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經典的存有論基礎(續)
|
并列篇名
|
Ontology Foundation of Cannon (Part Ⅱ)
|
DOI
|
10.7013/CCTHCWHSNK.200706.0189
|
作者
|
謝大寧(Ta-Ning Hsieh)
|
关键词
|
經典 ; 詮釋學 ; 經典存有論 ; 經典的意義 ; Cannon ; hermenutics ; Ontology of Cannon ; the meaning of Cannon
|
期刊名称
|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9期(2007 / 06 / 01)
|
页次
|
189
-
21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是一個新嘗試,它試圖讓一個源遠流長,已為傳統文化奠立其久遠的意義基礎之經典,重新放回到知識的反省裡,來重新檢視經典究竟是為什麼能創造出一個文化的意義世界,同時又能代代翻新,形成一個不斷可以生產新意義的傳統。我以為,中國傳統的學術雖向來皆以經學為核心,但「經典之所以為經典」這問題卻一直未顯題化,本文正是企圖以此為出發點,以為經典的詮釋重新奠立其哲學基礎,並希望能以此為起點,來建立一套中國經典的詮釋學。
|
英文摘要
|
A long standing and well established Cannon have built a significant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a new attempt to bring the reflection of knowledge and to re-exam why the Cannon can create a meaningful world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meantime, every generation can also continuously create a new and meaningful tradition. In my opinion, though the kern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ademic learning is often based on the classic books of Confucianism, yet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Cannon” has not been well known. That is exactly what this context is attempting to start from this point to re-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of philosophy for the hermenutics of the Cannon. Based on this, we are hoping to build up an academic learning science of hermenutics for the Chinese scripture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汪文聖(1994)。由胡塞爾與海德格哲學來看「智」生「識」之問題。鵝湖學誌,13,121-152。
連結:
-
陳榮華(2000)。論高達美詮釋學的文本與詮釋之統一性。文史哲學報,52,269-297。
連結:
-
Dahlbender, Giselhe著、吳俊業譯(2000)。馬丁·海德格思維中的科技與倫理問題。哲學與文化,27:7=314,636-641+701-703。
-
吳秀瑾(1997)。比較海德格和傅柯對現代主體性之批判。台灣哲學學會
-
汪文聖(1996)。一解海德格之「何謂形上學?」。哲學與文化,23:5=264,1570-1577。
-
林鎮國(1994)。「裂峙:德希達/海德格/尼采」[by Ernst Behler]。哲學雜誌期,4,198-203。
-
林鎮國(1999)。重訪人文主義-從沙特、海德格、德希達到牟宗三。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197-215。
-
倪梁康(1999)。胡塞爾與海德格爾的存在問題。哲學研究,6
-
孫周興(1993)。哲學與文化。
-
孫周興。還原、建構、解構-海德格[MartinHeidegge]前期哲學中的現象學方法。哲學雜誌,21,214-231。
-
孫周興(1999)。在現象學與解釋學之問-早期弗萊堡時期海德格爾哲學。江蘇社會科學,6
-
海德格爾(1996)。海德格爾選集(上,下)。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
-
耿占春(1993)。隱喻。北京:東方出版社。
-
張鼎國(2001)。詮釋學論爭在爭什麼:理解對話或爭議析辯?-高達美與阿佩爾兩種取徑的評比。哲學雜誌,34,32-61。
-
張鼎國(1997)。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高達美[Hans-GeorgGadamer]與希臘人。哲學雜誌,21
-
莊慶信(1993)。海德格[MartinHoidegger]與高達美[G. Gadamer]對現代詮釋學的貢獻。東吳哲學傳習錄,2,107-116。
-
陳嘉映(1999)。哲學概念翻譯的幾個問題 從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哲學譙睪名的一致。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2
-
陳嘉映(1997)。哲學概念翻譯的幾個問題 從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哲學譙睪名的一致。哲學雜誌,21
-
陳嘉映。哲學概念翻譯的幾個問題 從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哲學談譯名的一致。
-
陳榮華(2000)。高達美:語言的統一能力。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6,111-134。
-
陳榮華(1998)。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的完整性先前概念(Vorgriffder Vollkommenheit)與真理概念。文史哲學報,49,57+59-78。
-
陳榮華(1992)。海德格哲學:思考與存有。台北:竹葉青印刷出版社。
-
陳榮華(1993)。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哲學的詮釋學。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6,223-263。
-
陳榮華(2000)。台大哲學論評。
-
陳榮華(1992)。海德格論技術(Technik)。台大哲學論評,15
-
陳榮華(1998)。葛達瑪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學。台北:明文出版社。
-
陳榮華(1993)。台大哲學評論。
-
陳榮華(2001)。海德格與高達美論語言:獨白與對話。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4,115-161+163。
-
陳榮華(1993)。台大哲學評論。
-
陸敬忠(2002)。台大哲學論評。
-
陸敬忠(2001)。當代哲學詮釋學源生初探-黑格爾、海德格與高達美。哲學雜誌,34,4-31。
-
陸敬忠(1999)。詮釋學之為倫理學?-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真理與方法」中應用概念之簡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1,4-10。
-
漢斯·奧爾格·加達默爾(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市:時報文化。
-
趙永吉(2000)。輔仁宗教研究。
-
賴錫三(2000)。海德格從存有學立場對科技危機的反思與拯救。文明探索叢刊期,21,77-124。
|
被引用次数
|
-
蔡岳璋(2013)。學問家的革命與傳統的發明─以章太炎《齊物論釋》為例。清華中文學報,9,123-168。
-
許明珠(2020)。從「德的象徵」經典詮釋法談莊學之「德」。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7,53-74。
-
柯喬文(2008)。基隆漢詩的在地言說:《詩報》及其相關書寫。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2,161-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