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伏息以入道-道教內丹“呼吸”說析探

并列篇名

Union with Tao through Stopping the Breath: The Analysis of Breath Theory of Taoist Inner Alchemy

DOI

10.7013/CCTHCWHSNK.200806.0275

作者

蕭進銘(Chin-Ming Hsiao)

关键词

呼吸 ; 胎息 ; 真息 ; 伏炁 ; Breath ; Tai-xi ; Zheng-xi ; Fu-qi

期刊名称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期(2008 / 06 / 01)

页次

275 - 3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呼吸一法,在內丹工夫論當中,佔據十分關鍵的地位,不了解呼吸,即無法了解內丹工夫論的詳情。本論文之主旨,即在探討內丹呼吸說之源流、種類、內涵、次第、操作方法及相應徵驗,並旁及內丹與儒、釋二家呼吸說異同的比較。全文首先論述呼吸一法,在佛學、瑜伽、內丹及儒學工夫論當中,所佔據之重要地位。其次,則概略論述早期道教呼吸法的發展演變情形及其對內丹呼吸說的影響。第三節,主要剖析內丹論呼吸之不同種類、不同呼吸方法之特質及彼此間之關係。第四節,則是以內丹之煉精化炁工夫爲例,詳細解析丹家如何運用呼吸來行內丹之修煉。最後一節所探討的,是內丹呼吸修煉之整體過程、次第以及相應產生之各種效驗。

英文摘要

The methods of breath occupy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actice theory of Taoist Inner Alchemy. We cannot understand the practice theory of Inner Alchemy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breath theory of Taoist Inner Alchemy. This article aims at probing the beginnings, history, kinds, methods and effect of breath theory of Inner Alchemy. Besides we attempt to compare the breath theory of Inner Alchemy with Confusianism and Buddhism. In the first Section we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breath method in Buddhism, Yoga, Taoist Inner Alchemy and Confusianism. The second section explores the evolvement of early Daoist breath theori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breath theory of Inner alchemy. The third section analyzes the different kinds and methods of breath of Inner Alchemy. The last section probes the process, grades and effect of breath practice of Inner Alchem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蕭進銘(2006)。從外丹到內丹-兩種形上學的轉移。清華學報,36(1),31-71。
    連結:
  2. 道藏:胎息精微論
  3. 藏外道書:皇極闔闢仙經
  4. (1995)。大藏經:阿含部下。台北:中國佛教文化館大藏經委員會。
  5. 藏外道書:金華宗旨
  6. 道藏:高上玉皇胎息經
  7. 藏外道書:性命圭旨
  8. 五代鍾離權、呂洞賓。道藏:修真十書·鍾呂傳道集
  9. 元混然子注。道藏:崔公入藥鏡注解
  10. 宋朱熹(1963)。朱子全集。台北:大方出版社。
  11. 宋邵雍(1972)。擊壤集。台北:廣文書局。
  12. 宋胡混成。道藏:金丹正宗
  13. 宋翁葆光。道藏:紫陽真人悟真篇注疏
  14. 宋張伯端撰、王沐淺解(1990)。悟真篇淺解。台北:中華書局。
  15. 宋曹文逸。道藏
  16. 宋普濟著、蘇淵雷點校(1994)。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
  17. 明王畿著、吳震編校(2007)。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18. 明伍沖虛(1994)。藏外道書:天仙正理直論。成都:巴蜀出版社。
  19. 唐司馬承禎(1988)。道藏:服氣精義論。文物出版社。
  20. 晉葛洪著、王明(1997)。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21. 清李涵虛。藏外道書:三車秘旨
  22. 清李涵虛。藏外道書:道竅談
  23. 清李涵虛著、徐兆仁主編(1990)。涵虛秘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4. 清柳華陽口授、了塵再傳(1987)。大成捷徑。台北:真善美出版社。
  25. 清柳華陽譔並註(1985)。華陽金仙證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6. 漢河上公著、王卡點校(1997)。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
  27. Shipper, Kristofer (eds.),Franciscus Verellen (eds.)(2005).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8. 三浦國雄(1997)。朱子と気と身體。東京:平凡社。
  29. 戈國龍(2004)。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30. 王明編(1985)。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31. 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1995)。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
  32. 朱邦賢(1989)。中醫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3. 朱熹著、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全集。台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34. 佛使、鄭振煌譯(1996)。觀呼吸。台北:慧炬出版社。
  35. 谷衍奎(2003)。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
  36. 帕拉瓦南達、伊舍伍德著、王志成、楊柳譯(2007)。現在開始講解瑜伽-《瑜伽經》權威闡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7. 林惠勝(1993)。試論王龍溪「三教合一」說-以〈調息說〉爲例。中國學術年刊,14,161-179。
  38. 阿姜查著、賴隆彥譯(2004)。阿姜查的禪修世界一定。台北:橡樹林文化。
  39. 徐梵澄譯(1995)。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0. 索倫著、G.G. Scholem著、徐笑非譯(2000)。猶太教神秘主義主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1. 傅鳳英(2005)。淺論道教內丹的「二要件」理論-以《性命圭旨》爲例。中國道教,4
  42. 彭國翔(2005)。良知學的開展-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
  43. 楊儒賓主編、祝平次主編(2005)。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44. 劉寧(2001)。劉一明修道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45. 蕭天石(1990)。道家養生學概要。台北:自由出版社。
  46. 蕭進銘(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47. 蕭進銘、財團法人丹道文化教育基金會所主編(2006)。玄牝考。丹道研究,2
被引用次数
  1. 高莉芬(2020)。不死與長生:《漢武帝內傳》中的西王母及其仙道長生術。師大學報,65(2),1-25。
  2. 蕭進銘(2010)。道教內丹「煉精化炁」的修行工夫:以伍沖虛丹法為核心的探討。臺灣宗教研究,9(1),5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