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圖像、敘事、讀者反應:論李漁的<譚楚玉>與《比目魚》

并列篇名

Illustration, Narration and Reader's Response: Li Yu's Adaptation from Tan Chuyu to Bimuyu

DOI

10.7013/CCTHCWHSNK.201006.0111

作者

汪詩珮(Shih-Pe Wang)

关键词

李漁 ; 連城壁 ; 比目魚 ; 插圖 ; 敘事 ; 改編 ; Li Yu ; Liancheng bi Priceless Jade ; Bimuyu The Paired Fish ; illustration ; narration ; adaptation

期刊名称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10 / 06 / 01)

页次

111 - 15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立論核心,爲探究李漁如何將同一故事,先以小說道出,再改編爲戲劇體裁、深掘其中的創作意義。爲了說明小說與戲曲在「觀看視角」上的異同,本文第一部份從「插圖」取徑,藉由解讀兩種文體的圖像配置,及其在人物、取景、題詩等內涵上的差別,尋覓笠翁「化舊爲新」、「另出機抒」的改編手眼。其次,觀察笠翁如何將「小說敘事」改爲「戲劇代言」藉轉化時空背景、文體套式、更新人物、橫生枝節,建構由曲、白、科交織而成的舞台表演。最後,則從「文本之外」的「序者」與「評者」之言,觀察讀者反應與作者苦心,進而理解潛於文本下的改編理念與幽微心志。

英文摘要

The main issue of this paper is to ask why and how Li Yu adapted his short story Tan Chuvu to his chunqi play Bimuvu. Firstly, it will analyze from two sets of ”illustrations”, one is for the story and the other for the play. From the differences of two illustrated styles and contents, the author's strategy in writing one story by two genres could be traced out. Secondly,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tory-telling to role-playing shows that through revising time, place, plots, characters and conventions, the dramatic performance which is full of songs, dialogues, and actions could be built in the inner text and on the outer stage. Finally, it will display the words of some contemporary critics to interpret the underlying readers' responses, the authors inten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work of adapt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汪詩珮(2010)。文心百變與經典轉化:從《刻釵記》到《比目魚》。民俗曲藝,167
    連結:
  2. 徐志平(2006)。遺民詩人杜濬功能論小說觀探究。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
    連結:
  3. (1998)。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4.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5. 宋歐陽修(1987)。新唐書。臺北:中華書局。
  6. 清李漁(1992)。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7. 清黃文暘、董康輯(1967)。曲海總目提要。臺北:新興書局。
  8. 清劉廷璣(2005)。在園雜志。北京:中華書局。
  9. 王曉傳輯錄(1958)。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北京:作家出版社。
  10. 周心慧(2000)。中國古版畫通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11. 胡萬川(2005)。真假虛實─小說的藝術與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
  12. 首都圖書館編輯(1997)。古本戲曲版畫圖錄。北京:學苑出版社。
  13. 高彥頤、李志生譯(2005)。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4. 高樹藩編纂(1985)。國民常用標準字典。臺北:正中書局。
  15. 張東炘(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戲劇所。
  16. 張振鐸(1996)。古籍刻工名錄。上海:上海書店。
  17. 傑哈·簡奈特、廖素珊譯、楊恩祖譯(2003)。辭格III。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8. 黃強(1996)。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 臺灣中華書局編輯部編(1983)。清史列傳。臺北:中華書局。
  20. 韓南、徐俠譯(2004)。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許暉林(2015)。《比目魚》的政治意涵:李漁改編實踐的一個案例研究。政大中文學報,23,207-240。
  2. 李佳蓮(2016)。兩個世界的遇合-重讀李漁《蜃中樓》。東海中文學報,32,81-124。
  3. 李佳蓮(2018)。論李漁《凰求鳳》之改編自作及其梨園改本《三鳳緣》。戲曲學報,19,13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