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岔曲《風雨歸舟》研究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n Cha-Chiu "Wind and Rain to the Boat"

DOI

10.6793/JNTCA.200910.0361

作者

申亞華(Tien-Ya Yeh)

关键词

岔曲 ; 風雨歸舟 ; Cha-Chiu ; Wind and Rain to the Boat

期刊名称

藝術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5期(2009 / 10 / 01)

页次

361 - 38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岔曲」形成於清中葉乾隆時期。它源於軍中,是一種音樂性強且具有獨立性唱腔的說唱曲種。唱詞簡潔雅馴,深受中國古典詩詞寫作之影響。「岔曲」有固定之腔格;唱腔的尾音有落音之規定,唱腔之旋律則是依曲詞聲調來行腔,每一首岔曲都是如此,它無譜可依,曲詞就是唱者唱時的依據。岔曲《風雨歸舟》之作者以其高超的寫作技巧,將主人翁隱居山中之生活景緻描寫的生動活潑,使其唱法靈活多變,極具音樂之表現力,至今仍為最常被演唱的曲目之一。本文針對《風雨歸舟》之歷史背景、詞體與曲體結構分析及音樂特色等四方面進行探討,期能一窺其音樂內涵。

英文摘要

”Cha-Chiu” was formed in the mid-Qing Qianlong period. Originated from the military, it's a kind of narrative music that has strong musicality and independent melody. The lyrics, influenced by the writ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re simple and elegant. ”Cha-Chiu” has its own fixed form that requires the ending tone of each lyric descend, and the melody is sung according to the tune of the lyrics. Each Cha-Chiu follows the rule so it can be sung based on the lyrics without the score. The author of Cha-Chiu ”Wind and Rain to the Boat” used its superior writing skills to vividly describe the landscap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seclusive life in mountains. The singing way of this piece is very flexible, changeful and full of strong musicality, which makes it still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performed son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ur aspects of ”Wind and Rain to the Boat”, including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lyric structure, music structure, and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cipates to probe into the meaning of its music.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施德玉(2005)。論曲牌體、板腔體之名義、體製與異同。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2,71-86。
    連結:
  2.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協會上海分會編(1959)。中國戲劇曲藝詞典。上海:上海詞書出版社。
  3. 于林青(1993)。曲藝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4.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編輯委員會編(1983)。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5. 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編(1960)。曲藝音樂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
  6. 中國曲藝志北京卷編輯委員會編(1999)。中國曲藝志 北京卷。中國ISBN中心。
  7. 中國曲藝集成北京卷編輯委員會編(1996)。中國曲藝集成 北京卷(上)。中國ISBN中心。
  8. 王潤婷(1999)。音感的探索。台北:大陸書店。
  9. 王麗燕、劉清明(2007)。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三聲、四聲音階的滿族民歌。內蒙古大學學報,3,135-138。
  10. 白奉霖(1999)。單弦音樂欣賞漫談。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1. 伊增塤(2004)。古調今譚。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12. 伊增塤(2004)。滿族與岔曲。滿族研究,1,55-64。
  13. 吉林省地方戲曲研究室(1982)。單弦岔曲。吉林:吉林地方戲曲研究室。
  14. 李玉珍(1986)。試談"東北小調"的音樂特徵。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報,1,31-39。
  15. 李莉莎(1986)。滿族民歌的音樂特色及形成原因。中國音樂,4,61-63。
  16. 杜亞雄(1993)。哈薩克民歌中的詞曲交錯現象。中央音樂學院學報,4,42-45。
  17. 東方音樂學會編(1989)。中國民族音樂大系·曲藝音樂卷。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18. 林虞生標點(1984)。外二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凌瑞蘭(1997)。八角鼓族系音樂中滿族音樂的探討。樂府新聲·瀋陽音樂院學報,1,27-31。
  20. 袁靜芳主編(2000)。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1. 康謳主編(1981)。大陸音樂辭典。台北:大陸書店。
  22. 張淑霞、徐國清(1997)。滿族民歌的歷史淵源及傳統音調特徵。中國音樂,3,61-68。
  23. 張繼昂(1997)。對滿族音樂創作音調多層性的思考。樂府新聲·瀋陽音樂院學報,4,35-37。
  24. 許講真(1992)。歌唱語言藝術。大連:大連出版社。
  25. 陳明大(2006)。薩滿音樂-東北民族民歌間音樂之源。常春大學學報,6,77-79。
  26. 陳祖蔭(2002)。子弟書與岔曲-北京地區的兩種韻文。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26-29。
  27. 陳爽(2000)。岔曲腔詞關係初探。雲南藝術學報,1,39-41。
  28. 陳爽(2000)。岔曲與清代八旗文化。雲南藝術學報,4,54-65。
  29. 章學楷(2006)。岔曲研究。滿族研究,3,68-83。
  30. 楊蔭瀏(1986)。語言與音樂。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31. 楊蔭瀏(1985)。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下)。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32. 廖一(2002)。滿族的民風與音樂。中國音樂教育,8,33-35。
  33. 劉俊鮮(2006)。探析滿族音樂文化。內蒙古電大學刊,9,58-59。
  34. 鄭騫(1972)。景午叢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35. 鄭騫(1982)。從詞到曲。台北:順天出版社。
  36. 繆天瑞(1998)。音樂百科辭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37. 欒桂娟(1998)。中國曲藝與曲藝音樂。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