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代文人的講學生活

并列篇名

Ming Scholars' Life of Giving Lectures

DOI

10.6793/JNTCA.201204.0427

作者

呂允在(Yun-Tsai Lu)

关键词

明代 ; 文人 ; 讀書 ; 講學 ; 生活 ; Ming Dynasty ; Scholars ; Reading ; lectures ; Life

期刊名称

藝術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0期(2012 / 04 / 01)

页次

427 - 4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代文人勤學苦讀,嗜書如癡,窮年累月,堅持不輟,蔚然成風,「讀書」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文人在此背景下於是呼朋引伴,結社講學就因而興起,講學與結社有著非常密切的歷史和精神聯繫,將由他們對講學與讀書的深刻反省、而使其讀書生活更為多元而豐富。讀書需要靜謐的環境,神寧氣定,邊讀書、邊賞析、邊思考。從書裡到書外,充分感受閱讀的美妙,以便專心致力於知識學問的追求,體驗孤獨、寂靜的意境。然而離群索居的孤悶,有時仍會藏於文人內心,渴望與志同道合的同伴互動,所以部分文人轉而強調朋友群聚的重要性,藉由朋友相聚可以講經論道、砥礪學問,如何慎選良友、群聚論道,則成為文人讀書生活重要的先決條件。許多讀書士人藉由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獲得政治的發展,但部分官員在從政過程中,仍不忘讀書的生活價值,因此在尋求個人自發性的讀書生活之外,藉由講學、書院等活動,則提供了官員「仕而優則學」的嘗試。因此,不論是將讀書視為內在的自我提升,或是取得仕途的方式,都將讀書作為生活的態度之一。同時,讀書又因朋友或同道的群聚,使講學的活動更加興盛,因此本文僅就師友結社、內在自省、周遊各地等三個面向,探討讀書與講學的相互關係,以及文人講學的生活面貌。

英文摘要

Scholars in Ming Dynasty studied hard, day by day, year after year. ”Studying” had become part of their life. That's why they gather friends to give lectures to make their life more colorful. Although it needs a quiet place to study, some of them eager to find friends who has the same ambition to talk to. Making friends had become a main factor of studying life.Many scholars were involved in political affairs and became government officials throug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ome of them still considered studying as a way to increase life value. In order to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interact with other scholars, they held more and more lectures, academies, etc. This article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s of studying and giving lectures. In order to find more life details of being scholars in M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呂妙芬(2001)。明代吉安府的陽明講會活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5,197-199+201-272。
    連結:
  2. 陳時龍(2007)。關中地區的講學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8,93-129。
    連結:
  3. 陳時龍(2007)。關中地區的講學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7,215-253。
    連結:
  4. 陳時龍(2007)。關中地區的講學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7,215-253。
    連結:
  5. 陳時龍(2007)。關中地區的講學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8,93-129。
    連結:
  6. 鄧洪波(2008)。仕學書院:明代在職官員的進修之所。哲學與文化,35(9),19-29。
    連結:
  7.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 (1967)。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9.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2.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4. 明王守仁(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明王守仁(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明王艮(1990)。重鐫心齋先生全集。東京:高橋情報。
  17. 明王艮(1990)。重鑴心齋先生全集。東京:高橋情報。
  18. 明王時槐(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 明何心隱(1960)。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
  20. 明胡宜(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明耿定向(1970)。耿天臺先生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22. 明馮從吾(1990)。馮少虛集。蘭州:古籍書店。
  23. 明楊起元(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4. 明羅汝芳(1994)。羅明德公文集。東京:高橋情報。
  25. 明羅近溪(1967)。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
  26. 明羅近溪(1967)。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
  27. 明羅洪先(1983)。念菴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28. 明羅洪先(1983)。念菴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29. 明羅洪先(1993)。石蓮洞蘇先生文集。東京:高橋情報。
  30. 清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31. 清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32. 清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33. 清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34. 清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35. 清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36. 清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37. 方祖猷(2001)。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8. 王春南、趙映林(1998)。宋濂、方孝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9. 朱漢民(1993)。中國的書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0. 吳宣德(1996)。江右王學與明中後期江西教育發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41. 呂妙芬(2003)。婦女與明代理學的性命追求。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臺北:
  42. 呂妙芬(1992)。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3. 步近智、張安奇(1998)。顧憲成、高攀龍評像。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44. 林樂昌(1996)。王陽明的講學生涯和社會教化使命─兼論明代儒教民間講學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23(1),1244-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