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意象探討中國動畫短片《三個和尚》之內涵

并列篇名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Chinese Short Animation "TheThree Monks" Through ImagesTheory

DOI

10.6793/JNTCA.201110.0184

作者

黃淑貞(Shu-Chena Huang)

关键词

三個和尚 ; 意象 ; 形象思維 ; 邏輯思維 ; 綜合思維 ; The Three Monks ; images theory ; form thinking ; logic thinking ; complex thinking

期刊名称

藝術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9期(2011 / 10 / 01)

页次

175 - 19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任何藝術作品,皆是結合「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與「綜合思維」而成。其中「形象思維」所涉及的,是「意」與「象」之形成及其表現;「邏輯思維」所涉及的,是「意」與「象」之組織;綜合思維」所涉及的,是「意」與「象」之統合;故任何藝術作品皆可以廣義之「意象」,將其主要內涵「一以貫之」,進而探討其運用。本為論文即從傳統意象出發,兼攝電影藝術等相關理論,探討創作靈感取自中國民間俗諺之《三個和尚》動畫短片。不僅從「事象」、「物象」探求其個別意象之意涵及其生動表現;更經由整體結構及個別畫面之構成,探討意象群在整部影片中之組織;進而透過意象之統合,從源頭梳理整體意象,以掌握其「主題」與「風格」。

英文摘要

Any art form is a combination of form, logic and complex thinking. Of any images, form is the forming and expressing, logic is the organization and complex is the integration. In a broad sense, any art form can be approached through images study. Images are the signs of any art form and have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gns in semiotics. Film as an art form is of the same semiotic level as any literature work. With the traditional images theory and also other film theories,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creative inspiration of the short animation ”The Three Monks” in three aspects. 1. From the materials used (events and objects) to explore the context of the vivid images. 2. Through overall structure and individual frame to explore the images organization of the animation. 3. By integral study of all the images and their origins to grasp the animation's theme and styl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黃淑貞(2005)。論辭章之「象不盡意」:以稼軒詞為例。師大學報─人文社會類,50(2),180-185。
    連結:
  2.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清王夫之、丁福保編(1971)。清詩話。臺北:明倫出版社。
  4.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 清章學誠、葉瑛校注(2000)。文史通義。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6. G.勃羅德彭特、樂民成譯(1991)。符號•象徵與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7. 大衛•鮑德威爾、克莉絲汀•湯普遜、曾偉禎譯(2008)。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台灣麥格羅‧希爾公司。
  8. 王孝廉(1977)。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9. 王建元(1988)。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0. 王菊生(2000)。藝術造型原理。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11. 古添洪(1984)。記號詩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2. 史蒂芬遜、劉森堯譯(1989)。電影藝術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
  13. 成偉鈞編、唐仲揚編、向宏業編(1996)。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出版社。
  14. 克里斯汀昂•梅茲、劉森堯譯(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臺北:遠流出版有限公司。
  15. 吳曉(1995)。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臺北:書林出版社。
  16. 吳應天(1989)。文章結構學。北京:中國人民人學出版社。
  17. 呂新昌(1998)。歸震川及其散文。臺北:文津出版社。
  18. 宋文蔚(1983)。評註文法津梁。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 李元洛(1990)。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0. 周振甫(1989)。文學風格例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1. 竺家寧(1999)。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22. 南懷瑾(1995)。楞嚴大義今釋。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23.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24. 柏奇、李天鐸譯、劉現成譯(1997)。電影理論與實踐。臺北:遠流出版有限公司。
  25. 韋勒克、華倫、壬夢鷗譯、許國衡譯(1987)。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26. 烏伯托•艾柯、李幼蒸譯(1998)。結構王義和符號學:電影文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27. 馬斯賽里、羅學濂譯(1986)。電影的語言。臺北:志文出版社。
  28.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9. 張紅雨(1996)。寫作美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30. 張漢良(1986)。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1. 曹冕 (1934)。《修辭學》。上海:商務印書館
  32. 陳引馳注譯、林曉光注譯(2007)。維摩詰經。臺北:三民書局。
  33. 陳望衡(1998)。中國古典美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4. 陳滿銘(2006)。意象學廣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35. 陳滿銘(2002)。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36. 陳慶輝(1994)。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7. 陳鵬翔(2001)。主題學理論與實踐:抽象與想像力的衍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38. 傑拉•貝同、劉俐譯(1992)。電影美學。臺北:遠流出版社。
  39. 凱西勒、羅興漢譯(1990)。符號、神話、文化。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公司。
  40. 智崇居士(2004)。享受修行。臺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41. 智崇居士(2009)。宇宙生命的奧秘。臺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42. 智崇居士(2002)。現代金剛經直解。臺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43. 童勉之(1997)。中華草木蟲魚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
  44. 黃淑貞(2006)。以石傳情:談廟宇石雕意象及其美學。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45. 黃淑貞(2007)。辭章章法四大律。臺北:文津出版社。
  46. 黃慶萱(2002)。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
  47. 慈濟文化(199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臺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48. 楊辛、甘霖(1991)。美學原理。臺北:曉園出版社。
  49. 楊春鼎(1996)。直覺、表象與思維。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50. 葉太平(1994)。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臺北:正中書局。
  51. 葉朗(1987)。中國美學的發端。臺北:金楓出版公司。
  52. 葉朗(1993)。現代美學體系。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53. 路易士 •吉奈提、焦雄屏譯(2006)。認識電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54. 德勒茲、黃建宏譯(2003)。電影 I .運動─影像。臺北:遠流出版有限公司。
  55. 慧海禪師(1986)。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臺北:善門文庫。
  56. 蔡振念(2002)。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57. 鄭樹森(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臺北:洪範書局。
  58. 魯道夫•阿恩海姆、李長俊譯(1985)。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59. 黎運渾(2000)。漢語風格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60. 簡政珍(1994)。電影閱讀美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