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新竹科學園區跨域管理及回饋機制之評估與建立
|
并列篇名
|
Evaluating and Building Mechanisms of Boundary-Spanning and Compensation of Hsinchu Science Park
|
DOI
|
10.6712/JCPA.201412_(15).0004
|
作者
|
葉嘉楠(Chia-Nan Yeh)
|
关键词
|
新竹科學園區 ; 回饋機制 ; 跨域管理機制 ; Hsinchu Science Park ; Mechanisms of Compensation ; Mechanisms of Boundary-spanning
|
期刊名称
|
中華行政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5期(2014 / 12 / 01)
|
页次
|
79
-
9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透過深入訪談,來評估與建構新竹科學園區的跨域管理及回饋機制。本文有以下發現:(1)新竹科學園區的跨域管理機制出現資訊不透明、法令不周全、執行問題及竹科管理局主導的跨與管理機制不穩定等問題。(2)在回饋機制上,目前仍有回饋經費不足與機制不穩定、回饋範圍與內容不清及決策機制等問題。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強化環保監督及經費回饋資訊的公開透明。(2)回饋經費需有穩定的來源並制度化。(3)重視風險管理。
|
英文摘要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and build mechanisms of boundary-spanning and compensation of Hsinchu Science Park by in-depth interviews. We found out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boundary-spanning mechanism of Hsinchu Science Park faced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slack regul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and unstable boundary-spanning mechanisms. (2) mechanisms of compensation of Hsinchu Science Park suffered unstable and insufficient fund, unclear areas and contents of compensation, and underrepresentation of decision process. The study suggests the following actions: the authorities should (1) intensify Environmental oversight and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2) maintain stable compensation funding and make it institutionalized, (3) pay attention to risk management.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
参考文献
|
-
王怡文、蕭新煌(2004)。環境爭議性公共設施的回饋制度:對核一廠、核二廠及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分析。都市與計畫,31(1),65-69。
連結:
-
李長晏、詹立煒(2004)。跨域治理的理論與途徑之初探。銘傳大學2004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連結:
-
趙永茂(2003)。台灣府際關係與跨域管理的發展策略與途徑。中國地方自治,56,21-40。
連結:
-
杜文苓,2004,〈新竹、矽谷環境交換計劃報告〉,臺北:台灣環境行動網協會,http://www.iepanet.org/campaign.php?itemid=72&catid=11
-
林家琛、黎慧琳,2000,〈蔡仁堅要找園區算總帳〉,《聯合報》,臺北,4 月26 日。
-
顏宗明,2008,〈園區2011年產值達3兆〉,《蘋果日報》,臺北,12月17日。
-
賀德芬,1993,《經濟部所屬事業睦鄰工作滿意度調查》,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大學法學基金會。
-
Lake, R. W.(1993).Rethinking NIMBY.Jour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59,87-93.
-
Morell, D.(1984).Sitting and the Politics of Quality.Hazardous Waste,1(4),555-571.
-
Peters, Guy(ed.),Pierre, Jon(ed.)(2003).Handbook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
-
Sullivan, H.,Skelcher, C.(2002).Working Across Boundaries: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Service.London:Palgarve Macmillan.
-
Thompson(1991).Markets, Hierarchies, and Networks: The Coordination of Social Life.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
-
丘昌泰(1999)。公害社區風險溝通之問題與對策。法商學報,34,19-58。
-
丘昌泰、蘇瑞祥(1999)。破解選票政治、回饋情結與公共政策的三角難題:以環保政策為觀察焦點。法商學報,35,147-181。
-
何紀芳(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
李永展(1998)。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
-
李永展、翁久惠(1995)。鄰避設施對主觀環境生活品質影響之探討─以居民對垃圾焚化場之認知與態度為例。經社法制論叢,16,89-118。
-
李永展、黃建勛(1995)。土地開發協商模式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1,107-142。
-
林玉雯(2007)。竹科回饋金制度探討─交易成本觀點。《地方自治民主發展:台灣經驗的省思》暨陳陽德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
-
孫淑玲(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三峽,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
翁久惠(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
陳立剛、李長晏(2003)。全球化治理:台灣都會治理的困境與體制建構─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探究。兩岸地方政府管理比較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
陳錫鎮(1996)。解決鄰避設施設置管理問題新意初論:創意思考的實例與運用(上)。人與地,175,31-39。
-
陳錫鎮(1998)。解決「鄰避設施」設置管理問題之新議─「創意思考」之實例與應用(下)。人與地,177,39-49。
-
游慶忠(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
-
黃榮護編(1998)。公共管理。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
黃德秀(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三峽,國立臺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
-
葉嘉楠(2010)。新竹科學園區民眾評價之研究。《兩岸三地地方制度與治理》研討會,臺中:
-
詹立煒(2007)。地方公共事務協力化管理之研究-以「科學園區管理局與新竹縣、市首長高層會議」為例。《地方自治民主發展:台灣經驗的省思》暨陳陽德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台中:
-
廖坤榮(2001)。鄰避衝突管理─以嘉義縣鹿草焚化廠設置為例。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第十一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
劉錦添(1989)。污染性設施設置程序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
被引用次数
|
-
林冠年(2023)。星球都市化:新竹都會區域發展的理論初探。建築與規劃學報,23(1&2),1-31。
|