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央-四方」空間模型:五營信仰的營衛與境域觀

并列篇名

A Cosmic Model of "One Center, Four Regions": The Concepts of Defense in the Worship of Five Camps Soldiers

DOI

10.7013/CCTHCWHSNK.201006.0033

作者

李豐楙(Fong-Mao Lee)

关键词

五營 ; 營衛 ; 禮制 ; 道教 ; 法派 ; Five Camps Soldiers ; Defense ; Ritual Propriety ; Daoiam ; the Fa School

期刊名称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10 / 06 / 01)

页次

33 - 7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現存於台灣以及中國西南地區的五營信仰,特別是在台灣漢人社會普遍存在,可以與上地信仰並行,成爲營衛生存境域的象徵。其原始型態乃早期道教轉化先秦禮制,漢代確定中央三秦,而四方(東九夷、南八蠻、西六戎、北七狄)則爲服裔之國,這種帝國的營衛隱喻,從道教法儀中的護壇儀式,後來被法派所吸納而與地方的護境意識結合。這種信仰雖是民間小法與地方民眾所維繫的「小道」,卻具體實踐了「中央-四方」的空間模型,借由定期性的收兵、放兵意識,使人境成爲宜於人居住的境域。這種居安意識雖是小道,作爲村落共同體的象徵,卻是具現了村社之人的歸屬感,既是社會學意義上的權利與義務關係,也是宗教上營衛與鎮安的意義。從這種小法、小道理解村社之人的宇宙觀,就可發現這種安居、秩序的居住心理,確實反映人作爲宗教人,在生活世界希企神聖之需求。

