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面向存在之思-從七等生小說論愛慾、自然與個體化歷程

并列篇名

Rumination over Facing Existence-Course of Eros, Nature and Individualism in Novels by Qi Deng Sheng

DOI

10.7013/CCTHCWHSNK.200712.0151

作者

蕭義玲(I-Ling Hsiao)

关键词

七等生 ; 現代主義 ; 愛慾 ; 自然 ; 個體性 ; 現代性 ; Qi Deng Sheng ; Modernism ; Eros ; Nature ; Individualism

期刊名称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07 / 12 / 01)

页次

151 - 1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作爲一位哲思性格極爲濃厚的作家,存在的關切一直是七等生作品的鮮明基調。本文試圖以隱喻的探求進入七等生的小說世界中,並以「內在生命世界的闡述」作爲小說的隱喻核心,從中探討主題意識與小說敘事之關係。透過本文討論,可以看到七等生對存在的關切是以變動世局中,生命所遭逢的困境及如何從中獲致意義的新生作爲思考起點。亦即,七等生是透過一段時間向度上,人如何回應於生命困局的歷程來思考「存在」意義:意義產生於生命的實踐方式中,因此,所有本質性的認知皆不能取代真實的存在本身,正是實踐的動能,才使得世俗生活與神聖奧秘有接通的可能,此一世俗生活與神聖奧秘的接通,在七等生小說中,是以人的朝向愛慾、自然與個體化面目出現的,這便是作者所謂的宗教性歷程,「書寫」亦便是此一歷程的探索。最後,透過隱喻性的閱讀,在作者,作品與詮釋者三者相互對話的「視域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過程中,存在意義的終極關懷亦被帶出,本文以爲,對處於變動世局的現代人而言,此一問題是永不能忽略,且饒富深意的。

英文摘要

As an author possessing strong philosophical personality, concern of existence has long been the clear-cut motif presented in Qi Deng Sheng's works. This essay attempts to apply metaphorical exploration to gain access to Qing Deng Sheng's world of novel by taking ”Elaboration on the World of Inner Life” as the metaphorical core of the novel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wareness and novel narration. This essay will further lead us to have a clear view that Qi Deng Sheng takes plights in life and how to obtain the meaningful rebirth in the fluctuating world situation as the threshold for thinking toward his concern of the existence. It signifies that Qi Deng Sheng thinks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through the course of how people respond the plight of life in the dimension of a period of time: The way for the practice of life is the land to generate meaning, as all cognitions of essence can hardly replace the real existence per se. Therefore, the issues of ”existence” and ”meaning” in Qi Deng Sheng's works are embodied in the appearance of figures' ”existence of practice” and ”meaning of practice,” the driving forces of practice that make the possible connection of secular life with sacred mystery, while ”connection” is the course of religion presented in the appearance of Eros, nature and individualism and ”writing” is the exploration of ”connection”. Finally, the terminal concern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course of mutual dialogue of ”Horizontverschmelzung” between the author, work and interpreter via the metaphorical reading. This essay will recognize that modern people in a fluctuating world situation should never overlook their terminal concern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as it presents a meaning of profund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Louis Dupre著、傅佩榮譯(2006)。人的宗教向度。台北:立緒出版社。
  2. Paul Tilluch著、成窮、王作虹譯(1998)。存在的勇氣。貴州:人民出版社。
  3. 七等生(2003)。銀波翅膀。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4. 七等生(2003)。僵局。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5. 七等生(2003)。初見曙光。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6. 七等生(2003)。谭郎的書信。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7. 七等生(2003)。沙河悲歌。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8. 七等生(2003)。重回沙河。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9. 七等生(2003)。城之謎。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0. 七等生(2003)。離城記。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1. 七等生(2003)。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2. 七等生(2003)。一紙相思。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3. 史作檉(2006)。光影中遇見林布蘭。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14.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5. 余虹(2005)。藝術與歸家-尼采、海德格爾、福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6. 呂正惠(1987)。自卑、自憐與自負-七等生「現象」。文星,114,116-122。
  17. 周芬伶(2007)。聖與魔。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18. 周憲主編(2005)。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 彼得·柏格著、蕭羨一譯(2003)。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出版社。
  20. 保羅·里克爾著、王文融譯(2003)。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1. 保羅·里爾克著、翁紹軍譯(1992)。惡的象徵。台北:桂冠出版社。
  22. 柯慶明(2006)。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社。
  23. 海德格、孫周興譯。林中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24. 耿占春(1993)。隱喻。北京:東方出版社。
  25. 張恆豪(1977)。火獄的自焚:七等生小說論評。台北:遠行出版社。
  26. 廖淑芳(2004)。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7. 榮格注、林宏濤譯(2006)。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台北:國立編譯館。
  28.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編(1987)。文學與宗教-第一屆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29. 齊美爾著、刁承俊譯(2003)。生命直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0. 齊美爾著、曹魏東譯(2005)。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台北:商周。
  31. 齊美爾著、顧仁明譯(2001)。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
  32.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出版社。
  33. 羅洛梅著、彭仁郁譯(2001)。愛與意志。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4. 羅洛梅著、龔卓軍譯、石世明譯(2001)。自由與命運。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蕭義玲(2009)。獻給永恆女神的禱詞─從七等生《譚郎的書信》論藝術實踐與自我完成。臺灣文學研究集刊,5,85-124。
  2. 蕭義玲(2009)。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7,1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