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宋代「詩詞辨體」之論述衝突所顯示詞體構成的社會文化性流變現象

并列篇名

The Changing Properties of the Formation of Chi and Its Social/Cultural Significance Revealed in the Conflict Arising from the Discourse Concern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oetry and Chi in Song Dynasty

DOI

10.7013/CCTHCWHSNK.201006.0071

作者

顏崑陽(Kun-Yang Yen)

关键词

宋代 ; 詩詞辨體 ; 論述衝突 ; 詞體構成 ; 社會文化性 ; Song Dynasty ; differentiation of Poetry and Chi ; conflict arising from the discourse ; formation of Chi ; social/cultural significance

期刊名称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10 / 06 / 01)

页次

71 - 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詞體是什麼?有些詞學的論述者往往從體製形式上,做出固態、抽象概念的定義;有些詞史、詞學史的論述者,雖未對詞體直接定義,然而卻受到西方近現代美學的影響,選擇性地預設了某種絕對、唯一的本質觀及審美價值判準。依照這類定義,則詞體便只是固態物,缺乏歷史性及社會性存在的意義。而詞史、詞學史也被片面化、靜態化了。 本論文相對提出另向的思辨,涉入宋代「詩詞辨體」之論述衝突的歷史情境中,分析詮釋「詩詞分流」與「詩詞同源」二種對立性論述的文本,從而揭明:詞體不是一種固態的文化產物,而是一種具有內容意義卻又流變不定的文學形式,有其漫長、動態的「構成」歷程。在這歷程中,它的「本質」不斷被重新定義而付諸實踐,因此從體製、體式到功能、效用,都是一種動態性的流變現象,沒有人能爲它做出絕對、唯一的定義。 因此,「詞體」與「詞史」、「詞學史」三者無法切割去認識。它的實體雖有常模,卻必須經由詞家不斷的「論述衝突」及各自取向的「創作實踐」,才能以一種具有內容意義而又流變不定的文學形式,在歷史情境中顯現、存活。