英文摘要

The worship of Five Camps Soldiers 五營信仰 currently practised on Taiwan and in southwestern China is a popular religious practice, especially in the Han Chinese community. Together with the Earth belief 土地信仰, it can be viewed as a symbol of defense by which devotees employ to protect their residential territory. Originating from the early Daoist beliefs, its ritual is a modified version of pre-Qin ritual propriety, and its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in the Han Dynasty, consists of Three Qins 三秦 and Four Regions 四方. Located in the center are the Three Qins, and on the periphery, the Four Regions, which refer symbolically to the 30 protectorates of the ”empire,” namely, the nine Yi tribes in the east 東九夷, the eight Man tribes in the south 南八蠻, the six Rong tribes in the west西六戎, and finally the seven Di tribes in the north 北七鈥. Functioning as an imperial metaphor of defense, this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 ritual of protecting tan (or. altar) 護壇儀式, is later adapted by the Fa School 法派 and then integrated with local residential guarding programs. The worship may be taken as an exorcistic minor rite 小法. However, it realizes concretely the cosmic model of ”One Center Four Regions.” and by commanding the celestial soldiers to advance or to retreat on a regular basis, it keeps the human realm a safe place to live. It may also sound like some minor arts 小道, but nevertheless it serves as a symbol for the village community and practically provides the villagers with a sense of belonging. In sum, it creates a relationship that speaks of right and obligation, as shown in sociology, and protection and safety as one may find in any religions. From the study of how the villages perceive the cosmos, and what they ask for from these celestial soldiers, we find a communal psychology that craves for protection in general and safety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Finally, the study shows that human beings, as a religious entity, look beyond the living world: they seek for order and sacredness in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as wel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振源(2007)。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民俗曲藝,158
    連結:
  2. 賴明茂(2000)。斗六地區傳統聚落五營空間序列之調查研究。建築學報,33,63-79。
    連結:
  3. Eliade, Mircea、楊儒賓譯(2000)。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
  4. Feuchtwang, Stephan、趙旭東譯(2008)。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5. Reiter, Florien C.(ed.).Foundations of Daoism Ritual.Berlin:der Humboldt-Universitat zu.
  6. Schipper。五嶽真形圖の信仰。道教研究,2
  7. Schipper,Verellen(2003).The Taoist Can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丁煌(1995)。《正一大黃預修延壽經籙》初研。道教學探索,9,199-380。
  9. 二階堂善弘(2006)。道教、民間信仰における元帥神の變容。吹田市:關西大學出版部。
  10. 丸山宏(2008)。道教傳度奏職儀式比較研究:以臺灣南部的奏職文檢為中心。中國地方社會儀式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11. 方鳳玉(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12. 王秋桂編、庹修明編(1994)。貴州省德江縣穩坪鄉黃土村土家族衝壽儺調查報告。臺北:施合鄭民俗藝術基金會。
  13. 王躍(1993)。四川省江北縣舒家鄉上新村陶宅的漢族「祭財神」儀式。臺北:施合鄭民俗基金會。
  14. 王躍(1993)。江北縣復盛鄉協睦村四社諶宅的「慶壇」祭儀調查。臺北:施合鄭民俗基金會。
  15. 吳永猛(2008)。澎湖法教普庵派的科儀。中國地方社會儀式比較研究國際研討會,香港:
  16. 吳永猛(1996)。澎湖宮廟小法的功能。馬公: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7. 李豐楙(1994)。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沙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91,440-443。
  18. 李豐楙。祭煞與安鎮:道教謝土安龍的複合儀式。德國洪堡大學。
  19. 李豐楙(2009)。從哪吒太子到中壇元帥:「中央—四方」思維下的護境象徵。2008年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高雄縣:
  20. 李豐楙(1993)。臺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移民社會─從文獻到田野的考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60-78。
  21. 李豐楙(2003)。五營信仰與中壇元帥:其原始及衍變。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22. 李豐楙。道法二門:臺灣中、北部的道法複合。
  23. 周一良(1985)。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
  24. 林雨旋(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25. 林建育(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所。
  26. 邱上嘉(199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斗六: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27. 俞黎媛(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福建,福建師範大學。
  28. 高怡萍(1996)。民間宗教中兵馬儀式的地區性差異。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
  29. 張二文(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30. 張光直(1990)。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
  31. 梁勇(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32. 許宇承(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33. 陳器文(2001)。玄武神話、傳說與信仰。高雄:麗文文化。
  34. 曾光棣(1999)。澎湖的五營:以空間角度來看。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
  35. 黃文博(2004)。南瀛五營誌:溪北篇。新營:臺南縣文化中心。
  36.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臺北:文鶴。
  37. 楊天厚、林麗寬(1993)。金門的民間慶典。臺北:臺原出版社。
  38. 葉明生編(2006)。閩臺張聖君信仰文化。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39. 葉明生編(1996)。福建省龍巖市東肖鎮閭山教廣濟壇科儀本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40. 潘朝陽(2008)。臺灣漢人通俗宗教的空間與環境詮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41. 潘朝陽(2005)。心理、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
  42. 蔣瓊徽(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43. 黎志添編(2003)。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
  44. 謝聰輝(2009)。大人宮翁家族譜與道壇源流考述。臺灣史研究,16(2),205-258。
被引用次数
  1. 高振宏(2020)。余象斗《北遊記》的三十六員天將形象與敘事意義探研-道教視野的詮釋。漢學研究,38(3),167-210。
  2. 李文環(2021)。美濃永安下庄伯公福廠的歷史、社群和儀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2,1-52。
  3. 林鍵璋(2019)。淨爐儀式之田調與解讀:以臺北普安堂法教團為例。地理研究,71,25-41。
  4. 林瑋嬪(2010)。人類學與道教研究的對話:以「煮油」除穢儀式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3,149-174。
  5. 繆遠、邱上嘉(2014)。「境」之聚落空間形構研究:以福建閩東地區之個案為例。建築學報,89,135-152。
  6. 彭連生,屈嘯宇(2018)。神在此間:浙江鄉村醮儀召請科儀本中的空間觀念折衝。民俗曲藝,201,101-167。
  7. 唐蕙韻(2014)。乩示中的神、靈與儀式、習俗的系統關係:金門中堡威靈殿張公壇乩示紀實。民俗曲藝,183,71-138。
  8. 王子欣(2011)。2010年台灣地區宗教類期刊篇目索引。輔仁宗教研究,23,185-213。
  9. 徐敏真(2023)。空間與形象:臺灣鬼神電影的民間信仰詮釋。鵝湖月刊,571,31-42。
  10. 楊國柱,吳金奇(2021)。信仰與斷裂-山中村祭祀圈的變遷與村民的奉祀理解。新世紀宗教研究,19(1),123-174。
  11. 張譯心(2018)。聖地再造的宗教實踐初探。新世紀宗教研究,16(4),85-142。
  12. 鍾秀雋(2019)。艋舺角頭與地方信仰研究回顧。民族學界,43,123-162。
  13. (2013)。厲鬼變神兵—「招軍請火」儀式中的神、鬼、人、兵將。世界宗教學刊,22,95-185。
  14. (2013)。台灣五營信仰文化探源。正修通識教育學報,10,43-60。
  15. (2024)。屏東縣西南地區閩南聚落公廟五營之考察。臺灣文獻,75(1),2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