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客家女人、生命故事與族群認同的自敘與書寫

并列篇名

Self-Narratives of Taiwanese Hakka Women: A study of Their Life Storie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Visual Artwork

作者

許如婷(Ju-Ting Hsu);羅原廷(Yuan-Ting Lo)

关键词

女性藝術 ; 客家 ; 族群 ; 認同 ; 客家女性 ; 生命故事 ; Women's art ; Hakka ; Ethnic ; Identity ; Life Stories

期刊名称

藝術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4期(2014 / 04 / 01)

页次

57 - 8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客家女性藝術創作者以及她們的作品為研究主題,探討客家女性由女人觀點出發,她們在「女人」、「客家」兩者身分中,藉由藝術創作,欲傳達甚麼生命故事、女人經驗與族群認同。在研究方法應用上,以深度訪談法的「生活史訪談法」(life history interviews)為主,並輔以文本與文獻分析法進行討論。研究發現,客家女性在創作中,她們以女性的立場出發,敘說自己成長過程中,離開原鄉的鄉愁記憶;自敘受到客家女人的傳統觀念束縛,她們籍由創作而療癒、沉澱的心情;以女人經驗出發,在創作中分享日常生活經驗的真誠態度;甚至,在日常進行家務過程,將家用品與藝術結合的創作靈感。因此,客家女性創作者,在不斷敘說與藝術創作的過程,找到了自我認同,甚至藉由對自我成長歷程的自敘及生命經驗的凝視,書寫了屬於她們自己的生命故事。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artwork by Hakka women and to explore how Hakka female artists, while being both female and of Hakka origin, express their life stories, experiences, and ethnic identity through their artistic creations. The study employs a series of in-depth life-history interviews with a number of Hakka female artists, complemented with approaches of text analysis and document analysis. 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examined Hakka female artists take the standpoint of women in their works to express nostalgia toward their hometowns they left at a young age. Their self-narratives also suggest that through art creations, these female artists feel a sense of healing and sedation from constrains of Hakka traditions. In their works they share the genuineness of daily life as they have experienced it, as they find muse in the combination of life and art as engaged in daily chores. Therefore, from the process of self-narration and artistic creation, these Hakka female artists have found their identities, and during the journey of growing-up and daily experiences, they are writing a life story of their ow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Hess, T. B.(Ed.),Baker, E. C.(Ed.)(1973).Art and sexual politics: Women's liberation, women artists, and art history.New York:Macmillan.
  2. Lippard, L.(Ed.)(1976).Feminist essays on women's art.New York:E. P. Dutton.
  3. Mulvey, L.(1975).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Screen,16(3),6-18.
  4. Pollock, G.(1988).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the histories of art.London:Routledge.
  5. Pollock, Griselda、陳香君譯(2000)。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台北:藝術館。
  6.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7. 王雅各(2003)。十年有成!台灣女性影像展。2003 年第十屆女性影展國際論壇論文集,臺北:
  8. 王雅各編(1999)。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
  9. 余亭巧(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10. 吳品彥(2009)。美德之後─年輕客家女性的客家性探討。中華傳播學會2009 年會,新竹:
  11. 李文玫(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心理所。
  12. 李竹君(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
  13. 李佳芬(2012)。國小客家學童族群認同教育之研究─以新竹縣、關西地區客家學童為例。新竹縣教育研究季刊,12,209-232。
  14. 李國聖(2003)。客家女性生活映像展。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5.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
  16. 美濃愛鄉協進會編(1994)。重返美濃:台灣第一部反水庫運動紀實。台中市:晨星。
  17.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18. 徐正光編(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9. 徐正光編(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 張典婉(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21. 張典婉(2004)。台灣客家女性。臺北:玉山社出版。
  22. 陳運棟(1978)。客家人。台北:聯亞。
  23. 陸蓉之(2002)。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臺北:藝術家。
  24. 曾彩金編(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研究。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25. 劉奕利(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
  26. 蔡華芳(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客家文化研究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在職專班。
  27. 賴明珠(1994)。女性藝術家的角色定位與社會限制─談30、40 年代台灣樹林黃氏姊妹的繪畫活動。藝術家,39(4),342-357。
  28. 謝東山(1996)。性別與權力:藝術的女性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藝術。現代藝術,63,23。
  29. 謝鴻均(2003)。陰性.酷語。台北:藝術家。
  30. 謝繼昌(2003)。族群、認同與文化。全球下中華文化的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31. 鍾肇政(2004)。臺灣客家族群史總論─訪談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32.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33. 嚴明惠(1994)。水月夢影─話北美館個展「空花系列」緣起。藝術家,235,393。
被引用次数
  1. 褚齡霙、楊文山、黃湘楨、郭曜軒、林嘉琪(2017)。閩客通婚與家戶社經地位關係之研究(1905-1945):以福爾摩沙歷史職業與社會分層資料庫分析。民俗曲藝,197,13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