印書館。
  11. 清趙翼(1992)。廿二史劄記。台北:廣文書局。
  12. 漢司馬遷(1997)。史記。台北:鼎文書局。
  13. 漢班固(1997)。漢書‧地理志。台北:鼎文書局。
  14. 漢劉向(1982)。戰國策。台北:里仁書局。
  15. 王文進(2006)。北魏文士對南朝文化的兩種態度-以《洛陽伽藍記》與《水經注》為中心的初探。臺大中文學報,24,115-150。
  16. 王文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編(2005)。三分歸晉前後的文化宣言-從左思〈三都賦〉談南北文化之爭。漢學研究集刊第1集,27-48。
  17. 王定璋、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研究館、蜀學研究中心主辦(2006)。蜀學。成都:巴蜀書社。
  18. 王雲五主編(1979)。大本原式精印四部叢刊正編
  19. 任乃強(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李純蛟(2002)。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1. 李豐楙、沈清松主編(1999)。末世與希望。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22. 汪惠敏(1981)。三國時代之經學研究。台北:漢京文化事業。
  23. 周新華(2004)。三星耀天府 三星堆文化和巴蜀文明。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4. 林向、李紹明、林向、徐南洲主編(1991)。巴蜀歷史‧民族‧考古‧文化。成都:巴蜀書社。
  25. 段渝(2000)。玉壘浮雲變古今 古代的蜀國。四川人民出版社。
  26. 倉修良(1990)。方志學通論。山東:齊魯書社。
  27. 袁庭棟(1991)。巴蜀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8. 曹道衡(1998)。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南京:
  29. 陳橋驛、葉光庭、業揚譯注(2002)。水經注。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30. 黃仁宇(2004)。大歷史不會萎縮。台北:聯經出版社。
  31. 逯欽立(1991)。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學海出版社。
  32. 楊合林(1995)。左思《三都賦》新探。吉首大學學報,2,56-61。
  33. 楊勇(1982)。洛陽伽藍記校箋。台北:正文書局。
  34. 楊庭碩、羅康隆(1992)。西南與中原。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35. 雷家驥(1990)。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6. 劉琳(1988)。華陽國志校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7. 盧雲(1990)。中國知識階層的地域性格與政治衝突。復旦學報,3,33-41。
  38. 龐天佑(2003)。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合肥:黃山書社。
  39.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