英文摘要

In regard to the form of Chi. some discourses gave it a solid, albeit abstract, definition based on the form itself. Other discourses concerning the history of Chi and the history of Chi study, although not directly defining the form, presupposed some kind of absolute and unique view of essence and aesthetic judg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s. In this way, the form of Chi was solidly defined, while lacking historical and social meanings the history of Chi and the history of Chi study became both single-faceted and static. This study proposed another discursive direction. In the conflict arising from the discourse regard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forms of poetry and Chi within the historic context of the Song Dynasty, two contrary ideas: ”separate origins of poetry and Chi” and an identical origin of poetry and Chi” have been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As a result, a concept has been derived: Chi is not a static cultural product but rather an evolving literary form rich in meaning: it has undergone a long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its ”essence” has been continuously redefined. Accordingly, whether in terms of the form, function or effect, Chi exhibits a mobile and changing mechanism and should not be defined solely in one way. Therefore, ”the form of Chi”, ”the history of Chi”, and the history of Chi study” can not be explored separately: although the form of Chi has some norms, it can exist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s an unfixed literary form that teems with connotations with the infusion of critics' ”discourse conflicts” and their individual ”creation practi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侯雅文(2008)。宋代「詞選本」在「詞典律史」建構上的意義。淡江中文學報,18
    連結:
  2. 黃雅莉(2006)。宋代詞論「自是一家」到「別是一家」的發展。淡江中文學報,14
    連結:
  3. 颜崑陽(2005)。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
    連結:
  4. 颜崑陽(2007)。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1
    連結:
  5. 劉毓盤:《詞史》,上海:群眾圖書公司,1931年。
  6. ﹝朱﹞林呆一熙《釋山集》,見﹝清﹞鮑廷博輯:《知不足齋叢書》,上海:古籍流通處,1921年,集25,卷5。
  7.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8. 胡雲翼: 《 中國詞史大綱》上海:北新書局,1933 年。
  9. 陸侃如、馮沅君:《 中國詩史》上海, 大江書鋪,1931年。
  10. 五代趙崇祚輯(1969)。宋本花間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宋王灼(1967)。碧雞漫志。臺北:廣文書局。
  12. 宋向子堙、王沛霖箋注、楊鍾賢箋注(1994)。酒邊詞箋注。江西:人民出版社。
  13. 宋李清照、曹樹銘校、曹樹銘釋(1996)。李清照詩詞文存。臺北:商務印書館。
  14.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1982)。苕溪漁隱叢話。臺北:木鐸出版社。
  15. 宋袁文(1985)。甕牖閒話。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宋張炎(1968)。詞源。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宋郭若虛(1973)。圖畫見聞誌。臺北:廣文書局。
  18. 宋陸游(1970)。陸放翁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19. 宋劉克莊(1983)。後村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20. 宋蔡戡(1975)。定齋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21. 宋魏泰(1983)。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
  22. 宋蘇軾、龍榆生箋註(1974)。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
  23. 明毛晉(1972)。汲古閣鈔宋金詞七種。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明毛晉編(1956)。宋六十名家詞。臺北:商務印書館。
  25. 明吳訥編(1971)。唐宋元明百家詞。臺北:廣文書局。
  26. 金元好問、姚奠中編(1990)。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7. 梁劉勰、周振甫注(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28. 清王鵬運(1989)。四印齋所刻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清王鵬運輯(1989)。四印齋所刻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清朱祖謀輯(1970)。彊村叢書。臺北:廣文書局。
  31. 清朱祖謀輯(1970)。彊村叢書。臺北:廣文書局。
  32. 清朱祖謀輯(1970)。彊村叢書。臺北:廣文書局。
  33. 清何文煥(1983)。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34. 清何文煥(1983)。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35. 丁仲祜(1983)。續歷代詩話,冊上。臺北:藝文印書館。
  36. 方智範(1994)。中國詞學批評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7. 王水照(1984)。蘇軾豪放詞派的涵義和評價問題。中華文史論叢,2
  38. 王兆鵬(1997)。宋詞流變史論綱。湖北大學學報,5
  39. 王秀珊(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40. 王齊明(1986)。詩之境闊,詞之言長─詩詞體性辨。豫章學刊,2
  41. 加達默爾、洪漢鼎譯(1995)。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
  42. 朱崇才(1995)。詞話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43. 朱靖華(1983)。蘇軾新論。濟南:齊魯書社。
  44. 何旭(2004)。從「自是一家」與「別是一家」略窺東坡、易安詞學觀之異同。四川師範大學學報,31(3)
  45. 吳昌綬、陶湘(1981)。影刊宋金元明本詞。北京:中國書店。
  46. 吳熊和(1999)。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47. 李次九(1971)。詞選校讀。臺北:復興書局。
  48. 房開江(1992)。宋人「詩莊詞媚」觀念平議。貴州大學學報,1
  49. 侯雅文(2009)。中國文學流派學初論:以常州詞派為例。臺北:大安出版社。
  50. 胡國瑞(1984)。詩詞體性辨。文學評論,3
  51. 孫立(1991)。詞的表現說─兼論詞與詩的差別。華中師範大學學報,6
  52. 孫克強(1988)。雅俗之辨與宋代文學特徵的把握。復旦學報,4月
  53. 祝穆(1983)。古今事文類聚。臺北:商務印書館。
  54. 秦惠民(1982)。蘇軾「以詩為詞」臆探。黃石師院學報,4
  55. 秦寰明(1985)。略論宋詞的復雅。學術研究
  56. 張惠民(1995)。宋代詞學的審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7. 郭紹虞(1981)。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
  58. 陳慷玲(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59. 黃雅莉(2002)。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臺北:文津出版社。
  60. 楊海明(1982)。論「以詩為詞」。文學評論,2
  61. 葛賢寧(1956)。中國詩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62. 鈴木虎雄(1972)。中國詩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63. 趙晶晶(1982)。試論詩詞的不同藝術特徵與蘇軾「以詩為詞」的跡象。西北師院學報,1
  64. 劉少雄(2006)。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
  65. 劉揚忠(1999)。唐宋詞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66. 鄧玉階(1982)。蘇軾「以詩為詞」辨。江漢論壇,3
  67. 鄧喬彬(1984)。論南宋風雅詞派在詞的美學進程中的意義。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
  68. 謝桃坊(1993)。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
  69. 聶福安(1996)。兩宋詞壇雅俗之辨。中國韻文學刊,1
  70. 龔鵬程(1986)。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
  71. 颜崑陽(2001)。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東華人文學報,3
  72. 颜崑陽(2009)。從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抒情的文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73. 颜崑陽(1996)。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4. 颜崑陽(2000)。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2
  75. 颜崑陽(2003)。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侯雅文(2015)。《古今詞統》的統觀與蘇辛詞選評析論。東華漢學,22,77-118。
  2. 顏崑陽(2011)。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政大中文學報,15,231-272。
  3. (2012)。當代「中國古典詩學研究」的反思及其轉向。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